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江山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江山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年第一学期10月份阶段性检测八年级化学试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55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最早制定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屠呦呦 C.拉瓦锡 D.道尔顿
2.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4月27日,神舟二十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移交了空间站的钥匙。5月22日,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以下过程不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
A.火箭点火发射 B.航天员乘组移交钥匙
C.航天员打开舱门出舱 D.航天员安装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
3.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B.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变质了
C.氢氧化铜受热能分解;汽油燃烧
D.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
4.下列内容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A.改良水稻品种 B.生产色泽鲜艳的衣料
C.生产钢材建筑楼房 D.生产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5.科学发展常以如题图所示的方式推进、循环。公元前5世纪,有哲学家猜想: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这属于
A.观察现象 B.提出问题 C.建立假说 D.实验验证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天然气用作燃料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铜用于制作导线 D.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7.校园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差
B.废旧电池和易拉罐混在一起回收利用
C.提倡使用塑料袋,更便捷
D.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有利于调控工业布局、减少空气污染
8.下列标志中,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 )
A. B.
C. D.
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试管洗涤干净后,将试管口向上放置在试管架上
B.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不能随意丢弃,一定要放回原瓶
C.实验完毕后,应及时洗涤所用的器皿,仪器、试剂归类整理,放在规定的位置
D.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
10.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错误的是
A.取用固体试剂时,先把试管直立,再放入固体试剂
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预热,再对着试管中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C.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先把管口用水湿润,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转动插入
D.检查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11.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于药品加热的是( )
A. B. C. D.
12.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有托盘天平称得12.8g食盐
B.用体温计测得体温为37.5℃
C.用10mL量筒量取了5.6mL稀盐酸
D.只用胶头滴管量取了1mL水
13.实验课上,小明用酒精灯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一系列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倾倒液体 B.夹持试管
C.点燃酒精灯 D.加热液体
14.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了,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地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③⑥ C.②④ D.③④⑤
15.如图所示,在使用量筒量取5mL液体的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50mL量筒
B.细口瓶倾倒液体至5mL
C.倾倒液体接近5mL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D.滴管滴加液体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6.(4分)通过下列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以下各组家庭用品?请将有关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颜色 ②气味 ③状态 ④硬度 (提示:鉴别的方法不一定是一种)
(1)水和白酒 (2)白醋和酱油
(3)白糖和食盐 (4)铜丝和铁丝
17.(5分)在流感高发期,“84”消毒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其消毒原理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消毒的作用,但次氯酸见光易分解。“84”消毒液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吸入时会对人的喉咙和眼睛造成强烈刺激,严重时会造成窒息。
(1)“84”消毒液的物理性质是 (任写一条)。
(2)由材料可知,次氯酸的化学性质有 、 。
(3)“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原因是 。
(4)若不慎将“84”消毒液喷洒在手上,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18.(4分)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问题。
(1)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如图是小明同学称量一定量的氯化钠的实验示意图。
①如图乙中,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 g。
②某同学欲称取15g氯化钠,称量前如果指针偏左就开始称量,则实际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g。
(2)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
②用B操作量取水的体积与实际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
19.(4分)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科技工作者主题活动,加强社会热点问题的科普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请回答下列科普活动模拟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要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生。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     在桌面上。
(2)实验结束后仪器的摆放或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填字母)。
(3)用试管加热时,夹持试管使用     。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分析其理由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20.(7分)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假设】
(1)猜想1:一定是化学变化;猜想2:    ;
【实验探究】
(2)完成填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二: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颗状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结论】
(3)猜想     (填“一”或“二”)正确;
【实验拓展】
(4)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     。
21. (8分)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小化同学及其小组同学对蜡烛开展实验探究。
(1)探究石蜡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观察到蜡烛浮在水面上,由此得出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对比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
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后抽出火柴梗,观察到火柴梗______处的位置先变黑(选填“a”“b”或“c”),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酒精灯火焰的______部分的温度最高。
(3)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石蜡由碳氢等元素组成,往往含有碳元素(C)、氢元素(H)的物质完全燃烧会生成水及二氧化碳气体。小组同学按照以下设计进行实验:
将甲、丙两个干燥的锥形瓶分别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收集气体,片刻后用橡胶塞塞住锥形瓶。乙、丁两个锥形瓶内装有空气。实验a中,足够冷却后观察到甲瓶______,乙瓶内壁无明显现象;实验b中,在丙、丁锥形瓶中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观察到丙瓶______,丁瓶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上述实验中,乙瓶和丁瓶的作用是_____。写出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4)嘉嘉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22.(8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用来量取5ml液体的仪器是 。
(2)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时用 (填仪器名称,下同)
(3)①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③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 ;④洗涤试管应使用 。
(4)下列操作有一处错误,请指出操作的错误之处:2025--2026年第一学期10月份阶段性检测八年级化学试题答案
1-5 AADAC 6-10 ADBCA 11-15 ADABC
16.(1)② (2)①②都对 (3)② (4)①
17.(1)无色或淡黄色(或有刺激性气味) (2)强氧化性、见光易分解
(3)两者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 (4)对皮肤有刺激性
18.(1)12g 小于 (2)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偏小
19. (1)倒放 (2)C (3)试管夹 外焰温度最高
20. (1)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水雾/水珠;物理; 变浑浊;化学; (3)二;
(4)使水蒸气液化,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21. (1)石蜡密度比水小 (2) a 外焰
(3) 锥形瓶壁有水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对照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4)C
22.(1)c a i (2)药匙 (3)酒精灯 胶头滴管 广口瓶 试管刷
(4)试管直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