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专题四 碳和碳的氧化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知识点专题四 碳和碳的氧化物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四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4、C60: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 + O2 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 + O2 2CO
3、还原性:C + 2CuO 2Cu + CO2↑ (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小结:还原剂:夺去氧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 4Fe+3CO2↑ C+CO2 2CO
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
2CO+O2点燃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 CO)
(2)还原性: CO+CuO △ Cu+CO2 (非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冶金工业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3)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用途:冶金工业
三.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1)通常状态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3、用途:(1)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3)温室肥料
(4)化工原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四、自然界中碳的循环
1.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的主要途径: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遗骸被生物分解、动植物呼吸;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二氧化碳溶于水、植物的光合作用
2.能源与环境
(1)燃烧与热量
知识点 成分或概念 要点归纳 能源利用说明
化石燃料 煤 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成许多产物,属于化学变化 分解的产物有焦炭、煤焦油和煤气
石油 混合物,主要含碳、氢元素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来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产品为汽油、煤油等
天然气 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 沼气
燃料的充分燃烧 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污染 充分燃烧的条件:有适当过量的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燃料 对空气的影响 防止污染的措施
煤 可吸入颗粒;SO2、NO2、CO酸雨形成 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除尘脱硫)
汽油和柴油 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改进发动机机构
(3)、开发新燃料、新能源
乙醇、氢气;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五、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②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四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
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
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
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
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
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
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4、C60:C60分子由 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
色。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 CO2 : C + O2 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 CO:2C + O2 2CO
3、还原性:C + 2CuO 2Cu + CO2↑ (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CuO 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小结:还原剂:夺去氧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 4Fe+3CO2↑ C+CO2 2CO
一.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
2CO+O2点燃 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 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 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
的火焰。CH4和 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高温
(水煤气:H2与 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 H2+ CO)
(2)还原性: CO+CuO △ Cu+CO2 (非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冶金工业
Fe2O3+3CO高温 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3)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1. 用途:冶金工业
三.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1)通常状态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2)能溶于水
(3)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
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 2CO
3、用途:(1)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3)温室肥料
(4)化工原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四、自然界中碳的循环
1.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的主要途径: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遗骸被生物分解、动植物
呼吸;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二氧化碳溶于水、植物的光合作用
2.能源与环境
(1)燃烧与热量
(2)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识 成分或概念 要点归纳 能源利用说明

将煤隔绝空气加 分解的产物有
复杂的混合物,
煤 热分解成许多产 焦炭、煤焦油和
主要含碳元素
物,属于化学变化 煤气

利用石油中各成
石 石 混合物,主要含 产品为汽油、煤
分沸点不同来分
燃 油 碳、氢元素 油等
离,属于物理变化


主要由碳氢元
然 沼气
素组成



充分燃烧的条件:

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 有适当过量的空

污染 气;有足够大的接

触面积



对空气的影响 防止污染的措施

可吸入颗粒;SO2、NO2、 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除尘脱
煤 CO酸雨形成 硫)


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含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

铅化合物和烟尘 改进发动机机构


(3)、开发新燃料、新能源
乙醇、氢气;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
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五、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 +2O 点燃4 2 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 H OH+ 3O 点燃2 5 2 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 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 C+CO 高温2 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②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