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南宁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宁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材料一中习总书记改写郑板桥《竹石》诗句,意在鼓励青年需扎根群众,锤炼意志。)
2.D(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第3段顾炎武“将‘士大夫之无耻’提升到‘是谓国耻’的高度,…
强调士人作为国家治理和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可知,普通人与士大夫的无
耻行为对社会风尚和国家治理产生的影响并不相同。)
3.B(A项呼应的是第二部分“立根原在群众中”的思想。C项强调“坚守”与“平凡”,但未能充分
体现第三部分中主动“自找苦吃”,“锤炼了意志”并在变革与发展中“弄潮搏浪”“再攀高峰”的时
代担当。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4.①材料一的“实践”侧重指在基层中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际行动推动发展。
②材料二的“实践”侧重指在治学中要“求实学”,注重严谨的考据,强调学术要解决实际问
题(写有益于世的文章)。
(每点2分,共4分。)
5.①青年要有为事业奋斗而肯吃苦、敢吃苦的决心和毅力,做有益于民生的实事,写有益于时的文
章,摆脱惰气。②青年将个人志向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激发自己审时知变、敢为人先的
情怀(在改革发展的历史伟大进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拒绝暮气。③青年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
想信念,坚守道德底线与做人原则,遏制邪气。
(每点2分,共6分)
6.D(“隐含作者‘郭嘉不死曹操不败’的观点”错误。从文中看,曹操的话表达出“郭嘉不死自己
不败”的意思,但无证据表明这是作者的看法。)
7.B(使用尊称,是关羽出于礼貌的称呼,包含有对以往恩情的感念,但并非视自己为其旧部。)
8.①败而不馁,豪迈乐观。虽屡遭伏击、损兵折将,但每次脱险后都能“大笑”,用笑声激励士气,
稳定军心,展现了其作为军事统帅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和超乎常人的乐观精神。
②骄矜自负,刚愎自用。他的“笑”是对诸葛亮、周瑜的蔑视与嘲讽,体现了他过于自信、轻敌麻
痹的心理,是其性格悲剧的体现。
(每点3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第②处诸葛亮之智一一挫其锐气,驱敌入彀。诸葛亮命张飞在此伏击,意在进一步惊骇曹军,消
耗其战斗力,并将他们驱赶到预设的最终陷阱一一华容道。
第③处诸葛亮之智一一洞悉人性,诱敌深入。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必自误”的性格弱点设下
圈套,使曹操主动钻入陷阱。
第④处诸葛亮之智一一巧借天时,以疲其师。诸葛亮利用恶劣的自然环境折磨曹军,让曹军
体力耗尽、士气崩溃,彻底丧失战斗力,从而使其在关羽出场之际只能束手就擒。
第⑤处诸葛亮之智一一识人驭将,一石二鸟。诸葛亮深知关羽重义气,让关羽在此等候,既借
机放走一败涂地的曹操以成鼎足之势,又成就了关羽的美名。
(每点3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BDF(“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表达完整,“十纸”数量词做“章草”的定语,后置,所以B处应
断句;“遂”是连接副词,前面应断开,所以D处应断句;“常叹”是动词,而与“妙迹永绝”形成
动宾关系,因而F处应断句。)
11.C(意思不相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弥”是“更加”的意思。)
12.B(“蕺山老妇因喜其书法而请他为竹扇题字”错误,根据“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
可知蕺山老妇起初对王羲之在扇子上写字颇为不满,扇子大卖获利后才再次请其题字,“请其题字”
是希望借此获利而非“喜其书法”。)
南宁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答案第1页共3页南宁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青春如何不负:献身为民不负韶华
1981年底,28岁的习近平作出一个不寻常的人生选择一离开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的岗
位,到基层任职锻炼。这在领导与亲朋好友间引起不小震动。彼时,大批知青回城,多年艰苦
的生活让一些人产生“补偿心理”,耽于安逸舒适的生活。“难道我们这代人就该用这种方式弥
补失去的青春吗?”站在改革初起、百业待兴的关口,念及依旧贫苦的乡亲们,年轻的心叩问
着、思索着。“在远离他们的地方作愿意为他们献身的清谈,我心里觉得空,不踏实,我感到
了一种呼唤。”怀着这样的初心,习近平同志赴任正定,决意到人民中寻找自我的价值。
28岁,风华正茂。这恰是自称“二十八画生”的青年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时的年纪。1921
年夏,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先进分子因共同理想走到一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开启改天
换地的历史伟业。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一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口气讲出一连串闪光的名
字一《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是30岁,恩格斯是28岁。列宁最初参加革命活动时只有
17岁。牛顿和菜布尼茨发现微积分时分别是22岁和28岁,达尔文开始环球航行时是22岁,爱
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是26岁。贾谊写出“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时不到30岁,王勃写下
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时才20多岁…
历史上多少伟业发轫于这样的青春岁月,多少圣贤豪杰在青年时代就显露出审时知变、敢
为人先的襟怀。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更是青年英雄辈出。
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该怎样把握?跨越代际的永恒之问,如同高悬的明镜,照彻一辈辈青
年的心灵。
(二)青春在哪里用力:立根基层实处用力
改革开放之初,正当而立之年的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中国青年》
上不是正在争论‘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吗?你实事求是地写写我的实践与体会,就算我
从基层青年干部的角度发个言吧。”
去乡村考察,赶上乡亲锄地、间苗,就撸起袖子跟乡亲们边干边聊,以身作则要求机关干
部“到基层调查,要一下到底,亲自摸情况,直接听反映,寻求‘源头活水’”;了解到当地经
济和农业上“单打一”的现状和农民生活的困难,跑地区、跑省里、跑北京,让老百姓从高征
南宁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