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发生不适应,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B.“醉氧”的发生可能与人体内环境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较高有关
C.“醉氧”时,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D.“醉氧”症状的出现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症状为阅读文字障碍,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V区受损
B.若症状为失去短时记忆,可能是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受损
C.若出现尿失禁,可能大脑受损使脊髓中排尿中枢功能受抑制
D.若症状为昼夜节律失调,可能是位于下丘脑的节律中枢受损
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组成和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小脑和脊髓共同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小脑能够维持身体平衡
B.支配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
C.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D.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将不能进行
4.科研人员对老鼠进行“记忆移植”实验,在黑暗环境中通过多次电刺激,使老鼠产生对黑暗的恐惧反射,由原来的“喜暗怕亮”转变为“喜亮怕暗”。若抽取“喜亮怕暗”实验老鼠脑内的蛋白质分子注射到普通老鼠脑内,结果发现,普通老鼠也转变为“喜亮怕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条件反射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该反射一旦形成就不会消退
C.在建立“喜亮怕暗”的过程中,电刺激是非条件刺激,黑暗环境转化为条件刺激
D.抽取的蛋白质可能含有起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作用后不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5.阳春三月,柳絮纷飞,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造成部分人发生了过敏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部分过敏症状可出现在24 h后
B.因缺乏识别柳絮的B细胞,机体初次接触柳絮时不表现过敏症状
C.再次接触柳絮,记忆细胞迅速分泌大量抗体作用于肥大细胞
D.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自稳功能过强所致,属于自身免疫病
6.心率为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肌 P 细胞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动作电位以控制心脏搏动。同时,P 细胞也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受体阻断剂 A 和 B 能与各自受体结合,并分别阻断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以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对照,检测了两种受体阻断剂对心率的影响,结果如图,其中自主神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位于脑干
B.兴奋在神经细胞和 P 细胞之间传递的结构是突触
C.据图分析,受体阻断剂 A 可阻断交感神经的作用
D.据图分析,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小于固有心率
7.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具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如图。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通过降血糖有效保护心、肝、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 GLUT2、SGLT2均为转运蛋白, Na /K -ATPase为Na /K -ATP酶。
A.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SGLT2 运输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糖尿病患者服用SGLT2i后,血糖浓度降低,尿量明显减少
C.Na^+/K^+-ATPase在葡萄糖的重吸收过程中可使胞外Na 浓度降低
D.使用ATP 合成抑制剂可抑制葡萄糖通过SGLT2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8.人骨骼肌常分为快肌纤维、慢肌纤维等。相较于慢肌纤维,快肌纤维更适合无氧呼吸,且收缩速度更快。下图是两种肌纤维呼吸作用的关系图,MCT1、MCT4为膜上的转运蛋白。下列推测合理的有( )
A.慢肌纤维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而快肌纤维由自主神经支配
B.慢肌纤维内线粒体体积较大、周围毛细血管的数量较多
C.MCT1对乳酸的亲和力低于MCT4,对乳酸的转运速率更慢
D.剧烈运动时,快肌纤维的糖原也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为快速收缩供能
9.如图是健康小鼠从温度为 的环境进入 的环境后,机体散热量随时间变化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高于 ,高温刺激热觉感受器并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B.进入温度为 的环境一段时间后散热量降低与骨骼肌战栗有关
C.进入温度为 的环境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均增加
D.进入温度为 的环境后,散热量改变的同时会产生热觉
10.雌性动物分娩幼崽的过程中,下丘脑产生的催产素可通过与特定时期产生的受体结合,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如图所示的过程。但在怀孕早期,即使有一定含量的催产素也不会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使雌性动物不会早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雌性动物分娩的过程存在正反馈调节机制,其效应是逐步放大分娩信号
B.怀孕早期不会出现早产的原因可能是催产素含量少,不足以引起肌肉收缩
C.子宫内壁的压力感受器兴奋促进催产素释放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D.催产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靶细胞原有生理活动改变,而后催产素被灭活
11.垂体后叶素的主要成分是抗利尿激素,在临床上常用于止血,但垂体后叶素在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引发低钠血症等药物副作用,具体机制如图。脑桥有大量神经细胞聚集,极易在渗透压剧烈变化时发生髓鞘溶解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低钠血症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B.醛固酮分泌减少会进一步促进低钠血症的发生
C.V2受体抑制剂可以特异性阻止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影响钠盐代谢
D.出现低钠血症后在停用垂体后叶素的同时需要快速补充大量的高渗盐水
12.如图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人体皮肤细胞引发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Th为辅助性T细胞,Th1、Th2为Th分化的不同亚型,a为相关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 表示促进作用, 表示抑制作用。
A.图中“甲”细胞只能是树突状细胞,其识别HPV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B.HPV的DNA表达后产生的E5蛋白有利于HPV的清除
C.Th向Th2方向分化时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
D.a物质为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溶菌酶等
二、多选题
13.夏季被蚊虫叮咬后人们会感觉到痒,并引起“抓挠行为”,其产生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痒觉。研究发现痛觉和痒觉既存在各自特定的传导通路,也存在一些共同的信号通路,其部分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士兵站岗时蚊虫叮咬感觉到痒,但未引起“抓挠行为”,此过程不属于条件反射
B.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痒觉,推测神经元 c 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
C.痛觉感受器兴奋,相关神经元释放 Glu,导致 c 神经元对 Cl 通透性增强
D.刺激皮肤痛觉感受器,能检测到 a、b、c 三个细胞发生膜电位变化
14.应激刺激时,杏仁核与海马(脑内两个重要的结构)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进而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轴)的活动,过程如图所示。长期应激刺激促使皮质醇过度释放,可导致海马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无应激刺激时,杏仁核和海马不兴奋,肾上腺皮质不释放皮质醇
B.长期应激刺激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减少使肾上腺皮质萎缩
C.应激刺激时,杏仁核可通过海马使下丘脑减弱对垂体的抑制作用
D.应激刺激时,皮质醇释放增多,可直接或间接抑制下丘脑的活动
15.下表是两位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液化验单的部分结果。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甲状腺激素含量 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
患者1 低于正常值 高于正常值
患者2 低于正常值 低于正常值
A.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相应激素分泌
B.患者 1 低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促进作用加强可导致其分泌 TSH 的量较高
C.患者 2 体内 TSH 水平低于正常值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原因之一
D.给患者 2 静脉注射 TRH 后检测 TSH 的含量,可为判断病变部位提供参考
16.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该病以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形成白斑为特征,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研究发现部分患者的发病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会产生物质X,X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据此推测X可能为自由基
B.树突状细胞特异性摄取、处理黑色素细胞释放的抗原,作用类似的细胞还有巨噬细胞
C.T细胞分化产生的Th17细胞可以减弱调节性T细胞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
D.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基因缺失或酪氨酸酶活性低,均可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
三、解答题
17.此前,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从CO2到淀粉的细胞外全人工合成,引起全球关注。该科研团队设计了11步反应人工合成淀粉,光合作用(A)和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B)如图所示,甲~丙表示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体内水光解过程发生的具体场所是 ,A途径中,物质甲是 。
(2)B途径中,过程①②类似于卡尔文循环中CO2与 (物质丙)结合生成物质乙的过程。为确保其能高效完成,反应体系中可能加入了 。
(3)在CO2固定量相等的情况下,B途径淀粉的最终积累量比A途径的 (填“高”或“低”),理由是 。B途径实现的能量转换是 。
(4)人工合成淀粉源于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原子转移途径的研究。若要利用小球藻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18.糖尿病是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糖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血糖浓度偏高,严重者会出现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回答下列问题:
(1)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和胰岛素相关的代谢异常导致的,胰岛素由人体的 细胞分泌,胰岛素水平升高时,通过 降低血糖。
(2)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2型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功效降低,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据此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较正常人 (填“偏高”“偏低”或“相差不大”),原因是 。图1是胰岛素作用机理的部分内容,据图1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胰岛素的受体数量减少 ②胰岛素的受体受损等原因导致功能异常 ③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过程出现障碍 ④含有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出现障碍
(3)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血糖调节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并利用胰岛素抵抗模型鼠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FGF1的浓度均为1单位。
实验结果说明 。
19.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为发热、咳嗽等。如图1表示支原体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支原体侵入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屏障是 ;支原体侵入人体过程中,图1中细胞①的功能是 。
(2)图 1 所示过程为 (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②可以通过产生 来促进细胞③的增殖、分化;图 1 中具有识别支原体功能的细胞有 (填序号)。
(3)采食减少是机体被感染后的适应性行为,可促进脂肪分解,产生β-羟基丁酸(BHB)为机体供能。研究者用支原体感染小鼠,之后测量、统计获得如图 2 结果。小鼠感染期采食减少有利于提高其免疫力,其机理为 。
20.Graves 病和桥本甲状腺炎是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的两种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如下图所示,NK 细胞的功能与细胞毒性 T 细胞相似。回答下列问题:
(1)TSH 受体抗体、TG 蛋白抗体是诊断这两种病的主要指标,这类抗体的产生是因为 细胞都特异性识别了自身抗原,这两种疾病是由免疫系统的 功能异常所致。
(2)甲~丁 4 位成年人血清检验的部分结果见下表。
游离甲状腺激素 /(pmol·L ) TSH/(mU·L ) TSH 受体抗 体/(IU·L ) TG 蛋白抗 体/(IU·L )
甲 5.60 122.43 2.15 1 954.00
乙 36.60 23.85 0.23 83.00
丙 15.70 8.17 0.02 97.00
丁 60.40 0.02 368.56 161.00
正常范围 10.30~25.70 2.00~10.00 <1.75 <115.00
①这 4 位成年人中 可能患有 Graves 病。
②结合题意分析,甲的激素水平异常的原因是 。
③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依赖于 轴,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这种调节机制的意义是 。
(3)下表中能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药物是 (填字母)。
药物 作用
A 补充碘
B 替代甲状腺瀲素
C 减少甲状腺细胞数量
D 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四、实验题
21.晕动症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或经受摇摆、颠簸、旋转等各种运动刺激后出现的系列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等,是一种常见的应激状态下的生理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晕动症发生时,产生的兴奋经 (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传至胃肠,进而促进胃肠蠕动导致呕吐。人体的胃肠蠕动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两种神经交互作用于同一器官的意义在于 。
(2)为验证脑干中一组表达 VGLUT2 蛋白的前庭神经元兴奋是小鼠出现晕动症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分组处理,并将支持推测的预期结果填入表格。
分组处理 预期结果
将小鼠绑到旋转的转轮上 小鼠出现晕车症状
使表达 VGLUT2 蛋白的前庭神经元失活, 再将小鼠绑到旋转的转轮上
激活表达 VGLUT2 蛋白的前庭神经元, 小鼠出现晕车症状
(3)科研人员欲研发能缓解小鼠晕车症状的药物,为将来攻克人体晕动症做铺垫,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可能的研发方向: 。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A
6.C
7.D
8.B
9.C
10.B
11.D
12.C
13.CD
14.ABC
15.CD
16.AC
17.(1)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NADPH
(2) C5(五碳化合物) 各种相应的酶
(3) 高 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没有呼吸作用消耗淀粉(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淀粉) 将电能转化为储存在淀粉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4)用14C标记的CO2供给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并杀死其中小球藻,)分离和鉴定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
18.(1) 胰岛 B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2) 偏高 由于负反馈调节机制,高浓度血糖会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胰岛素 ①②③④
(3)FGF1 降血糖作用时依赖/消耗胰岛素
19.(1) 皮肤、黏膜(或第一道防线) 摄取、加工(处理)、呈递抗原
(2)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①②③
(3)采食量下降,机体产生 BHB 增多,促进 CD4 T 细胞增殖,干扰素 - γ 分泌量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
20.(1) B细胞和辅助性T 免疫自稳
(2) 丁 TG 蛋白抗体含量高,使 NK 细胞杀伤甲状腺细胞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3)B
21.(1) 副交感 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准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 小鼠不出现晕车症状 不将小鼠绑到旋转的转轮上
(3)抑制VGLUT2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