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沪科版八上物理第三章学业质量评价(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③⑤ (填序号)。①发光的水母 ②点燃的蜡烛 ③月亮 ④发光的电灯⑤闪闪发光的水晶2.如图,发生月食时,则图中的A是 地球 (选填“地球”或“月球”)。第2题图第3题图第5题图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而且表明了 红 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4.现在,越来越多的楼房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造成了“光污染”,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镜面反射 。5.如图,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人能从不同角度看见水鸟是由于光照射在鸟身上发生了 漫反射 。6.有下列光现象:①小孔成像;②从岸上看水中的鱼;③用放大镜观察蚂蚁;④湖面上山的倒影。其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有 ②③ (填序号)。7.如图,一束光线AO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8.如图,将一枚硬币放在空碗底部,然后后退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碗和硬币的位置不变,缓缓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又看到了“硬币”,这是光的 折射 现象。9.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5 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5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0.如图是一条盘山公路,为了让司机看到对向车道情况,在B位置安装一块面镜。双向车道的司机能通过面镜彼此看见对方,这是由于 光反射的可逆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1.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C )A.有趣的倒影 B.空中的彩虹C.古代的日晷 D.“弯折”的筷子12.如图为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以下关于“一株当作两株看”的解释正确的是( A )A.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C.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13.下列关于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B )A.如图甲,通过调节,烛焰通过小孔可以成等大、缩小、放大三种虚像B.如图乙,潜望镜能看到水面上的景物是因为光的反射C.如图丙,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种单色光D.如图丁,漫反射时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为了扩大驾驶员的视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街道或盘山公路的拐弯处常装一个较大的反光镜,驾驶员通过这个反光镜看到其他车辆正立、缩小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反光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这个反光镜是凸面镜B.这个反光镜是平面镜C.这个反光镜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驾驶员通过反光镜看到其他车的像是实像15.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潜水艇和飞机的位置如图所示,战士从潜水艇的观察口看到了天空中的飞机。下列表示战士看到飞机的光路图是( A )A BC D第15题图 第16题图16.如图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入射光线是GO,入射角是30°B.法线是BF,界面是AD,右侧是玻璃C.反射光线是OE,折射光线是OC,折射角是30°D.若减小入射角,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从90°开始增大17.如图,某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调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面镜像变大C.假设顾客从镜中只看到自己膝盖位置的像,为了看到鞋子的像应该把θ角度调大D.若顾客向镜面走动,以像为参照物顾客是静止的三、实验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8分,共16分)18.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1 2 3入射角 30° 45° 60°反射角 30° 45° 60°(1)在平面镜上放置纸板时,应使纸板与平面镜 垂直 放置。(2)如图甲,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某一个角度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纸板B上观察到反射光,描出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改变入射角,重复上述步骤,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表格数据,可得结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如图甲,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向平面镜上O点,看到了反射光线恰好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4)把纸板B沿PQ剪开,将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发现只在纸板B的上半部分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19.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反射 和 折射 现象。(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且折射角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20.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再拿两支外形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2)该同学应选择较 薄 (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并且实验环境尽量暗一些。(3)实验中使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 到平面镜的距离 关系。(4)如图乙,该同学使用厚玻璃板做实验,在玻璃板后看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这两个像之间的距离正好为8 mm,则该同学所用玻璃板的厚度为 4 mm。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21.根据视力检测标准,受测人需要与“E”型视力检测表相隔一定的距离才能进行检测,因受场地限制,医生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为王红同学检查视力,“E”型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2.5 m,王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E”型视力表的像。则:(1)王红距离视力表的像有多远?(2)如果王红站起来以0.6 m/s的速度朝平面镜的方向走了3 s后,她现在距离“E”型视力表的像是多远?解:(1)已知“E”型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2.5 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视力表的像距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5 m,由图可知王红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 m-0.4 m=2.1 m;所以王红距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s=2.5 m+2.1 m=4.6 m。(2)由v=得,王红向平面镜移动的距离:s'=vt=0.6 m/s×3 s=1.8 m,则此时王红距离“E”型视力表的像的距离:s″=s-s'=4.6 m-1.8 m=2.8 m。22.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是3×108 m/s。(1)光年是时间的单位还是长度的单位?请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单位。(2)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500 s才能到达地球,试计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3)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6×105 km,则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需要多少秒?解:(1)光在真空中1年里传播的距离叫做光年,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2)太阳到地球的距离:s=vt=3×108 m/s×500 s=1.5×1011 m。(3)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s'=6×105 km=6×108 m,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需要的时间:t'===2 s。23.某次在高空发生闪电打雷,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 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小明看到闪电3 s后听到雷声。(1)打雷的位置离小明有多远?(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若以此速度前进,同样3 s时间,光走过的距离是多少千米?(3)远处有很多地方只看到闪电而听不到雷声,为什么?解:(1)由v=得,打雷的位置离小明的距离:s=vt=340 m/s×3 s=1 020 m。(2)由v=得,光在空气中传播了相同的时间,光走过的距离:s'=v光t=3×108 m/s×3 s=9×108 m=9×105 km。(3)因为人距离闪电处太远,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反射,声音的能量会减弱,其响度会不断减小,所以远处有很多地方只看到闪电而听不到雷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人教新版 八上 物理同步课件人教新版八上物理 阶段性检测(新考向)讲解课件2025秋八上物理第3章综合检测卷范围:第3章 (满分:7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填序号)。①发光的水母 ②点燃的蜡烛 ③月亮 ④发光的电灯⑤闪闪发光的水晶③⑤ 2. 如图,发生月食时,则图中的A是 (选填“地球”或“月球”)。第2题图地球 3.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而且表明了 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第3题图4. 现在,越来越多的楼房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造成了“光污染”,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红 镜面反射 5. 如图,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人能从不同角度看见水鸟是由于光照射在鸟身上发生了 。第5题图漫反射 6. 有下列光现象:①小孔成像;②从岸上看水中的鱼;③用放大镜观察蚂蚁;④湖面上山的倒影。其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有 (填序号)。7. 如图,一束光线AO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②③ 8. 如图,将一枚硬币放在空碗底部,然后后退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碗和硬币的位置不变,缓缓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又看到了“硬币”,这是光的 现象。折射 9. 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5 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0. 如图是一条盘山公路,为了让司机看到对向车道情况,在B位置安装一块面镜。双向车道的司机能通过面镜彼此看见对方,这是由于 。5 不变 光反射的可逆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1. 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C ) A. 有趣的倒影 B. 空中的彩虹 C. 古代的日晷 D. “弯折”的筷子C12. 如图为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以下关于“一株当作两株看”的解释正确的是( A )A. 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 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C. 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 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A13. 下列关于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B )A. 如图甲,通过调节,烛焰通过小孔可以成等大、缩小、放大三种虚像B. 如图乙,潜望镜能看到水面上的景物是因为光的反射C. 如图丙,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种单色光D. 如图丁,漫反射时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14. 为了扩大驾驶员的视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街道或盘山公路的拐弯处常装一个较大的反光镜,驾驶员通过这个反光镜看到其他车辆正立、缩小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反光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这个反光镜是凸面镜B. 这个反光镜是平面镜C. 这个反光镜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 驾驶员通过反光镜看到其他车的像是实像A15.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潜水艇和飞机的位置如图所示,战士从潜水艇的观察口看到了天空中的飞机。下列表示战士看到飞机的光路图是( A )第15题图AA BC D16. 如图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入射光线是GO,入射角是30°B. 法线是BF,界面是AD,右侧是玻璃C. 反射光线是OE,折射光线是OC,折射角是30°D. 若减小入射角,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从90°开始增大第16题图C17. 如图,某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调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 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面镜像变大C. 假设顾客从镜中只看到自己膝盖位置的像,为了看到鞋子的像应该把θ角度调大D. 若顾客向镜面走动,以像为参照物顾客是静止的C三、实验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8分,共16分)18.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实验次数 1 2 3入射角 30° 45° 60°反射角 30° 45° 60°(1)在平面镜上放置纸板时,应使纸板与平面镜 放置。垂直 (2)如图甲,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某一个角度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纸板B上观察到反射光,描出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改变入射角,重复上述步骤,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表格数据,可得结论: 。(3)如图甲,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向平面镜上O点,看到了反射光线恰好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4)把纸板B沿PQ剪开,将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发现只在纸板B的上半部分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逆 同一平面内 19.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所示: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反射 折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20.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再拿两支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2)该同学应选择较 (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并且实验环境尽量暗一些。(3)实验中使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 关系。(4)如图乙,该同学使用厚玻璃板做实验,在玻璃板后看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这两个像之间的距离正好为8 mm,则该同学所用玻璃板的厚度为 mm。相同 薄 到平面镜的距离 4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21. 根据视力检测标准,受测人需要与“E”型视力检测表相隔一定的距离才能进行检测,因受场地限制,医生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为王红同学检查视力,“E”型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2.5 m,王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E”型视力表的像。则:(1)王红距离视力表的像有多远?解:(1)已知“E”型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2.5 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视力表的像距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5 m,由图可知王红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 m-0.4 m=2.1 m;所以王红距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s=2.5 m+2.1 m=4.6 m。(2)如果王红站起来以0.6 m/s的速度朝平面镜的方向走了3 s后,她现在距离“E”型视力表的像是多远?解:(2)由v=得,王红向平面镜移动的距离:s'=vt=0.6 m/s×3 s=1.8 m,则此时王红距离“E”型视力表的像的距离:s″=s-s'=4.6 m-1.8 m=2.8 m。22. 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是3×108 m/s。(1)光年是时间的单位还是长度的单位?请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单位。解:(1)光在真空中1年里传播的距离叫做光年,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2)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500 s才能到达地球,试计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解:(2)太阳到地球的距离:s=vt=3×108 m/s×500 s=1.5×1011 m。(3)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6×105 km,则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需要多少秒?解:(3)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s'=6×105 km=6×108 m,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需要的时间:t'===2 s。23. 某次在高空发生闪电打雷,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 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小明看到闪电3 s后听到雷声。(1)打雷的位置离小明有多远?解:(1)由v=得,打雷的位置离小明的距离:s=vt=340 m/s×3 s=1 020 m。(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若以此速度前进,同样3 s时间,光走过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2)由v=得,光在空气中传播了相同的时间,光走过的距离:s'=v光t=3×108 m/s×3 s=9×108 m=9×105 km。(3)远处有很多地方只看到闪电而听不到雷声,为什么?解:(3)因为人距离闪电处太远,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反射,声音的能量会减弱,其响度会不断减小,所以远处有很多地方只看到闪电而听不到雷声。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沪科版八上物理第三章学业质量评价(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③⑤ (填序号)。①发光的水母 ②点燃的蜡烛 ③月亮 ④发光的电灯⑤闪闪发光的水晶2.如图,发生月食时,则图中的A是 地球 (选填“地球”或“月球”)。第2题图第3题图第5题图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而且表明了 红 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4.现在,越来越多的楼房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造成了“光污染”,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镜面反射 。5.如图,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人能从不同角度看见水鸟是由于光照射在鸟身上发生了 漫反射 。6.有下列光现象:①小孔成像;②从岸上看水中的鱼;③用放大镜观察蚂蚁;④湖面上山的倒影。其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有 ②③ (填序号)。7.如图,一束光线AO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8.如图,将一枚硬币放在空碗底部,然后后退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碗和硬币的位置不变,缓缓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又看到了“硬币”,这是光的 折射 现象。9.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5 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5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0.如图是一条盘山公路,为了让司机看到对向车道情况,在B位置安装一块面镜。双向车道的司机能通过面镜彼此看见对方,这是由于 光反射的可逆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1.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C )A.有趣的倒影 B.空中的彩虹C.古代的日晷 D.“弯折”的筷子12.如图为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以下关于“一株当作两株看”的解释正确的是( A )A.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C.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13.下列关于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B )A.如图甲,通过调节,烛焰通过小孔可以成等大、缩小、放大三种虚像B.如图乙,潜望镜能看到水面上的景物是因为光的反射C.如图丙,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种单色光D.如图丁,漫反射时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为了扩大驾驶员的视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街道或盘山公路的拐弯处常装一个较大的反光镜,驾驶员通过这个反光镜看到其他车辆正立、缩小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反光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这个反光镜是凸面镜B.这个反光镜是平面镜C.这个反光镜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驾驶员通过反光镜看到其他车的像是实像15.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潜水艇和飞机的位置如图所示,战士从潜水艇的观察口看到了天空中的飞机。下列表示战士看到飞机的光路图是( A )A BC D第15题图 第16题图16.如图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入射光线是GO,入射角是30°B.法线是BF,界面是AD,右侧是玻璃C.反射光线是OE,折射光线是OC,折射角是30°D.若减小入射角,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从90°开始增大17.如图,某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调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面镜像变大C.假设顾客从镜中只看到自己膝盖位置的像,为了看到鞋子的像应该把θ角度调大D.若顾客向镜面走动,以像为参照物顾客是静止的三、实验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8分,共16分)18.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1 2 3入射角 30° 45° 60°反射角 30° 45° 60°(1)在平面镜上放置纸板时,应使纸板与平面镜 垂直 放置。(2)如图甲,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某一个角度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纸板B上观察到反射光,描出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改变入射角,重复上述步骤,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表格数据,可得结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如图甲,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向平面镜上O点,看到了反射光线恰好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4)把纸板B沿PQ剪开,将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发现只在纸板B的上半部分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19.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反射 和 折射 现象。(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且折射角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20.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再拿两支外形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2)该同学应选择较 薄 (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并且实验环境尽量暗一些。(3)实验中使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 到平面镜的距离 关系。(4)如图乙,该同学使用厚玻璃板做实验,在玻璃板后看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这两个像之间的距离正好为8 mm,则该同学所用玻璃板的厚度为 4 mm。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21.根据视力检测标准,受测人需要与“E”型视力检测表相隔一定的距离才能进行检测,因受场地限制,医生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为王红同学检查视力,“E”型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2.5 m,王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E”型视力表的像。则:(1)王红距离视力表的像有多远?(2)如果王红站起来以0.6 m/s的速度朝平面镜的方向走了3 s后,她现在距离“E”型视力表的像是多远?解:(1)已知“E”型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2.5 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视力表的像距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5 m,由图可知王红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 m-0.4 m=2.1 m;所以王红距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s=2.5 m+2.1 m=4.6 m。(2)由v=得,王红向平面镜移动的距离:s'=vt=0.6 m/s×3 s=1.8 m,则此时王红距离“E”型视力表的像的距离:s″=s-s'=4.6 m-1.8 m=2.8 m。22.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是3×108 m/s。(1)光年是时间的单位还是长度的单位?请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单位。(2)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500 s才能到达地球,试计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3)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6×105 km,则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需要多少秒?解:(1)光在真空中1年里传播的距离叫做光年,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2)太阳到地球的距离:s=vt=3×108 m/s×500 s=1.5×1011 m。(3)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s'=6×105 km=6×108 m,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需要的时间:t'===2 s。23.某次在高空发生闪电打雷,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 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小明看到闪电3 s后听到雷声。(1)打雷的位置离小明有多远?(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若以此速度前进,同样3 s时间,光走过的距离是多少千米?(3)远处有很多地方只看到闪电而听不到雷声,为什么?解:(1)由v=得,打雷的位置离小明的距离:s=vt=340 m/s×3 s=1 020 m。(2)由v=得,光在空气中传播了相同的时间,光走过的距离:s'=v光t=3×108 m/s×3 s=9×108 m=9×105 km。(3)因为人距离闪电处太远,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反射,声音的能量会减弱,其响度会不断减小,所以远处有很多地方只看到闪电而听不到雷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科版物理阶段测试】八上物理第三章学业质量评价.pptx 沪科版八上物理第3章学业质量评价(原卷版).docx 沪科版八上物理第3章学业质量评价(解答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