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04周 脂肪烃的性质及应用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1. 乙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其中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3 + Cl2 CH3CH2Cl + HCl,该反应属于( )A. 加成反应 B. 加聚反应 C. 卤代反应 D. 酯化反应2.下列有机物的用途错误的是( )。A.聚四氟乙烯常用于制作不粘锅涂层 B.乙烯常用作水果催熟剂C.9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皮肤消毒杀菌 D.甲烷可以用作燃料3.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并用原油燃烧生成的煤烟制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通过催化裂化及裂解可得到轻质油和气态烯烃B. 石油可通过催化重整分离出石油中含有的苯、甲苯C. 石油可通过减压分馏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D. 石油主要是由烷烃、烯烃及环烷烃组成的混合物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裂化汽油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C.蒸馏石油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下D.裂解石油是工业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5. 下列有关石油加工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所得的馏分是各种单一的烷烃,具有固定的沸点B.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C.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是因为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D.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6. 下列各物质的沸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丁烷 ②2 甲基丙烷 ③正戊烷 ④2 甲基丁烷 ⑤2,2 二甲基丙烷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C. ③>④>⑤>①>② D. ②>①>⑤>④>③7. 中国南海海域是全球范围内石油储量与可开采储量较丰富、开采潜力较大的地方,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石油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D.石油分馏所得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8.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可能是( )。A.2,2-二甲基-3-丁炔 B.2,2-二甲基-2-丁烯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9.有机化合物A的键线式结构为,有机化合物B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有机化合物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化合物A,名称为2,2,3,4—四甲基戊烷B.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9H20C.有机化合物A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D.有机化合物B的结构可能有4种,其中一种名称为2,3,4,4—四甲基—2—戊烯10.下列有关螺[3,4]辛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16 B.一氯代物有 4 种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面 D.与 2-甲基-3-庚烯互为同分异构体11.下列关于烯烃和烷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烷烃则不能B.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能的两倍,因此乙烯比乙烷稳定C.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只能形成一种分子(),而所有烷烃分子之间都不会发生聚合反应D.丙烷在光照下可以与发生取代反应,而丙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与发生取代反应12.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桥环烷烃,二环[1.1.0]丁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 C4H10至少需要2 mol H2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B. nCH2=CHClC. D.+9O26CO2+H2O14.用石油和煤可以得到有机化工生产中需要的众多原料,例如由石油得到的乙烯和由煤得到的苯制聚苯乙烯,生产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CH2===CH2+―→②③A. 通过裂解可以从石油中获得更多的乙烯B. 煤干馏不能直接得到苯C. 反应①为加成反应D. 反应①②③的原子利用率都达到了100%15.Diels-Alder反应,又名双烯合成反应,是指共轭双烯与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化合物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是有机化学合成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1928年德国化学家Diels O和Alder K首次发现和记载这种新型反应,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5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Benjamin List和DavidW.C.MacMillan利用有机分子模拟生物体内“酰缩酶”催化Diels-Alder反应也取得重要进展,荣获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某Diels-Alder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羧酸类有机物C.与可以继续发生Diels-Alder反应D.不考虑立体异构,的一氯代物有3种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16.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分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催化石蜡油分解);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实验现象:试管①加热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液体沸腾;试管②中,有少量液体凝结;往液体中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去;试管③中有气泡冒出;溴水颜色逐渐褪去。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C17H36C8H18+C9H18十七烷 辛烷 壬烯C8H18C4H10+C4H8辛烷 丁烷 丁烯丁烷还可进一步裂解,除得到甲烷和乙烯外,还可以得到另两种有机物,它们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试管③中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试管②中的少量液体的组成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烷 B.乙烯 C.液态烷烃 D.液态烯烃17.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根据下面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操作②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 (2)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写出乙烯和水反应生成B的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 ____________。 (4)物质C的沸点为12.27 ℃,常用于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物质C可通过反应④和反应⑥制得,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反应______(填“④”或“⑥”),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8.回答下列问题。(1)烷烃分子中可能存在以下结构单元:、、、其中的碳原子分别被称为伯、仲、叔、季碳原子,数目分别用n1、n2、n3、n4表示。①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为N(H),则N(H)与n1、n2、n3、n4的关系是N(H)= ___________。②若某烷烃的n2=n3=n4=1,则其结构简式可能是___________。(2)某烯烃分子的键线式为,该烯烃的名称为___________;该烯烃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的烷烃的名称为___________;若该烷烃为炔烃加氢制得,则此炔烃的结构可能有___________种。(3)以1,2-二溴乙烷为原料,制备聚氯乙烯。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有同学设计了如下流程:1,2-二溴乙烷通过反应①制得物质A,物质A再通过反应②制得氯乙烯,写出物质A的电子式:___________,写出A物质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现有以下几种有机物,按要求答题:① CH4 ② ③ ④(1)②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2)上述物质中与②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3)请写出由③生成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II.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4)若该烷烃是由烯烃和1 mol H2加成得到的,则原烯烃的结构有___________(不包括立体异构,下同)种。(5)若该烷烃是由炔烃和2 mol H2加成得到的,则原炔烃的结构有___________种。(6)该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烷最多有___________种。(7)戊二醇与该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范德华力均相近,但是二者的沸点相差很大,造成该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第04周 脂肪烃的性质及应用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5分。1. 乙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其中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3 + Cl2 CH3CH2Cl + HCl,该反应属于( )A. 加成反应 B. 加聚反应 C. 卤代反应 D. 酯化反应【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反应CH3CH3 + Cl2 CH3CH2Cl + HCl可知,反应过程为CH3CH3中的一个H原子被Cl原子所替代的反应,故为卤代(或取代)反应,故选C。2.下列有机物的用途错误的是( )。A.聚四氟乙烯常用于制作不粘锅涂层 B.乙烯常用作水果催熟剂C.9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皮肤消毒杀菌 D.甲烷可以用作燃料【答案】C【解析】不粘锅内侧涂层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A 正确;乙烯具有催熟效果,可用作水果催熟剂,B正确;乙醇通过渗透凝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乙醇浓度过大,使细胞壁脱水形成一层膜阻止进一步渗入,消毒能力减弱,所以75%的乙醇溶液的杀菌消毒能力强于无水乙醇,所以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C错误;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D正确。3.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并用原油燃烧生成的煤烟制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通过催化裂化及裂解可得到轻质油和气态烯烃B. 石油可通过催化重整分离出石油中含有的苯、甲苯C. 石油可通过减压分馏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D. 石油主要是由烷烃、烯烃及环烷烃组成的混合物【答案】A【解析】分离石油中含有的苯、甲苯不需要经过催化重整,催化重整是化学变化,B错误;轻质油(如石油气、汽油、煤油、轻柴油)的分离常采用常压分馏,重油(如重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的分离常采用减压分馏,C错误;石油的常压、减压分馏得不到烯烃,说明石油本身不含烯烃,D错误。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裂化汽油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C.蒸馏石油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下D.裂解石油是工业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答案】D【解析】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错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为分馏,属于物理变化;通过石油的裂化、裂解可以得到小分子化合物,所以石油的裂化、裂解是化学变化,B错误;蒸馏石油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量出去的蒸气的温度,C错误;裂解石油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是工业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D正确。【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3点:(1)裂化汽油的主要成分;(2)分馏、裂化、裂解的区别;(3)石油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及裂解石油的目的。5. 下列有关石油加工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所得的馏分是各种单一的烷烃,具有固定的沸点B.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C.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是因为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D.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石油分馏所得的馏分是多种烃的混合物,A错误;裂解的目的是得到乙烯等短链不饱和烃,B错误;不饱和烃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因为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C正确;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D错误。6. 下列各物质的沸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丁烷 ②2 甲基丙烷 ③正戊烷 ④2 甲基丁烷 ⑤2,2 二甲基丙烷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C. ③>④>⑤>①>② D. ②>①>⑤>④>③【答案】C【解析】对于烷烃,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丁烷和2 甲基丙烷碳原子数为4, 正戊烷、 2 甲基丁烷、 2,2 二甲基丙烷碳原子数为5;2 甲基丙烷含支链,丁烷不含支链,故沸点:丁烷>2 甲基丙烷;2 甲基丁烷含一个支链,2,2 二甲基丙烷含两个支链,正戊烷不含支链,故沸点:正戊烷>2 甲基丁烷>2,2 二甲基丙烷>丁烷>2 甲基丙烷。故选C。7. 中国南海海域是全球范围内石油储量与可开采储量较丰富、开采潜力较大的地方,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石油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D.石油分馏所得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答案】C【解析】石油属于不可再生矿物能源,A错误;石油中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元素,B错误;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C正确;石油分馏的各馏分仍是混合物,D错误。8.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可能是( )。A.2,2-二甲基-3-丁炔 B.2,2-二甲基-2-丁烯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答案】D【解析】、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的名称为3,3-二甲基-1-丁炔,的名称是3,3-二甲基-1-丁烯,故选D。9.有机化合物A的键线式结构为,有机化合物B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有机化合物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化合物A,名称为2,2,3,4—四甲基戊烷B.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9H20C.有机化合物A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D.有机化合物B的结构可能有4种,其中一种名称为2,3,4,4—四甲基—2—戊烯【答案】D【解析】有机化合物A的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选择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则该有机物名称为2,2,3,4—四甲基戊烷,A正确;根据有机化合物A的键线式可知,其为链状烷烃,含有9个碳,分子式为C9H20,B正确;有机化合物A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一氯取代物有5种,C正确;有机化合物B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有机物A,则B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可能的结构有3种,分别为、和,其中的名称为2,3,4,4—四甲基—2—戊烯,D错误。10.下列有关螺[3,4]辛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16 B.一氯代物有 4 种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面 D.与 2-甲基-3-庚烯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根据螺[3,4]辛烷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 C8H14,A错误;该物质结构对称,一氯代物有4种,B正确;该分子最中间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与之相连的 4 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共面,C错误;2-甲基-3-庚烯的分子式为 C8H16,两种物质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11.下列关于烯烃和烷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烷烃则不能B.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能的两倍,因此乙烯比乙烷稳定C.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只能形成一种分子(),而所有烷烃分子之间都不会发生聚合反应D.丙烷在光照下可以与发生取代反应,而丙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与发生取代反应【答案】A【解析】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性质活泼,易发生加成、加聚反应,能与酸性溶液反应而使其褪色,而烷烃是饱和烃,不能发生上述反应,A正确;B.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键能大小关系是:2,乙烯中的双键比较活泼,故乙烯没有乙烷稳定,B错误;C.丙烯形成的加聚产物中,因n值的不同,会有许多种不同的分子,C错误;D.丙烯中有饱和烷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12.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桥环烷烃,二环[1.1.0]丁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 C4H10至少需要2 mol H2【答案】C【解析】二环[1.1.0]丁烷与环丁烯的分子式均为C4H6,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二环[1.1.0]丁烷二氯代物有4种,分别是:,B正确;二环[1.1.0]丁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与其相连的其他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而四面体结构中最多只有三个原子共平面,C不正确;由于二环[1.1.0]丁烷的分子式为C4H6,一定条件下,1mol C4H6能够与2mol氢气发生开环加氢生成1mol C4H10,D正确。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B. nCH2=CHClC. D.+9O26CO2+H2O【答案】D【解析】乙炔和水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nCH2=CHCl→,B正确;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环己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燃烧,,D错误。14.用石油和煤可以得到有机化工生产中需要的众多原料,例如由石油得到的乙烯和由煤得到的苯制聚苯乙烯,生产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CH2===CH2+―→②③A. 通过裂解可以从石油中获得更多的乙烯B. 煤干馏不能直接得到苯C. 反应①为加成反应D. 反应①②③的原子利用率都达到了100%【答案】D【解析】反应①③的原子利用率都达到了100%,而反应②中除生成目标产物外,还生成了其他产物,原子利用率小于100%,D错误。15.Diels-Alder反应,又名双烯合成反应,是指共轭双烯与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化合物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是有机化学合成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1928年德国化学家Diels O和Alder K首次发现和记载这种新型反应,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5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Benjamin List和DavidW.C.MacMillan利用有机分子模拟生物体内“酰缩酶”催化Diels-Alder反应也取得重要进展,荣获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某Diels-Alder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羧酸类有机物C.与可以继续发生Diels-Alder反应D.不考虑立体异构,的一氯代物有3种【答案】C【解析】分子中存在饱和碳原子,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A错误;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和,生成物不是羧酸类有机物,B错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继续发生Diels-Alder反应,C正确;是对称分子,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一氯代物有4种,D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16.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分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催化石蜡油分解);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实验现象:试管①加热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液体沸腾;试管②中,有少量液体凝结;往液体中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去;试管③中有气泡冒出;溴水颜色逐渐褪去。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C17H36C8H18+C9H18十七烷 辛烷 壬烯C8H18C4H10+C4H8辛烷 丁烷 丁烯丁烷还可进一步裂解,除得到甲烷和乙烯外,还可以得到另两种有机物,它们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试管③中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试管②中的少量液体的组成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烷 B.乙烯 C.液态烷烃 D.液态烯烃【答案】(1)防止试管③中液体倒吸回试管②中(或用作安全瓶) (2)CH2=CH—CH3 CH3CH3(3)CH2=CH2 +Br2CH2BrCH2Br 加成反应 (4)CD【解析】石蜡油在Al2O3的催化下发生裂化,生成的产物中含不饱和烃。试管A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倒吸。试管③的作用是验证有不饱和烃的生成。17.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根据下面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操作②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 (2)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写出乙烯和水反应生成B的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 ____________。 (4)物质C的沸点为12.27 ℃,常用于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物质C可通过反应④和反应⑥制得,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反应______(填“④”或“⑥”),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石油的分馏 石油的裂解 (2)CH2=CH2(3)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CH3CH3+Cl2CH3CH2Cl+HCl(4)④ 乙烷与氯气反应将得到多种氯代物的混合物,产物不纯,原子利用率低【解析】(1)石油经过分馏可生产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而上述产品再经过高温裂解可得到乙烯等化工产品,所以操作①、操作②的名称分别为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解。(2)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3)乙烯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乙醇,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该反应为加成反应,反应⑥为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HCl。(4)氯乙烷可通过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和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得,最好的方法是加成反应(④),因为乙烷与氯气反应将得到多种氯代物的混合物,产物不纯,原子利用率低。18.回答下列问题。(1)烷烃分子中可能存在以下结构单元:、、、其中的碳原子分别被称为伯、仲、叔、季碳原子,数目分别用n1、n2、n3、n4表示。①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为N(H),则N(H)与n1、n2、n3、n4的关系是N(H)= ___________。②若某烷烃的n2=n3=n4=1,则其结构简式可能是___________。(2)某烯烃分子的键线式为,该烯烃的名称为___________;该烯烃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的烷烃的名称为___________;若该烷烃为炔烃加氢制得,则此炔烃的结构可能有___________种。(3)以1,2-二溴乙烷为原料,制备聚氯乙烯。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有同学设计了如下流程:1,2-二溴乙烷通过反应①制得物质A,物质A再通过反应②制得氯乙烯,写出物质A的电子式:___________,写出A物质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①3n1+2n2+n3 或2(n1+n2+n3+n4)+2 ②CH3CH2CH(CH3)C(CH3)3 (2)3-甲基-2-乙基-1-丁烯 2,3-二甲基戊烷 1 (3)【解析】(1)①由烷烃的通式CnH2n+2,可知该物质中的氢原子数为N(H)= 2(n1+n2+n3+n4)+2;由于伯、仲、叔、季碳原子上含H原子数目分别为3、2、1、0,所以C原子与H原子数量关系又表示为3n1+2n2+n3 ;②若某烷烃的n2=n3=n4=1,则其结构简式可能是有三种:CH3CH2CH(CH3)C(CH3)3、(CH3)2CHCH2CH(CH3)2、(CH3)2CHC(CH3)2CH2CH3。(2)以官能团碳碳双键编号最小,编号为,该烯烃的名称为3-甲基-2-乙基-1-丁烯;该烯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得到烷烃并编号为,生成的烷烃的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若该烷烃为炔烃加氢制得,碳碳三键的位置只有在端点,则此炔烃的结构可能有1种。(3)1,2-二溴乙烷通过消去反应制得物质A为乙炔CH≡CH,电子式为,乙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和水反应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现有以下几种有机物,按要求答题:① CH4 ② ③ ④(1)②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2)上述物质中与②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3)请写出由③生成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II.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4)若该烷烃是由烯烃和1 mol H2加成得到的,则原烯烃的结构有___________(不包括立体异构,下同)种。(5)若该烷烃是由炔烃和2 mol H2加成得到的,则原炔烃的结构有___________种。(6)该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烷最多有___________种。(7)戊二醇与该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范德华力均相近,但是二者的沸点相差很大,造成该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答案】(1)2,2-二甲基丁烷 (2)①(3)+HBr→ (4)5 (5)1(6)6 (7)戊二醇分子间存在氢键,但2,3-二甲基戊烷分子间不存在氢键【解析】(1)②最长碳链含有4个碳,第二个碳上有2个甲基,系统命名是2,2-二甲基丁烷。(2)②为2,2-二甲基丁烷,上述物质中与②互为同系物的只有①甲烷,与其均为烷烃,相差5个CH2。(3)③生成④是反-2-丁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溴丁烷,故由③生成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Br→。(4)若此烷烃为单烯烃加氢制得,则此烯烃的结构有5种,如(标出碳架) 、、、、。(5)只要是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都存在至少两个H,该位置就有可能是原来存在碳碳三键的位置,该烃分子中这样的位置一共有1处。(6)该烷烃分子中有6种等效氢,故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烷最多有6种。(7)戊二醇分子间存在氢键,但2,3-二甲基戊烷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因此虽然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范德华力均相近,但是二者的沸点相差很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周测卷第4周脂肪烃的性质及应用含答案(教师用).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周测卷第4周脂肪烃的性质及应用(学生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