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月考(10月9日)高一物理试题本试卷共页,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9年7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16日已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启航,于7月30 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 如图所示,此次护航从舟山启航,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到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五千多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不可以将其看作质点B.“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根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间B.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考系D.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同一运动,观察结果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3.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A. B.C. D.4.如图所示,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从=15m/s,加速度大小为2.5m/s2,求汽车8s内走的路程( )A.40m B.45mC.50m D.60m5.“45TFS”为某品牌汽车的尾部标识,如图所示。其中“45”称为G值,G值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加速到速度为100km/h(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国际单位制)的10倍。若某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9s,由此推算,该车的尾标应该是( )A.30TFSI B.35TFSIC.40TFSI D.45TFSI6.下列所给的位移-时间图像或速度-时间图像中,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无法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A. B.C. D.7.如图所示,甲图是即位置-时间图像,乙图是图像,图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像中,时刻表示物体4已经向负方向运动B.图像中,物体1和物体2在时刻速度相等C.图像中0至时间内物体1和物体2的平均速度相等D.图像中0至时间内物体3和物体4的平均速度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9.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必定为负值D.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可能在增加10.一骑行爱好者在平直公路上骑行,从某时刻开始刹车下坡,自行车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上,其值由零逐渐增到某一值后又立即逐渐减小到零(自行车始终在运动),在这过程中自行车( )A.速度一直减小,直到加速度减到零为止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增大,加速度减小到零之后位移仍继续增大三、实验题共16分, 13~15题为计算题,共38分。11.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时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实际打点没有画出,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则:(1)打点计时器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 3点处瞬时速度计算表达式为v3=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3)利用纸带的所有数据,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表达式a=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4)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4~6V交流电源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D.如果实际电源频率为55Hz,而计算时仍按50Hz计算,则速度的测量值偏小(5)另一小组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实验中实际是利用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这一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如图乙所示,滑块上安装了遮光条,遮光条的宽度为d,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可以记录显示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和t2,已知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某次实验时,测得各数据如下:d=4mm,t1=0.02s,t2=0.01s,L=60cm,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为 m/s,滑块的加速度表达式a= ,求出a=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12.某探究小组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纸带上方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1)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2)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填在下表中。位置 A B C D Ev(m/s) 0.605 0.810 1.176 1.390(3)在图中画出小车的v-t图像 。(4)根据v-t图像求出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四、解答题13.独轮摩托车是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它通过内置的一对陀螺仪来实现平衡,而它的速度则是由倾斜程度来控制的,想要加速则向前倾,减速和后退则向后倾。某人骑着一款独轮摩托车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1.2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运动了6s,又以大小为0.8 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减速运动了4s,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独轮摩托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多大?14.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因紧急情况突然刹车,刹车后经3s速度由减为,假设刹车过程中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2)汽车刹车后8s内滑行的距离x。15.如图甲所示为临朐沂山风景区内一滑道,全长一千多米,全部采用大理石打磨建造,依山势蜿蜒而下。滑道中某段倾斜直道如图乙所示。为了计算该段滑道的长度,某同学让一小滑块从该滑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加速度a=2m/s2,已知在到达滑道底端前最后1s滑块滑过的距离为该滑道长度的。求:(1)该滑道的长度;(2)滑块到达该滑道最低端时的速度。《试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B C B C BD BD AD1.C【详解】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护航舰艇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将其看作质点,A错误;BC.总航程五千多海里是轨迹长,是路程,B错误C正确;D.因无法确定舰艇的运动位移,故无法求出其平均速度,D错误。故选C。2.B【详解】A.第4 s末就是第5 s初,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B.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故B正确;C.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故C错误;D.同一物体的运动,选不同的参考系描述结果可能不同,故D错误。故选B。3.D【详解】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由勾股定理可知,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故选D。4.B【详解】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停下来需要的时间6s末汽车已经停止了运动,所以8s内的位移等于6s内的位移A. 40m,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符,故A错误;B. 45m,与上述计算结果相符,故B正确;C. 50m,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符,故C错误;D. 60m,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符,故D错误;故选B。5.C【详解】该车的平均加速度为G值为该车的新尾标应该是40TFSI。 故选C。6.B【详解】A.由图可知,物体的初位置和末位置纵坐标均为零,故A图中物体回到了初始位置,故A错误;B.图中根据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2s内物体的位移不为0,则物体在2秒末不能回到初始位置,故B正确.C.图中物体先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速直线运动,则t=2s内位移为零,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故C错误.D.由图可知,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物体在2s内的位移为零,则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故D错误.故选B.【点睛】图象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方法,在研究图象时首先要明确图象的坐标,从而理解图象的意义;即可确定点、线、面的含义.7.C【详解】A.图像中,t4时刻速度为正,物体4仍向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B.x-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1和物体2在时刻速度不相等,故B错C.图像中0至时间内物体1和物体2的位移相等,时间相等,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D.v-t图像与横轴所围区域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0至时间内物体4的位移大于物体3的位移,两物体运动时间相等,所以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C。8.BD【详解】A.在v—t图像中,图线某位置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图像可知,在t1时刻,虚线的斜率小于该位置实线切线的斜率,即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A错误;B.在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几何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像可知,在0~t1时间内,虚线通过的位移大于实线所通过的位移,根据可知,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B正确;C.在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几何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像可知,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C错误;D.在t3~t4时间内,虚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明速度恒定,即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D正确。故选BD。9.BD【详解】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选项A错误;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选项B正确;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和速度反向,但是加速度不一定为负值,要看正方向如何规定,选项C错误;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可能在增加,例如当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选项D正确;故选BD.10.AD【详解】车的运动方向沿坡向下,加速度沿斜坡向上,所以速度一直减小;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到某一值后又立即逐渐减小到零,自行车的速度先减小的快后减小的慢,位移一直在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D。11.【详解】(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2)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实际打点没有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则3点处瞬时速度计算表达式为(4)纸带所有数据,根据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5)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故A错误;B.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释放纸带,故B错误;C.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得越慢,故C错误;D.如果实际电源频率为55Hz,则打点周期小于0.02s,而计算时仍按50Hz计算,则代入计算的时间偏大,使得速度的测量值偏小,故D正确。故选D。(6)[1]遮光条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为[2]遮光条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大小为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解得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2. 0.1 0.996 1.94 (1.90-1.99均可)【详解】(1)[1]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2)[2]C点的瞬时速度为(3)[3]由表格中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4)[4]由图线的斜率可求得它的加速度为13.【详解】独轮摩托车匀加速运动6s,有解得独轮摩托车匀减速运动4s,有解得即独轮摩托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14.(1)2m/s2,和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详解】(1)根据加速度公式有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汽车的停止时间为由于,汽车刹车后8s内滑行的距离15.(1)49m;(2),方向沿滑道向下【详解】(1)设运动时间为t,滑道的长度为L,则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得解得,(舍)故(2)滑块到达该滑道最低端时的速度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