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设计者课题 《世说新语》二则(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目标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准确理解文言词句,把握文章节奏,熟读成诵。 2.分析人物对话,理解“方正”品格的深刻内涵,培养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考能力。 3.感受古代家风文化,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理解诚信与礼节在当代的意义。核心素养目标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实践,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期""舍""引""顾"等关键词的语义。 2.学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 3.在语境中理解敬辞"尊君"与谦辞"家君"的文化内涵。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1.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围绕"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开展思辨讨论,提升理性思维水平。 3.理解"方正"品格的多重内涵,建立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1.品味《世说新语》简洁传神的语言艺术。 2.通过角色朗读和情景再现,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创作情景对话,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审美表达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1.理解"诚信""礼节"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2.感悟古代家风文化对个人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 3.建立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 在诵读中理解文意,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 1.理解"方正"的多重含义,分析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合乎礼义。 2.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文言字词语义,在字词的细读中把握《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内涵。深刻体会文中人物形象与情感。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活动1.提问引导:如果你和朋友约好时间见面,对方迟到了很久还发脾气,你会怎么应对?二、朗读感知 活动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活动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标注节奏。三、文意梳理 活动4.学生借助注释自主翻译,教师点拨关键词。活动5.完成情节图:约定—失约—质问—反驳—结局。 人物探究活动6.引到学生初步猜想人物形象。活动7.思辨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活动8.理解"方正"内涵。五、文化拓展活动9.介绍古代"家风"传统。活动10.探讨家庭对个人品格的塑造作用。六、升华主题活动11.总结:这篇穿越千年的小故事启示我们,诚信是做人之本,礼节是立身之基。让我们传承"方正"家风,在现代生活中既要坚守原则,又要学会宽容,成为更好的自己。七、板书设计课后任务1.背诵《陈太丘与友期行》,巩固语言积累 2.小练笔:假如你是陈太丘,回家后听到元方讲述这件事,你会对元方说什么?(10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