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人类发展史上,中国科技成就斐然。下列各时期产品使用的材料,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的是
A.黏土烧制的泥活字模
B.利用中国古代造纸术生产的蔡侯纸
C.嫦娥六号月背采样使用的轻质铝合金取芯管
D.光伏发电使用的硅太阳能电池板
2.太空“冰雪”实验是将过饱和醋酸钠液体迅速结晶,形成热的“冰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钠属于弱电解质 B.析出的晶体属于共价化合物
C.醋酸钠属于强酸强碱盐 D.结晶形成冰球是一个放热过程
3.铈锆基稀土催化剂( 可用作 技术的催化剂。其中一个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S<0
B.恒容条件下,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其他条件一定,增大压强,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降低反应温度,能提高 NH3、NO 的平衡转化率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个 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 g
B.34 g H2O2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2NA
C.的稀盐酸中含 HCl 分子的数目为0.1NA
D.向蒸馏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22.4 L Cl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5.下列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叙述错误的是
A.的氨水中有0.1m ol的氮原子
B.温度不变时,往 H2O 中通入 HBr,H2O的电离程度会减小
C.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消耗 NaOH一样多
D.在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c(H+)和c(OH-)不能同时增大
6.已知“精炼硅”的反应历程如下:
历程I:
历程II:
历程III:SiHCl3(l)+H2(g) =Si(s)+3HCl(g) ΔH3= +238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HCl3(g)比SiHCl3(l)更稳定
B.历程I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C.历程II为放热反应且
D.1molSi(s)与3molHCl(g)能量之和小于1molSiHCl3(l)与1molH2(g)能量之和
7.下列事实不能证明 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A.HNO2和NaCl不能发生反应
B.HNO2溶液中存在和 HNO2
C.常温下0. 1m ol·L-1HNO2溶液的pH=2.1
D.常温下pH=2的 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pH约为3.1
8.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关闭止水夹a,锥形瓶内用电磁搅拌器搅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x是碱石灰,目的是防止污染
B.开始搅拌后锥形瓶壁逐渐变冷,说明该反应吸热
C.锥形瓶内壁贴一块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开始搅拌后试纸会变红
D.搅拌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a,有大量白烟产生,说明有升华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或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 实验结论(或目的)
A 常温下,用pH 计测得某酸HA 饱和溶液的pH=a,某酸HB 饱和溶液的pH=b,a>b 酸性:HB>HA
B 其他条件相同,向2支盛有5mL 不同浓度 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取1mL 0.1m ol·L 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 mL 0.1mol·L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证明 KI 与FeCl3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D 将封装有 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浸泡在热水中,气体颜色变深 2NO2 (g)N2O4 (g)为放热反应
A.A B.B C.C D.D
10.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X(g)Y(g)+mZ(g) Δ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m>2
B.该反应的△H>0
C.a、b、c三点平衡常数:
D.a、b、c三点的反应速率:
11.氮氧化物(NOx)为燃油汽车尾气中主要受管制的成分之一,其控制技术的研发十分重要,燃油汽车排气管内部安装三元催化剂处理 NO的反应如下:。该反应相对能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基元反应的ΔH 都小于0
B.上述总反应的ΔH=-674.9 kJ·mol-1
C.反应3控制总反应的速率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ΔH 的值
12.化合物甲是印染业重要的助染剂,其结构式如图。W、X、Y、Z是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三个短周期均有分布,其中Y 的原子半径最大,X和Z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甲中X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X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D.X、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13.常温下,向浓度为 体积为 V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测得溶液的pH随盐酸的加入量发生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d点时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酸的浓度为
B.a点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由b→c点过程中,n()减小
D.由d点可以得出 NH4Cl溶液显酸性
14.实验小组用滴定法测定 NaOH 样品(杂质为 的含量,步骤如下:
①称取1.012g的样品,并配制成100 mL 溶液;
②取出25.00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溶液,用浓度为 的盐酸滴定至终点,重复此操作三次,平均消耗盐酸体积为24.00 m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配制溶液时需要使用100 mL容量瓶
B.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C.配制溶液时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NaOH样品中含 NaOH 的质量为0.8g
二、解答题
15.化学反应对防治环境污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 NO 还原为氮气和水,反应机理为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E2-E1= kJ/mol。
②加入催化剂,E2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NO的转化率且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缩小容器的体积    C.增加CH4的浓度
(2)工业上常用次氯酸钠除去水体中氨氮(以NH3表示)的污染,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HClO 为一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 。
③该反应需控制温度,温度过高时水体中氨氮去除率降低的原因是 。
④各取10 mL pH=3 的 HCl、HClO 两种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到1 L,其pH 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曲线 N 表示 (填化学式)加水稀释 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图,a= 。
16.常温下,用 的NaOH溶液滴定25.00 mL一定浓度的醋酸(pH=3),选择酚酞溶液做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后停止滴定,并记录 NaOH 溶液的最终读数,再重复滴定3次。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 编号 待测醋酸溶液 的体积/mL NaOH 标准液 的浓度/( mol·L ) NaOH 标准液 初始读数/mL NaOH 标准液 终点读数/mL
1 25.00 0.1250 1.70 21.68
2 25.00 0.1250 0.60 21.65
3 25.00 0.1250 0.80 20.82
4 25.00 0.1250 0.00 20.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根据数据分析醋酸溶液的浓度是 mol·L-1,则醋酸的电离常数Ka约为 。
(3)滴定时,将NaOH标准液装在如图中的 (填“甲”或“乙”)滴定管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4)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就装入醋酸待测液会导致所测醋酸溶液的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常温下,向稀 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数据变大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E.
(6)T℃下, 将pH=3的CH COOH溶液与 pH=10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中”)。
17.海洋是人类的宝库,世界上超过60%的Mg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海水冶炼 Mg的工艺如下:
(1)“物质1”的化学式是 ;苦卤是海水晒盐后的余液,“物质2”最好选用 (填“苦卤”或“天然海水”),理由是 (回答一点即可)。
(2)一系列操作包括 、 、过滤等步骤。
(3)欲测量 (氯化镁晶体)中的n值,可将氯化镁晶体置于坩埚中,450℃时在 HCl气流中加热,充分脱水(图a)。整个测量过程至少需进行 次称量,当 质量相差0.1g以内则证明氯化镁晶体已完全失去结晶水。已知:无水MgCl2易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加热后需留在坩埚中,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再称量(图b)。
(4)“电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污水处理中常用 Mg还原硫酸酸化的 铬元素被还原为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中研发CO2的转化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1)CO2加氢可制备甲醇(CH3OH)。在容积为2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测得 CO2和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
时间 0 min 4m in 8 min 12 min 16 min
n(CH OH)/ mol 0 0.40 0.65 0.75 0.75
n(CO )/ mol 1 0.60 0.35 a 0.25
①a= ;0~4min内,v(CO2)= 。
②第4 min 时v正(CH3OH) (填“>”“<”或“=”)第12 min时
(2)可以通过CO 制备得到二甲醚(DME)。方法如下:Ⅰ:-1。伴随副反应: -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制备二甲醚。按照 投料,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O、CH3OCH3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CO 的选择性=×100%
CH3OCH3的选择性=×100%
①当温度超过290℃,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 。该实验条件下,200℃时CH3OCH3的平衡产率为 。
②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Ⅱ, 其中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p为气体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温度为T ℃时,将物质的量均为1mol的CO2和H2充入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I,当CO2的转化率为50%时 则平衡时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 ;T2℃达到平衡时, 则 T1 T2(填“ >”“<”或“=”)。
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C
6.B
7.A
8.B
9.D
10.D
11.B
12.D
13.C
14.C
15.(1) 1160 减小 C
(2) 2NH3+3NaClO=N2↑+3NaCl+3H2O HClO H +ClO 温度过高,HClO 发生分解 HClO 5
16.(1)OH +CH3COOH=CH3COO-+H O
(2) 0.1000 10-5
(3) 乙 滴入最后半滴NaOH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无影响
(5)AC
(6)酸
17.(1) CaO 苦卤 苦卤中Mg2+浓度更大
(2)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3) 4 最后两次称量
(4)MgCl2(熔融) Mg+Cl2↑
(5)3Mg++14H+=3Mg2++2Cr3++7H2O
18.(1) 0.25 0.05mol L min >
(2) 温度超过290℃时以反应II为主,反应II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CO2平衡转化率升高 40% 1.25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