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专题一 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知识点专题一 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化学考点总结
专题一 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考点一、物质的构成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
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基本性质:
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
注: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注: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解释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分子本身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了。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果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所有的氧化物(2)除了稀有气体以外的气体(3)有机物(4)酸
二、 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联系:分子分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
3.原子的结构: 质子( 带正电 )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不带电 )
电 子(带负电)
结论:(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2)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3)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一,省略不写。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1)金属(2)稀有气体(3)固态非金属单质 注:碘除外
三、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及形成: 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
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注意:(1)原子在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2)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3.原子团离子:
硝酸根:NO3 - 氢氧根:OH- 碳酸根:CO32- 硫酸根:SO42- 磷酸根:PO43- 铵根:NH4
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碱和盐(带有氯离子和原子团离子的化合物)
考点二 物质的组成
一.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多种物质组成)
物质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元素组成)
(一种物质组成)    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
化合物
(多种元素组成)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2SO4 HNO3
                      碱 NaOH Ca(OH)2 KOH
概念                      盐 NaCl CuSO4 Na2CO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氢气、氧气、红磷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水、高锰酸钾等
注: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即划分单质、化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来划分的。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单质;若含有几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化合物。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
4.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注意:有机物一定含碳,但含碳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
5.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6.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的化合物。
7.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二.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要点:(1)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2)宏观概念,谈组成,不谈构成,分种类,不分个数。
(3)一类不是一种,一类可以包括几种。
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但一定不是是化合物。
2.元素含量:地壳:O、Si、Al、Fe 、Ca 细胞:O、C、H 、N、Ca
3.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O 氧元素
意义 微观:表示一个原子。O 一个氧原子
注:(1)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He 、C 、Si(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具有三种含义)
(2)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
发 现:门捷列夫
横行:周期,七个。注: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
排列依据 主 族:A 七个。注:同一主族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纵行:族
副 族:B 七个
第Ⅷ族:一个(铁、钴、镍)
零 族:一个,稀有气体元素
(
金属元素:如Mg、Al,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
非金属元素:如N、C,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
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最外层电子数特点:2或8
)四.元素分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初中化学考点总结
专题一 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考点一、物质的构成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
一.分子
1.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基本性质:
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
注: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注: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解释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分子本身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了。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果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
质是混合物。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所有的氧化物(2)除了稀有气体以外的气体(3)有机物(4)酸
二、 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联系:分子分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
3.原子的结构: 质子( 带正电 )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不带电 )
电 子(带负电)
结论:(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2)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3)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4.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一,省略不写。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1)金属(2)稀有气体(3)固态非金属单质 注:碘除外
三、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及形成: 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
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注意:(1)原子在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2)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3.原子团离子:
硝酸根:NO3 - 氢氧根:OH- 碳酸根:CO32- 硫酸根:SO42- 磷酸根:PO43- 铵根:NH4
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碱和盐(带有氯离子和原子团离子的化合物)
考点二 物质的组成
一.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多种物质组成)
物质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元素组成)
(一种物质组成) 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
化合物
(多种元素组成)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2SO4 HNO3
碱 NaOH Ca(OH)2 KOH
概念 盐 NaCl CuSO4 Na2CO3
1.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氢气、氧气、红磷等
2.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水、高锰酸钾等
注: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即划分单质、化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来
划分的。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单质;若含有几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化合物。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
4.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注意:有机物一定含碳,但含碳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
5.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6.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的化合物。
7.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二.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要点:(1)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2)宏观概念,谈组成,不谈构成,分种类,不分个数。
(3)一类不是一种,一类可以包括几种。
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由 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
与石墨的混合物)但一定不是是化合物。
2.元素含量:地壳:O、Si、Al、Fe 、Ca 细胞:O、C、H 、N、Ca
3.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O 氧元素
3. 意义 微观:表示一个原子。O 一个氧原子
注:(1)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 Fe、He 、C 、Si(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具
有三种含义)
(2)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 3O:只表示 3个氧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
发 现:门捷列夫
横行:周期,七个。注: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
排列依据 主 族:A 七个。注:同一主族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纵行:族
副 族:B 七个
第Ⅷ族:一个(铁、钴、镍)
零 族:一个,稀有气体元素
四.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如Mg、Al,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
非金属元素:如 N、C,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
稀有气体元素:如 He、Ne。最外层电子数特点:2或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