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唐县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 75分钟 总分 100分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a 23 O 16单选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之一活性银离子能使病毒蛋白质变性B.“酒曲”的酿酒工艺是利用催化剂使平衡正向移动的原理C.华为5G手机麒麟9000芯片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古法炼丹云:“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常温混合)又还原成丹砂”,二者为可逆反应2.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强电解质 Fe NaCl弱电解质 CO2非电解质 (蔗糖)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实验室收集氯气时,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B.测量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应选择压强较低的环境更准确C.工业合成氨适宜选择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D.常温下,将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到,测得其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2K(s)+2H2O(l)===2KOH(aq)+H2(g) ΔH1,2Na(s)+2H2O(l)===2NaOH(aq)+H2(g) ΔH2,则ΔH1>ΔH2B.已知:金刚石(s)=石墨(s) ΔH<0,则该条件下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已知中和热为57.3kJ mol-1,则稀氨水与盐酸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已知:2C2H4(g)+6O2(g)=4CO2(g)+4H2O(l) ΔH=-3200.8kJ mol-1,则C2H4(g)的燃烧热ΔH=-3200.8kJ mol-15.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于水,溶液中的数目为B.常温下,的溶液中氢离子数目为0.1NAC.若某溶液的,则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为D.溶液中,分子的数目为6.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探究、对分解速率的影响B.用装置乙可以准确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C.用装置丙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D.用装置丁采集到的压强数据判断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还是析氢腐蚀7.在某金()催化剂表面分解的能量与反应历程(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首先断裂的化学键是键B.反应的C.是反应中间体D.反应为决速步骤(活化能最大)8.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充电的Na—CO2电池,如题图所示。放电时,Na2CO3与C均沉积在碳纳米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B.充电时,电源b极为正极,Na+向钠箔电极移动C.放电时,转移0.4mol电子,碳纳米管电极增重22.4gD.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A 向溶液中加1ml0.1mol/L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溶液,溶液变红 与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B 将铁钉置于盛有稀醋酸的试管中,长时间放置,暴露在空气中的铁钉表面出现大量锈迹 铁钉只发生析氢腐蚀C 相同温度下,向盛有足量等浓度稀硫酸的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并向甲中加入少量胆矾固体 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甲>乙D 用注射器吸入和的混合气体,将细管端用橡胶塞封闭。迅速向外拉活塞,观察到气体颜色先变浅后变深(最终颜色比拉动活塞前要浅) 减小压强时该平衡向着生成的方向移动一定条件下,向5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6molA和2molB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时,剩余1.2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32mol/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x=2B.0-2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4mol/(L·min)C.当容器内剩余0.4molB时,反应时间为4minD.其它条件相同,若起始时向2.5L容器中充入6moA和3moB,则B的转化率减小11.在容积相等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按投料比n(CO):n(SO2)=1:1、2:1、3:1投料,发生反应:2CO(g)+SO2(g) = S(g)+2CO2(g) ΔH = +8.0kJ mol-1,测得S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I代表的投料比为n(CO):n(SO2)=1:1B.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向容器中继续充入CO,可使平衡常数K增大( )D.在a点对应的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约为33.3%12. 甲醇—水催化重整可获得H2;其主要反应为:( ) 。在1.01×105Pa下,将一定比例CH3OH和H2O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CH3OH转化率及CO、CO2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CH3OH的平衡转化率增大B.甲醇—水催化重整制H2应选择反应温度为280~290℃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可以提高平衡时H2产率D.其他条件不变,在270~290℃温度范围,随着温度升高,出口处CO2的量不断减小,CO、H2的量不断增大13.室温下,向体积相同、pH=3的两种酸(HA、HB)溶液中加水稀释,其pH与加入水的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的电离常数:Ka(HA)>Ka(HB)B.未加水稀释时,水的电离程度:α(HA)<α(HB)C.V(H2O)=V0时,两种酸溶液中:c(HA)>c(HB)D.V(H2O)=V0时,溶液导电能力:HA>HB14.T℃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H<0。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体系温度,CO的转化率降低B.=2.5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H3OH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中的D点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相同投料比时,若在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平衡时φ(CH3OH)减少二、填空题(共4题,58分)15.(15分)I.已知:H2O2氧化HI的反应是H2O2+2HI=I2+2H2O;I2溶于水后,溶液呈棕黄色。某实验小组拟探究外界条件对H2O2和HI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c(H2O2)/mol/L 0.1 0.1 0.1 0.2 0.3 0.2c(HI)/mol/L 0.1 0.2 0.3 0.1 0.1 c反应温度/℃ 25 25 25 25 25 35从混合到出现棕黄色的时间/s 13 6.5 4.3 6.6 4.4 t(1)根据实验①和⑤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⑥中c= 。(2)实验①经20s时测得c(H2O2)=0.08mol/L,0-20s内用HI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mol/(L·s)。(3)有人认为上述反应分两步进行:第1步反应为H2O2+HI=HIO+H2O,则第2步反应为 。II . 25℃时,pH=2的盐酸和醋酸各1mL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如下问题:(1)曲线 (填“Ⅰ”或“Ⅱ”)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2)a溶液的导电性比c溶液的导电性 (填“强”或“弱”)(3)将a、b两溶液加热至30℃,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设稀释前的醋酸电离度为0.1%,醋酸的电离常数Ka= 。16.(14分)化学与能源、材料、化工等领域紧密联系,应用广泛。(1)利用燃料电池电解制备,并得到副产物等,装置如图。①极为 (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室石墨电极反应式为 。②膜为离子交换膜,其中阳离子交换膜是 (填“K膜”、“L膜”、或“M膜”)③极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理论上阳极室减少 。(2)高铁酸钾()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下图所示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产生沉淀,正极电极反应为 。②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 (填“左”或“右”)移动;( )③下图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 。17.(14分)(1)甲醇制取甲醛时可获得氢气,其原理为。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则该反应的 。化学键 C―H C―O O―H C=O H―H键能/ 413.4 351.0 462.8 745.0 436.0(2)参考上面右图表和有关要求回答问题:( )上面右图是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不变”, 下同),ΔH的变化是 。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的大小: (填“>”或“<”)。① ② (4)CO2加氢制CH3OH的反应为:①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可表示为,逆反应速率可表示为,其中、为速率常数。下图中能够代表的曲线为 (填“”“”“”或“”);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那么发生该反应的温度 (填“>”、“<”或“=”)。( )18.(14分) I. 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CO和H2,还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实验室中模拟CH4-CO2催化重整过程,CO2的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T)、平衡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①一定温度下,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反应CH4 (g) +CO2(g)2CO (g) +2H2 (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标号)。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CH4的生成速率与CO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2c.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d. H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②B、C、D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B、KC、KD的关系:KB KC (填“>”、“<”或“=” ,下同)、KC KD。③p1 2 MPa(填“>”、“<”或“=”,下同) ;当温度为T3、压强为2 MPa时,A点的v正 v逆。II. 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有:反应 (kJ/mol) Kⅰ. +489 K1ⅱ. X K2ⅲ. +172 K3、与之间的关系为 。℃时,向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和C,发生反应ⅰ,反应达到平衡后,在时刻,改变某条件,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 b.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c.保持体积不变,加少量碳粉 d.保持体积不变,增大CO浓度(3)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p kPa)加入1 mol 与足量的碳,发生反应ⅲ,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①T℃时,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按的混合气体,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②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kPa。[气体分压()=气体总压(p)×体积分数,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10月月考》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C B B D D D D C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D C A B15.(15分)I.(1)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0.1(2) 0.002 HI + HIO = I2 + H2OII. I 强 变小 10—316.(14分)(1)负极 CH4 + 4O2— —8e— == CO2 + 2H2O2H2O + 2e—= H2↑ + 2OH—K 膜 M膜 0.2 FeO42—+ 4H2O + 3e— == Fe(OH)3 + 5 OH—右 电压稳定,放电时间长17.(14分)(1)+46.2 kJ mol-1(2)减小 不变 CO(g)+NO2(g) = NO(g)+CO2(g) ΔH = —234 kJ mol-1,(3) < (4) ΔH<0 L4 <18.(15分) I. cd < = < <II. (1)K2×K33 (2)ad 正向 23.04P答案第8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月月考卷终版.docx 10月考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