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的世界 (含解析) 2025-2026学年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光的世界 (含解析) 2025-2026学年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 4 章 光的世界
一、单选题
1.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海市蜃楼 B.小孔成像
C.黑板反光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
2.如图为“日环食”天文奇观,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太阳、地球和月球处在一条直线上,
它们的位置关系是( )
A.太阳——地球——月球 B.地球——太阳——月球
C.太阳——月球——地球 D.月球——地球——太阳
3.圭杆,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几名中学生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
面的圭杆,进行“观杆测影”活动。2024 年 5 月 20 日无锡某地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甲所
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乙所示,已知无锡市处在北纬 至 之间。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
A.杆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反射
B.图中杆影 O 到 A 指向南方
C.夏至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比图甲中的 长
D.从 2024 年夏至日到 2024 年冬至日,每天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不断变长
4.图中画出了光通过焦距分别为 f1 和 f2 的两块透镜 L1 和 L2 前后的情况。下列对透镜 L1、
L2 的种类和焦距的分析有可能正确的是( )
A.L1 是凸透镜,L2 是凹透镜,且 f1>f2
B.L1 是凸透镜,L2 是凹透镜,且 f1>f2
C.L1 是凹透镜,L2 是凸透镜,且 f1>f2
D.L1 是凹透镜,L2 是凸透镜,且 f15.如图是刘老师看物体时眼睛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用的透镜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6.如图是 2025 年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情景,美丽的山水之城和绚丽的无人机表演给全国观
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在天空中表演的无人机不是光源
B.水中游船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对岸楼顶上射灯的光柱表明光不能沿直线传播
D.能看见演员身上红色衣服是因为衣服吸收红光
7.关于近视眼、老花眼及其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的人,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
B.近视眼可以用凸透镜矫正
C.老花眼的人,晶状体的焦距变大
D.老花眼的人应戴凹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8.如图为街头路口的反光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从其形状和成像原理来分析,下列
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是一个凹面镜,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 B.是一个凸透镜,成像原因是光的折射
C.是一个凸面镜,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 D.是一个凹透镜,成像原因是光的折射
二、填空题
9.照相机底片上的“景物”是 ,穿衣镜中看到的“人”是 ,放大镜中看到的“字”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10.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安装好器材,调节蜡烛、凸透镜与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
置,像是 (放大/等大/缩小)的,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此时在凸透镜前放一
眼镜片,光屏稍向右移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透镜是 (近视/远视)镜片。
11.图中的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的 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小轿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 像(选填“实”
或“虚”)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
(3)有的轿车尾部安装一个“气流偏导器”,它是依据 的原理,当轿车高速行驶时,能
产生较大的抓地力;
(4)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为防止轮胎爆裂,往往隔一段时间停下来用冷水冲
洗轮胎,这是通过 的方式来减少轮胎的内能。
12.7 月 27 日,在巴黎奥运会射击 10 米气步枪混合团体比赛中,黄雨婷、盛李豪为中国代
表团获得了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步枪瞄准时讲究“三点一线”,即眼睛、准星和目标在同
一直线上,其原理是光的 。
13.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的情景。入射光线 AO 紧贴纸板射向镜面,纸
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 OB(图中未画出),则:当增大图中 的角度,反射光线 OB 将
ON(选填“靠近”或“远离”);若将平面镜水平向右适当移动,OB 位置将 (选填“向左
平移”“向右平移”或“不变”);只将纸板取走后,反射光线 OB (选填“仍然存在”或“不
存在”)。
三、实验题
1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
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2)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 16cm 处时(如图乙),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
镜,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该过程相当于生活中透镜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实验过程中,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遮住时,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
能”)成清晰的像。
(4)如图丙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 A 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图中像未标出),
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透镜到 B 处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 A、B
之间的距离 s= (用 L0、L 表示)。
15.在探究小孔成像实验中,小明在易拉罐底部中央开一个小圆孔,并将其顶部剪去,蒙上
一层半透明薄膜,将点燃的蜡烛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在小孔的前方。
(1)为让实验效果更明显,应该在 (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3)实验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火焰的像向 (填“上”或“下”)方移动;将蜡
烛靠近小孔,蜡烛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勤于思考的小明又将图中小圆孔改成了小方孔,再观察烛焰的像,则半透明薄膜上所成
的烛焰的像的形状 (填“会”或“不会”)改变;
(5)如图所示,小明在室外太阳下进一步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他设计了四种开
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
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合乎要求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6)若用 LED 光源替代蜡烛来研究小孔成像的性质,下列最合适的是______。
A.C 形 B.T 形 C.X 形 D.P 形
四、计算题
16.从地面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经过 2.56s 的时间,地面接收到经过月球反射后的光线,
试求地月距离。
17.太阳发出的光,大约要经过 才能到达地球(真空中光的速度为 )。
(1)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2)如果一辆赛车以 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少小时才能跑完这样长的距离?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D D A B C C
1.B
【详解】A.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符合题意;
C.黑板反光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了,是由于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的缘故,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C
【详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发生日环食时,月亮在太阳和地球的之间,故 C 符
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D
【详解】A.杆影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 A 错误;
B.无锡市处在北纬 至 之间,在北回归线以北,则正午时刻太阳在南方,所以,
杆影从 O 到 A 指向北方,故 B 错误;
C.夏至日正午时刻,太阳的高度角更大,该圭杆的杆影长度比图甲中的 更短,故 C 错
误;
D.从 2024 年夏至日到 2024 年冬至日,太阳的高度角不断减小,每天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
影长度将不断变长,故 D 正确。
故选 D。
4.D
【详解】平行光线镜经两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折两个透镜的焦点一定重合,由选项中信息
得,两个透镜一个为凸透镜、一个为凹透镜,则只有两种可能,可能的光路如下图所示:
图(a)中光线经过两透镜是会聚的,不符合题意;图(b)中光线经过两透镜是发散的,符
合题意。故 L1 是凹透镜,L2 是凸透镜,由图(b)得,两透镜的焦点在同一点上,且 f1故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5.A
【详解】由图可知,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是远视眼的示意图,为了使像成在视
网膜上,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故 A 符合
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6.B
【详解】A.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正在天空中表演的无人机上有发光的灯,这些灯
能够自行发光,所以无人机是光源,故 A 错误;
B.水中游船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正确;
C.对岸楼顶上射灯的光柱表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之所以能看到光柱,
是因为光照射到空气中的尘埃等颗粒发生了,故 C 错误;
D.能看见演员身上红色衣服是因为衣服反射红光,而不是吸收红光,故 D 错误。
故选 B。
7.C
【详解】A.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折光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
面,故 A 错误;
B.近视眼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
清远处的物体,故 B 错误;
C.老花眼就是远视眼,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晶状体的焦距变大,看近处
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故 C 正确;
D.远视眼可用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增强,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
清近处的物体,故 D 错误。
故选 C。
8.C
【详解】街头路口的反光镜,是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故选 C。
9. 实像 虚像 虚像
【详解】[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
时,凸透镜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底片上的“景物”。
[2]穿衣镜实际上是一个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当我们站在穿
衣镜前时,镜中的“人”就是我们的虚像。
[3]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当用
放大镜看字时,字会被放大并成正立的虚像。
10. 等大 10.0 近视
【详解】[1]由图可知,此时
则此时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2]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得


[3]此时在凸透镜前放一眼镜片,光屏稍向右移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是凹透镜,会将
光线推迟会聚成像,是近视镜片。
11. 做功 虚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热传递
【详解】(1)[1]做功冲程中,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放电,混合气体剧烈燃烧,
高温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2)[2]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为
了避免由于平面镜成像而使车内景物的像成在车的正前方,影响司机视线。
(3)[3]当车高速行驶时,气流偏导器的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
小。空气对汽车向下的压强大于向上的压强,由此气体对汽车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压力,使车
更好的“抓”住地面。
(4)[4]轮胎与地面摩擦发热,为防止轮胎爆裂,往往隔一段时间停下来用冷水冲洗轮胎,
冷水与高温的轮胎接触时,轮胎将热量传递给水,自身内能减小,一部分水还会蒸发吸热,
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2.直线传播
【详解】在射击瞄准时,运动员需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依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传播的原理。当眼睛、准星和目标在一条直线上时,可以确保射击的准确性。
13. 靠近 不变 仍然存在
【详解】[1]当增大图中 的角度,入射角会变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会变
小,因此反射光线 OB 将靠近 ON。
[2]若将平面镜水平向右适当移动,由于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则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变,即
OB 位置将不变。
[3]纸板只是用来显示光路的,因此只将纸板取走后,反射光线 OB 仍然存在。
14.(1)蜡烛火焰、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 靠近 投影仪
(3)能
(4)
【详解】(1)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是由于蜡烛火焰、凸透镜光心、光屏不
在同一高度,成像在光屏上方或下方,光屏没有承接到像。注意,如果是凸透镜焦距太大,
则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而题目中是“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故不是焦距的问题。
(2)[1]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焦距为 10cm,乙图中物距 16cm,介于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方
可成清晰的像。
[2]物距在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会在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投影仪的原理相
同。
(3)遮挡凸透镜上半部分后,蜡烛仍然会通过下半部分的凸透镜成完整清晰的像,只是像
的亮度会减弱。
(4)如下图,由于光路是可逆的,将丙图中蜡烛和光屏调换位置,同样可成清晰的像。将
调换位置的丙图翻转后,即可得到点 B 的位置,此时易得 A、B 的距离为 。
15.(1)黑暗
(2)实像
(3) 上 变大
(4)不会
(5)A
(6)D
【详解】(1)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能够更容易、更清晰地观察到烛焰成的像,本实验应
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尽量避免其他光源对实验的影响。
(2)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3)[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当蜡烛变短时,光线会向上照射,使成的像
向上方移动。
[2]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可知,将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成的像将变大。
(4)在小孔成像实验中,所成的像与物形状相同,不会因为小孔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5)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须保证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A、B、
C、D 四个图中,D 虽然是长方形,但随着移动长方形的长宽比例发生变化,属于形状发生
改变。只有 A 图中的等边三角形在移动过程中能保证形状不变,故选 A。
(6)研究小孔成像所成像的性质时,光源的性质应当能上下、左右均能区分开,这样才能
让实验效果更明显,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16.3.84×108m
【详解】激光从地球到达月球的时间为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
17.(1)
(2)
【详解】(1)太阳光到地球的时间为
已知光的速度 ,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2)已知赛车速度 ,则跑完这样长的距离需要的时间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