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量筒的作用:用来测定液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间接测定小固体的体积。(2)量筒的使用: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使用前应看清量筒的 及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3)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 ;需要测量出质量m和体积V,测量质量需要的仪器是天平, 测量体积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或量筒。重难突破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实验原理。ρ=。(2)测量器材。托盘天平(带砝码)、量筒(量杯)。(3)实验关键。①测量液体的密度(取部分液体)。a.在杯中倒入适量的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b.将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c.用天平测出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即可算出倒出的液体的质量m=m1-m2。d.液体的密度为ρ=。②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固体的体积较小)。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c.用细线系好待测的固体,慢慢浸没到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2。d.固体的体积为V=V2-V1。e.固体的密度为ρ=。(4)要点探究。①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如果先用量筒测体积,再将量筒中液体全部倒入杯中测质量,对实验的结果:此时量筒内会残留一部分液体,致使所测液体质量偏小,从而导致所测密度偏小。②在测固体密度的实验中,如果先用量筒测体积,再用天平测质量,对实验的结果:此时固体会带有一部分液体,致使所测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所测密度偏大。③用量筒测量在水中不下沉的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选用“针压法”(即用细针将固体压入水中)或“悬重法(助沉法)”(即将固体与密度较大的固体系在一起使其沉入水中)测其体积。(5)特殊方法测密度。有天平无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①实验器材:天平、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液体。②实验步骤: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b.向一个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c.向另一个相同烧杯中倒入与液体等深度的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③计算过程:a.由题意可知,液体的质量为m液=m1-m0。b.与液体等深度的水的质量为m水=m2-m0。c.倒入烧杯的液体的体积与水的体积相同,V液=V水=。d.液体的密度ρ液体===ρ水。【典例】小明同学想测量酱油的密度,他找来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小明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他应先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酱油,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5.4 g,将量筒中的酱油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为______g,则酱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此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实验结束后,小明又想到另一种方法测量酱油的密度,他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________的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④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随堂练习1.实验室有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质量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你选择的量筒的规格(即量程与分度值)是( )A.500 mL、10 mL B.250 mL、5 mLC.100 mL、2 mL D.50 mL、2 mL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应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适量”的含义是指( )A.水的体积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B.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C.水的体积能使石块完全浸没并且水面不超过最大刻度D.水的体积能使石块完全浸没并且水不溢出量筒3.如图所示,为了测量一块石块的密度,进行了以下步骤:A.取出石块,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B.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m;C.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石块的体积;D.在烧杯中加入水直至浸没石块,在烧杯壁标注水面位置;E.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正确的测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偏差”)。基础巩固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2.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B.测小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C.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D.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3.为了测出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往量筒内注入适量的盐水,测出体积;②将量筒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烧杯中;③测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④测出量筒内剩余盐水的体积;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B.⑤①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①②④③⑥4.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图甲可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为36.4 g,图乙可读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量筒中酱油的质量m=________g,酱油的体积V=________cm3,酱油的密度ρ=________kg/m3。 5.物理老师将装有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用针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抽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针筒中液体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能力达标6.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如图甲所示的注射器测量鸡蛋清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台面上,把________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端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了如下操作:A.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为10 g;B.用注射器吸取部分蛋清,从注射器上读出体积为16 mL;C.用天平测出蛋清和注射器的总质量为m,如图丙所示,m=________g。(3)根据以上数据可知,蛋清的密度ρ=________g/cm3。实验后,小明发现注射器的尖端还有一点小“空隙”,“空隙”里也充满了蛋清,这会导致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7.阜新有“玛瑙之都”的美誉。小新为了解玛瑙石的密度,将两块不同大小的玛瑙石带到实验室,准备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如下操作: (1)小新用正确的方法测小玛瑙石的质量时,所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质量为________g。(2)将小玛瑙石放入装有40 mL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玛瑙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3,根据公式________,计算出小玛瑙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3)小新想用同样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当他用天平测出大玛瑙石的质量m后,发现大玛瑙石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新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操作:①将大玛瑙石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标记水面位置后取出大玛瑙石;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③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④大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ρ玛瑙=___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⑤此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可能比实际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6.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量筒的作用:用来测定液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间接测定小固体的体积。(2)量筒的使用: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使用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3)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需要测量出质量m和体积V,测量质量需要的仪器是天平, 测量体积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或量筒。重难突破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实验原理。ρ=。(2)测量器材。托盘天平(带砝码)、量筒(量杯)。(3)实验关键。①测量液体的密度(取部分液体)。a.在杯中倒入适量的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b.将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c.用天平测出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即可算出倒出的液体的质量m=m1-m2。d.液体的密度为ρ=。②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固体的体积较小)。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c.用细线系好待测的固体,慢慢浸没到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2。d.固体的体积为V=V2-V1。e.固体的密度为ρ=。(4)要点探究。①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如果先用量筒测体积,再将量筒中液体全部倒入杯中测质量,对实验的结果:此时量筒内会残留一部分液体,致使所测液体质量偏小,从而导致所测密度偏小。②在测固体密度的实验中,如果先用量筒测体积,再用天平测质量,对实验的结果:此时固体会带有一部分液体,致使所测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所测密度偏大。③用量筒测量在水中不下沉的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选用“针压法”(即用细针将固体压入水中)或“悬重法(助沉法)”(即将固体与密度较大的固体系在一起使其沉入水中)测其体积。(5)特殊方法测密度。有天平无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①实验器材:天平、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液体。②实验步骤: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b.向一个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c.向另一个相同烧杯中倒入与液体等深度的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③计算过程:a.由题意可知,液体的质量为m液=m1-m0。b.与液体等深度的水的质量为m水=m2-m0。c.倒入烧杯的液体的体积与水的体积相同,V液=V水=。d.液体的密度ρ液体===ρ水。【典例】小明同学想测量酱油的密度,他找来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小明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他应先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酱油,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5.4 g,将量筒中的酱油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为______g,则酱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此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实验结束后,小明又想到另一种方法测量酱油的密度,他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________的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④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解析 (1)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偏,故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质量之和。由图丙可知,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总=50 g+20 g+10 g+1.4 g=81.4 g,酱油的质量m=m总-m杯=81.4 g-15.4 g=66 g。由图乙可知酱油的体积V=60 mL=60 cm3,酱油的密度为ρ===1.1 g/cm3=1.1×103 kg/m3。将量筒中的酱油全部倒入烧杯时,量筒中会残留部分酱油,导致酱油质量的测量值偏小,由ρ=可知,酱油的密度偏小。(3)由实验步骤可知,应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然后烧杯中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1。实验中用水的体积替代酱油的体积,故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m=m1-m0,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m2-m0,酱油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为V=V水==,所以酱油的密度ρ===ρ水。答案 (1)右 (2)81.4 1.1×103 偏小 (3)①空烧杯 ④ρ水随堂练习1.实验室有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质量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你选择的量筒的规格(即量程与分度值)是( B )A.500 mL、10 mL B.250 mL、5 mLC.100 mL、2 mL D.50 mL、2 mL【解析】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0.8 g/cm3,由V=可知,100 g酒精的体积V酒精===125 cm3=125 mL,要一次较准确地测量体积,量筒的量程应该大于125 mL,分度值比较小的量筒,所以选B。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应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适量”的含义是指( C )A.水的体积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B.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C.水的体积能使石块完全浸没并且水面不超过最大刻度D.水的体积能使石块完全浸没并且水不溢出量筒【解析】用量筒和水测量石块的体积时,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石块能浸没在水中,否则无法读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且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故选C。3.如图所示,为了测量一块石块的密度,进行了以下步骤:A.取出石块,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B.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m;C.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石块的体积;D.在烧杯中加入水直至浸没石块,在烧杯壁标注水面位置;E.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正确的测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偏差”)。【答案】BDACE 偏小【解析】石块密度的测量步骤:①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块,在水面位置做上标记;③取出石块,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石块的体积;④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因此正确的顺序为BDACE。取出石块时,石块上会沾有水,因此倒入水的体积大于石块的体积,体积测量偏大,由ρ=可知,测量结果偏小。基础巩固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A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2.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D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B.测小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C.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D.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解析】测小铁块密度,如果先测铁块体积再测质量,这样测量体积后铁块上会沾有水,质量测量会偏大,造成密度测量偏大,故A不符合题意。测小糖块密度时,由于糖块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糖块的体积,故B不符合题意。测比赛用铅球密度时,由于铅球质量较大,不宜用天平测质量;由于铅球体积较大,不宜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铅球体积,故C不符合题意。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时,用天平测其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故D符合题意。故选D。3.为了测出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往量筒内注入适量的盐水,测出体积;②将量筒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烧杯中;③测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④测出量筒内剩余盐水的体积;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D )A.①②③④⑥B.⑤①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①②④③⑥【解析】先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烧杯壁残留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因此测盐水等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⑤①②④③⑥;根据题中给出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图甲可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为36.4 g,图乙可读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量筒中酱油的质量m=________g,酱油的体积V=________cm3,酱油的密度ρ=________kg/m3。 【答案】46 40 1.15×1035.物理老师将装有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用针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抽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针筒中液体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答案】0.8×103【解析】未知液体的密度为ρ===0.8 g/cm3=0.8×103 kg/m3。能力达标6.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如图甲所示的注射器测量鸡蛋清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台面上,把________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端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了如下操作:A.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为10 g;B.用注射器吸取部分蛋清,从注射器上读出体积为16 mL;C.用天平测出蛋清和注射器的总质量为m,如图丙所示,m=________g。(3)根据以上数据可知,蛋清的密度ρ=________g/cm3。实验后,小明发现注射器的尖端还有一点小“空隙”,“空隙”里也充满了蛋清,这会导致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答案】(1)水平 游码 右 (2)26.8(3)1.05 大【解析】(1)天平使用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接下来调节游码至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左侧的质量偏大,平衡螺母应该向右端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由图丙可知,天平的分度值为0.2 g,此时蛋清和注射器的总质量为26.8 g。(3)蛋清的质量为m=26.8 g-10 g=16.8 g,蛋清的体积为V=16 mL=16 cm3,蛋清的密度ρ===1.05 g/cm3。小明发现注射器的尖端还有一点小“空隙”,“空隙”里也充满了蛋清,那么蛋清的体积会偏小,导致密度偏大。7.阜新有“玛瑙之都”的美誉。小新为了解玛瑙石的密度,将两块不同大小的玛瑙石带到实验室,准备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如下操作: (1)小新用正确的方法测小玛瑙石的质量时,所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质量为________g。(2)将小玛瑙石放入装有40 mL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玛瑙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3,根据公式________,计算出小玛瑙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3)小新想用同样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当他用天平测出大玛瑙石的质量m后,发现大玛瑙石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新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操作:①将大玛瑙石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标记水面位置后取出大玛瑙石;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③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④大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ρ玛瑙=___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⑤此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可能比实际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58 (2)20 ρ= 2.9×103 (3) 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 学生版.docx 6.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