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天台苍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苍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有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不选均不给分)
1.为了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在运动员科学训练期间需要监测一些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尿素 C.胆固醇 D.葡萄糖
2.球星梅西在11岁时被诊断出生长发育迟缓,但智力正常。他可能缺乏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激素
3.效应B细胞又称浆细胞,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并能分泌特异性的( )
A.抗体 B.白细胞介素-1 C.白细胞介素-2 D.穿孔素
4.新采摘的柿子常常又硬又涩。若将柿子与成熟的苹果一起放入封闭的容器中,可使其快速变得软而甜。这主要是利用苹果产生的(  )
A.乙烯 B.生长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5.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给小儿服用“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发生的有效手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服用“糖丸”是一种主动免疫 B.用母乳送服“糖丸”效果更好
C.服用“糖丸”可引起机体产生多种抗体 D.多次服用“糖丸”可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
6.植物中的光敏色素能感受光刺激。有些植物(如烟草和莴苣)的种子需要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萌发,有些植物(如洋葱、番茄)的种子萌发会受光的抑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为种子萌发提供了能量
B.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和种类均下降
C.除种子外,光敏色素还存在于植物叶片等部位
D.光敏色素是一种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植物激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7、8题。
人体有两种重要的抗体IgG和IgA,它们在人体中占比较大。IgG在出生后3个月开始产生,且能通过胎盘从母体传给胎儿,这对新生儿抗感染很重要。胎盘上的滋养层细胞膜上有IgG受体蛋白(FcRn),IgG能与其结合,形成小泡,然后再转入胎儿体内。IgA则在出生后4-6个月产生,产生前其主要通过母乳被婴儿小肠吸收。
7.下列关于免疫球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抗体类型,其氨基酸的连接方式不同
B.抗体的两条臂可以结合2个相同的抗原分子
C.IgG和IgA来自同种记忆B淋巴细胞的合成、分泌
D.IgA可以直接杀死侵入婴儿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8.下列关于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cRn是载体蛋白,其分泌与高尔基体等有关
B.小泡在滋养层细胞中定向运输由细胞骨架提供动力
C.IgG进入滋养层细胞需依赖膜蛋白的识别和细胞膜的流动
D.IgG通过胎盘后主动进入胎儿体内属于主动免疫方式
9.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 )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有间隙的 B.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产生的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 D.神经纤维膜经过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的过程
10.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某种传染病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多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促进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属于被动免疫
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属于被动免疫
促进致敏B细胞克隆分化出更多数量的记忆细胞,属于主动免疫
D.促进浆细胞分泌出更多抗体以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属于主动免疫
11.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神经纤维某位点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的状态由C转变为D的原因为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B.若组织液中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
C.图1中甲测出的电位即为该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
D.图2中B点是由于乙酰胆碱与受体相结合导致钠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电位变化
12.如图为HIV入侵人体后,机体发生的免疫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①②③④⑤都具有MHC标志 B.细胞①②都具有与HIV对应的受体
C.细胞②③有相同的抗原-MHC复合体 D.细胞④⑤具有相同的抗原-MHC复合体受体
13.植物幼苗在一定刺激下,某器官由于生长素的作用而发生弯曲生长现象,其弯曲生长部分的显微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A.甲侧生长素浓度大于乙侧 B.高浓度生长素可抑制细胞的生长
C.生长素能够影响细胞的生长 D.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合成
14. 图中乙、丙、丁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不同的体液。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丙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B.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C. 内环境成分包括了乙、丙、丁
D. 丁的主要成分是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15.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作为信息分子,经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在体内发挥作用是不定向的 B. 参与体液调节的信息分子只有激素
C. 激素分子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D. 激素可由人体所有细胞合成和分泌
16.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神经元是其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列关于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一般包括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
B. 神经元的基本特征是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胞体传送出去
C. 神经系统含有数目更多的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作用
D. 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许多神经中枢,如体温调节中枢
17.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础活动,图示为人膝跳反射示意图,甲~丁表示神经元,①②③是其中的突触。下列关于敲击韧带完成膝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为传出神经元
B. ③处突触后膜的电位不发生变化
神经元甲、乙、丙都能产生动作电位
D. 神经元丁传递神经冲动给屈肌,使屈肌收缩
18. 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a、b代表测量电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如图甲刺激点给予适宜刺激后,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可用图乙表示
B. 若适宜刺激点移至ab的中点,兴奋双向传递,电位变化可用图乙表示
C. 未刺激时,图甲装置测量的是该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
D. 若没有适宜刺激,a、b两电极处膜对K+通透性不同
19. 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道”,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脑功能的调控。如图是可卡因引起多巴胺作用途径异常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巴胺通过胞吐的方式进入到突触间隙
B. 正常情况下,多巴胺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会一直留在突触间隙中
C. 多巴胺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通道打开,使Cl-内流
D. 可卡因与多巴胺竞争结合多巴胺受体,使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增多
20. 动脉血压正常时,过高过紧的衣领会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使人产生头晕甚至晕厥的现象,即“衣领综合征”,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窦神经受损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不能产生兴奋
B. 窦神经是传入神经,心血管中枢在大脑皮层
C. “衣领综合征”是反射启动后引起血压升高所致
D. 产生“衣领综合征”的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
二、非选择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1分)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1中各种液体的名称A液 ;B液 。
(2)细胞1所处的内环境是 和组织液,细胞2所处的内环境是 和 。图1液体中CO2浓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O2浓度最高的是 液(填字母)。
(3)写出图2中相应的标号代表的两个系统分别是:① ,② 。
(4)某人在吃火锅时不小心烫伤,出现透明的水疱,该水疱内的液体主要是 (填内环境成分),一段时间后水疱自行消失。
(5)目前普遍认为,人体内环境稳态是依靠 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22. (13分)人在长跑过程中往往会大量出汗、脸红、乏累、血压升高,之后还会出现肌肉酸胀,这些都是由剧烈运动时体内发生的多种生理变化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时,人体的主要产热组织是________。运动受伤发炎引起发热,体温由37℃上升到38.5℃,有利于增强机体内__________。当体温持续38.5℃,说明此时产热量 散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_______,当人发烧出现大量出汗时,会导致失水增多,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____________。
(3)长跑过程中对血糖利用率将增加,人体 (填激素名称)含量增加,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 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 ,从而升高血糖。
(4)长跑过程中肌肉收缩所需直接能源是_____,该物质的主要来源是______(填生理过程)。
(5)长跑时肌肉酸胀的原因之一是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了_______,而内环境中的缓冲对能保持pH的稳定,血浆中的PH为_______。
23.(13分)请根据免疫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或病菌入侵人体时,首先起抵抗作用的是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第 道防线,这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毒,最终在细胞表面形成 并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2)如果图中 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则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
(3)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
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4)淋巴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有专门识别抗原分子的 ,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可以直接识别抗原分子的空间结构而进行特异性识别,然而由致敏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 (填“不具有”或“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
(5)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自身抗原,进而使辅助性T淋巴细胞活化,同时使B淋巴细胞致敏,随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致敏的B淋巴细胞相互接触并分泌 作用于致敏B淋巴细胞,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 ,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 病。
24.(12分)如图是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的含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激素A的作用特点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其作用表现 ,常见的例子有根的 ,以及乔木在生长中整个植株呈宝塔形,这种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称为 ;结合图中信息推测,若激素B是脱落酸,激素C是 。图中 (填字母)激素在种子休眠的过程中与赤霉素的作用相拮抗; (填字母)激素与赤霉素在调节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2)猕猴桃是短日照植物,其位于叶片细胞中的 感受光周期变化,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导传递到细胞核,影响 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的开花情况。
(3)在受到干旱胁迫时猕猴桃体内激素B的含量会上升,进一步调控 关闭、调控渗透压,以增强植物对干旱的耐受性。还有研究发现,施用外施激素B可以促进植物自身激素B的合成,说明其合成存在 反馈调节机制。
(4)有诗句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主要体现了哪种植物激素的作用 。
A.脱落酸 B.乙烯 C.赤霉素 D.细胞分裂素
25.(11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隶属于β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回答下列问题:
(1)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从而维持血压基本稳定,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神经/体液)调节。心脏的活动受双重神经支配,其上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是__________(协同/拮抗)的。
(2)接触新型冠状病毒后,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三大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过程如图1所示:
据图1分析,若 ,则说明待测者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此种方法属于上述三大类方法中的 。
(3)人体还存在一种免疫调节机制——“脑—脾神经轴”,如图2所示。
①据图2可推测,乙酰胆碱在该免疫调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去甲肾上腺素在图中作为 (填“神经递质”或“激素”)类物质起作用。
②科研人员为了验证上述调节机制中的脾神经对抗体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用手术法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如下表),请根据题意完成以下表格(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
实验目的 操作过程
实验动物选择及处理 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成两组,每组10只,测定初始 并计算两组的平均值。
实验组处理 实验组小鼠手术切除脾神经。
对照组处理 对照组小鼠 。
控制无关变量 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且适量的相同疫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
结果检测 一段时间后 ,然后进行比较。
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组小鼠的上述测定结果 (填“>”“<”或“=”)对照组小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