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 二 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发现植物奥秘之跟着种子去旅行——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二年级 序号 3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有关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 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 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
阅读与鉴赏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 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 喜欢阅读儿歌童话等,在阅读过
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学习 儿歌,体会童真童趣,初步体验 文学阅读的乐趣 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 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说出事物 的特点。
表达与交流 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 内容。 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 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家用电 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 自己的想法 喜欢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尝试在 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梳理与探究 用 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 自 己的学习成 果,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阅读朗诵优秀的儿歌及感受儿歌 的韵味和童趣 在跨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有 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提 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 习所得。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二年级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对于拟人化的 概念需要借助实物、图片、动作演示来建立联系。 1. “植物妈妈 ”是谁?植物真的 有妈妈吗? 2. 为什么要把植物种子传播的 方法说成是“妈妈 ”的“办法 ”? 3. 为什么说“粗心的小朋友却得 不到它 ”? 1. 鼓励学生提问 2. 将学生的问题归类,针对性地 引导讨论或解答 3. 联系生活实际分享生活经验
课时目标 1.会认“植、如 ”等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 ”,会写“ 法、如 ”等字,会写“办法、 如果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仿照课文 的句式,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4.激发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
课时驱动 任务 “我的自然奥秘”绘本之植物去旅行 本单元我们进行了“我的自然奥秘 ”绘本绘制活动,同学们在《小蝌蚪找妈妈》、《我 是什么》发现了动物以及自然现象的奥秘,今天我们走进植物王国,去探索植物种子传播 的秘密,在绘本上绘制我们发现的植物的踪迹,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要 完成这一任务,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预设:解决“是何 ”问题—植物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任务一:梳理方法) 解决“为何 ”问题—为何会有不同的传播方式?(任务二:思考表达) 解决“如何 ”问题—其他植物又是如何传播种子的?(任务三:尝试讲述) 评价任务: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 (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 1 不远千里 去旅行 任务 1:八仙过海来传播 本单元的的语文要素“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借助图片,了解课 文内容。 ”能够通过结合插图和关键词语的方法,说出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 方法,仿照课文句式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活动 1: 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标好小节;用“○ ”圈出课 文中出现了哪几位植物妈妈,用“____ ”画出植物去旅行的办法,根据提示, 找出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教师巡视、按标准指导学生学习。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星级圈出关键词句☆找出不同植物传播种 子的方法☆选取关键动词填写表 格☆
学生问题预设:植物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教师引导形成方法支架: ◆圈:圈出植物名称 ◆画:植物去旅行的办法 ◆提:提取关键动词 ◆记:记录 ☆活动2:展示学习成果,运用所找出动词或者根据图片能够说出植物妈 妈传播种子的不同方法。 学生成果示例 1: 学生根据标准,完整呈现学习过程。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星级能正确 画出植物旅行 的办法,并找出恰当的 动词☆能正确运用动词或图 片,讲出植物传播种子 的方式。☆语言条理, 口齿清楚☆
☆活动3:总结方法,和同桌一起总结观察发现以及梳理的方法。 教师追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梳理不同植物传播的方法了吗 圈→画→提→记
环节2 传播方式 探奥秘 任务二:传播方式探奥秘 解决了“看见 ”问题,接下来我们来“探秘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方式不同的 奥秘。 ☆活动 1:创设冲突,引发疑问 出示蒲公英种子和苍耳种子:“如果交换它们的位置——蒲公英粘到小狗身 上,苍耳被风吹走,会发生什么? ” 学生问题预设:“蒲公英粘不住,苍耳太沉飞不远! ” 教师追问:“如果苍耳种子变轻(去掉钩刺),它还能生存吗?为什么? ”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星级
找出表示原因的关键 词 ☆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看 法 ☆
(引导理解:钩刺是为粘附动物皮毛进化出的适应性结构) ☆活动2: 播放延时摄影《种子的一生》,同步朗诵: “结构决定方式,方式服务生存——这就是植物妈妈的智慧! ”
环节3 惟妙惟肖 模仿秀 任务三:惟妙惟肖模仿秀 在刚才奇妙的植物旅行中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 法,接下来,其实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其妙的办法,接下来请大家 观察三幅图片,说一说他们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活动 1:仿照例段讲妙处 ①学生观察三幅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柳树、樱桃树、凤仙花是如 何传播种子的。
教师收集学生的信息,部分学生不了解,师适当补充相关知识,让学生 明白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②选择一种植物说一说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运用恰当动词,仿照课文 句式,编写种子传播小诗。 学生成果示例 1: 柳树妈妈也有好办法, 它让孩子们穿上雪白的衣裳,
只要有风轻轻一吹,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学生成果示例2: 凤仙花妈妈聪明, 她让孩子们住在蒴果中。 只要太阳一晒蒴果炸开, 孩子们就纷纷弹跳着出发。 活动2:交流展示分享。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认识了许多生字,学习了植物传播种子奇妙的方法,还自己 创编了植物小诗,可真了不起,快把它们充实到我们的《自然绘本故事集》中吧!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巩固赏析方法) 1.抄写并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旅行、准备、降落伞、铠甲、田野、山洼、炸开、观察)。 2.选 3 个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发展性作业】(强化场景迁移) 选择一种你熟悉的、课文中没有提到的植物(如:柳树、椰树、凤仙花、鬼针草),观察它的种子或果实 特点。 模仿课文的写法(用上拟人手法!),写 1-2 句话描述它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示例:柳树妈妈给娃娃们插上轻盈的羽毛,风儿一吹,就纷纷出发去旅行了。 【综合性作业】(深化思维迁移) “假如我是种子 ”创意写作/绘画: 想象自己是一颗某种植物的种子( 自选),即将离开“妈妈 ”去旅行。 任务: 你会用什么方式离开?(结合你选择的植物传播方式) 你的“旅行装备 ”是什么?(模仿课文中的降落伞、铠甲等) 你希望风/动物/水流带你去哪里?你期待的新家是什么样的? 把这段充满期待的旅程写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画成一组连环画。
课后反思 这节课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植物妈妈 ”是谁? 教学需明确:这是比喻,“妈妈 ”指植物自身(母 株),它负责产生和传播种子。植物没有人类意义上的妈妈,但这样称呼使其功能(繁衍、保护后代)更 形象。为何说“妈妈 ”的“办法”? 强调这是拟人写法。用“办法 ”既使科普生动有趣,易于儿童接受, 又巧妙点出种子传播方式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智慧生存的结果,体现生命智慧。“粗心 ”为何得不到 “ 它 ”? 关键厘清“ 它 ”指传播的奥秘/知识,非种子本身。种子传播方式常需细致观察(如蒲公英绒毛、 苍耳小钩)。教学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并强调细心观察自然的重要性,否则难以发现和理解这些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