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第2节 地球的转动 第1课时 教案课 题 第四章 第2节 地球的转动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理解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通过观察生活现象及图片,知道经度不同的两地之间存在时差,认识北京时间的由来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时差计算。2. 科学思维:通过模拟实验、对比分析、推理论证等方法,形成地球转动的空间思维,从而理解相关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3. 探究实践:能仔细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提出探究问题,利用模拟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并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4. 态度责任:了解地球上许多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昼夜交替对人类生活的有利影响,形成规律作息、保护地球的意识;通过小组探究活动,提升团结协作、尊重他人、认真倾听的品质。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知道经度不同的两地之间存在时差,认识北京时间的由来。教学难点 借助模型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并能准确描述地球自转方向;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教学方式 讲授式、研讨式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演示PPT3】【情境引入】展示《地球的自转》。【演示PPT4-6】【活动】分组演示地球自转准备好演示工具地球仪。在学生演示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板书:地球自转特征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约24小时,即一天)。【演示PPT7】【活动】演示地球自转,观察地球上各地的昼夜情况。在地球仪上标注自己所在的位置,将地球仪转一圈,记录自己的位置:什么时候是被照亮的,照亮代表白天;什么时候是暗的,暗代表黑夜。【演示PPT8-10】【总结】昼夜交替的特点。【提出问题】昼夜交替现象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影响呢?【演示PPT11-13】【思考讨论】问题1:A、B、C、D为地球赤道上的四个位置,此刻,D位置与B位置的时间分别为几点?A位置与C位置的昼夜情况如何变化?问题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呢?【演示PPT14-19】【活动】在同一时刻,林林和正在国外出差的妈妈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讲解分析】时区的划分。【展示图片】新疆、上海两地小学作息时间表。【提出问题】同一时刻,为什么上海和新疆的作息不一致呢?【思考讨论】在杭州(东八区)举办的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于2023年9月23日20:00举行,在英国伦敦(中时区)如果想观看开幕式的电视实况转播,应选择什么时间?板书地方时、时差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覆盖15°的经度范围,向东跨过一个时区,时间加1小时,向西跨过一个时区时间减1小时。【演示PPT20】【拓展延伸】国际日界线【演示PPT21】随堂练习通过练习,加强对参照物的判断能力。【演示PPT22】课堂小结【演示PPT23】布置作业 观看视频并思考听讲、记录演示地球自转归纳总结地球自转的中心、自转的方向、自转的周期分组动手演示思考为什么地球上有昼夜现象自己所在位置昼夜情况的变化思考并回答思考并回答思考为什么地球上有时间差异讨论并回答听讲,记录 1.通过视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生通过演示与思考,自己总结地球自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演示与思考自己分析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感悟地球的自转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分析时间差异现象的成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板书设计 第1节 地球的转动一、地球的自转特征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约24小时,即一天)。二、地方时、时差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覆盖15°的经度范围,向东跨过一个时区,时间加1小时,向西跨过一个时区时间减1小时。(共23张PPT)第2节地球的转动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第1课时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 态度责任:了解地球上许多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昼夜交替对人类生活的有利影响,形成规律作息、保护地球的意识;通过小组探究活动,提升团结协作、尊重他人、认真倾听的品质。3. 探究实践:能仔细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提出探究问题,利用模拟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并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1. 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理解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通过观察生活现象及图片,知道经度不同的两地之间存在时差,认识北京时间的由来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时差计算。2. 科学思维:通过模拟实验、对比分析、推理论证等方法,形成地球转动的空间思维从而理解相关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重点难点学习目标观看视频,说一说这些科学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在运转?一、地球自转的特征演示地球自转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保持转动。观察地球自转的中心是什么。先后将地球仪的北极和南极对着自己,观察地球仪的转动方向。课堂活动(限时3分钟)一、地球自转的特征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绕转中心,始终倾斜假想轴,其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地球的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约24小时,即1天)地轴一、地球自转的特征自西向东自转方向侧视角度看自西向东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演示地球自转,观察地球上各地的昼夜情况。课堂活动(限时3分钟)将一个装在灯座上的电灯泡放在一张桌子的中央,灯泡模拟太阳。在离灯泡约1m处的桌面上放一个地球仪。关闭房间内的其他光源,点亮灯泡,观察地球仪上有哪些部分被灯光照亮,哪些部分没有被灯光照到。在地球仪上标注自己所在的位置,将地球仪转一圈,记录自己的位置:什么时候是被照亮的,照亮代表白天;什么时候是暗的,暗代表黑夜。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白天黑夜晨昏线昼夜交替=地 球 自 转+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昼 夜 现 象昼夜交替现象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影响呢?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也是24小时。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白天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能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全国 > 浙江 > 杭州 > 城区 11:30更新 数据来源 中央气象台北极思考与讨论A、B、C、D为地球赤道上的四个位置,此刻,D位置与B位置的时间分别为几点?A位置与C位置的昼夜情况如何变化?自转方向ADBCD位置正对太阳,是正午12点B位置背对太阳,是午夜12点A位置位于昏线,即将从白天转向黑夜C位置位于晨线,即将从黑夜转向白天太阳光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呢?太阳东升西落恒星的移动痕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视野拓展人类是如何证实地球在自转的呢?傅科摆摆锤移动轨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三、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间差异课堂活动(限时2分钟)如下图所示,在同一时刻,林林和正在国外出差的妈妈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林林和妈妈互敬问候课堂活动(限时2分钟)ABC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异西边时刻晚东边时刻早经度不同时间不同经度相同时间相同三、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间差异三、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间差异时区的设置是为了解决由于地球自转所带来的不同地区时间差异问题。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覆盖15°的经度范围;向东跨过一个时区,时间加1小时;向西跨过一个时区,时间减1小时;我国虽然地跨五个时区,却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课堂活动(限时2分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通常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新疆某小学作息时间表上海某小学作息时间表三、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间差异东早西晚晚上九点的新疆晚上九点的上海中国地图三、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时间差异思考与讨论在杭州(东八区)举办的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于2023年9月23日20:00举行,在英国伦敦(中时区)如果想观看开幕式的电视实况转播,应选择什么时间?相差8个时区伦敦在杭州向西跨过8个时区,所以要减8个小时。英国伦敦(中时区)如果想观看开幕式的电视实况转播,应选择中午12:00观看。拓展延伸国际日界线从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国际日界线,又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条理论上位于地球表面的180°经线上的假想线。主要是为了解决环球旅行中的日期混乱问题。以避开一些岛屿和地区,确保不会将同一个国家分成两个日期。 概念存在意义不是直线而是曲线的原因规则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2.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②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 ③同纬度地区,东方的时刻早于西方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3.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将西升东落 B.月亮仍东升西落C.地球上仍有昼夜交替现象 D.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课堂练习自转的特点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绕转中心:地轴周期:一天产生原因: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2.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周期:一天西边的时刻晚,东边的时刻早时间差异昼夜交替地球的自转课堂小结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 地球的转动 第1课时 教案.doc 4.2 地球的转动 第1课时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