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机械能第2课时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课件-2025-2026学年物理苏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41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机械能第2课时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课件-2025-2026学年物理苏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41页PPT)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十二章
苏科版2025
机械能和内能
第1节 机械能
学习目标
温故知新
当堂检测
机械能及机械能守恒
活动12.3 观察摆球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海洋中的机械能

实践与练习
苏科版2025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3.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的物理现象。
1. 一个物体从某高度h处自由下落,物体在h处时的动能为 ,落到地面时重力势能为 ,在这个过程中, 能逐渐增大,重力 势能逐渐减小, 对物体做功。(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0
0

重力
重力
2. 如图所示,秋千在摆动的过程中,人运动的快慢和高低都在发生变化。说明人的 能和 势能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重力对人 (做/不做)功,拉力对人 (做/不做)功。

重力

不做
趣味活动:用绳子将一物体悬挂起来,将物体拉近并贴在鼻尖位置,稳定后松手,物体向前摆去,保持头部位置不动,你认为物体摆回时会打到你的鼻子吗?动手做一做,说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一、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现象:松手后,物体离你而去,且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到达左侧最高点后,物体又向你运动,接近鼻子后又会离你而去,循环往复,最终静止在竖直方向。在此过程中,物体并不会碰到鼻子。
12.3
观察摆球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根据活动要求,自主实验,认真观察,
然后完成下列内容。
12.3
观察摆球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1)摆球从点A向下摆动至O'点位置的过程中,它的速度逐渐 ,动能逐渐 ,重力势能
逐渐 。
增大
增大
减小
(2)摆球到达最低点O'时,它的动能最 ,重力势能最 。
(3)摆球由点O'向点B运动的过程中,它的速度逐渐 ,重力势能逐渐
,当达到最高点B时,它的动能为 ,重力势能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A位置时的重力势能。

小于

减小
0
增大
12.3
观察摆球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练习
交流与讨论
①单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 (选填“重力”或“拉力”)对摆球做功。摆球由A位置运动到O'位置过程中, 转化为 ,摆球由O'位置运动到B位置过程中, 转化为 。
重力
重力势能
动能
②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一种能量减小,必然对应另一种能量 。某一种能量最大时,必然存在另一种能量 。
③单摆最终会静止在O'点位置,是由于单摆在运动过程中受到_________
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能量损失。
动能
空气阻力、
增加
摩擦
重力势能
最小
1
2
1.分析教材图12-10场景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
(1)游乐场的过山车:   和     之间的相互转化;
(2)落地后又弹起的皮球:     、   和_________之间的相互转化;
(3)撑竿跳高的运动员:撑竿助跑时人和竿的  能增大,撑竿起跳时  转化为人的      和竿的    能,竿的
    能再释放出来,最终转化为人的    能。人处于最高位置,    能最大时,此时人越竿下落,    能转化为  能。
弹性势能
学以致用 
重力势能
动能
动能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动能
弹性势
弹性势
重力势
重力势
重力势

1
2
A.运动员离开蹦床上升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到达蹦床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运动员从接触蹦床到最低点,只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
D.运动员从最低点到离开蹦床,只有弹性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2.(2025·济南二模)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蹦床反弹来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属于体操运动的一种,有“空中芭蕾”之称。下列关于运动员在蹦床运动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忽略空气阻力),说法正确的是(  )
B
解析 运动员离开蹦床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此时已没有弹性势能参与转化,故A错误;
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到达蹦床前,高度降低,速度增加,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
运动员从接触蹦床到最低点,不仅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还有动能参与转化,故C错误;
运动员从最低点到离开蹦床,不仅有弹性势能和动能的转化,还有重力势能参与转化,故D错误。
1. 机械能:在物理学中, 能和 能统称为机械能。
2. 机械能守恒: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守恒。


二、机械能及机械能守恒
只有 能和 能两种形式的能相互转化时,不存在第三种形式的能,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即“不计能量损失”“不计空气阻力、摩擦”等情况时,研究对象的机械能守恒。
练习
理解


变式练习
学以致用
1.(2024·梅州期末)如图所示为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在地面上弹跳的频闪照片。弹性小球从A点下落至B点的过程中,它的    能转化为  能;弹性小球从B点上升至C点又开始下落,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
重力势
大于

1
2
3
解析 弹性小球从A点下落至B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增大,可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所以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由于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所以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故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
练习: 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但是越跳越低。如图所示是小球弹跳的闪频照片,小球在A、B位置的高度一样。问:
在AB两个位置,A球的机械能 B球的机械能;
在AB两个位置,A球的动能 B球的动能;
在AB两个位置,AB两球的 能相等。
大于
大于
重力势
2.趣味活动中,小明将一个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将铁锁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A处,稳定后松手,铁锁来回摆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锁从A处摆动到B处,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B.铁锁从A处摆动到B处,动能先变大后变小
C.若不计空气阻力,铁锁可能会打到小明
D.铁锁的质量再大一些,有可能会打到小明
B
1
2
3
解析 铁锁从A处摆动到最低点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铁锁从最低点摆动到B处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所以铁锁从A处摆动到B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动能先变大后变小,故A错误,B正确;
不考虑空气阻力,铁锁来回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保持不变,机械能守恒,所以铁锁摆回时不会打到小明,故C错误;
铁锁的质量再大一些,铁锁来回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铁锁来回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保持不变,所以不会打到小明,故D错误。
3.如图所示的是某同学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O点是实心球刚离开手的位置,A点是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的位置,B点是实心球落地前瞬间的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心球在最高点A时,动能为零
B.实心球从O点运动到A点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实心球从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实心球在O点的机械能等于在B点的机械能
D
1
2
3
解析 实心球在最高点A时,速度不为零,所以动能不为零,故A错误;
实心球从O点运动到A点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所以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错误;
实心球从O点运动到A点时,动能减小,从A点运动到B点时,质量不变,速度增加,动能增加,所以实心球从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
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在O点的机械能等于在B点的机械能,故D正确。
自学“物理·生活·社会”,完成下列问题。
两分钟计时开始
三、海洋中的机械能
海洋中有着丰富的机械能,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如 、 、 等。为了利用潮汐的机械能,人们通常在海湾或河口建立拦水堤坝,如图所示。
海浪
海流
潮汐
(1)潮汐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海面会出现周期性
涨落,形成潮汐
(2)根据你的理解,图中是反映海水 (选填“涨潮”或“退潮”)时的情景;此过程中,水库内水的重力势能将 。
(3)相比火力发电,借助潮汐的能量发电的优势之一是 。
涨潮
变大
无污染
1. 请说明为什么高空坠物的危害很大。
答:高处的物体所处的高度较大,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
2. 如图所示,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车站的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定的坡度。请你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种设计的优点。
答:一般情况下,列车在进站过程中要减速,而出站时要加速。利用这种设计方案可以使列车在进站时上坡,将动能转化为势能,速度减小;出站时下坡,将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增加,从而节约能源。
3. 做一个能自动回转的“魔罐”。如图所示,在金属罐的盖子和底各开两个小孔,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橡皮筋的中部,然后将橡皮筋穿过盖子和罐底的小孔并固定起来,这样,一个魔罐就做成了。试一试,当你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它能自动滚回来吗?仔细观察魔罐的运动,想一想,在此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答:在此过程中“魔罐”的动能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
4. 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落下时,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皮球从较高处落下所成的圆斑是图中的哪一个?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因为球在较高处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球在接触地面前就具有较大的动能,在和地面接触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就较大,因此球的形变量较大,在地面上形成的圆斑也就较大。
5.
答:将卡片反过来,用手把它在桌面上压平,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橡皮筋要恢复原状,产生弹力,会使卡片向上跳起来。把橡皮筋拉开才会有弹性势能,把卡片按平后放在水平面上然后松开,松开后,橡皮筋对卡片做功,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纸片的动能,卡片能跳起来,跳起来以后,卡片的重力不变,速度减小,高度升高,卡片的动能又转变为卡片的重力势能。
5.如图所示,将一张卡片(约 9 cm × 5 cm)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套上橡皮筋,就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将卡片反过来,在桌面上压平后,迅速松开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在此过程中,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1.如图所示,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一个小铁球,就做成了一个单摆。将小铁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下降到最低点B后,又上升到C点。小铁球从A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铁球从A点下落到B点,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B.小铁球从B点上升到C点,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C.小铁球在B点的机械能比在C点的小
D.小铁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C点的大
C
做一做
2.乒乓球自空中释放后竖直下落,多次与地面碰撞反弹,最终停在地面上。在上升过程中,乒乓球的动能 (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保持不变”);从释放到停止,乒乓球的机械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逐渐减小
不守恒
3.如图甲所示,是学校安装的乒乓球发球机。如图乙所示,乒乓球发球机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分别发出a、b、c三个球,三个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若不计空气阻力,三个球到达乒乓球台的速度 (选填“a最大”“b最大”“c最大”或“一样大”)。
不守恒
一样大
5/1
1.下列情境中关于机械能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踩得蹦蹦床下陷,人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床的弹性势能
B.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人由低向高荡秋千时,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弓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D
解析 人踩得蹦蹦床下陷,人的质量不变,人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蹦床的弹性形变变大,弹性势能增大,人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床的弹性势能,故A正确;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
在向上摆动过程中,人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正确;
拉弯的弓把箭射出的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故D错误。
2.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沿着粗糙的路面从a点向d点自由运动,其中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球在b和d时重力势能和动能都相等
B.小球从a到c加速下滑,动能增大
C.小球从c到d减速上坡,重力势能增大
D.小球从a到d的过程中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A
5/2
解析 由于接触面粗糙,小球从b运动到d的过程中,会有机械能损失,故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d点的机械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已知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即两位置小球的重力势能相同,根据“机械能=动能+势能”可知,小球在b点的动能大于在d点的动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
小球从a到c加速下滑,小球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小球从c到d减速上坡,小球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3.如图是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因此机械能守恒。卫星在远地点时    能最大;近地点时  能最大,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_______能转化为  能,速度   。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  能转化为    能,速度   。

重力势
重力势

增大
减小

重力势
5/3
4.(2025·徐州期中)图甲是过山车的圆形轨道,小明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轨道模型,用小球模拟过山车通过圆形轨道,E为圆形轨道最高点。实验中将小球从轨道A、B、C不同位置处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滚动至D点过程中,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此过程中小球的_______
能转化为  能,如果从C点释放,小球   (选填“能”或“不能”)到达E点。
重力势

不能
5/4
解析 从A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D处,此过程中小球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加;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此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题图可知,C、E两点在同一水平面,如果从C点释放,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了一部分机械能,所以在此过程中机械能减小,故小球不能到达E点。
5.(2025·苏州一模)如图,甲、乙为完全相同的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沿着与水平方向相同的角度斜向上抛出,甲球沿光滑斜面,乙球抛向空中,不计空气阻力,甲、乙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分别为a点与b点,离地高度为h1和h2,在这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是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的,图中h1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2。
守恒
大于
5/5
解析 甲球沿光滑斜面上升,无阻力,不存在能量损失,因此机械能是守恒的。
甲、乙两球在运动过程中,不存在能量的损失,因此机械能都是守恒的,甲图中小球的质量不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将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乙图中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就具有一定的动能,质量不变,将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因此小球在斜面上升的高度大于抛向空中上升的高度,即h1>h2。
机械能守恒 :当只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时,机械能总量不变。
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
第1节 机械能
课堂小结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