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高炉大呼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亳州市高炉大呼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如图中的物理学家 和邓稼先、任新民、郭永怀、赵忠尧、钱三强、王淦昌、于敏等,怀着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研制“两弹一星”和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学校经常给同学们进行夏季安全教育,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如图所示,漫画中的人认为池水不深的原因是池底反射的太阳光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 ______ 的缘故。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生活中千万不要因为水看起来很浅而下水游玩。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5题图 第7题图
3.靖瑶妈妈在她生日时买了一台智能语音蓝牙音箱,以舒缓紧张的学习状态,当她喊出指令“请播放音乐”,蓝牙音箱便工作起来,放在手里感觉到在抖动,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
4.人们容易分辨唢呐和笛子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5.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一个长方形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应记为 cm。
6.乐乐用不同的刻度尺进行了几次测量,得到了以下数据:52.8cm、9.6mm、7.31dm、4.446m,其中测量值选用刻度尺分度值最小的数据是 。
7.如图所示的手影游戏,手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8.古筝是我国传统乐器之一,是一种多弦乐器,通常有21根弦。通过移动琴码(雁柱)可以调整每根弦的音高,从而改变 (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乙、丙中音调最高的是 。
10.如图光在空气和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大小是 度。
二、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B. 在公路旁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C. 音调是由振幅高低决定的 D. 只要是声波人们都能听到
12.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 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 身高170cm的小明对身边事物的估测, 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单人课桌长3拃(zhǎ),约0.6m B.黑板长1庹(tuǒ),约10m
教室长20步,约35m D.文具盒宽4指,约0.5cm
1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角楼在水中的“倒影”B. 在地面上的“树影”
C. 铅笔在水中“弯折” D. 蜡烛通过小孔成像
14.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下左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A.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5.如上右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发出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已知入射光与水面的夹角为,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射角的大小为 B. 当水面降低时,反射角将变小,光斑将向左移动
C. 当入射光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光斑将向左移动 D. 当水面升高时,到水面的距离将变小
16.如图所示是物理教材中的几幅插图,关于这几幅插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真空铃实验”可以直接证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图乙中,用手捏住“土电话”中间的细线,另一位同学仍然能听到声音
C.图丙中,转速一定时,硬纸片与齿数越多的齿轮接触,则硬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图丁中,摩托车的消声器和高架桥两旁的隔音墙,在防治噪声的环节是相同的
17.关于长度特殊测量,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
A.测量地图上路线的长度,用一根有弹性的橡皮筋重合来测量
B.测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100页的厚度,然后除以100
C.测量一个圆锥体的高,只需要用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即可
D.测量自行车通过的路程,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8.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量角器、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到点,光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 ______ 性。 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两侧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根据记录的多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______ ;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点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19.如图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保持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再用力拨锯条,听其响度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中“保持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是为了保持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变;
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表面去做,回答下列问题:听到和看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硬纸片振动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硬纸片振动
C.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硬纸片振动
20.如图,小明和小华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 。
(2)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并记录平面镜的位置。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一支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
(3)如果将蜡烛A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所成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 、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分)如图所示,表示镜前的物体,请作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分)如图所示,一光线斜射向水面,请作出其对应的反射光线及大致的折射光线。
五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小题6分,第24小题8分,共14分)
23.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米秒,若我国深海探测器某次下沉到米深处静止时发出信号,静待秒钟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声波,求:
探测器此时到海底的距离是多少?
此处海洋深度是多少?
24.测量声音在某根铁管中传播,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听到了两次声音,中间间隔2.5s,已知铁管的长度是918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在铁管一端敲击铁管,为什么听到两次声音?
(2)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是多少?
(3)要使另一端的人听到两次声音,铁管至少多长?(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答案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钱学森 2.折射 3. 振动 4.音色 5.3.25 6.9.6mm
7.不是 8.音调 9.丙 10.30
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12 13 14 15 16 17
B A C B D C D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8.(1)可逆 (2)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C
19.(1)变大;音调;B;
20.(1)位置;(2)不点燃 (3)不变
21.
22.
五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小题6分,第24小题8分,共14分)
23.解:已知声波的速度v=1.5×103m/s,声波传播的时间t=6s,探测器离水面距离=200m
(1)声波所传播的路程=vt=1.5×103m/s×6s=9000m;
探测器此时海底的距离:;
(2)此处海洋深度s=+=200m+4500m=4700m。
答:(1)探测器此时海底的距离是4500米;
(2)此处海洋深度是4700米。
24.(1)由于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所以在铁管一端敲击铁管,声音先从铁管中传到人耳,后从空气中传到人耳,故能听见两次声音;(2)4590m/s;(3)37m.
解:(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所以在铁管一端敲击铁管,声音先从铁管中传到人耳,后从空气中传到人耳,故能听见两次声音。
(2)由v=得,t空===2.7s
由第(1)问分析可知:Δt=t空-t铁=2.5s;t铁=t空-Δt=2.7s-2.5s=0.2s;v铁===4590m/s
(3)要使另一端的人听到2次声音,间隔至少0.1s,Δt=﹣=0.1s
即﹣=0.1s;s′=37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