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登高》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杜甫


情境导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关于登高的名句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同样是登高,杜甫又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慨叹呢?
1.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和情感基调。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大意,梳理诗歌结构,把握诗人登高所见之景。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诗歌中对仗、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品味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感受其 “沉郁顿挫” 的诗风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目标
01
环节一:
知人论世
填写杜甫资料卡片
字 自称
诗风 所处年代
代表作品 评价 子美
沉郁顿挫
少陵野老
公元712-770,经历了“安史之乱”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其人
(712—770)
放荡赵齐间,裘马颇轻狂。
代表作《望岳》
读书游历时期(35岁之前)
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
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
李林甫权倾朝野,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杜甫认识到统治者腐朽。
代表作:《春望》“三吏”“三别”
为官流亡时期(45-48岁)
左拾遗,为房琯向肃宗上书请无罪,后发生安史之乱,避难流亡。
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
漂泊西南时期(49岁-去世)
好友严武扶持于成都营造了草堂,写了240多首诗。
杜甫人生四时期
沉郁顿挫
“顿挫”
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声调起伏迭变。
人们经常用“沉郁顿挫”来概括杜甫晚年的诗歌风格,那么,何谓沉郁顿挫?
“沉郁”
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客居四川夔(kuí)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四年,但国家仍处于一片动乱之中。杜甫从48岁时开始漂泊在外,写此诗时是杜甫漂泊的第八个年头。
这年重阳节,想到当时的时局,想到昔日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离世,面对重病缠身的自己,为了排遣心头郁闷,杜甫抱病独自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写作背景
登高诗就是指古人登高临远写景抒怀的诗歌统称。从创作时间看,既有登高时的即景之作,也有登高过后的有感生发和应命奉笔之作;既有重阳旧俗登高时的抒怀之作,也有四时登高的即兴之作。从创作地点看,登高临远之地既有高山叠嶂,也有亭台楼阁,只要地势高,视野开阔,适宜远眺赏景即可。
知人论世
解题
02
环节二: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初读感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zhǔ
zhu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诗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消愁的酒杯。
疏通文意
登高
初读感知
这首诗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划分层次?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所见
(写景)
登高所感
(抒情)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选择哪个词,最能体现诗意?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王国维
初读感知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进入这首诗,看看诗人是如何抒写“悲”情的?
03
环节三:
研读文本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在俯仰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之间,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境界宏大的秋景图,营造了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漂泊痛苦的情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秋气逼人,天气寒冷,内心凄凉
天地高远广阔,更显人渺小孤单
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冷色调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在空中盘旋,急风猛烈,无处停息,诗人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相似(孤独无依)
赏析首联
首联意象分别有何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之意象的作用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意象)。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抓氛围)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抓情感)
忌空洞,要答得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高考链接
高考链接
诗歌鉴赏之意象的作用答题模板:
①这首诗(词)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 ②营造了一种……的意境
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赏析颔联
颔联的意象分别有何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让人感到韶光易逝,人生短促(生命之短暂)
长江不尽,更古如斯,会觉得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宇宙之永恒)
对比
[意象构成的画面]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落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勾画出一幅壮阔的长江秋景图,[氛围作用]营造了苍凉雄浑、沉郁悲壮的意境,[情感/主旨]表达了诗人体会到了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感伤,但同时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诗人悲的是什么?
一悲“万里”:诗人远离故乡,为有家难回而愁苦;
二悲“秋”:秋天草木调零,霜风渐冷,十分荒凉,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悲苦;
三悲“作客”:寄居他乡,难免有羁旅之愁;
四悲“常”:常年漂泊他乡,羁旅之苦、思乡之愁越来越强烈;
五悲“百年”:人生迟暮,身已衰老,有志未达而伤感失意;
六悲“多病”:老无所成,又多病缠身,愁更深重;
七悲“登台”:登高望远,“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尽收眼底,想到自己的身
世,不禁百感交集;
八悲“独”:老病的诗人独自徘徊于秋日的高台之上,孤独无依。
赏析颈联
“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生计潦倒,时事艰难,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人生艰难——常年作客他乡的羁旅之愁;
年华逝去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感;
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
时局艰难——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
艰难:既指国家,也指个人。
赏析尾联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思考: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国难
安史之乱后,军阀混战,
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家愁
家道艰辛,穷困潦倒
流落他乡,长期飘泊
年老多病,独自登台
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孤独
触景
悲凉萧瑟
思想情感的“沉郁”:
1、内容上深沉、广阔。
首联描写登高闻见之景,境界阔大。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交代了登高的环境,渲染了悲凉的秋意。
2、表达上含蓄、蕴藉。
《登高》尾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遥深。“艰难苦恨”四个字不仅指诗人自己万里作客、衰年多病的艰辛境况和身世遭遇,也指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广大人民的辛酸痛苦。
艺术特色
诗歌风格欣赏——沉郁顿挫
艺术特色
语言形式的“顿挫”:
1、章法上开合变化。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最后却令人颇感意外地落笔于“新停浊酒杯”这一生活细节上,纵横开合变化自如。章法曲折有致,既令文势波澜横生,也令情感的表达深厚凝重。
2、结构上的回环照应。
前后照应,浑然一体。《登高》一、三两句相承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写江景,五、七两句相承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写多病。
艺术特色
诗歌风格欣赏——沉郁顿挫
艺术特色
诗词小结
风、天、猿
渚、沙、鸟
落木、长江
登高

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
情景交融

思乡之情
孤独之感
羁旅之愁
多病之哀
壮志未酬
忧国忧民
全诗总结
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描绘了一幅苍凉壮阔的长江秋景图,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结合,抒发了思乡之情、孤独之感、羁旅之愁、多病之哀,表达了人生迟暮,壮志未酬的悲愤,同时表现了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悲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
04
环节四:
巩固训练
当堂检测
《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登高》中 两句从空间角度描绘出一幅壮阔、萧索的夔州秋景图,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登高》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当堂检测
⑤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
⑥ 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⑦ 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
是: , 。
⑧ 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
是: , 。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