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强基班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10月)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强基班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10月)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的上述主张( )
①是基于哲学正确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②强调了哲学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③把真正的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 ④认为哲学的使命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科学理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些科学理论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具体方案
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5年5月29日凌晨1时31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将探测器顺利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过程体现了(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其成功发射取决于科学的规划与指令
③航天人遵循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是实现精准发射的前提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突破规律限制,实现航天事业向前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火炬“竹梦”在设计上汇集了古蜀文明、公园城市、开拓创新、万千气象等核心理念,并以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为灵感,融合竹节造型。设计者巧借“竹梦”的造型、色彩、纹饰等传递世运理念,讲好中国故事,呼应火炬传递口号“牵手世运,点燃梦想”。对此,下列哲学解读正确的是( )
①“竹梦”设计源于客观存在,借助艺术抽象实现了理念与现实的统一
②设计者能动地认识世界,通过意识活动创造出“竹梦”这一物质形态
③“竹梦”的设计者用中国元素诠释世运会理念体现了共性和个性联结
④“竹梦”设计把握了各文化要素的必然联系,创造性实现了文化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过,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这句话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①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②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③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④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团队通过克隆一个在长日照条件下特异性调控水稻抽穗的基因,发现该基因可以调控水稻生物钟核心基因OsCCA1的mRNA剪接,影响水稻抽穗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对培育高产、优质、广适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
①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要尊重事物的运动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近段时间,“苏超”足球联赛火爆出圈。宿迁与徐州上演“楚汉争霸”,苏州和无锡燃起“太湖之争”……江苏13个地级市拧成一股绳,一起贡献了一场“不和”的戏码,主打一个“对抗式团结”,引来“泼天流量”。这说明( )
①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②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务于整体
③要立足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④要重视部分,实现部分功能最大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利用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带动周边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建设水风光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举措。材料表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创新是引领我国能源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
④事物间的联系方式会影响事物的发展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近年来,河北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39条往返河北与北京两地的公交线路相继开通,日均运送23万人次。以“轨道上的京津冀”为核心,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多层次路网体系持续完善,京津冀城市群内主要城市间1至1.5个小时通达交通圈基本形成。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表明( )
①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建立起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③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某市盐碱地耕地面积达408.58万亩。近年来,为推动盐碱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耐盐碱良种引育,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涌现出“旱碱麦”“黄骅苜蓿”“碱地梨”等多个特色农业品牌,盐碱地农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达135亿元,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渐成沃野良田。该市做法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通过优化组合能够实现事物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实现实践的预期效果
③事物发展是依靠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实现的
④实践推动自在事物联系向人为事物联系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在北京开跑。本次比赛采用人机共跑赛道的模式,这种模式对机器人而言,在环境适应、地面应对以及通信等方面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认为,希望外界能以包容、鼓励的眼光看待这次比赛,人形机器人的一小步,将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一大步。该观点是基于( )
①新出现的事物成长壮大需要人民群众支持
②科技创新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③新事物发展要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④发展的实质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中国科技企业宇树科技面对国际竞争对手的技术打压与市场围堵没有退缩,而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性能,与国内外30多家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在人工智能市场的份额稳步提升,其算法专利数量也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宇树科技的发展表明( )
①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
③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下面漫画(作者:于昌伟)给我们的哲学启迪是( )
①失败与胜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②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成功和失败没有明确界限
③注重量的持续积累才能够促进失败向胜利转化
④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失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数据安全、算法偏见、责任归属等伦理和法律问题。对此,有专家提出,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从哲学角度看,这一建议的合理性在于( )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对待人工智能要坚持一分为二,避免“一刀切”
②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人工智能在新问题的解决中向前发展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人工智能的应用要实现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平衡
④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需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主流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4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在立的基础上及时破、坚决破、彻底破,在破立统一中实现改革蹄疾步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立”与“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②在“立”和“破”的对立统一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破”和“立”并举,要均衡对待双方
④“立”是肯定、创新,“破”是否定、批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在“能耗双控”(既控制能源消耗强度,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考核压力下,2025年部分省份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对此,湖北省避免出现“一刀切”的做法,对未批先建等“两高”项目依法依规采取停工、停产整改等措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时,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服务业等用电,重点限制“两高”企业用电。湖北省的做法体现了(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促进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重要条件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求看问题要把握主流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求办事情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央视春晚无锡清明桥古运河分会场,浓郁的水乡气息贯穿整场演出。这一世界遗产地段的精彩呈现,正是大运河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成果的生动展示。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实践,无锡市通过一系列科学举措推动大运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推进航运体系绿色化转型,严格环境准入管理;创新性构建“一轴、四脉、十廊、八尖”的生态空间格局;同步开展运河主题社会教育和建筑风貌管控。如今,“水清、岸绿、景美”的运河新貌不仅为春晚提供了绝佳舞台,更带动了运河旅游的新一轮火爆。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相关知识,分析无锡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大运河保护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来,成都市坚持“保护、产业、生态”三优先原则,以“留改建”模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先行先试。玉林东路更新中,尊重原有城市肌理和建筑风貌,依托区域业态本底,创新引入国际化餐饮、国风文创等新业态,将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构建了人文宜居区域形态;下涧槽社区改造中,积极探索专业服务市场化供给,推行“一元租金、资源换服务”的运作方式,推动入驻机构在养老、助残、培训、家政、文体等领域为居民开设了26项专业服务,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成都,正以精细化的城市更新让“幸福成都”成色更足,成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可持续发展的典型。
成都“留改建”模式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可持续发展的典型。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加以说明。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牵涉的体制性矛盾和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改革涉及经营主体、企业制度、宏观管理、财政金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对外经济、安全发展等诸多方面,面临两难甚至多难的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经济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全面深化改革好似弹钢琴,十个指头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重点和节奏且相互配合。从全面改革的整体性来看,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是改革的有力支点,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充分发挥对全面改革的牵引和推动作用。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龙一号”作为我国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堪称“国之重器”与“国家名片”,蕴藏着我国核电领域数十年的不懈奋进与深厚沉淀。
2024年11月底,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漳州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回溯研发历程,1999年起,中核集团埋头钻研十余年,成功打造ACP1000;几乎同期,中广核集团也凭自主创新推出ACRP1000+。2013年,两大集团强强联合,以前期成果为基石,携手开发“华龙一号”。在研发团队的持续努力下,发电机、双层安全壳、蒸汽发生器、控制系统软件等关键设备及技术实现自主研发,取得里程碑式突破。2020年,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作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首次并网成功,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宣告我国跻身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当下,“华龙一号”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形式”的相关知识,分析华龙一号的研发历程。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跃升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风险:包括技术误用、滥用带来的风险,如AI换脸、声音合成等,也包括技术应用本身给人类带来的挑战,如人工智能的应用对重复性、程序性工作的替代带来人们对就业问题的担心等。人工智能本来是人类创造的帮手,却在一定程度上把人类挤出了工作领域。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相关风险可以规避。应用层面可以加强约束引导,我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已正式施行。我们不能因为技术的潜在负面性而放弃发展技术,放弃技术红利。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机器换人”对劳动就业和经济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既要借鉴历史经验又要立足时代与国情,我们必须密切关注技术对就业的冲击,控制好技术升级的节奏,同时做好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技能形成体系和再教育再培训体系,稳步而有序地推动技术升级、产业转型。
我们既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这一人类帮手,在人机协同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又要防范和化解人工智能的风险,在不断发展中寻求解决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
(2)从唯物论角度,就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B B C D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B B A B
17.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无锡人民在实践中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了正确生态文明观。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无锡人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态思想为指导,保护、开发、利用“大运河”。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无锡人民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治理大运河,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18.①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留改建”模式依托城市的道路、建筑、产业基础等客观条件,坚持“保护、产业、生态”三优先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新业态,探索专业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满足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尊重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以精细化手段推动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
19.①整体决定部分。我们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从全面改革的整体性出发,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②部分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对全面改革的牵引和推动作用,助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20.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华龙一号研发团队成功打造ACP1000、ACP1000+,重视量的积累,为华龙一号的并网成功创造条件。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研发团队通过持续努力,不断实现关键设备及技术的自主研发,最终促成5号机组并网成功,成功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
③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从全球首堆到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华龙一号不断为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21.(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我们既要看到人工智能发展对生产力水平跃升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其带来的风险。②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承认矛盾,解决矛盾。我们要看到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③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看到人工智能对生产力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其带来的挑战,但积极方面是主要的,不能因为技术潜在的负面性而放弃发展技术,放弃技术红利。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坚持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既要借鉴历史经验又要立足时代和国情,做好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培训,稳步有序推动技术升级,妥善处理好人工智能可能带给就业的冲击。
(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认识人工智能的优势与局限。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用AI工具辅助日常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