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1.《场景歌》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识字1.《场景歌》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 二 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探寻大自然的文字奥秘—— 1.场景歌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序号
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积累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特别是量词短语),丰富语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积累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特别是量词短语),丰富语汇。
阅读与鉴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重点体会量词的准确性与形象性) 通过阅读,发展想象力,感受不同场景的意境。(“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乐于和他人分享阅读所得,关注并理解量词的使用方法和表达效果。
表达与交流 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尝试在表达中运用所学量词。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客观、准确地表达生活中的见闻片段(运用恰当量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能用普通话交谈,并尝试在表达中准确使用量词。
梳理与探究 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如按事物类别整理量词),呈现探究所得。 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如量词短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能把量词进行分类整理,并初步了解其使用规律。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学生对数量词有初步感知,能说出一只、一条等简单数量短语。 具备初步的朗读能力和图文对应意识。 对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如海边乡村有基本认知。 陌生量词的正确使用,如一道小溪,一丛翠竹。 抽象场景与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困难。 多个意象连缀成整体画面的想象能力较弱。 针对陌生量词,通过图片与词语匹配,直观理解“道、丛”等陌生量词的含义和用法。 2.利用学生已有的图文对应意识,通过画面、视频或语言描述再现抽象场景,帮助建立词语与场景的联系。 3.通过节奏朗读帮助学生感知整体韵律,辅助形成连贯的画面感;同时结合游戏互动,巩固量词强化量词使用;并通过拓展仿说,迁移运用引导运用多个意象进行表达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通过借助拼音、运用数量词、形声字构字规律、图文结合识字等方法,正确认读“帆、艘”等10个生字,通过师生示范、动画演示、书空等方法,规范、端正、整洁书写“座、园、处”3个生字。 2.通过自读、范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美;通过圈画关键信息、观察插图,初步感知不同场景中的事物。 3.通过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艘军舰”、“一丛翠竹”等数量词的含义,能运用合适的量词描述常见景物,初步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第1课时 评价任务1:生字闯关,巩固认读 通过“生字卡片抽读”准确认读“帆、艘”等10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园、座”2个字,重点评价字音识记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评价任务2:朗读儿歌,感知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场景歌》,能根据插图说出每小节描述的场景,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
课时驱动任务 “场景探秘家”课时驱动任务 同学们,数量词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打开一扇扇描绘世界的大门! 今天,我们就化身“场景探秘家”,一起走进《场景歌》的美丽世界,学习如何准确、生动地使用量词来描绘我们眼中的美景,争当“量词运用小达人”! 要成功完成这次探秘之旅,我们需要齐心协力解决以下三个核心问题: 解决“准确识记”问题 —— 如何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打好探秘的基础? (任务一:生字闯关,趣味识字) 解决“理解运用”问题 —— 如何理解文中量词使用它们来描述事物? (任务二:量词探秘,学以致用) 解决“规范书写”问题 —— 如何又规范又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任务三:学习写字,展示风采)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 (强化学生提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1 生字闯关,趣味识字 (解决“准确识记”问题) 任务一:生字闯关,趣味识字 本单元的的语文要素“发现汉字规律、归类识字(形声字构字规律)。部首检字法、自主识字。”,训练的就是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学会用不同数量词表达不同的事物。 活动1:图文对照识字
1.认读词语: 课件带拼音字,学生自由练读。 艘、舰、帆、稻、园、翠、队、铜、号、领 2.结合课文插图中对应的军舰、帆船、稻田、花园等实物图片,图文对照认读生字。
学生问题预设: “艘”和“舰”有什么不同?
教师追问: 仔细观察“艘”和“舰”,它们有什么相同部分?这告诉我们什么? 评价维度星级字音准确度:能准确认读全部生字 ☆
评价任务一:趣味识字员 学生根据标准,完整呈现学习过程。
环节2 量词探秘,学以致用 (解决“理解运用”问题) 任务二:量词探秘,学以致用 活动1:朗读感知,圈画量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数量词。
学生问题预设: 为什么是"一艘军舰"而不是"一条军舰"?
教师追问: “观察图片,一艘搜军舰和一条帆船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形成方法支架:
◆ 读:朗读课文,感受韵律
◆ 圈:圈画量词,发现规律
◆ 联:联系生活,理解运用
◆ 说:用量词说句子 活动2:了解场景
活动3:图文对应理解
1.出示课文四幅场景插图,引导学生将数量词与图中景物一一对应并圈出再海边看到的景物。
学生问题预设: 它们都是船,为什么量词不同呢?
教师追问: 还有哪些景物可以用“艘”?哪些景物可以用“条”? 2.出示课文四幅场景插图,引导学生将数量词与图中景物一一对应。 学生问题预设: 为什么是一方鱼塘,不是一个鱼塘? 教师追问: 还可以用“一方”来形容什么?
学生问题预设: “一行垂柳”为什么要用“行”?
教师追问: 垂柳怎样排列可以用“行”来形容? 评价任务二:量词探究员 评价标准星级朗读流利度:朗读流利、节奏感强 ☆量词理解:能准确理解4个以上量词 ☆迁移运用:能运用2个以上量词描述场景 ☆
学生根据标准,完整呈现学习过程。
环节3 学习写字,展示风采 (解决“汉字书写”问题) 任务三:学习写字,展示风采
活动1:生字结构归类 半包围:处 座 全包围:园 左右结构:块 群 队 领 活动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指导"座 园 处"的笔顺和结构。通过田字格范写,强调书写要领。 教师指导书写 提示: 1.教师范写。提示:“座”是半包围结构,广字头撇画稍长,“坐”左右对称。 2.学生先描红,再试写,教师巡视,随机个别指导。 3.学生再写两个。比一比,看看自己哪里有进步了。
学生问题预设: “座”字怎么写才好看? “圆”字的里外怎么安排? 评价任务1:生字认读与书写检测
通过生字卡片抽读准确认读3个生字,并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3个生字。 教师引导形成方法支架:
◆ 看:观察生字结构
◆ 读:准确朗读字音
◆ 联:联系图片理解
◆ 写:规范书写练习 活动3:相互评价 借助下面的评价小工具,师生进行评价,书写不理想的字,重新练写。 评价任务三:小小书法家 评价维度星级书写规范性:书写工整、笔顺正确、结构合理、书写较工整☆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漫步在《场景歌》描绘的四个生动场景中,感受了诗歌鲜明的节奏和美好的意境。同学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做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更在朗朗书声中体会到了量词使用的准确与精妙,如“一艘军舰”、“一道小溪”等。大家积极分享,踊跃发言,都能发现并尝试运用这些有新鲜感的词语。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量词就藏在我们的生活里,希望同学们能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校园、家庭和自然,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和正确使用量词,感受我们汉语语言的丰富与准确之美,做一个会表达、爱表达的孩子。
板书设计 《场景歌》
数量词 + 景物词

海边场景 → 只、条、艘、处
乡村场景 → 方、块、行、座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巩固量词使用) 阅读你认为优美的数量词短语,并说一说。数量词短语(如:一艘军舰) 我理解的意思(如:一艘很大的军用船只) 【发展性作业】(强化场景迁移) 选择海边或乡村的一处场景,运用本课所学的量词进行描写其他景物,至少使用3个不同的量词。
我选择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作业】(深化运用迁移) 场景创编我来试
与家人合作,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如:厨房、客厅、小区花园等),仿照《场景歌》的格式,创编一段属于你们的场景歌。可以配上图画或照片,制作成小卡片。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