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金山区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金山实验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教学质量调研
八年级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标注“不定项”的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只有1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未特别标注的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一、物质变化的神奇之旅 (17分)
从生活中的日常变化到航天科技的突破,化学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展现其神奇魅力。
1.中国航天迈着迈着坚实的步伐不断走向新的辉煌。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火箭绿色燃料的研发 B.空间站内电解水制备氧气
C.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减速 D.萨巴蒂尔反应器处理转化二氧化碳
2.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与空间站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六名宇航员的“太空会师”引起世界关注。下列操作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
3.神舟飞船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飞船上用到一种与智能手机屏幕相同的材料————硅酸铝玻璃,以便于观察飞船外的情况。下列有关硅酸铝玻璃化学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熔点高 B.稳定性好 C.硬度大 D.透光性好
4.家庭区分白醋和白酒的方法错误的是
A.闻气味 B.点燃观察 C.尝味道 D.看颜色
5.(不定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必须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进行B.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E.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
6.下图是“镁带燃烧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镁带燃烧过程中可观察到 并放出大量的热,残留物外观 。
(2)镁带燃烧实验中,作为反应物的是 ,作为生成物的是 ,反应的条件是 。
(3)查阅资料得知,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还能和氮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化镁,该化学反应过程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
第 1 页 共 4 页
7.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中选择合适的一项填空。。
(1)碳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2)氧气能在-183℃变成淡蓝色液态氧气:
(3)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
(4)空气中含有大量氮气和氧气,把空气液化,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为液态氧气: .
(5)请写出上述4个小题中的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
二、元素符号与物质组成的奥秘 (9分)
化学世界由百余种元素构建,元素符号是化学的独特语言,物质组成是认识世界的化学视角。从微观分子模型到宏观物质分类,元素始终贯穿化学认知体系。
8.已知钴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 Cobaltum,则钴的元素符号为
A. C B. CO C. Co D. Cob
9.“铜绿”的化学式是( 其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种类数为
A.3 B.4 C.5 D.6
10.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A. CO B. CO C. CO D. O
11.(不定项)借助物质的微观模型,我们可以研究
A.物质的结构 B.解释或预测物质具有的性质
C.替代真实的化学实验 D.描绘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
12.将表中错误元素名称或符号加以改正:
元素名称 炭 锰 镁 贡
元素符号 c MN mg Hg
改正 ① ② ③ ④
三、实验室的安全与规范 (13分)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探究的基础,更是科学素养的体现。
13.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硝酸银溶液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4 页
15.下列关于胶头滴管使用或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1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俯视读数为 20mL,则实际量取液体体积
A. 大于 20mL B. 小于 20mL C. 等于 20mL D.无法确定
17.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我们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用于取用块状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其中 部位的温度最高。
(3)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有:燃烧匙、 、 。
(4)实验室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常用 (填一种仪器的名称),读数时,应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 保持水平。
18.现有两瓶无色透明的液体,一瓶是酒精,一瓶是蒸馏水。请设计方法加以鉴别,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四、传统工艺与现代实验中的物质提纯 (11分)
从《天工开物》的古法红糖制作到实验室粗盐提纯,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智慧跨越时空,展现化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19.《天工开物》记载甘蔗制作红糖的主要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第 3 页 共 4 页
20.以下是粗盐提纯的实验流程,请回答问题。
(1)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某学生做实验时,发现过滤所得的液体仍然是浑浊的,在仪器洁净、滤纸未破损的前提下,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
(2)操作2中搭建装置时,通常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A.放置酒精灯 B.固定铁圈位置 C.点燃酒精灯 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
(3)操作2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当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剩余的少量水分蒸干。
(4)计算:该实验的产率是 (产率=精盐质量/粗盐质量×100%)
(5)【归纳模型】
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内在规律所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某同学建构了“混合物提纯”的思维模型。
①根据模型可知,上图可以分离精盐和泥沙,过滤属于思维模型中的 。
A.性质差异 B.分离转移 C.反应转化 D.恢复原态
②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方法实现物质分离的是 。
A.蔗糖和泥沙 B.食盐和蔗糖 C.酒精和水 D.铁粉和铜粉
(6)【模型运用】
①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常需要将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先用氢氧化钠吸收,将其转化为碳酸钠后,再检验一氧化碳。从建模角度分析,用氢氧化钠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属于上述模型中的 (选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②实验室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含有氯化钾(可溶于水)和二氧化锰 (难溶于水),获得二氧化锰的实验步骤为 →洗涤→烘干。
第 4 页 共 4 页
上海市金山实验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C B D CD
(1)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白色粉末状(2)镁、氧气;氧化镁;点燃(3)镁 + 氮气氮化镁
(1)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3)化学变化(4)物理变化(5)碳 + 氧气 二氧化碳;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8 9 10 11
C A C ABD
12.①碳;C②锰;Mn③镁;Mg④汞;Hg
13 14 15 16
A A D B
二、非选择题
(1)镊子(2)外焰(3)试管;蒸发皿(4)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液体于两支试管中,点燃一支试管中的液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另一支试管中的液体不燃烧燃烧的是酒精,不燃烧的是蒸馏水
C
(1)引流;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2)A(3)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4)60%(5)①B②A(6)①反应转化②溶解;过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