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象山县实验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青春正当时,少年好读书。七年级(1)班将开展以“读青春之书,绽成长之花”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任务一:与课本对话,润泽自己】(18分)【拟写前言】1.小语需要拟写活动的前言,请你根据要求,帮他把前言补充完整。(4分)与课本对话,课本里隐藏着青春和人生。在《秋天的怀念》里读到青春的挣扎,感受(jué)别的难过;在《金色花》里跟着泰戈尔一起(nì) 笑,感受那份亲情的深厚与含蓄;在《往事依依》里跟着于漪一起感受诗歌世界的xuàn (A.炫 B.绚)丽多彩……在课本里,我们的世界不断地被丰富着。请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挣扎 (A.zhēng B.zhèng)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jué) 别 (nì) 笑请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字形。xuàn (A.炫 B.绚)2.【名句默写】(8分)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起床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我们大声朗读,唤醒生活之美、青春之气。我们读岑参的“(1) ,无人送酒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知晓古人重阳登高饮酒的风俗;读马致远的“(2)枯藤老树昏鸦 , ”(《天净沙·秋思》),感受一词一景的奇妙魅力;读王湾的“(3) _,(4)_ __”(《次北固山下》),品味自然时序交替中蕴含的哲理;读杜甫的“(5) ,(6) ”(《江南逢李龟年》)咀嚼故人重逢的悲哀和感慨;读《〈论语〉十二章》中的“(7) _,(8) ”,懂得学思结合的重要性。【了解文化】(3分)3.小语在学习中了解到不少文化知识,但记忆有些不够清晰,请帮他选出积累错误的一条信息( )A.“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D.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邀请伙伴】(3分)4.小语想邀请朋友一起参加这次活动,为了了解“友”的丰富内涵,小语制作了词卡,请你帮助完善。字形卡 雅称卡“友”是会意字,从字形上看像两只方向相同的手合拢在一起,可见“友”造字本义是① 。 “友”雅称众多。重道义淡若水是“君子之交”,同生死共患难是②“ ”,幼年结交不相忘是③“ ”......阅读“字形卡”推测“友”的本义。(1分)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雅称,填入“雅称卡”(填序号)(2分)A、忘年之交 B、布衣之交 C、刎颈之交 D、竹马之交【任务二:与文学对话,丰盈自己】(38分)一、对话经典——本次活动同学们一起阅读了《朝花夕拾》,对话经典,请你帮忙完成下列小题。(6分)5.请你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3分)6.小语认为《朝花夕拾》中有许多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平凡且有短处,但又常常闪耀着优秀品格的光辉。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小语这句话的理解。(3分)阿长 B.范爱农二、对话美文——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7—10题。(14分)(赵永新)①突然想起了父亲。②父亲己过世十多年,但父亲对我的一些影响,总在心中涌起,而且久久不能抹去。③父亲中等身材,很结实。他没文化,为人侠义,一生克勤克俭,没有什么奢求。唯有的癖好是爱在庄稼地里转悠,总爱掰弄些谷穗、麦穗、瓜果类,以致有些入迷。④小时候,常随父亲去买些瓜果。那时瓜果便宜得几角钱一斤,可我却总喜欢和人家讨价还价。每当我们“砍”得不可开交时,父亲总是拍着我的小屁股:“走,几分钱,讲个啥?”此时,我总是嘀咕:“你不在乎,我在乎,你什么时候多给过我五分钱。”我就是这样在不理解和顺从中,逐步认知父亲的。⑤记得有一次,父亲送我上学时,发现一个学生娃蹲在路头哭泣着。父亲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他断断续续地告诉父亲,要交的学费丢了。父亲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捞了半天,好不容易捞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五元钱,说:“给,报名去。”要知道,那个时候一年的学费才三元五。父亲的举动着实让我惊讶。好大方啊!父亲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就是这么一个阔绰的“小侠义”。⑥可是,有一天,我发现父亲却是一个“大吝啬”。⑦我渐渐长大了,已是结婚成家的时候了。我好像良心大发现了,决定“五一”期间回家看望老父亲。见到儿媳、儿孙,还有儿子的我,他高兴得好像得了健忘症一般,什么都不记得了,一个劲儿地招呼着:“好!好!好! 明早帮我割麦子去。”⑧我不敢执拗,不情愿地答应着:“好吧,我一个人去。”⑨第二天早上,一轮金黄金黄的太阳,把它诱人的光洒在茫茫麦海中,一阵一阵,一层一层的金浪起伏在地平线上,一种羡煞人的美,令人惊艳。父亲匍匐在这麦海中,手中的镰刀一茬一茬地平割着麦子,身后留下一片平整的麦桩,就像用剪刀修整过的,又像是画着的一般。回头看看我身后的麦桩高高低低的,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参差”。⑩难题好像是专门留给懒人似的。【A】我眼前的那片麦子被狂风卷得东倒西歪,有的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有的晃动着身躯,极不齐整,有的交叉缠绕,乱七八糟。我心慌意懒地一阵快刀乱斩,连自己都看不顺眼。这时,父亲走了过来,把麦子一支一支地捋了起来,扎成一个个小把子,和气地对我说:“这也是粮食啊!”然后替我把狼藉的麦子收拾好。 吃午饭的时候,我女儿习惯地把饭弄得半桌都是,我不以为意。【B】可我父亲不声不响地把散在桌上的饭一粒一粒捡起来,丢在嘴里,慢慢咀嚼着……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的我,对着父亲数落起来:“这不是灾荒年,这也不是解放前,丢在桌上的饭您就不怕脏!” 听着我的不满,父亲沉下脸来,许久许久。然后一字一句地对我说:“这是老天的恩赐,这也是国家的命根子啊!” “老天的恩赐,国家的命根子!”这句话警醒了我。十多年来,我常常反复着这句话。 父亲,你的叮嘱,我懂了。 放心吧!父亲!7.【思路寻美】本文思路清晰,阅读全文,按照提示梳理文章思路,补全思维导图。 (4分)父亲行为 (1) 父亲帮助学生娃交学费 (3) (4)我的心理 不理解 (2) 不情愿 警 醒8 .【语言品美】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划线句【A】句。(3分)【朗读诵美】重音是指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或轻 读的形式加以强调。小语觉得【B】朗读起来起来特别有感觉,请你帮助她设计朗读重音,并说明理由。(3分)10 . 【主旨悟美】该文章在出版时没有附上题目,我校文学社拟写了以下三个题目,你觉得哪个 最好?请结合文章内容,借助知识卡片说明理由。 (4分)知识卡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或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构成行文的线索,或蕴含文章的主旨,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A . 我 的 父 亲 B . 叮 嘱 C. “小侠义”与“大吝啬对话古文——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1—15题(18分)11 .小语和小文读到了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诗歌,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对话。(4分)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①,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注释】擎雨盖:指荷叶小语:苏轼的诗通俗易懂,我很喜欢读。小文:是啊,比如这首诗歌,我们可以从前两句中(1)“ ” (2)“ ”等词看出,诗歌中的季节是深秋。小语:你觉得这首诗歌呈现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情感,还是悲伤寂寥的情感?小文:我觉得应该是 (3) 因为(4)。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4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止,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7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 ”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 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③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选自韩婴《韩诗外传》,有删改)【注释]①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说:同“悦”,喜欢,高兴。此处指“为……而高兴”。12.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释义元方入门不顾 结合语境法过中不至 联系成语法:自始至终 (2)孝子之事亲也 查阅词典法:①战事;②从事,做;③侍奉 (3)_ (填序号)子其去之 课内迁移法:太丘舍去 (4)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为相三年不食乎 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14.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朗读画波浪线的句子时,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你更赞同谁的说法呢 请说明理由。(3分)小语:朗读“待君久不至,已去”一句时,我会用稍显不悦的语气来读,把重音放在“久”上。小文:朗读“待君久不至,已去”一句时,我会用坚定的语气来读,把重音放在“已去”上。我更赞同_____,理由:_ __15.甲、乙两文各说明了什么为人处世的道理 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3分)【任务三:与生活对话,丰盈自己】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6—19题(14分)【材料一】短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其时长短,内容丰富,制作过程简单,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最简单的可能就是手机拍摄进行简单处理即可。短视频的制作生产成本低,且传播和生产碎片化,传播速度快。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94.8%。【材料二】【材料三】“你怎么又在刷短视频 ”“不刷短视频你就out了!”“你也不看看自己成绩怎么样!”……这是象山王女士家经常会出现的对话。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小鹏正在上初中,近段时间十分沉迷刷短视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刷短视频,晚上睡觉后还偷偷蒙被子里刷,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说,长时间刷短视频会使未成年人习惯于及时反馈,而忍受不了延迟反馈,对未成年人的注意力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此外,对于一些不适宜内容,未成年人可能没有办法去辨别,从而导致他们更容易受到短视频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大成律师事务所中国区科技、传媒及通讯全球行业组牵头人刘骥律师说,过度沉迷短视频,忽视面对面社交与互动,可能导致与现实世界脱节,使未成年人变得孤僻。此外,短视频中还可能包含暴力、血腥或色情等内容,这些内容还会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家长、学校、社会和社交平台各方应该联合起来,为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良内容的侵害而共同努力。社交平台应加强自我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规则来限制不良内容的传播,减少对未成年人的侵害。学校和社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认识沉迷短视频的危害。最关键的还是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多阅读、少看手机、不刷低俗短视频,引导未成年人选择适合的内容。最核心的还是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教育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和习惯。16.下列表述中,和上述材料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 )(3分)A.短视频是一种时长不超过5分钟,内容丰富,制作过程简单的视频。B.从【材料二】中可见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比例远超过成年人。C.对于短视频的内容优劣,未成年人根本没有办法辨别,从而导致他们更容易受到短视频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D.要避免未成年过度使用短视频,其核心还是在于家长的引导和以身作则。17.从【材料二】的图表中,你发现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沉迷短视频 (4分)。18.结合【材料三】,谈谈未成年人长时间刷短视频会带来哪些不良的影响。(3分)19.王女士对儿子小鹏沉迷刷短视频非常苦恼,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自己的经验体会帮她想想办法。(不少于80字)(4分)【任务四:与自己对话,超越自己】(50分)春花烂漫惹人醉,冬雪素裹引情思,总会有一处景,会让我们流连;雁能达意,月会传情,总有一种物,会触动我们的心弦;与家人、亲友、老师相处的时光那么美,总有一束光会投射进我们的心房。请以“铭刻在我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戏剧、诗歌除外);②可写景,可写事,可写人;③写景须有描写传情感,写事须按顺序有条理,写人须抓特点塑形象;④内容充实,文从字顺,严禁抄袭、套作;⑤字数不少于500 字。象山县实验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任务一:与课本对话,润泽自己】(18分)1. (4分)(1)A(zhēng)(2)诀别、匿笑(3)B(绚)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2. 名句默写(8分)(1)强欲登高去(2)小桥流水人家(3)海日生残夜(4)江春入旧年(5)正是江南好风景(6)落花时节又逢君(7)学而不思则罔(8)思而不学则殆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8分。有错别字不得分。3. (3分)答案:C解析:"贵姓"属于敬辞,"家父"属于谦辞。C选项分类错误。4. (3分)(1)本义:互相帮助、友好相处(2)②C(刎颈之交) ③D(竹马之交)评分标准:第(1)题1分,第(2)题每空1分,共3分。【任务二:与文学对话,丰盈自己】(38分)一、对话经典(6分)5. 思维导图补充(3分)①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教育的批判②叙述:"我"被迫背诵《鉴略》的经历③表达: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6. 人物分析(3分)示例一:选择阿长阿长是一个粗俗、迷信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还会讲些荒诞不经的故事。但她也有善良、真诚的一面,特别是她为"我"买来心心念念的《山海经》,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她虽然平凡普通,甚至有些缺点,但她的淳朴善良让她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示例二:选择范爱农范爱农是一个性格孤僻、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他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有误会,显得有些不合群。但他内心正直,对革命有热情,回国后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他的悲剧命运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无奈,但他的爱国情怀和理想主义精神值得敬佩。评分标准:人物特点分析1分,具体事例1分,品格评价1分,共3分。二、对话美文(14分)7. 思路梳理(4分)(1)父亲和"我"买瓜果时不讨价还价(2)惊讶(3)父亲帮"我"收拾被狂风刮倒的麦子(4)父亲捡食桌上散落的饭粒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8. 语言赏析(3分)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晃动着身躯""交叉缠绕,乱七八糟"等拟人化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子被狂风刮倒后的狼狈景象。三个"有的"构成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了麦子倒伏的严重程度,为下文父亲帮"我"收拾麦子做铺垫。评分标准:修辞手法1分,具体分析1分,表达效果1分,共3分。9. 朗读设计(3分)重音设计:"不声不响地"重读,突出父亲的沉默和朴实"一粒一粒"重读,强调父亲对粮食的珍惜"慢慢咀嚼"重读,表现父亲对粮食的敬畏之情理由:这样的重音设计能够突出父亲节约粮食的品质,体现他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和对"老天恩赐"的敬畏,更好地传达文章的主题思想。10. 标题选择(4分)我认为B选项"叮嘱"最好。理由:①点明文章主旨:父亲的"老天的恩赐,国家的命根子"这句话是对"我"的重要叮嘱,点明了文章的核心内容。②构成行文线索:文章围绕父亲的言行展开,最终落脚到父亲的这句叮嘱上,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蕴含深意:"叮嘱"一词既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也暗示了这种传统美德的传承,富有教育意义。相比之下,A选项过于普通,C选项虽然生动但没有突出文章的核心主旨。三、对话古文(18分)11. 诗歌鉴赏(4分)(1)荷尽(2)菊残(3)积极乐观的情感(4)虽然荷花凋谢、菊花残败,但诗人看到了橙黄橘绿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12. 词语解释(4分)(1)回头看(2)到(3)③(4)离开,拿走13. 句子翻译(4分)(1)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没有回头看。(2)做宰相三年难道不吃饭吗?像这样做官,不是我所希望的。评分标准:每句2分,共4分。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句子通顺即可。14. 朗读设计(3分)我更赞同小语的说法。理由:用稍显不悦的语气,重音放在"久"上,能够表现出元方对友人迟到的不满,同时也符合一个7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久"字重读突出了等待时间之长,强调了友人失信的事实,为下文元方反驳友人做了铺垫。如果用坚定的语气读"已去",则显得过于生硬,不符合元方聪明机智但仍有童真的性格特点。15. 道理感悟(3分)道理:甲文:做人要讲信用,有礼貌。乙文:为官要清廉,做人要正直,不义之财不可取。共同点:两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具有知错能改的品质。【任务三:与生活对话,丰盈自己】(14分)16. (3分)答案:D解析:A选项缺少"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限定;B选项材料中没有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对比数据;C选项"根本没有办法辨别"过于绝对;D选项与材料三内容相符。17. (4分)从材料二的图表可以看出,以下类型的孩子容易沉迷短视频:①学习负担轻的孩子(70.1%)比学习负担重的孩子更容易沉迷;②感到孤独的孩子(73.6%)沉迷比例最高;③心理压力大、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孩子沉迷比例较高;④人际关系不佳的孩子(在同学中不受欢迎、感到被看不起、与陌生人交流困难)也容易沉迷短视频。18. (3分)未成年人长时间刷短视频的不良影响:①影响注意力:习惯于及时反馈,忍受不了延迟反馈,导致注意力不集中;②影响价值观:难以辨别不良内容,容易受到负面影响;③影响社交能力:忽视面对面社交,可能导致性格孤僻,与现实世界脱节;④心理健康风险:可能接触暴力、血腥或色情内容,影响心理健康。19. (4分)给王女士的建议:王女士,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小鹏摆脱短视频沉迷:首先,您要以身作则,减少自己刷短视频的时间,多陪伴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其次,帮助小鹏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规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特别是睡前不要使用手机。第三,培养小鹏的兴趣爱好,比如运动、阅读、绘画等,转移他对短视频的注意力。第四,多与小鹏沟通交流,了解他的心理需求,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最后,与学校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小鹏的学习和生活,家校携手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记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是关键,要耐心引导,不要简单粗暴地禁止。【任务四:与自己对话,超越自己】(50分)作文:《铭刻在我心》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铭刻在我心"要求写一篇能够深深印在心中的人、事、景或物。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材要典型:选择那些真正触动你心灵的内容,可以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个重要的人物、一处美丽的风景或一件有特殊意义的物品。2. 描写要生动: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人物的特点、事情的经过或景物的美丽。3. 情感要真挚:表达真实的情感体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内心的感动和思考。4. 结构要清晰: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可以采用总分总结构或时间顺序。5. 主题要明确:通过具体的内容表达深刻的主题思想,如亲情、友情、成长、感恩等。范文示例:铭刻在我心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许多记忆如同沙滩上的脚印,被海浪轻轻抹去。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如同深深镌刻在心底的烙印,永远不会褪色。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我因为考试失利而心情沮丧,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风刺骨,我的心也如这天气一般冰冷。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一位卖烤红薯的老爷爷。他穿着破旧的棉袄,双手冻得通红,但脸上却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孩子,来个烤红薯吧,暖暖身子。"老爷爷热情地招呼着我。我摇了摇头,说自己没有钱。老爷爷却笑着说:"没关系,这个红薯送给你,看你冻得瑟瑟发抖的。"说着,他从炉子里拿出一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递给我。我接过红薯,暖流瞬间传遍全身。那红薯香甜软糯,是我吃过最美味的食物。更重要的是,老爷爷的善良和温暖,如同一束阳光照进了我灰暗的心灵。在那个寒冷的冬日,一个陌生人的关爱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会想起那位卖烤红薯的老爷爷。他的笑容、他的善良,如同明灯一般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他让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总有温暖和希望在等待着我们。那个冬日的温暖,那位善良的老爷爷,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评分标准:一等文(45-50分):立意深刻,选材新颖,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描写生动,情感真挚。二等文(38-44分):立意明确,选材恰当,结构清晰,语言通顺,描写具体,情感真实。三等文(30-37分):立意基本明确,选材一般,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描写不够具体。四等文(20-29分):立意不够明确,选材不当,结构不够完整,语言不够通顺。五等文(0-19分):偏离题意,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象山县实验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docx 象山县实验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