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2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谱法通常用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B.将有机化合物燃烧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直接确定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C.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1∶4D.乙醚与1-丁醇不能利用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别2.燃烧0.1 mol某有机物得0.2 mol CO2和0.2 mol H2O,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B.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原子数目之比为1∶2C.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2个碳原子D.对有机物CH3CH(OH)CH3进行核磁共振分析,能得到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3∶33常温常压下,20 mL某气态烃和100 mL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变为70 mL,则该烃可能为( )A.CH4 B.C2H6C.C4H6 D.C6H64.乙酸和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其结构式分别如下:和。在下列哪种检测仪上显示出的信号是完全相同的( )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B.红外光谱仪C.核磁共振仪D.质谱仪5.下列化合物中,1H核磁共振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 )A. B.CH3OOCCH2CH3C. D.6.下列化合物中,1H核磁共振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 )7.有机物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 D.无法确定8.二甲醚(CH3—O—CH3)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B.利用质谱法C.利用红外光谱法D.利用1H核磁共振谱法9.0.2 mol有机物和0.4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产物经过浓硫酸后,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0.8 g;再通过灼热Cu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3.2 g;最后气体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17.6 g。0.1 mol该有机物恰好与4.6 g金属钠完全反应。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2B.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H6O2C.1 mol该化合物能与2 mol O2发生催化氧化反应D.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 mol Na反应10.某有机物A的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A.HCOOH B.CH3CH2CHOC.CH3CH2OH D.CH2===CHOCH311.某有机物X的红外光谱图如图所示。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A.HCOOH B.HCHOC.CH3COCH3 D.HCOOCH312.“同位素示踪法”可帮助人们认识化学反应的机理,下列用“示踪原子”标示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CH3COOCH2CH3+HOCH3COOH+CH3CHOHB.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K37ClO3+6HCl===K37Cl+3Cl2↑+3H2OC.乙醇催化氧化:2CH3CH2OH+18O22CH3CH18O+2H2OD.乙酸和乙醇在酸性条件下酯化:CH3COOH+CH3CHOHCH3CO18OCH2CH3+H2O13.同位素在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乙酸乙酯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CH3COOCH2CH3+HODCH3COOD+CH3CH2OHB.CH3COOCH2CH3+DOHCH3COOH+CH3CH2ODC.CH3CO18OCH2CH3+H2OCH3CO18OH+CH3CH2OHD.CH3C18OOCH2CH3+H2OCH3C18OOH+CH3CH2OH14.1,3-丁二烯在环己烷溶液中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时,会生成两种产物M和N(不考虑立体异构),其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室温下,M可以缓慢转化为N,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1,3-丁二烯所有原子可在同一平面内B.反应过程中,首先是Br-进攻1,3-丁二烯的不饱和碳原子,然后Br+再进攻C.有机物M的 1H核磁共振谱图中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1∶1∶2D.转化为 (aq)的反应为放热反应15.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4H10O,对其结构进行光谱分析如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A.(CH3)2CHOCH3B.CH3CH2OCH2CH3C.CH3CH2CH2CH2OHD.CH3OCH2CH2CH316.下列装置中有机物样品在电炉中充分燃烧,通过测定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B装置中试剂X可选用________。(2)D装置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E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0.44 g样品,经充分反应后,D装置质量增加0.36 g,E装置质量增加0.88 g,已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该样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4)若该有机物的1H核磁共振谱如下图所示,峰面积之比为1∶3。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5)某同学认为E和空气相通,会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应在E后再增加一个E装置,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有机物C常用于食品行业。已知9.0 g C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 g和13.2 g,经检验剩余气体为O2。(1)C分子的质谱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则C的分子式是________。(2)C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C一定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3)C分子的1H核磁共振谱有4个峰,峰面积之比是1∶1∶1∶3,则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4)0.1 mol C与足量Na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H2的体积是________L。1.2.2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谱法通常用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B.将有机化合物燃烧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直接确定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C.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1∶4D.乙醚与1-丁醇不能利用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别[答案] C[解析]质谱法通常用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质荷比,即得出相对分子质量,A错误;有机化合物燃烧进行定量分析,只能通过生成的CO2和H2O算出分子中的最简整数比,得出该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式,B错误;根据分子的对称性,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1∶4,C正确;红外光谱可以读出分子中特殊的化学键和官能团,乙醚分子为CH3CH2OCH2CH3,1-丁醇为CH3CH2CH2CH2OH,2个分子中含有不同的官能团,故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别,D错误。故选C。2.燃烧0.1 mol某有机物得0.2 mol CO2和0.2 mol H2O,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B.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原子数目之比为1∶2C.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2个碳原子[答案] C[解析]燃烧0.1 mol某有机物得0.2 mol CO2和0.2 mol H2O,根据元素守恒,则该有机物中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氧原子是否存在不确定,则该有机物可能为不含氧原子的CH2===CH2,也可能为含有氧原子的CH3CHO。由分析可知,该有机物可能为含有氧原子的CH3CHO,A项正确;由分析可知,该有机物中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碳、氢原子数目之比为1∶2,B项正确;由分析可知,该有机物可能为含有氧原子的CH3CHO,分子中无碳碳双键,C项错误;由分析可知,该有机物中有2个碳原子,D项正确。故选C。3常温常压下,20 mL某气态烃和100 mL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变为70 mL,则该烃可能为( )A.CH4 B.C2H6C.C4H6 D.C6H6[答案] B[解析]假设烃的分子式为CxHy,则根据烃的燃烧通式及差量法可知:CxHy+(x+0.25y)O2xCO2+0.5yH2O ΔV 1 x+0.25y 1+0.25y 20 100 20+100-70当O2过量时,则有=,解得y=6,且x+0.25y小于5,即x小于3.5,则该烃为C2H6,当O2不足时,将生成CO2和CO的混合气体,无法计算。故选B。4.乙酸和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其结构式分别如下:和。在下列哪种检测仪上显示出的信号是完全相同的( )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B.红外光谱仪C.核磁共振仪D.质谱仪[答案] A[解析]李比希元素分析仪检测的是元素的种类,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元素种类相同,都含有C、H、O三种元素,A正确;红外光谱仪检测的是化学键和官能团的结构特征,乙酸中含有羧基,甲酸甲酯中含有酯基,信号不完全相同,B错误;核磁共振仪检测的是氢原子的种类,乙酸中含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甲酸甲酯中含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3,峰的位置不完全相同,C错误;质谱仪检测的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分子碎片的相对质量不完全相同,D错误。5.下列化合物中,1H核磁共振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 )A. B.CH3OOCCH2CH3C. D.[答案] C[解析]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说明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峰面积之比为3∶1,说明两种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1。中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不符合题意;中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B不符合题意;中含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两种氢原子个数比为6∶2=3∶1,C符合题意; ClCH3CH3Cl中含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两种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4=3∶2,D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列化合物中,1H核磁共振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 )[答案] D[解析]对各选项中氢原子所处的不同化学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得到下表:选项 氢谱中峰的组数 峰面积之比A 3 3∶2∶2B 2 3∶1C 2 3∶1D 2 3∶27.有机物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 D.无法确定[答案] C[解析]由酯化反应的历程可知,生成的酯为CH3COOCH2CH3。8.二甲醚(CH3—O—CH3)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B.利用质谱法C.利用红外光谱法D.利用1H核磁共振谱法[答案] B[解析]CH3OCH3和CH3CH2OH的最大质荷比相同,均为46,故选B项。9.0.2 mol有机物和0.4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产物经过浓硫酸后,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0.8 g;再通过灼热Cu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3.2 g;最后气体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17.6 g。0.1 mol该有机物恰好与4.6 g金属钠完全反应。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2B.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H6O2C.1 mol该化合物能与2 mol O2发生催化氧化反应D.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 mol Na反应[答案] C[解析]有机物燃烧生成水10.8 g,物质的量为=0.6 mol,CO与CuO反应,经差量计算,得CO的质量为5.6 g,即物质的量为0.2 mol,反应后转化为0.2 mol CO2,与燃烧生成的CO2,都被碱石灰吸收。有机物含有碳原子物质的量为=0.4 mol,有机物燃烧产物中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4 mol-0.2 mol=0.2 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1 mol有机物含有碳原子物质的量为2 mol,含有氢原子物质的量为6 mol。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为=2 mol,所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2,0.1 mol该有机物恰好与4.6 g金属钠完全反应,4.6 g Na的物质的量==0.2 mol,有机物与Na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含有2个—OH,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结合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答案即可。10.某有机物A的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A.HCOOH B.CH3CH2CHOC.CH3CH2OH D.CH2===CHOCH3[答案] C[解析]由题图知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有3种等效氢;HCOOH相对分子质量为46,但只有2种等效氢,A错误;CH3CH2CHO相对分子质量为58,有3种等效氢,B错误;CH3CH2OH相对分子质量为46,有3种等效氢,C正确;CH2===CHOCH3相对分子质量为58,有3种等效氢,D错误。故选C。11.某有机物X的红外光谱图如图所示。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A.HCOOH B.HCHOC.CH3COCH3 D.HCOOCH3[答案] D[解析]HCOOH分子中只有一个C—H键,不满足题意,A项错误;HCHO中有两个对称的C—H,不满足题意,B项错误;CH3COCH3有多个C—H但均为对称的C—H,C项错误;HCOOCH3中有两种不对称的C—H,D项正确。故选D。12.“同位素示踪法”可帮助人们认识化学反应的机理,下列用“示踪原子”标示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CH3COOCH2CH3+HOCH3COOH+CH3CHOHB.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K37ClO3+6HCl===K37Cl+3Cl2↑+3H2OC.乙醇催化氧化:2CH3CH2OH+18O22CH3CH18O+2H2OD.乙酸和乙醇在酸性条件下酯化:CH3COOH+CH3CHOHCH3CO18OCH2CH3+H2O[答案] D[解析]酯水解时水中的羟基回到酸中,A项错误;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时,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为0,HCl中部分氯元素化合价升为0,即生成的Cl2中既含37Cl又含Cl,B项错误;乙醇催化氧化时,醇只是脱去两个氢原子,即生成的水中的氧原子只由O2提供,C项错误;酯化反应的原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原子,生成的水中的氧原子由酸提供,D项正确。13.同位素在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乙酸乙酯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CH3COOCH2CH3+HODCH3COOD+CH3CH2OHB.CH3COOCH2CH3+DOHCH3COOH+CH3CH2ODC.CH3CO18OCH2CH3+H2OCH3CO18OH+CH3CH2OHD.CH3C18OOCH2CH3+H2OCH3C18OOH+CH3CH2OH[答案] C[解析]C项,反应中乙酸中的羟基来源于水,所以乙酸的结构简式应为CH3COOH,18O在乙醇分子中,错误。14.1,3-丁二烯在环己烷溶液中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时,会生成两种产物M和N(不考虑立体异构),其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室温下,M可以缓慢转化为N,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1,3-丁二烯所有原子可在同一平面内B.反应过程中,首先是Br-进攻1,3-丁二烯的不饱和碳原子,然后Br+再进攻C.有机物M的 1H核磁共振谱图中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1∶1∶2D.转化为 (aq)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 B[解析]A项,1,3-丁二烯(CH2===CH—CH===CH2)所有的原子可在同一平面上,正确;B项,由反应历程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首先生成带正电荷的,故应当为Br+先进攻不饱和双键,然后Br-再进攻,错误;C项,有机物M分子中存在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峰面积之比等于氢原子个数之比,则有机物M的1H核磁共振谱图中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1∶1∶2,正确;D项,由图2可知M的能量大于N,M转化为N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15.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4H10O,对其结构进行光谱分析如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A.(CH3)2CHOCH3B.CH3CH2OCH2CH3C.CH3CH2CH2CH2OHD.CH3OCH2CH2CH3[答案] B[解析]该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4H10O,红外光谱显示存在甲基、亚甲基和醚键;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有机物有2组吸收峰,峰面积比为3∶2;因此该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故选B。16.下列装置中有机物样品在电炉中充分燃烧,通过测定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B装置中试剂X可选用________。(2)D装置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E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0.44 g样品,经充分反应后,D装置质量增加0.36 g,E装置质量增加0.88 g,已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该样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4)若该有机物的1H核磁共振谱如下图所示,峰面积之比为1∶3。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5)某同学认为E和空气相通,会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应在E后再增加一个E装置,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浓硫酸 (2)吸收生成的水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 (3)C2H4O (4)CH3CHO (5)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解析] (1)B装置用于干燥通入C中的氧气,试剂X可选用浓硫酸。(2)D装置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水;E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3)E装置质量增加0.88 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可得碳元素的质量:0.88 g×=0.24 g,D装置质量增加0.36 g是水的质量,可得氢元素的质量:0.36 g×=0.04 g,从而可推出含氧元素的质量:(0.44-0.24-0.04) g=0.16 g,设最简式为CxHyOz,则x∶y∶z=∶∶=2∶4∶1,即最简式为C2H4O,又由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可得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O。(4)根据该有机物的1H核磁共振谱图,峰面积之比为1∶3,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HO。17.有机物C常用于食品行业。已知9.0 g C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 g和13.2 g,经检验剩余气体为O2。(1)C分子的质谱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则C的分子式是________。(2)C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C一定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3)C分子的1H核磁共振谱有4个峰,峰面积之比是1∶1∶1∶3,则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4)0.1 mol C与足量Na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H2的体积是________L。[答案] (1)90 C3H6O3 (2)羧基 (3) (4)2.24[解析] (1)有机物质谱图中,最右边的质荷比表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浓H2SO4吸水,所以生成的水是5.4 g,即0.3 mol;碱石灰吸收CO2,则CO2是13.2 g,即0.3 mol。所以9.0 g C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3 mol,所以此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H2O,又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所以C的分子式为C3H6O3。(2)C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则C中含有羧基。(3)根据氢原子的种类及个数之比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4)C中含有1个羟基和1个羧基,所以0.1 mol C与Na反应能生成0.1 mol H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课时练习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1.2.2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含答案(教师用).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课时练习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1.2.2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学生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