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国科学家率先使用蚀刻芯片,能做到蚀刻物表面无残留物,该项技术国际领先。所涉及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分子数之比为3:4 D.该反应产物均为气体,故蚀刻物表面无残留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秦始皇兵马俑表面的彩绘体现了当时彩绘工艺和颜料制作水平。《抱朴子》写入了湿法炼铜的原理,《江楼夜话》描绘了一幕美景,《浪淘沙》记载了淘金人的淘金过程。
2.下列对于兵马俑使用颜料的主要成分与其类别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颜色 黑色 棕红色 大红色 绿色
主要成分 炭黑 赭石 朱砂 石绿
类别 有机物 酸性氧化物 电解质 碱
A.A B.B C.C D.D
3.下列有关说法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A.“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该过程涉及置换反应
B.诗句“江雾秋楼白,灯花夜雨青”,描写的雾是一种液溶胶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涉及了过滤操作
D.我国古代用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一种能凝聚水中悬浮物的物质
4.为了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进行了一些实验,下列鉴别方法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银溶液 B.测溶液的pH
C.滴加酚酞溶液 D.进行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5.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置换反应可以转化为乙。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CO CuO C
B Fe Zn HCl
C NaOH NaCl
D HCl KOH
A.A B.B C.C D.D
6.图a~c分别为在不同条件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a中的“”代表的离子是 B.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固体不导电
C.由图b可知,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D.图c表示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
7.在下列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B.加入Fe粉产生的溶液中:
C.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D.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8.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镁与稀硫酸:
B.溶液与Zn粉反应:
C.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D.向溶液中加入石灰乳:
9.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加入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足量铁粉
B 足量
C 少量稀盐酸
D 少量溶液
A.A B.B C.C D.D
10.已知常温下可用:制备,反应前后存在六种微粒:、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产物为 B.氧化剂与还原剂微粒个数比为1:2
C.若有2个生成,则有0.2个电子转移 D.若有1个生成,则有6个HCl参与反应
11.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三种成分的净化,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化合物X可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如图2所示)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每生成1分子,转移5个电子
D.X的化学式为
12.铋元素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溶液呈无色。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加入溶液 ①适量铋酸钠溶液 ②过量的双氧水 ③适量KI-淀粉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呈紫红色 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得到蓝色溶液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中产生的气体为 B.③中KI作氧化剂
C.氧化性: D.还原性:
13.下列有关物质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目标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铁粉(铜粉) 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 淀粉溶液(NaCl) 过滤
C NaCl溶液()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D 稀盐酸(稀硫酸)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4.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②③④⑤⑥⑦中的若干种,且每种离子数目相等,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Ⅰ 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溶液变红
Ⅱ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和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Ⅲ 将Ⅱ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和稀 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不能确定原溶液含有① B.肯定含有①②⑥
C.不能确定原溶液含有③ D.肯定没有④⑤⑦,可能含有①③
二、填空题
15.完成下面题目:
(1)现有下列10种物质:
①石墨②铜丝③④⑤⑥氢氧化钾固体⑦氨水⑧稀硝酸⑨熔融硝酸钾⑩碳酸钙,按物质的分类标准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序号)。
分类标准 能导电 非电解质 电解质
物质
(2)将少量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甲、乙、丙。
①欲制备胶体,应使用 (填“甲”“乙”“丙”)装置。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检验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 ;制备过程不能搅拌,原因是 。
三、解答题
16.I.弘扬红旗渠精神,走强国富民之路。“人工天河”红旗渠就地取材,利用石灰石烧制生石灰,是生石灰烧制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D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C的化学式为 ;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的各个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3)在熔融态下能导电,写出这一过程的电离方程式: 。
常温下,向盛有溶液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与加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4)曲线①表示盛有 (填“”、“”)溶液烧杯的导电能力变化。
(5)曲线o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曲线①和曲线②溶液呈中性的点有 。
17.回答下列问题:
(1)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欲除去其中的,设计提纯流程如图所示:
①试剂b为 (化学式),试剂c溶液为 (化学式)。
②操作X为 。
(2)我国古代炼丹术中用的铅丹与硝酸反应方程式是:X(铅丹),则铅丹的化学式为 ,其中+2价Pb和+4价Pb含量之比为: 。
(3)汽车尾气的CO和NO可用“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写出化学方程式: 。
(4)已知氧化性,在溶有和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若铁粉有剩余,则不溶物一定有铜
B.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和
C.若铁粉无剩余,溶液中一定有,一定无
D.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有,则溶液中可能有
18.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消毒剂,有强氧化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在实验室中利用KClO在碱性环境中氧化制备,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
①易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不溶于乙醇;
②在的强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快速产生;
③氯气有毒,与强碱溶液在低温下生成,温度稍高时生成。
④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中的HCl杂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KOH溶液的仪器名称为 ,连接分液漏斗上端的橡皮管作用是 。
(2)已知: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配平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上述装置连接顺序为 (填小写字母,按气流流经方向)。
(3)为了提高氯气的利用率,减少副反应的发生,除了控制氯气产生的速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时保持KOH溶液过量,原因是 。
(4)纯度测定,取m g新制得的高铁酸钾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测得生成n g气体。该样品的纯度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B A C A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B C B
15.(1) ①②⑦⑧⑨ ④ ③⑤⑥⑨⑩
(2) 丙 (胶体)+3HCl 丁达尔效应(答丁达尔效应的具体操作也得分) 搅拌使胶体聚沉
16.(1) CaO 化合反应
(2)
(3)(熔融)
(4)
(5)
(6)a、d
17.(1) HCl 过滤
(2) 2:1
(3)
(4)AD
18.(1) 三颈烧瓶 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
(2) cfgbade
(3) 将三颈烧瓶置于0℃~5℃水浴中 高铁酸钾在碱性环境中稳定防止分解,同时能降低高铁酸钾的溶解度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