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化学反应的表示随堂练习(含解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化学反应的表示随堂练习(含解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5.2化学反应的表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2CO+2XN2+2CO2,X的化学式为
A.N2O B.NO C.N2O4 D.NO2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C.每两个一氧化碳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P+O2P2O5 B.H2O2H2↑+O2↑
C.2H2O2H2↑+O2↑ D.Mg+O2MgO2
4.以下对硫在氧气中燃烧描述错误的是
A.化学方程式:S+O2SO2
B.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反应类型: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
D.含义:每1克硫和1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克二氧化硫
5.利用化学方法可消除家居装修过程中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单质为氧气
B.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甲醛易挥发,室内装修残留的甲醛对健康影响很大。如图是应用“光触媒技术”催化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及数目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D.生成物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8.如图所示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分柝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3∶2
D.生成的“”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因此被广泛用作保护气
9.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了用高效催化剂将甲烷与氧气在常温下制甲酸,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B.高效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质量都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10.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某有机物(化学式为)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有机物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反应前分子数目 a 0 0
反应后分子数目 0 a 待测
A.x=2,y=6
B.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比为
C.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是
D.实验中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二、非选择题
11.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 关系,即各物质间的 。
12. Al+ Fe3O4 Al2O3+ Fe。
13.试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其含义。
(1)化学方程式: ;
(2)定性含义: ;
(3)定量含义:
①分子个数比 ;
②物质质量比 。
14.请你完成“铜绿性质”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铜绿的性质
【实验用品】略
【过程及现象记录】
(1)观察铜绿的颜色和状态等物理性质:是 色粉末状固体。
(2)用 或纸槽分别取少量于两支试管中。
(3)然后用胶头滴管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观察到逐渐溶解,产生大量 ,并形成蓝色溶液。
(4)将另一支试管在酒精灯的 焰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固体粉末逐渐变成黑色,且试管壁有水珠出现。
【实验结论】
(5)铜绿具有的化学性质是:①能与 反应;② 。
【反思】
(6)由分解的产物可推断出是铜在空气中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的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5.2化学反应的表示》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C D B C D D
1.B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均不变。反应后有2个N、2个C、4个O,反应前有2个C、2个O,相差2个N、2个O,则X的化学式为NO,故选B。
2.B
【详解】A、反应物(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二氧化碳)和反应条件(点燃)。正确。
B、应该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不正确。
C、 它包含了分子数比(2:1:2,与方程式系数一致)和反应条件(点燃),符合方程式的微观描述。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B。
3.C
【详解】A、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
D、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A、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方程式完全正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蓝紫色火焰,不是淡蓝色火焰,故选项符合题意;
C、该反应属于多变一即化合反应,且反应物有氧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32份硫和32份氧气点燃生成64份二氧化硫,即硫、氧气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是1:1:2,则每1克硫和1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克二氧化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该反应中涉及到的单质是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均为无毒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有氧气,反应后生成氧化物,化合价从0价变为-2价,化合价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D
【详解】A、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个甲醛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1个水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反应有氧气参加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B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NH3分子,乙为O2分子,丙为NO分子,丁为H2O分子,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均为分子,因此,图示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NH3中氮元素显-3价,生成物NO中氮元素显+2价,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反应物O2中氧元素显0价,生成物NO和H2O中氧元素都显-2价,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NO和CO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N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N2+2CO2。
【详解】A、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CO、NO、CO2属于氧化物,共三种,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在CO中,碳的化合价为+2,反应后,在CO2中,碳的化合价为+4,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结合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2:2=1:1,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生成的“”是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因此被广泛用作保护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分析】由图可知,甲烷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酸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反应有氧气参与,属于氧化反应,说法正确。
B、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质量,说法正确。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质量不变,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3,说法错误。
故选D。
10.D
【详解】A、由于改变的分子个数比为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根据表中数据关系,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则x=2,y=2×(1+2×3-2×2)=6,该选项说法正确;
B、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12+16×2)]:[3×(1×2+16)]=44:27,该选项说法正确;
C、设生成水的质量为z,则
解得z=5.4g
当反应a个有机物分子时,生成3a个水分子,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是,该选项说法正确;
D、设消耗氧气的质量为b,则
解得b=9.6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1. 质量 质量比
【详解】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故填:质量、质量比。
12. 8 3 4 9
【详解】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先找出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最多的,发现是氧原子,则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故Fe3O4前面配3,Al2O3前面配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则Al前面配8,Fe前面配9。
13.(1)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 2个过氧化氢分子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2个水分子和1个氧分子 每68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36份质量的水和32份质量的氧气
【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该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①根据可知,分子个数比的含义是2个过氧化氢分子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2个水分子和1个氧分子;
②根据可知,物质质量比的含义是每68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36份质量的水和32份质量的氧气。
14.(1)绿
(2)药匙
(3)气泡
(4)外
(5) 盐酸 加热会分解
(6)
【详解】(1)观察的颜色和状态等物理性质:是绿色粉末状固体;故填:绿。
(2)取用粉末状物质可用药匙或纸槽,用药匙或纸槽分别取少量于两支试管中;故填:药匙。
(3)然后用胶头滴管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观察到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并形成蓝色溶液;故填:气泡。
(4)将另一支试管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外焰温度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固体粉末逐渐变成黑色,且试管壁有水珠出现;故填:外。
(5)铜绿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生成,铜绿加热,固体粉末逐渐变成黑色,且试管壁有水珠出现。铜绿具有的化学性质是:①能与盐酸反应;②加热会分解。
(6)铜在空气中与水、二氧化碳、氧气等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碱式碳酸铜,该反应文字表达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