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5课课题:《朱德的扁担》内容分析: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讲述朱德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红军指战员一起挑粮的故事,展现了一位伟大领袖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课文歌颂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了解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感受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增强对革命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理解并运用“山高路陡”、“穿着草鞋”、“戴着斗笠”等词语;体会“藏、找、刻”等动词在表现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思维能力:能根据课文内容,对“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进行合理推断,并通过“藏”与“不藏”的讨论,发展逻辑思维和培养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审美创造:感受课文通过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魅力,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情美与人格美。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刻字,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大家看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感受领袖与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课时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通过情景剧,理解“藏”与“刻”的行为,感悟“同甘共苦”的精神。大单元情境联动:各位红色故事宣讲员们,我们“故事研习营”的第二站,将前往井冈山,加入“红军挑粮队”,亲身体验一段关于一根扁担的感人故事。 核心任务:扁担风波见真情教学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第一节:战地情报:扁担不见了!回顾旧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吗? 预设回答:前往井冈山,加入“红军挑粮队”,亲身体验红军运粮的艰辛。 同学们,在我们即将启程去山下宁冈的茅坪挑粮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突发事件。 “紧急会议” 教师导入情境:(表情严肃)“小队员们,发生了一件怪事!朱德军长的扁担不见了!” 侦查活动:请你快速默读课文3-4段落,寻找线索:“是谁藏的扁担?”“藏扁担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3-4段落,寻找线索:“是谁藏的扁担?”“藏扁担的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制造悬念,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快速进入文本。第二节:情景剧场:诉说藏扁担的原因?1.“心疼军长”情景表演。 教师引导: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当年那些心疼军长的小战士。请小组讨论,应该怎么劝军长别去挑粮? 活动: 小组讨论:给出句式:“朱军长,您别去了,因为___________。” 情景表演:请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战士们藏扁担后劝说朱德”的情景。 思辨交流:同学们,你们觉得“藏扁担”是对军长的不尊敬吗?(通过辩论,理解“藏”的背后是深深的敬爱)。 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讨论,应该怎么劝军长别去挑粮? 学生针对“藏扁担”是对军长的不尊敬吗?展开辩论,通过辩论,理解“藏”的背后是深深的敬爱。设计意图:角色扮演让学生化身故事中人,在劝说与思辨中深入理解战士们的内心世界。第四节:伟人风范:刻字的决心1.“一根新扁担” 教师提问:朱德军长是怎么回应大家的关心的? 活动:教师找一位学生来读课文中的句子。 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刻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讨论:请同学们想一想,朱军长,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 对照课文图片:连一连短语,说一说,你眼前的朱德同志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点拨:引导学生说出: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共鸣:全体队员(学生)看着这根刻字的扁担,齐声说:“大家看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学生从朱德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内心的理解组织成语言表达出来。走进伟人的内心世界,理解其行为背后的高尚动机。 学生在课文结尾,将个人刚才的感悟汇聚成集体的共同情感,理解小战士们由“心疼”到“越发敬爱”的情感升华。设计意图:通过“刻”的动作和对课文图片的思考讨论,让学生深刻感受朱德同志坚定的决心和高尚的品质。第五节:我是金牌宣讲“扁担故事会” 教师创设情境:挑粮任务圆满成功!这个故事歌颂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同学们。这根扁担的故事需要我们每一位宣讲员传扬出去! 宣讲活动: 接力讲故事:根据图片和关键词(挑粮、山高路陡、藏、刻、敬爱),小组接龙讲故事。 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通过宣讲故事抒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设计意图:这是单元核心任务的落地,在趣味活动中完成口语表达的训练和精神的升华。第六节,生字指导。1.出示生字“非、每、战、士、戴”,请同学们观察这5个字的结构。 2.观察生字的书写特点,交流。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书写“戴、战”。 4.学生描一写二,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并想象这是在自己扁担上写名字。 5.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对于书写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笔画、笔顺的指导。 观察与倾听: 观察教师板书或课件展示的范字,认真听教师讲解字形结构、关键笔画、笔顺及书写要点 实践练习: 在课本或练习本上认真书写生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