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国花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国花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菏泽国花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2年夏季,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限电成为北半球多数国家的“时髦”语言。欧洲西部因持续高温导致死亡人数激增。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欧洲西部气候形成原因相关联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A.甲——东北信风带 B.①——赤道低压带
C.②——副极地低压带 D.乙——西风带
2.此图对应的季节以及图中明显错误的箭头是( )
A.夏季、① B.冬季、② C.夏季、③ D.冬季、④
下图为同一区域某月19日08时(左图)和20日05时(右图)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气压分布最可能出现在( )
A.12月 B.9月 C.7月 D.2月
4.19日08时至20日05时,图中( )
A.低压系统向东北方移动 B.高压系统减弱
C.高压系统迅速东移南下 D.低压系统增强
5.与19日08时相比,20日05时渤海海域( )
A.气温升高 B.气压降低 C.风力减小 D.云量增多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其构造特征能揭示地质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地质演化过程。下图为某地地质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地层( )
A.被岩浆沿断层F侵入 B.S地层可能含裸子植物化石
C.受水平挤压形成向斜 D.泥盆纪岩层形成晚于岩浆岩
7.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固结成岩—断裂错位一褶皱隆起一岩浆活动
B.断裂错位—褶皱隆起一岩浆活动—固结成岩
C.褶皱隆起—岩浆活动—断裂错位—固结成岩
D.固结成岩—褶皱隆起—断裂错位—岩浆活动
下左图示意索契、长春位置,下右图为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索契气候类型判读正确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9.造成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面性质 D.洋流
构造等高线是指某一岩层(岩体)顶面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下图示意某地区砂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其中甲乙丙丁为地面四点,地形等高线等高距为100m,瀑布落差35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丁地所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砂岩层顶面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 )
A.背斜160m B.背斜190m C.向斜160m D.向斜190m
1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间高差<乙丁间高差 B.甲丙间坡度<乙丙间坡度
C.甲丙间高差>乙丁间高差 D.甲丙间坡度>乙丙间坡度
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由胶凝材料、填料、添加物组成。其中胶凝材料通常由碳酸盐岩烧制而成。糖水灰浆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传统复合灰浆,其胶凝材料由蚝壳烧制而成,其他材料包括河砂、糯米、红糖等。当地居民发现,该地河砂含盐量较高,需用淡水清洗后使用,否则因天气变化,建筑物易受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糖水灰浆的胶凝材料采用蚝壳烧制,是因为当地较缺乏( )
A.砂页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
13.过去,当地直接使用河砂作为填料修建的建筑物容易受损。建筑物受损多发生在( )
A.2月 B.6月 C.10月 D.12月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貌演化的理想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对该地貌形成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 )
A.冬季风势力强 B.年均温高,蒸发能力强
C.流水作用显著 D.气温年较差大,风化强
15.该地貌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2)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自冲积扇,请分析其空间迁移过程。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云贵高原北侧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常出现两支冷锋相遇形成的锢囚锋,其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下图示意云贵高原北部某年某月一次锢囚锋控制下的天气形势。

(1)据图简述云贵高原北部地区此次锢囚锋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锢囚锋降水量较大的原因。
18.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洋铁路计划旨在修建一条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岸及大西洋岸的铁路(见如图)。该铁路东起巴西的伊列乌斯港(约14°S、39°W),西至秘鲁的钱凯港(约12°S、77°W)。规划方案是从巴西东南部工业区出发,穿越“铁四角”铁矿区等资源核心地段,最后接入中国中铁承建的“东西一体化铁路”,到达秘鲁钱凯港。一旦建成,将成为拉美历史上第一条横穿南美大陆的铁路线。
材料二 下图为南美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
(1)指出伊列乌斯港、钱凯港两港口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出甲地形区名称,分析铁路穿越甲区域时可能遇到的地质方面的困难。
(3)若你参与两洋铁路相关项目的地理建设,从巴西伊列乌斯港到秘鲁钱凯港沿线,为评估铁路建设的自然条件,需从地形、气候方面采集哪些地理信息?
1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口位于陆海交汇区域,是陆海相互作用最为活跃与敏感之处。崇明岛地处长江河口段尾闾,是我国第三大岛和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1300多年来,崇明岛的形状一直在变化,但有专家预测未来崇明岛的面积可能会逐渐缩小。近年来,崇明岛的东岸和北岸成为建设沿海防护林的重点区域。下图示意崇明岛区域及崇明岛东滩岸线及大堤随时间的变化。
(1)结合图文材料,推测崇明岛的自然演化过程。
(2)分析未来崇明岛的面积可能会逐渐缩小的原因。
(3)说明建设沿海防护林对崇明岛的作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A C A D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B A B
16.(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
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2)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17.(1)冷空气从渭河平原南下时,受秦岭山脉阻挡,冷空气发生分流;一支流经四川盆地的冷空气在云贵高原西北部形成东移冷锋;一支流经汉江平原的冷空气在云贵高原东北部形成西移冷锋;两支冷锋在云贵高原北部相遇,将暖气团抬升到高空,形成锢囚锋。
(2)云贵高原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且纬度较低,空气水汽含量大;锢囚锋将暖湿空气抬升到高空,水汽凝结形成降水;云贵高原北部纬度较低,冷空气势力较弱,加上地形阻挡,锢囚锋稳定少动,控制时间较长,降水量较大。
18.(1)气候特征差异:伊列乌斯港终年高温多雨;钱凯港终年炎热干燥。
原因:伊列乌斯港位于低纬(南纬14°附近)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较大,同时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钱凯港位于低纬(南纬12°附近)大陆西岸,受信风带(或离岸风)控制,且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
(2)地形区名称:安第斯山(脉)
困难:安第斯山区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岩石破碎,多断层;山体坡度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地形地貌信息:通过遥感影像、实地勘察,采集沿线山脉走向、海拔高度、坡度陡缓,平原、高原分布范围等。
气候信息:收集沿线降水季节变化、年降水量,极端天气(如暴雨、高温、干旱)发生频率等。
19.(1)长江在流入河口时,由于比降减小,海水顶托,长江流速减慢,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此堆积,长年累月逐渐露出水面,形成岛屿。
(2)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正在不断提高,河流含沙量不断减少;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崇明岛部分低地会被淹没,面积减小;河口地区采砂等人类活动会减缓崇明岛发育速度。
(3)沿海防护林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减少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为候鸟提供栖息地(或保护生物多样性);形成旅游景观(或美化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