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人教新版 八上 物理同步课件人教新版八上物理 阶段性检测(新考向)讲解课件2025秋八上物理第4章综合检测卷范围:第4章 (满分:7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2. 芯片是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某光刻机通过极紫外光照射镂空的集成电路模板,经过透镜组后在硅晶圆表面的光刻胶上刻出缩小的电路图案,集成电路模板到透镜的距离 (选填“大于”或“小于”)硅晶圆到透镜的距离。3. 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 的实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凸透镜 大于 缩小 4. 如图,放大镜到图片之间的距离为物距,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所成的虚像变大,这是 (选填“增大”或“减小”)物距的结果。第4题图增大 5. 如图,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其中较远的放大镜的功能是使远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选填“虚像”或“实像”)。第5题图实像 6. 如图,点燃的蜡烛恰好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烛焰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作出点S的像点S',并完成光路。 7. 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受损。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他需要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第7题图凹 8. 如图,这是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款特种摄像设备——“猎豹”,专门用于速度滑冰赛事的转播工作。这种设备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要想使被拍摄运动员的像更大,镜头应往 (选填“前伸”或“后缩”)一些。第8题图前伸 9.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的关系图像(如图),物距沿ABC变化时,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移动速度的是 (选填“AB”或“BC”)段。第9题图AB 10. 图1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图2中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最后看到的像是 (选填“甲”“乙”“丙”或“丁”)。丙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1. 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 物镜和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C. 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D. 目镜相当于投影仪C12. 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 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 “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 “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C13. 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D )A B C DD14. 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A ) A. 人脸识别机 B. 汽车后视镜 C. 放大镜 D. 近视眼镜A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 C )A B C D1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D )A. 放大的像都是虚像 B. 实像都是缩小的C. 倒立的像都是缩小的 D. 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CD17. 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进入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B. 该透镜的焦距是30 cmC. 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 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向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第17题图C18. 如图,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和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B. 当物距为5 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C. 当物距为15 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放大镜D. 物距由15 cm增大到30 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小的第18题图D三、实验题(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5分,第21小题8分,共17分)1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用平行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12.5 同一高度 (3)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的位置,则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 的像。(4)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应使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变 ,再调节光屏的位置。缩小 大 20. 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 (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镜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 (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 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3 B 凹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 (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 。抽取 更小 21. 请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小律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但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 (选填“也可能”或“不可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如图甲,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律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并测量且绘制出物距u和像距v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也得到了该透镜的焦距为 cm。也可能 10.0 10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得再大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向 移动蜡烛,并适当向 移动光屏;若在光屏与凸透镜之间放一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仍然呈现最清晰的像,需要将蜡烛向 移动。(均选填“左”或“右”)右 右 右 (4)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需将凸透镜移动到 cm 的刻度处,又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保持三个元件位置不动,仅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35 凹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17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22. 在测量凹透镜焦距时,用一束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嵌入挡板中直径为d的凹透镜上,在光屏上形成一个直径为D的圆形光斑,测得光屏到凹透镜的距离为L(如图)。请推导凹透镜的焦距f=。 解: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将图中折射光线反向延长,与主光轴交于点F,则O、F之间的距离就是焦距f,如图所示的三角形A'B'F和三角形ABF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则有=,即=,解得f=。23.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1)请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解:(1)光路图如图所示。(2)在图中,物距用u表示,即u=BO;像距用v表示,即v=OB';焦距用f表示,即f=OF。已知+=,若物距为30 cm,像距为90 cm,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厘米?解:(2)由题意可知,物距u=30 cm,像距v=90 cm,代入+=,+=,解得f=22.5 cm,即凸透镜的焦距是22.5 cm。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沪科版八上物理第四章学业质量评价(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2.芯片是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某光刻机通过极紫外光照射镂空的集成电路模板,经过透镜组后在硅晶圆表面的光刻胶上刻出缩小的电路图案,集成电路模板到透镜的距离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硅晶圆到透镜的距离。3.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 缩小 的实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4.如图,放大镜到图片之间的距离为物距,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所成的虚像变大,这是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物距的结果。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其中较远的放大镜的功能是使远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实像 (选填“虚像”或“实像”)。6.如图,点燃的蜡烛恰好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烛焰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作出点S的像点S',并完成光路。7.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受损。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他需要戴 凹 (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8.如图,这是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款特种摄像设备——“猎豹”,专门用于速度滑冰赛事的转播工作。这种设备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要想使被拍摄运动员的像更大,镜头应往 前伸 (选填“前伸”或“后缩”)一些。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的关系图像(如图),物距沿ABC变化时,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移动速度的是 AB (选填“AB”或“BC”)段。10.图1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图2中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最后看到的像是 丙 (选填“甲”“乙”“丙”或“丁”)。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1.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物镜和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C.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D.目镜相当于投影仪12.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13.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D )A B C D14.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A )A.人脸识别机 B.汽车后视镜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 C )A B C D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D )A.放大的像都是虚像 B.实像都是缩小的C.倒立的像都是缩小的 D.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17.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进入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B.该透镜的焦距是30 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向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第17题图 第18题图18.如图,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和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B.当物距为5 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C.当物距为15 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放大镜D.物距由15 cm增大到30 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小的三、实验题(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5分,第21小题8分,共17分)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用平行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12.5 cm。(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同一高度 。(3)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的位置,则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 缩小 的像。(4)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应使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变 大 ,再调节光屏的位置。20.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 3 (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镜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 B (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 凹 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 抽取 (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 更小 。21.请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小律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但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 也可能 (选填“也可能”或“不可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如图甲,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律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并测量且绘制出物距u和像距v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也得到了该透镜的焦距为 10 cm。(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得再大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向 右 移动蜡烛,并适当向 右 移动光屏;若在光屏与凸透镜之间放一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仍然呈现最清晰的像,需要将蜡烛向 右 移动。(均选填“左”或“右”)(4)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需将凸透镜移动到 35 cm 的刻度处,又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保持三个元件位置不动,仅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 凹 (选填“凸”或“凹”)透镜。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17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22.在测量凹透镜焦距时,用一束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嵌入挡板中直径为d的凹透镜上,在光屏上形成一个直径为D的圆形光斑,测得光屏到凹透镜的距离为L(如图)。请推导凹透镜的焦距f=。解: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将图中折射光线反向延长,与主光轴交于点F,则O、F之间的距离就是焦距f,如图所示的三角形A'B'F和三角形ABF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则有=,即=,解得f=。2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1)请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2)在图中,物距用u表示,即u=BO;像距用v表示,即v=OB';焦距用f表示,即f=OF。已知+=,若物距为30 cm,像距为90 cm,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厘米?解:(1)光路图如图所示。(2)由题意可知,物距u=30 cm,像距v=90 cm,代入+=,+=,解得f=22.5 cm,即凸透镜的焦距是22.5 c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沪科版八上物理第四章学业质量评价(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2.芯片是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某光刻机通过极紫外光照射镂空的集成电路模板,经过透镜组后在硅晶圆表面的光刻胶上刻出缩小的电路图案,集成电路模板到透镜的距离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硅晶圆到透镜的距离。3.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 缩小 的实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4.如图,放大镜到图片之间的距离为物距,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所成的虚像变大,这是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物距的结果。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其中较远的放大镜的功能是使远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实像 (选填“虚像”或“实像”)。6.如图,点燃的蜡烛恰好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烛焰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作出点S的像点S',并完成光路。7.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受损。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他需要戴 凹 (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8.如图,这是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款特种摄像设备——“猎豹”,专门用于速度滑冰赛事的转播工作。这种设备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要想使被拍摄运动员的像更大,镜头应往 前伸 (选填“前伸”或“后缩”)一些。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的关系图像(如图),物距沿ABC变化时,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移动速度的是 AB (选填“AB”或“BC”)段。10.图1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图2中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最后看到的像是 丙 (选填“甲”“乙”“丙”或“丁”)。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1.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物镜和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C.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D.目镜相当于投影仪12.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13.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D )A B C D14.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A )A.人脸识别机 B.汽车后视镜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 C )A B C D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D )A.放大的像都是虚像 B.实像都是缩小的C.倒立的像都是缩小的 D.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17.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进入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B.该透镜的焦距是30 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向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第17题图 第18题图18.如图,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和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B.当物距为5 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C.当物距为15 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放大镜D.物距由15 cm增大到30 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小的三、实验题(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5分,第21小题8分,共17分)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用平行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12.5 cm。(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同一高度 。(3)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的位置,则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 缩小 的像。(4)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应使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变 大 ,再调节光屏的位置。20.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 3 (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镜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 B (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 凹 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 抽取 (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 更小 。21.请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小律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但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 也可能 (选填“也可能”或“不可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如图甲,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律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并测量且绘制出物距u和像距v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也得到了该透镜的焦距为 10 cm。(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得再大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向 右 移动蜡烛,并适当向 右 移动光屏;若在光屏与凸透镜之间放一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仍然呈现最清晰的像,需要将蜡烛向 右 移动。(均选填“左”或“右”)(4)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需将凸透镜移动到 35 cm 的刻度处,又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保持三个元件位置不动,仅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 凹 (选填“凸”或“凹”)透镜。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17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22.在测量凹透镜焦距时,用一束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嵌入挡板中直径为d的凹透镜上,在光屏上形成一个直径为D的圆形光斑,测得光屏到凹透镜的距离为L(如图)。请推导凹透镜的焦距f=。解: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将图中折射光线反向延长,与主光轴交于点F,则O、F之间的距离就是焦距f,如图所示的三角形A'B'F和三角形ABF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则有=,即=,解得f=。2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1)请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2)在图中,物距用u表示,即u=BO;像距用v表示,即v=OB';焦距用f表示,即f=OF。已知+=,若物距为30 cm,像距为90 cm,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厘米?解:(1)光路图如图所示。(2)由题意可知,物距u=30 cm,像距v=90 cm,代入+=,+=,解得f=22.5 cm,即凸透镜的焦距是22.5 c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科版物理阶段测试】八上物理第四章学业质量评价.pptx 沪科版八上物理第4章学业质量评价(原卷版).docx 沪科版八上物理第4章学业质量评价(解答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