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雷州二中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思想政治答题卡扫描关注错题班级姓名学校考场号座位号注意事项准考证号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0[0][0][0][0]11][1]3.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1][2][2[2]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3][31[3]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4141[4]5][51[5]61[6[6]正确填涂■错误填涂名鸟7[7]考生禁填81818缺考 违规 (由监考老师填涂)99[9][9][9]客观题(共20题,共60分)1 [A][B]IC][D]6[AJIB]IC]ID】11【AJ【BJ[CJ[DJ16【AJ[BJ[C][DJ2[A][B][C】[DJ7 [A]IB][C]ID]12[A】[B][CJ[DJ17 [A][B]IC]ID]3 [A][B][C][D]8IA】IB][C】[D]13[A】[B][CJ[D]18【A]IB]IC][D]4[A]IB]ICI[D]9 [A]IB]IC]ID]14【A】[B][C1[D]19【A】IB]IC][D]5 [A][B][C][D]10[AJ[B】ICJ[D]15【A】[B][CJ[D]20【A】IB][CI[DJ主观题(共4题,共40分)21.(12分)(1)(4分)(2)(8分)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1页共2页■请保持答题卡干净整洁,不要污损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2.(8分)23.(10分)24.(10分)_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2页共2页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雷州二中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思想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社会在演进过程中不断变化和发展,其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和动力。贯穿全社会发展过程始终的基本矛盾是( )①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原始社会末期,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取代;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后来土地也变为了私有财产。下列对私有制的产生认识正确的是( )①私有制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确立③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 ④私有制会永远存在,不会消失和灭亡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2025年4月24日,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泊所遗址是商周至汉晋时期云南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滇文化的核心居址区,出土有“滇国相印”封泥、“益州太守章”封泥、简牍等重要遗物。河泊所遗址的发掘成果实证了西南边疆自古以来的国家认同,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叙事的重要范例。关于该遗址反映的社会生活描述正确的是( )①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②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铁制农具广泛使用③人们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④出现了阶级之间的对立,劳动人民深受压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资本家占据的社会财富份额不断增加,而工人占有的财富份额日益下降,由此造成了发达社会中的“相对贫困”现象。在劳动报酬、福利保障等形式的掩盖下贫富问题表现为因劳动能力差异而导致的收入差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产阶级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②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实际就是收入分配差异问题③阶级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④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社会贫困的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幻想描绘,在无产阶级还很不发展的时候,是与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适应的。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都只是表明要消灭当时刚刚发展且形式尚不明显、不确定的阶级对立。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 )①找到了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②其历史局限性有客观必然性③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的意识和利益 ④形成了对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科学认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结合,带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②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所处历史阶段已发生根本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分六个时间段对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为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提供了更加广阔、更加深邃的视野。由此我们可以感悟( )①以人民为中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④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纪念日。100余年前,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山河依然破碎,积贫积弱未改。事实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是( )①由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②由中国封建势力妥协性造成的③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体现 ④帝国主义入侵导致的必然结果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次纪念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抗战胜利为后续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②抗战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③抗战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翻身做主人④抗战胜利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制度建设历来都是我们党十分重视的问题,毛泽东对此曾形象地作出“铲地基”和“起房子”的比喻:“如果完成了全国革命的任务,这是铲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功夫。”以下对“铲地基”和“起房子”这两个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①“铲地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铲地基”实现了有史以来的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起房子”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④“起房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5年7月7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同青少年学生和纪念馆工作人员亲切交流。他对大家说,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百团大战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抗战的意志和力量。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带来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③中国共产党具有凝聚全民抗战力量的号召力④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1953年开始,广东贯彻实施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三大改造,逐步把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社会主义改造轨道。到1956年,广东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顺利进行,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新中国三大改造的完成( )A.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B.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D.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13.毛泽东同志强调:“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对此,党领导编制实施从“一五”到“五五”共五个五年计划,开展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下列对实施五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我们党成功开创并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④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4年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的新局面。由此可见( )①党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②改革开放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③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向纵深推进 ④改革开放已经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1978年,中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GDP增长340倍,9899万人脱贫,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现代化奇迹。如今,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改革开放(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为世界贡献了普适性的发展范式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指明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奋勇拼搏,共获得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金牌数与美国队并列世界第一,创造了我国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的历史最佳战绩。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主要得益于( )①坚持道路自信,走中国特色体育强国发展之路 ②坚持理论自信,为体育健儿提供强大精神力量③坚定制度自信,凭新型举国体制支撑竞技突破 ④坚定文化自信,以科学理论指引体育事业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 九三阅兵,歼击机梯队是受阅新机型最多的梯队,5型战机更是制胜尖刀上的刀尖。电子战飞机歼-16D,隐身战机歼-20、歼-20A、歼-20S和歼-35A的集中亮相,不仅体现出“歼击机家族”的不断壮大,更体现出中国空军综合作战能力的不断提升。谁能想象,75年前的开国大典,参与阅兵的飞行编队只有17架飞机,没有一架“中国造”。75年,中国空军综合作战能力的不断增强说明(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决定了党的基本路线也发生变化②党领导人民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坚持自立自强、创新发展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的正确道路④我们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实现中国社会飞跃的根本动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时代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中蕴含和孕育着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开启新的量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量。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②新时代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主题③我们要坚持群众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④这体现了我党把握社会历史规律的高度自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消灭、中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不是移植他国的现代化,而是中华文明赓续、更新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推动中华文明与时俱进、返本开新,为世界文明增添光彩。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 )①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与其他民族文明成果互不相关 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024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邓小平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认为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勋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长远的。下列对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勋认识正确的是( )①为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顺利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做出卓越贡献②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④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 .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近期,美国又出现了大批生产企业关闭破产、工人失业、信用关系被破坏等现象,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对此,马克思曾经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材料二 2024年诺贝尔奖,于2024年10月7日至14日陆续揭晓,诺贝尔三大科学奖两项颁给AI,将人工智能的相关话题推到了新的高度。AI技术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将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它的应用将提升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它替代劳动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将前所未有。当前,欧美国家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危机四伏。小明认为,借由AI这一科技“东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革新生产工具,积极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能使资本主义远离经济危机。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魔鬼”是指什么?请谈谈资本主义“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的直接原因。(4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关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百年来,党和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弘的史诗,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8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哈尔滨以开放创新赋能冰雪经济,借亚冬会东风共筑亚洲冰雪梦。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领导下,哈尔滨从“共和国长子”到“东北亚明珠”,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的跨越。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哈尔滨新区成为中俄合作的“桥头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城市规划,打造“冰雪文化之都”;依托冰雪文化资源,创新开发冰雪旅游IP。如今,哈尔滨GDP已突破6000亿元,冰雪经济占GDP比重接近30%,民生福祉持续提升。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有关知识,分析哈尔滨取得发展成就的根本原因。(10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回望75年光辉历程,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推动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走出一条通往现代化的全新道路,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华巨轮驶入历史新航道。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2024年7月,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的理解。(10分)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第二次月考_思想政治答题卡_.pdf 高一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