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1苯的结构和性质1.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B.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先向浓硝酸中缓缓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苯逐滴滴入C.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b蒸馏得到产品[答案] D[解析]A.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故A正确;B.混合时先加浓硝酸,后加浓硫酸,最后加苯,则混合时,应向浓硝酸中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苯加入所得混合物中,故B正确;C.浓硝酸和苯都易挥发,冷凝管可冷凝回流反应物,则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故C正确;D.苯和硝基苯相互混溶,可根据沸点差异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苯和硝基苯,应选择仪器直形冷凝管和蒸馏烧瓶,D错误。2.在探索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中,人们写出了符合分子式“C6H6”的多种可能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物质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b、c、e的一氯代物均有三种C.五种物质中,只有a分子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a、b、c、e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答案] C[解析]A项,d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项,c、e中只有2种一氯代物;D项,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3.如图为酷似奥林匹克旗中的五环的有机物,科学家称其为奥林匹克烃,下列有关奥林匹克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B.该烃分子中只含非极性键C.该烃完全燃烧生成H2O的物质的量小于CO2的物质的量D.该烃属于烷烃[答案] C[解析]该烃为对称结构,所以可以沿对称轴取一半考虑,对连有氢原子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如图所示,,则其一氯代物有七种,A错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非极性键和碳氢极性键,B错误;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2H14,完全燃烧,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H2O)∶n(CO2)=7∶22,生成H2O的物质的量小于CO2的物质的量,C正确;从结构上看,奥林匹克烃属于稠环芳香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不属于烷烃,D错误。]4.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再用苯萃取碘B.乙炔中混有H2S,将其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分液D.乙烯中混有乙炔,通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炔转化为乙烯[答案] C[解析]溴苯与苯是互溶的,因此不能用苯萃取碘,故A错误;乙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因此乙炔中混有H2S,不能将其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可以用硫酸铜溶液除掉H2S,故B错误;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加入足量NaOH溶液,氢氧化钠中和过量的酸,溶液分层,再分液,故C正确;乙烯中混有乙炔,通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易引入新杂质氢气,不能除杂,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溴水、铁粉和苯混合加热即可制得溴苯B.除去溴苯中红棕色的溴,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C.苯和浓HNO3在浓H2SO4催化下反应制取硝基苯时需水浴加热,温度计应放在混合液中D.制取硝基苯时,应先加2 mL浓H2SO4,再加入1.5 mL浓HNO3,然后再滴入约1 mL苯,最后放在水浴中加热[答案] B[解析]苯和液溴在Fe催化作用下反应可得溴苯,而溴水不行。苯和浓HNO3在浓H2SO4催化作用下反应制取硝基苯时需水浴加热,温度计应放在水浴中测水的温度,控制温度在50~60 ℃,混合浓硫酸和浓硝酸时,应将浓硫酸加入浓硝酸中,且边加边振荡(或搅拌)散热,冷却后再加入苯。6.文献指出,苯与液溴在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反应历程如下:2Fe+3Br2===2FeBr3,FeBr3+Br2??FeBr+Br+,,。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B.有水存在时,液溴与苯依然可以发生反应得到溴苯C.苯与溴发生有机反应的类型为取代反应D.产物溴苯中会含有一定量的溴,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溴苯中的溴[答案] B[解析]A项,苯与溴单质的反应过程中FeBr3的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所以FeBr3是催化剂,正确;B项,有水存在时,溴单质与水反应生成HBr和HBrO,不能反应生成溴苯,错误;C项,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与HBr,苯中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正确;D项,单质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与溴苯分层,然后可以分液分离,正确。7.已知苯可以进行如下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反应发生的条件均为光照B.化合物M与L互为同系物C.用蒸馏水可鉴别苯和化合物KD.化合物L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 C[解析]A项,反应①为苯的取代,反应条件为溴、铁或溴化铁作催化剂,错误;C项,化合物K为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大,苯的密度比水小,用蒸馏水可鉴别苯和溴苯,正确;D项,化合物L中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其他碳原子上的氢也可以被取代,错误。8.某同学对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与操作进行的评价、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装置a中的导管不正确,应连接直立冷凝管后与装置b相连,冷凝水流方向上进下出C.装置b中的液体若出现浅红色说明溶解了Br2D.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答案] B[解析]A.苯和溴均易挥发,苯与Br2在FeBr3催化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释放出HBr气体(含少量苯和溴蒸气),先打开K,后加入苯和Br2,避免因装置内气体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A正确;B.冷凝水需下进上出,B错误;C.CCl4用于吸收HBr气体中混有的Br2,CCl4呈无色,吸收红棕色Br2蒸气后,液体呈浅红色,C正确;D.HBr极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Na2CO3可与HBr反应,用于吸收HBr,D正确。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过一会儿,在装置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有________(填装置序号)。(2)该实验中采用冷凝装置,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采用如下操作进行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 NaOH溶液洗。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短线上填上除杂所用的试剂及分离方法。溴苯中的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烷中的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苯中的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小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液体变为棕黄色;广口瓶中有白雾出现,AgNO3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Ⅲ和Ⅳ(2)冷凝回流挥发出的溴和苯,减少苯和液溴的损失、提高原料利用率 除去HBr中的Br2,防止干扰HBr的检验(3)②④②③①(4)NaOH溶液,分液 溴水,洗气 水,分液[解析](1)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蒸气和溴化氢,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遇空气中水蒸气形成酸雾,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故现象是小试管中有气泡,液体变棕黄色;有白雾出现;广口瓶内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装置Ⅲ试管里苯与导管口接触,不会减小装置内的气体压强,所以可以防止发生倒吸;Ⅳ烧杯中,倒立的干燥管容积大,发生倒吸后,水上升到干燥管中,使烧杯中液面下降,上升的液体又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到烧杯中,所以可以防止发生倒吸。(2)苯与溴都容易挥发,所以需要采用冷凝装置,冷凝回流挥发出的溴和苯,减少苯和液溴的损失,提高原料利用率,如果发生取代反应会产生溴化氢,如果发生加成反应不会产生溴化氢。但挥发出的溴会干扰实验,而溴易溶于苯,溴化氢不溶于苯,小试管中的苯能除去HBr中的Br2,防止干扰HBr的检验。(3)该反应中,铁和溴能反应生成溴化铁,溴化铁作催化剂且易溶于水,所以混合物中含溴化铁;苯和溴不可能完全反应,混合物中含有溴和苯;制取溴苯的同时还有溴化氢生成,所以混合物的成分有溴化铁、溴、苯、溴苯、溴化氢,操作顺序如下:②HBr、溴化铁易溶于水而其他物质不易溶于水,所以先水洗去氢溴酸和溴化铁,分液得到的有机层有溴、苯、溴苯;④溴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用10% NaOH溶液洗去溴单质,分液得到的有机层苯、溴苯;②残留部分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溶于水而其他物质不溶于水,所以用水洗去多余的氢氧化钠;③用水洗涤后会残留部分水,所以用干燥剂除去多余的水,分液得到的有机层苯、溴苯;①两者沸点不同,苯的沸点小,先被蒸馏出,溴苯留在母液中,所以采取蒸馏的方法分离溴苯与苯。(4)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乙烯和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密度比水大的1,2-二溴乙烷,而乙烷不反应,故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选溴水,采用洗气的操作;乙醇和水互溶,苯和水不互溶,故可加入水,充分振荡后,静置分液,来分离苯和乙醇。3.2.1苯的结构和性质1.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B.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先向浓硝酸中缓缓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苯逐滴滴入C.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b蒸馏得到产品2.在探索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中,人们写出了符合分子式“C6H6”的多种可能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物质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b、c、e的一氯代物均有三种C.五种物质中,只有a分子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a、b、c、e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3.如图为酷似奥林匹克旗中的五环的有机物,科学家称其为奥林匹克烃,下列有关奥林匹克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B.该烃分子中只含非极性键C.该烃完全燃烧生成H2O的物质的量小于CO2的物质的量D.该烃属于烷烃4.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再用苯萃取碘B.乙炔中混有H2S,将其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分液D.乙烯中混有乙炔,通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炔转化为乙烯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溴水、铁粉和苯混合加热即可制得溴苯B.除去溴苯中红棕色的溴,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C.苯和浓HNO3在浓H2SO4催化下反应制取硝基苯时需水浴加热,温度计应放在混合液中D.制取硝基苯时,应先加2 mL浓H2SO4,再加入1.5 mL浓HNO3,然后再滴入约1 mL苯,最后放在水浴中加热6.文献指出,苯与液溴在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反应历程如下:2Fe+3Br2===2FeBr3,FeBr3+Br2??FeBr+Br+,,。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B.有水存在时,液溴与苯依然可以发生反应得到溴苯C.苯与溴发生有机反应的类型为取代反应D.产物溴苯中会含有一定量的溴,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溴苯中的溴7.已知苯可以进行如下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反应发生的条件均为光照B.化合物M与L互为同系物C.用蒸馏水可鉴别苯和化合物KD.化合物L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8.某同学对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与操作进行的评价、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装置a中的导管不正确,应连接直立冷凝管后与装置b相连,冷凝水流方向上进下出C.装置b中的液体若出现浅红色说明溶解了Br2D.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过一会儿,在装置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有________(填装置序号)。(2)该实验中采用冷凝装置,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采用如下操作进行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 NaOH溶液洗。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短线上填上除杂所用的试剂及分离方法。溴苯中的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烷中的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苯中的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课时练习专题3石油化工的基础物质烃3.2.1苯的结构和性质含答案(教师用).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课时练习专题3石油化工的基础物质烃3.2.1苯的结构和性质(学生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