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

资源简介

江西赣州市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卷
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月饼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下列月饼制作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减小反应速率的是( )
A.熟绿豆制作豆沙馅 B.月饼印花 C.分散烘烤 D.阴凉干燥处保存
A.A B.B C.C D.D
2.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B.
C. D.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上用熔融的和熔融的反应制备
B.工业合成氨时一般采用的压强为
C.天热时,打开冰镇可乐瓶盖产生大量泡沫
D.实验室不能用铁桶盛装溶液
4.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其中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加快生成的反应速率 B.实验室制备并收集
C.探究稀盐酸与锌粒反应的热效应 D.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5.往烧杯中加入碳酸氢钠固体、柠檬酸及少量蒸馏水,搅拌,体系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放热反应
B.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趋势和生石灰与反应的能量变化趋势相同
6.时,往密闭容器中通入,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B.到达平衡时,降低温度,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会增大
C.反应体系中,的值始终为2
D.平衡时,
7.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石。下列劳动过程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且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过程 化学知识
A 野炊时,往柴火堆中鼓入空气 空气中的具有可燃性
B 酿酒时,在合适的温度下添加酒曲发酵 酒曲在合适的温度下具有催化作用
C 煤炭工对煤炭进行脱硫处理 脱硫后的煤炭燃烧效率更高
D 利用铝与氧化铁反应焊接铁轨 铝的熔点低
A.A B.B C.C D.D
8.软脂酸和蔗糖的燃烧热分别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时,纯物质完全然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物质的然烧热
B.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完全燃烧生成和,放出的热量为
D.相同物质的量的软脂酸和蔗糖完全燃烧,蔗糖释放的热量更多
9.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的。每次用盐酸和溶液进行反应,重复实验多次,测得反应前后温度差的平均值为。已知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盐酸与溶液的密度近似为,且忽略由反应引起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仪器a为金属搅拌器
B.实验过程中,若盐酸和溶液少量多次混合,则测得的会偏小
C.该实验测得的
D.将溶液与盐酸混合后,立即测混合液的温度,该温度为反应前的初始温度
10.下列陈述I与陈述Ⅱ均正确,且两者间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A 压缩封装有和混合气体的注射器,混合气体的颜色先变深又逐渐变浅 增大强,平衡正向移动,最终平衡时的大于未压缩时的
B 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变为棕黄色
C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D 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浓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A.A B.B C.C D.D
11.脱氢制备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在不同的催化剂作用下,脱氢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过渡态物质,*表示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催化剂作用下决速步均为
B.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和焓变
C.在催化剂作用下能更快地生成
D.在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积累的情况
12.对异丁烷正构化的相关反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异丁烷正构化会发生如下反应:

异丁烷 正丁烷


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小于0 B.比稳定
C.下达到平衡时,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D.温度升高,的平衡转化率会降低
13.时,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不同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体系中的瞬时反应速率如表所示,该反应的瞬时反应速率可表示为,其中k为常数。
实验编号
1 0.0010 0.0060
2 0.0020 0.0060
3 0.0040 0.0120
4 0.0040 0.00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k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k不变 D.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通入会增大
14.标准状况下,分解的两种路径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相对能量均为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路径Ⅱ的催化剂B.路径I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C.
D.断裂键时吸收的能量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化学反应对防治环境污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汽车发动机内会发生反应生成。与反应生成需要吸收能量。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将转化为无害的。在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末的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1所示。
①根据图中信息分析,时,反应在催化剂________(填化学式)作用下的活化能最低。
②a点________(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原因是________。
③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的同时提高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缩小容器的体积 C.增大的浓度 D.使用高效催化剂
(3)往密闭容器中加入和,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与压强和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2。
①________(填“>”或“<”,下同)________0。
②,在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和的转化率相等 B.的值不再改变
C.消耗的同时消耗 D.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
16.(1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I.室温下,甲同学按表中的3组试剂用量,在锥形瓶中依次加入溶液、蒸馏水,由磁力搅拌子搅拌均匀。安装好传感器后迅速加入溶液,并用橡胶塞迅速塞紧瓶塞(如图1,传感器能灵敏地测出气体中的含量)。采集数据并得到3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实验编号 溶液用量 溶液用量 用量
1 5.0 a 13.0
2 5.0 5.0 10.0
3 5.0 10.0 5.0
(1)图1装置加药品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________;实验是探究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易溶于水,该实验不宜通过测定的体积来表征该反应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填实验现象)所用的时间来简单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Ⅱ.探究草酸与酸性溶液的反应,实验数据及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溶液褪色时间
4 25 0.2 2 0.0025 4 0.12 1 7.0
5 25 0.2 2 0.0050 4 0.12 1 5.0
6 25 0.2 2 0.0100 4 0.12 1 3.5
7 45 0.2 2 0.0025 4 0.12 1 t
(4)实验________(填实验编号,下同)和实验________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实验6中,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用最简分式表示)。
(6)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褪色时间与关系如图3所示。小于时,越大,溶液褪色时间越短的原因是________;为弱酸,实验过程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7.(15分)是生产海绵钛的重要中间产品。制备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i.
ii.
iii.
(1)________。
(2)工业上加碳氯化的装置如图1所示,从下口通入的原因是________。
(3)往密闭容器中通入和,仅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①中,温度最高的为________;温度为、压强为条件下发生反应,d点时________(填“>”“<”或“=”)逆。
②三点处,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
(4)与和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3个反应。达到平衡时,各气态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①,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②到达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别为。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________。
18.(15分)化学小组进行系列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I.探究与的反应
a.将溶液加入有银粉的小试管中振荡,银粉部分溶解,充分反应后银粉仍有剩余。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溶液变红。
b.将的硝酸溶液加入有银粉的小试管中长时间振荡,无明显现象。
(1)利用溶液配制溶液,需要使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步骤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I中,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与的反应
小组同学取不同体积的溶液与溶液在试管中反应,反应后分别滴入(密度大于水,大部分会从水溶液中进入),再往上层水溶液中滴加5滴溶液,实验数据和现象如表所示。
编号 溶液 溶液 V(溶液)/滴 实验现象
1 0.1 5.0 0.1 0.5 5 溶液呈淡红色,放置一天后颜色加深
2 0.1 5.0 0.1 0.1 5 溶液呈血红色,放置一天后颜色加深
3 0.1 5.0 0.1 2.0 5 溶液呈血红色,放置一天后颜色加深
(3)的量会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常温下会发生如下反应。已知均显红色。
则________。
(4)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实验中溶液放置一天后颜色加深的原因为________。
Ⅲ.探究与的反应
化学小组按图1组装好装置,打开传感器,迅速用注射器往三颈烧瓶中注入并固定住活塞,实验过程中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
(5)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无催化作用的物质生成,则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的平均反应速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6)简述氯气与水的反应存在限度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 .【答案】D
【解析】将绿豆做成豆沙馅主要是为了口感更好,A 项不符合题意;月饼印花是为了美观,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 B 项不符合题意;分散烘烤能增大烘烤速率,C 项不符合题意;阴凉干燥处保存月饼是为了减小腐败速率,D 项符 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将单位化成统一,均转化为用甲烷表示反应速率,则四个选项 v ( CH4 ) 分别为 10 mol · L- 1 · min- 1 、30 mol ·L- 1 ·min- 1 、1 mol ·L- 1 ·min- 1 、2 mol ·L- 1 ·min- 1 , B 项符合题意。
3 .【答案】D
【解析】工业上用熔融的金属钠制取金属钾,钾蒸气挥发,促进反应正向进行,A 项不符合题意;高压条件有利于 N2 (g)+3H2 (g) 幑幐2NH3 (g)平衡正向移动,B 项不符合题意;可乐开瓶后压强降低,CO2 溶解平衡逆向移动释放 气体,符合勒夏特列原理,C 项不符合题意;Fe 会与 CuSO4 发生反应:Fe+CuSO4 =FeSO4 +Cu , 与勒夏特列原理 无关,D 项符合题意。
4 .【答案】C
【解析】常温下,铁遇浓硫酸会钝化,A 项不符合题意;NH4 Cl 受热分解产生的 NH3 和 HCl 在试管口相遇重新生 成 NH4 Cl , 且 NH3 的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时导管应短进长出,B 项不符合题意;锥形瓶内气体总量不变,若压强增 大,说明稀盐酸与锌粒反应放热,反之则说明反应吸热,C 项符合题意;浓硫酸稀释会放热,干扰实验,D 项不符 合题意。
5 .【答案】B
【解析】反应过程中,体系温度降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 项错误;吸热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 能,B 项正确;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项错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D 项错误。
6 .【答案】C
【解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设充分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n , 则 10 mol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体系中,的值始终为 2 , C 项正确;平衡时,v正 = v逆 ≠0 , D 项错误。
7 .【答案】B
【解析】O2 具有助燃性,野炊时,往柴火堆中鼓入空气,增大反应物中 O2 的浓度,A 项不符合题意;酿酒时,在合 适的温度下添加酒曲发酵是因为酒曲在合适的温度下具有催化作用,温度过高,会变性失活,B 项符合题意;煤 炭工对煤炭进行脱硫处理是为了减少燃烧时 SO2 的生成,防止产生酸雨,C 项不符合题意;利用铝与氧化铁反应 焊接铁轨是因为铝与氧化铁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液态的 Fe , D 项不符合题意。
8 .【答案】D
【解析】根据燃烧热数据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软脂酸和蔗糖完全燃烧,蔗糖释放的热量更少,D 项错误。
9 .【答案】C
【解析】金属搅拌器会导致较多热量散失,仪器 a 为玻璃搅拌器,A 项错误;实验过程中,若盐酸和 NaOH 溶液少量 多次混合会导致热量散失较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会偏大,B 项错误;生成 0. 025 mol H2 O(l) 放出 100 g×3 . 2 ℃ ×4 . 18 J ·g- 1 · ℃- 1 = 1 . 3376 kJ 热量,则生成 1 mol H2 O(l)放出 1 . 3376 kJ×40 ≈53 . 5 kJ 热量,C 项正确;
分别测量 NaOH 溶液和盐酸的初始温度,二者的平均值作为反应前的初始温度,D 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压缩封装有 NO2 和 N2 O4 混合气体的注射器,开始时 c( NO2 ) 增大,混合气体的颜色先变深,2NO2 ( g) 幑幐N2 O4 (g)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又逐渐变浅,最终平衡时的 c(NO2 )大于未压缩时的 c(NO2 ) , A 项符 合题意;Fe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FeSO4 和 H2 , FeSO4 溶液为浅绿色,B 项不符合题意;浓硝酸见光易分解,要保存 在棕色试剂瓶中,C 项不符合题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不改变,D 项不符合题意。
11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两种催化剂作用下最大活化能的步骤均为 HCOO * + H * =COO * + 2H *,决速步均为 HCOO * +H * =COO * +2H *,A 项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焓变,B 项错误;在 Co-SAs/NPs@ NC 催化剂作用下, 活化能更低,反应速率更快,C 项正确;在 Co-SAs 催化作用下 HCOO * +H * =COO * +2H * 活化能最大,反应最 慢,反应过程中 HCOO * 可能较多地积累,D 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均增大,则 ΔH1 、ΔH2、ΔH3 均大于 0 , A 项错误;ΔH1 >0 , i -C4 H 10 (g)能量更 低,更稳定,B 项正确;580 K 下到达平衡时,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K= 10 , C 项错误;温度升高,反应①②③的平衡 常数均增大,i -C4 H 10 (g)的平衡转化率会增大,D 项错误。
13 .【答案】A
【解析】根据实验 1 、2 的数据可知 α= 2 , 根据 3 、4 的数据可知 β= 1 , A 项正确;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反应速 率加快,说明k 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项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说明 k 会增大, C 项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往容器中通入 He , 反应速率不改变,k 不发生改变,D 项错误。
14 .【答案】D
【解析】Cl(g)参与了反应,改变了反应活化能,且最后又重新生成 Cl(g) , Cl(g) 为路径 Ⅱ 的催化剂,A 项正确; 由图可知路径 Ⅰ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e kJ ·mol- 1 , B 项正确;O3 (g)+Cl(g)=O2 (g)+ClO(g)为放热过程,ΔH2 = - (d-b) kJ ·mol- 1 , C 项正确;Cl2 的相对能量为 0 , Cl 的相对能量为(a-0) kJ ·mol- 1 , 故断裂 1 mol Cl—Cl 键时 吸收的能量为 2a kJ , D 项错误。
15 .【答案】(1)N2 (g)+O2 (g)=2NO(g) ΔH= +180 . 5 kJ ·mol- 1(或其他合理答案,2 分,方程式 1 分,焓变 1 分)
(2) ①CeSn(2 分)
②不是(2 分)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会下降,与图中 a 点后的趋势相反(2 分,合理表 述即可)
③B(2 分)
(3) ①> ( 1 分) < ( 1 分) ②BD(2 分,1 个 1 分,多选或错选不给分)
【解析】(1)N2 与 O2 反应生成 1 mol NO 需要吸收 90. 25 kJ 能量,则生成 2 mol NO 需要吸收 180. 5 kJ 能量,热 化学方程式为 N2 (g)+O2 (g) =2NO(g) ΔH= +180 . 5 kJ ·mol- 1 。
(2) ①350 ℃ 时,t min 末,在 CeSn 催化作用下 NO 的转化率最高,反应速率最快,活化能最小。②2CO( g) + 2NO(g) 幑幐2CO2 (g)+N2 (g) 为放热反应,若 a 点处于平衡状态,则温度升高,NO 的转化率会下降,与图像不 符,故 a 点不是处于平衡状态。③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A 项不符合题意;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正向移动 且反应速率加快,B 项符合题意;增大 NO 的浓度,NO 的平衡转化率下降,C 项不符合题意;使用高效催化剂不 能提高 NO 的平衡转化率,D 项不符合题意。
(3) ①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4NO(g)+4NH3 (g)+O2 (g) ==4N2 (g)+ 6H2 O(g) 平衡会逆向移动,NO 平衡转 化率降低,NO 的含量增加,故 p 1 >p2 ;根据图像信息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时 NO 的体积分数增 大,则 NO 平衡转化率降低,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②NO 和 NH3 的投料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反 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二者的转化率始终相等,A 项错误;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值会发生改变,当 的值不再改变时,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项正确;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消耗 n mol N2 的同时 消耗 1 . 5n mol H2 O , C 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故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时,能说明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D 项正确。
16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1 分,合理即可)
(2)2 . 0( 1 分,写 2 不扣分) H +(或反应物)浓度(2 分)
(3)溶液出现浑浊(2 分,类似表述均可)
(4)4( 1 分) 7( 1 分,顺序不限)
(5)(2 分,未化成最简式扣 1 分)
(6)c(KMnO4 )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1 分),参与反应的 n(KMnO4 ) 增大不能抵消反应速率增大带来的影响,总 反应时长减小( 1 分) (2 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未写 “↑ ”不扣分)
【解析】(1)加药品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
(2)根据控制变量的思维可知实验时,3 组实验溶液总体积需相同,故 a= 2 . 0;该组实验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 应速率的影响。
(3)反应生成了淡黄色的 S , 可以通过比较溶液出现浑浊所用的时间来简单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4)根据控制变量的思维可知实验 4 和实验 7 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
(6)c(KMnO4 )小于 0. 01 mol ·L- 1 时,c(KMnO4 )越大,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大于 n(KMnO4 ) 增大程度,反应时 长减小;c(KMnO4 )大于 0. 01 mol ·L- 1 时,c(KMnO4 ) 越大,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 n( KMnO4 ) 增大程度,反 应时长增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7 .【答案】(1) - 234 . 5(2 分,没写“-”号不给分)
(2)增大原料之间的接触面积( 1 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 1 分)
(3) ①T3 (2 分) >( 1 分)
②c>b>a(2 分,顺序正确即可)
(4) ①80(2 分) 30. 8(2 分)
②1 . 68(2 分)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ΔH1 = ( ΔH2 + ΔH3 ) = - 234 . 5 kJ ·mol- 1 。
(2)从下口通入 Cl2 能增大氯气与 TiO2 和焦炭的接触面积,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
(3) ①TiO2 (s)+2Cl2 (g)+2CO(g) 幑幐TiCl4 (g)+2CO2 (g)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高,Cl2 的平衡转化 率越低,故温度最高的为 T3 ;d 点时,转化率小于平衡转化率,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 。②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反 应速率越快,故正反应速率:c>b>a 。
(4) ①800 ℃ , 到达平衡时,Cl2 的转化率为;该温度下到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TiCl4 的体积分数为。②平衡时,c( Cl2 ) = 0. 5 mol · L- 1 、 c(TiCl4 ) = 1 mol · L- 1 、c ( CO2 ) = 0. 42 mol · L- 1 , 反 应 i 的 平 衡 常 数

18 .【答案】(1)玻璃棒、胶头滴管(2 分,1 个 1 分)
(2)排除在 pH = 1 . 8 时与银粉反应对实验的影响(2 分,类似表述即可) Fe3+ +Ag 幑幐Fe2+ +Ag+ (2 分,物 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幑幐”写成“=”扣 1 分)
(3)10 1 . 36 (2 分)
(4)部分 Fe2+ 被空气氧化为 Fe3+ (2 分,类似表述即可)
(5)Cl2 +H2 O 幑幐HCl+HClO(2 分,物质错误、未配平不得分,“幑幐 ”写成“= ”扣 1 分) 氯气与水的反应为 放热反应( 1 分,合理表述即可)
(6)200 s 后 Cl2 和 Cl- 同时存在且含量不再发生改变(2 分,1 点 1 分)
【解析】(1)利用 1 mol ·L- 1 Fe(NO3 ) 3 溶液配制 50 mL 0. 1 mol · L- 1 Fe( NO3 ) 3 溶液,需使用量筒、烧杯、玻璃 棒、5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等仪器。
(2)0 . 1 mol ·L- 1 Fe(NO3 ) 3 溶液的 pH = 1 . 8 ,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能会与银粉反应干扰实验;实 验 a 中,银粉部分反应,最后 Fe3+ 和银粉均有剩余,说明发生了可逆反应:Fe3+ +Ag 幑幐Fe2+ +Ag+ 。
(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Fe(SCN) 2 ] + +SCN- 幑幐Fe(SCN) 3 。
(4)溶液放置过程中,部分 Fe2+ 被空气中的 O2 氧化为 Fe3+ , Fe3+ 与 SCN- 反应使溶液颜色加深。
(5)Cl2 与 H2 O 发生可逆反应生成 HCl 和 HClO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 +H2 O 幑幐HCl+HClO;氯气与水的反 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 100 ~ 150 s 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 0 ~ 50 s 的平均反应速率。
(6)根据图2 可知,200 s 后 Cl2 和 Cl- 同时存在且含量不再发生改变,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