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将 进 酒
——李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今生前有限杯。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酒”与“诗”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导入新课

读音:qiāng,请的意思。例如:《诗经》中《将仲子》。
将进酒意为“请喝酒”,是让人喝酒的劝词。李白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文题解说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诵读诗歌
将(qiāng)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ū)取对君酌(zhuó)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https://www./
将进酒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②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③须尽欢,莫使金樽④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⑤一饮三百杯。
①将进酒,汉乐府旧题。将,请。进酒,饮酒。
②高堂:高大的厅堂。
③得意:指有兴致。
④金樽:酒杯的美称。
⑤会须:应当。
梳理诗歌大意
https://www./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⑥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⑦,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⑧昔时宴平乐⑨,斗酒十千⑩恣欢谑 。
⑥钟鼓馔玉:指击钟敲鼓,食用珍美的菜肴,代指富贵生活。
⑦寂寞:指不为世所用,默默无闻。
⑧陈王:指曹植,曾被封为陈王。
⑨平乐:宫观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附近。
⑩斗酒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指酒美而贵。
恣欢谑:尽情地欢乐戏谑。
https://www./
主人 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 对君酌。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 将出 换美酒,与尔同销 万古愁。
主人:元丹丘。
径须沽取:毫不犹豫地买酒。径须,直须、应当。
五花马:一种名贵的马。
千金裘:珍贵的皮衣。(裘:毛皮衣服)
儿:侍僮
将出:牵出、拿出
销:排遣
任务一:
感知—李白的心情
在诵读、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谈谈你从诗中读出李白的心情是如何的,依据是什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思考:作者悲什么?是如何表现“悲”的
李白24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29岁,初入长安,无功而返;41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43岁,奸佞当道,赐金放还。与友人畅饮、作《将进酒》时,李白已年逾五旬。得到朝廷的诏令,“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而今功业一事无成,却已早生华发。对于有才华、有抱负、渴望有所作为的李白而言,怎会不感慨唏嘘,悲从中来?
悲: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比喻、夸张、反衬
比兴:先言黄河以引起所咏之悲,同时用流水喻时光。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想象、夸张:天上来、朝暮。空间范畴的想象夸张,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时间范畴的夸张,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短促。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思考:作者乐什么?是如何表现“乐”的。
欢:朋友相聚,及时行乐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夸张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直接抒写人生得意,需纵情欢乐。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三百杯”夸张地写出朋友相聚时的豪爽。
“有用”而“必”、“还”,写出了作者的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积极用世的态度。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思考:作者愤什么?是如何表现“愤”的。
愤:怀才不遇,志不能抒
借代、对比、用典
“钟鼓馔玉不足贵”使用了借代的手法。“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对比,写出了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 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诗才敏捷,才华横溢,遭受排挤和压抑而命运坎坷,壮志难酬而沉溺酒乡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
用典: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曹植,字子建,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 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浇愁。
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dàn),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王士祯(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用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 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
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李白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
7,结合李白的思想经历,分析李白为什么不愿醒来?
李白在沉醉中可以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痛苦。什么样的现实让他痛苦呢?社会黑暗,朝廷奸佞当道,权贵掌权,达官贵人结党营私,排斥贤能。这样的现实还曾让李白发出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李白“怀抱利器而无所用”,“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只好以酒为解脱。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思考:作者狂什么?是如何表现“狂”的。
狂:释放情感
夸张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夸张,作者抑郁不得志,只能将所有的情感通过酒来消除。
任务二:
体会——李白的情感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1.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
2.表达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
3.显示了诗人对未未充满无限的信心。
4.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形象思想情感:
任务三:
认识——李白的形象
从诗中读出一个怎样的李白。
乐观
狂放
自信
豪爽
怀才不遇
乐观、自信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豪爽、狂放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怀才不遇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任务四:
感受——李白的浪漫
①气势豪放,感情激越,黄河之水势不可挡的气势,纵情欢乐的狂放,自我肯定的豪情,视权势如粪土的愤慨,以"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的豪爽大度,生动形象地抒写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
②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表丝暮成雪","三百杯"、"万古愁"等句,既表现了豪迈的诗情,又不给人以空洞浮夸之感;既想象奇特,又不失险怪,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
③在语言的运用上,这首诗以七言为主,而以三言、五言、十言句点染其间,参差错落,好象行云流水,飘逸奔涌,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浪漫主义在《将进酒》在中是如何体现的?
拓展阅读
李白孤独时要喝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忧愁的时候离不开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与友人相约高兴时要豪饮酒: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
赏景时有酒助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作客时当然要有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悼念时还是缺不了酒: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哭宣城善酿纪叟》
拓展阅读
李白的生活时时处处离不开酒,难怪杜甫评价他: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他的《寻李白》一诗中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就是这样诗酒相依,诗达意,酒传情,为我们留下了近千首脍炙人口的佳篇,成为大唐王朝,乃至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璀璨的明星。他的才情、他的傲骨直到今天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值得我们后人永久地回味、敬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