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研学小组于某日进行太阳观测活动,在天文软件的帮助下绘制如下表格。第二天,日落方位较前一天偏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时间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18时 19时
太阳方位 176° 257° 268° 274° 279° 285° 290° 294°
太阳高度 86° 76° 63° 49° 36° 23° 10° -3.5°
注:太阳方位数值,0°为正北,90°为正东,180°为正南,270°为正西,其他方位以此类推。太阳高度数值,负值表示太阳在地平面以下。
1.该地位于我国( )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2.该日( )
A.日落前后太阳方位角移动速度最快 B.我国昼长夜短且昼长在变长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D.北京时间6时左右太阳位于正东方位
2024年7月24日,台风“格美”在我国台湾省东部盘旋走出逆时针转圈路径,于25日0时前后在台湾省宜兰县沿海登陆,25日19时50分前后,在福建省莆田市沿海二次登陆。下图为北京时间2024年7月20日~27日每日20时台风“格美”中心所在位置及气压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月23日至26日台风“格美”势力强弱的变化趋势( )
A.持续增强 B.持续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
4.24日台风“格美”在台湾省东部走出逆时针转圈路径的主要影响因素( )
A.地形 B.副热带高压 C.洋流 D.季风环流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科研团队研究了沙垄间地上新月形沙丘密度的空间变化。他们布置了11个均匀分布的观测样地,如图,收集了风速和沙源供给的数据表。研究发现,沙垄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当沙丘迎风坡侵蚀大于背风坡堆积时,沙丘密度减小;反之则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观测样带编号 地貌部位 沙源供给状况 风速变化
1、2 沙垄背风坡基部 好 风速减小
3.4 垄间地近沙垄背风侧
5、6、7 垄间地中部 差 风速增大
8.9 垄间地近沙垄迎风侧
10、11 沙垄迎风坡基部 较好 风速减小
5.研究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6.符合观测样地1到11新月形沙丘密度空间变化特征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石冰川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广泛分布的一种冰缘地貌,是含冰的寒冻风化岩(碎)屑或冰碛物,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沿着山谷或坡面向下缓慢蠕动的舌状或叶状堆积体。石冰川表面岩屑覆盖层具有保温隔热作用,有效地增强了石冰川长期蓄水能力。下图示意石冰川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岩屑堆的形成过程是( )
A.冰体融化—冰川运动—碎屑堆积—吸纳碎屑
B.吸纳碎屑—冰体融化—冰川运动—碎屑堆积
C.冰川运动—吸纳碎屑—碎屑堆积—冰体融化
D.冰川运动—吸纳碎屑—冰体融化—碎屑堆积
8.相比于一般冰川,石冰川( )
A.对基岩的侵蚀作用较弱 B.受气温变化的影响较大
C.反射太阳辐射更明显 D.内部融化较慢
日本暖流在台湾岛东侧北上至日本列岛,有一分支进入台湾海峡而后北上进入东海,另有一分支进入东海北部,影响到黄海。黄海沿岸流和东海沿岸流均有显著季节变化。下图示意黄海和东海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推测黄海沿岸流洋流势力最强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与乙处海域相比,甲处海域表层海水( )
A.盐度低 密度大 B.盐度低 密度小
C.盐度高 密度大 D.盐度高 密度小
11.关于长江水汇入对东海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减弱了沿岸流 B.大气降水增加 C.渔业资源增多 D.海水盐度升高
高山林线交错带是山地森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的过渡地带,其上边界为树线,由孤立的树木连接而成,下边界为林线,是郁闭森林的最高海拔上限。白马雪山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中段,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山高谷深,自然景观垂直带谱十分明显。图1为“树种线、树线和郁闭型林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图”。图2示意白马雪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随高程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白马雪山的林线海拔约为( )
A.3500m B.3900m C.4100m D.4500m
13.白马雪山树线与树种线之间的植被( )
A.以阔叶林为主 B.以针叶林为主 C.以矮曲林为主 D.以灌草为主
14.白马雪山海拔2300m以下森林逐渐消失,出现林线倒置,其原因为( )
①受干热的东南风影响 ②受山谷风环流的影响
③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 ④山地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石羊河流域拥有农耕和游牧两种文化体系。图1为石羊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图2为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距今5000年前后至现在石羊河流域干湿状况的变化( )
A.一直湿润 B.一直干旱
C.由湿润变为干旱 D.由干旱变为湿润
16.与古冲积扇相比,新冲积扇位置更靠近山麓,其原因是( )
①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②山麓因风化侵蚀后退
③区域水循环水量增大 ④下游地区地势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关于石羊河流域农业文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耕文化分布在山麓冲积扇,雨热充足,农作物品质好
B.石羊河上游地区,高山融水汇集,地下水位较高,适合发展灌溉农业
C.游牧文化分布在石羊河下游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不适宜耕作
D.石羊河流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草原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
2023年4月,我国首条“西氢东送”输氢管道工程启动。该管道起于内蒙古乌兰察布,途经河北,终点位于北京市,全长400多公里。管道建成后,在乌兰察布大规模绿电制氢,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图1为“西氢东送”工程线路图,图2为氢能产业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乌兰察布市能成为“西氢东送”工程起点的根本原因是( )
A.土地面积辽阔 B.风、光资源丰富 C.基础设施完善 D.市场需求量大
19.推测未来在乌兰察布大规模绿电制氢的最大瓶颈是( )
A.水资源紧张 B.能源外运能力不足 C.市场竞争激烈 D.技术力量薄弱
20.“西氢东送”工程的推广实施,对国家安全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改善东部各地大气质量 B.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C.推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D.助推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研究表明,城镇化与食物系统存在相互连接的关系。食物系统是由初级农产品生产、食物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共同组成的系统。下图示意北京市城镇化驱动因子与食物系统变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北京市食物系统变化最初始的城镇化驱动因子是( )
A.收入增长 B.空间扩张 C.需求多元化 D.人口集聚
22.关于城镇化与食物系统相互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集聚会导致本地农产品热量供给减少
B.空间扩张对年末实有耕地面积有负向影响
C.土地、劳动力非农化使外地供应比例增加
D.需求多元化对膳食热量总需求的影响最小
23.为缓解北京市食物的供需矛盾,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北京市耕地面积,确保食物全种类自给
②打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完善流通体系
③建设外地生产基地,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倡导单一膳食结构,减轻食物供应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综合题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黑河干流流经祁连山区,于莺落峡出山进入河西走廊,历史上,甘州河与黑河原为两条河,河流袭夺后形成今天的水系形态。河流流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冰雪融水补给比重小。研究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黑河上游降水量和气温逐年升高,但气温升高不利于黑河上游流量增大。
材料二:河流不同河段的下切侵蚀速率存在差异,河谷纵剖面上往往会出现坡度转折点,即裂点。一般情况下,裂点会不断向河流上游移动。下图示意现代黑河上游(局部)水系,裂点位置及其上下游河流剖面,以及河流袭夺前水系。
(1)推断甘州河与黑河的袭夺关系,并指出现今八宝河的流向。
(2)简述河流袭夺后黑河水系特征的变化。
(3)简述河流袭夺后裂点上下游河段纵剖面“缓陡”情况,并分析形成过程。
(4)从水量平衡的角度,推测气温升高不利于黑河上游流量增大的原因。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帕米尔高原深居亚欧大陆内陆,第四纪冰期时广受冰川影响。新疆上盖孜村(海拔2600米)位于东帕米尔高原盖孜河谷冰碛平台,众多大块花岗岩漂砾散落村间,这些漂砾中盐类矿物遇湿发生“水化”后,体积易膨胀。受多种因素影响,该村漂砾风化严重,尤其以面向河流下游或河谷的风化穴发育最为典型。图1示意上盖孜村位置及花岗岩漂砾实景图。图2漂砾风化穴形态发育顺序示意图。
(1)说明盖孜河谷两侧漂砾众多的原因。
(2)结合该地谷风特点,简述上盖孜村河谷一侧漂砾风化穴发育典型的原因。
(3)漂砾形成风化穴一般经过“蜂窝”“帽舌”阶段,根据风化穴形态发育顺序示意图(图2),在虚线框内补画出阶段2“蜂窝”状风化穴形态。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雕节”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重要节日。冰雕使用的冰块采自松花江某河湾北岸,此处长约300多米,河道弯曲近90度,冰层厚实无气泡。图1为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图2为采冰点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23年12月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论坛在哈尔滨召开。试验区所涵盖的哈尔滨片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及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图3为哈尔滨片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析哈尔滨冰雕采冰点选址的优势。
(2)简述哈尔滨冰雕节成功举办的有利条件。
(3)从产业集聚的角度,简述哈尔滨片区集中布局在该市江北地区的理由。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A 6.B
7.D 8.D
9.D 10.A 11.C
12.B 13.D 14.D
15.C 16.A 17.D
18.B 19.A 20.D
21.A 22.D 23.B
24.(1)黑河袭夺甘州河;自东南向西北注入黑河。
(2)黑河流域面积变大;流程变长;支流增多;落差增大(注:4点选3点)。
(3)上缓下陡;甘州河与黑河连接,河谷纵剖面坡度出现转折,裂点上游河谷纵剖面坡度小于下游,形成“上缓”;黑河流量增加,下切侵蚀速率加快,裂点下游河谷纵剖面坡度明显变陡,形成“下陡”。
(4)黑河上游冰雪融水补给比重小,气温升高导致的冰雪融水补给增加对河流补给量的影响小;气温升高加剧蒸发,增加河流支出量会减少黑河上游的流量。
25.(1)深居内陆高原,昼夜温差大,花岗岩易崩解破碎,砾石分布广泛;第四纪冰期时,冰川携带砾石运动,侵蚀地表形成U形谷;气候回暖冰川消退后,砾石散落于U形谷冰碛平台;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漂砾分布于河谷两侧。
(2)河谷两侧有高山夹持,谷风风力大,侵蚀作用强;谷风湿度较大,漂砾盐类矿物易发生“水化”作用,加剧了风化穴的形成。
(3)得分要点:风化穴朝向河谷谷风方向且呈钩状;风化穴内壁圆滑。
如图所示。
26.(1)位于河流凸岸,流速慢,易结冰,冰量多;冰层无气泡,冰质好;距离冰雕展位置近,便于运输。
(2)气候寒冷,冰雪产量大;纬度高,寒冷期长,冰雕保存时间长;冰雕节历史悠久,作品精美,知名度高;高速贯通,交通便利。
(3)科研院校众多,教育科技优势明显;利于加强技术协作与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成本;规模效应显著,带动地区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