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华英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华英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华英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第一阶段学习反馈
化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人物与其贡献不相符的是( )
A.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B.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
C.阿伏伽德罗——分子学说 D.张青莲——测定部分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态氧 B.洁净的海水 C.冰水共存物 D.二氧化碳
3.硫燃烧实验中,没有涉及的图标是( )
A. B. C. D.
4.为了减少汽车油耗,科学家通过研发新型泡沫金属材料,来减轻汽车的自重。要实现减轻汽车自重的目的,泡沫金属材料应具有的性质是( )
A.熔点低 B.密度小 C.硬度大 D.着火点高
5.青花瓷的着色物质是一种含钴矿料。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Co2+中有25个电子 B.元素符号为CO
C.钴的原子质量为58.93g D.核内中子数为27
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蒸馏水 B.过氧化氢 C.空气 D.二氧化碳
7.下列方法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
A.观察颜色 B.闻气味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8.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红磷燃烧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
9.如图,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10.化学观念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分类观:水和五氧化二磷都是纯净物
C.守恒观:100mL酒精与100mL水充分混合,体积为100mL
D.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
11.我国科研团队设计的一种锂载体分子(CF3SO2Li)可无损修复废旧锂离子电池。(CF3SO2Li)由碳、氟、硫、氧、锂元素组成,上述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2.成语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要求元素符号表示的元素名称要与成语中的字相同或谐音。例如:功高(Ca)世,火树(Ag)花。下列仿照示例完成的成语中错误的是( )
A.十全十(Mg) B.雪中送(C) C.(Si)根结底 D.点石成(Cu)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氧气易溶于水,鱼虾可以在水中生存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D.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4.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实验操作安全常识 B 蜡烛燃烧
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不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不可随意丢弃药品,用剩药品要放回原瓶 火焰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温度最高:外焰 熄灭蜡烛时的白烟:石蜡颗粒
C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 D 加热时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
装置:气密性好 药品(红磷):足量 打开弹簧夹时机:装置冷却到常温 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 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A.A B.B C.C D.D
15.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测量木条和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两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均约为21%
B.木条、蜡烛均熄灭后,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甲<乙
C.70s时,甲集气瓶内CO2的体积分数为88.3%
D.从实验数据可知,不可以用蜡烛代替红磷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徐寿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先驱者,他编译的《化学鉴原》首次系统引入西方化学知识,其中对水、元素及原子的描述与课本第三单元内容紧密相关。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徐寿翻译元素名称时注重科学准确性,他将“Oxygen”译为“氧”、“Natrium”译为“钠”。氧元素的符号为 ① ;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它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② ;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③ 不同。
(2)《化学鉴原》中记载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其反应的微观图如下:
这个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 ④ (写出具体的微粒符号,下同),生成的新粒子是 ⑤ 。
17.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2025年九三阅兵中,东风61洲际导弹、歼20S 隐身战机等国之重器震撼亮相。这些装备的性能卓越,离不开化学科技的硬核支撑,其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与我们刚学的内容密切相关。
导弹的“力量心脏”
导弹推进剂燃烧时需消耗大量氧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传统液体推进剂燃烧反应中,氧气可来自推进剂自身成分,无需从空气中获取;新一代固体推进剂中含铝粉,铝粉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铝,该反应在实验室中也可通过铝箔与氧气反应模拟。
战机的“隐身斗篷”
歼20S战机的座椅骨架、仪表盘壳体等300余项构件均选用镁稀土合金,这种添加了稀土元素的镁合金不仅解决了纯镁强度低、耐热性差的问题,还能将部件重量减轻45%以上。
士兵的“防护铠甲”
单兵作训服的阻燃面料需通过严格的防火测试:将面料置于空气中点燃,观察其是否“遇火不燃、离火即熄”。测试过程中,空气里的氧气起到助燃作用,而氮气常作为保护气用于面料的生产加工。
(1)铝粉燃烧的反应中,反应物铝是由 ①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 ,该反应属于 ③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镁合金中的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以下哪个原子的化学性质与之相似 ④ (填序号);
A B C D
(3)添加了稀土元素的镁合金与纯镁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⑤ (填序号);
A.强度高 B.耐热性差 C.重量轻 D.耐热性强
(4)作训服防火测试中,氮气作为保护气,是因为 ⑥ 。
18.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名称:a ① ;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② (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③ ;
(3)常温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则图1中最合适的收集装置是 ④ (填序号);
(4)图2为“简易制氧机”的简图。
Ⅰ.写出制气室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⑤ ;其中二氧化锰起 ⑥ 作用;
Ⅱ.洗气室的水 ⑦ (填“能”或“不能”)装满,生成的氧气通过其后被人体吸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⑧ (填序号)。
A.水可以起湿润氧气、除去可溶性杂质等作用
B.洗气室利用了氧气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质
C.设计供氧器需要综合考虑便捷、安全、环保等因素
D.制气室可以先加过氧化氢溶液,再加二氧化锰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19.同学们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I.对探究分子性质实验的改进
如图甲所示,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垂直放于桌面。
【查阅资料】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氨气,氨气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无色酚酞试液遇氨水会变为红色。
(1)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 (填“ab”或“bc”)段先变红;
(2)若将图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热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 ② (填“快”或“慢”),请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③ ;
II.对铁丝燃烧实验的改进
(3)填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如图乙所示,将加热至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集气瓶中 铁丝不燃烧
II.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III.将铁丝再次加热至红热伸入集气瓶中 铁丝剧烈燃烧、 ④ 、放出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4)对比步骤I和III,说明影响铁丝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⑤ ;写出铁丝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⑥ ;
(5)实验后若要回收二氧化锰,请给下列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⑦ (填序号)。
a.洗净 b.装瓶 c.干燥 d.过滤
20.絮凝剂常用于水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
【进行实验】
1、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
配制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体作为水样。
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
II、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
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水样的体积/mL 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mL 静置时间/min 浊度去除率/%
① 200 0 20 12.48
② 200 0.2 20 76.54
③ 200 0.3 20 84.60
④ 200 0.4 10 70.85
⑤ 200 0.4 15 81.04
⑥ 200 0.4 20 86.02
⑦ 200 0.5 20 88.15
⑧ 200 0.6 20 86.49
【解释与结论】
(1)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絮凝剂时,量取100mL水时应选择的仪器是 ① ;
(2)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 ② 。
(3)依据④-⑥得出的结论是 ③ 。
(4)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 ④ (填序号)。
【反思与评价】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 ⑤ 。
【实验拓展】
(6)同学们根据过滤等净水原理,设计了一种能够除去泥浆水中难溶性杂质、色素与异味的一体化净水器,图丙中横线处应填的材料名称是 ⑥ 。
21.我校研究小组开展“空气质量检测”实验活动。
【活动一】查阅“空气质量”报告
下表是佛山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发布的某时段空气质量状况。据此回答:
监测站 ①魁奇路立交桥 ②华英学校 ③三水化工园区 ④滨江湿地公园
首要污染物 二氧化氮 待测定 二氧化硫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指数 110 55 151 23
空气质量指数类别 轻度污染 良 中度污染 优
(1)上表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为 ① (填序号)。
(2)三水化工园区的一些工厂需要燃煤提供热量,煤中含硫,导致二氧化硫成为该地区的首要污染物。写出硫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② 。为确定首要污染物中含有二氧化硫,研究小组查到以下资料: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于是组员收集一瓶工厂排放的气体,加入
③ ,振荡,观察到 ④ ,证明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3)魁奇路立交桥区附近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氮,它的来源可能是 ⑤ (填序号)。
A.汽车尾气的排故 B.人呼出的气体 C.周围居民使用含磷洗衣粉 D.植物的光合作用
【活动二】设计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4)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组建的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在我校操场上监测到一天中臭氧和二氧化氮的浓度。从图可知,华英学校目前的首要污染物是 ⑥ 。根据臭氧(O3)的浓度判断,一天中最不适合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段是 ⑦ 。
A.8:00—10:00 B.10:00—12:00 C.12:00—14:00 D.14:00—16:00
【活动三】成果分享
同学们通过项目化学习,了解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和使用、有害气体的检测等,他们一起制作了保护空气倡议书,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保护空气倡议书
为了使天空更蓝,人类正在积极行动,我们能做的很多,请你提出保护空气的一种具体建议: ⑧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