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课时练习专题3石油化工的基础物质烃3.1.2烯烃、炔烃的结构及性质脂肪烃与石油化工(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课时练习专题3石油化工的基础物质烃3.1.2烯烃、炔烃的结构及性质脂肪烃与石油化工(含解析)

资源简介

3.1.2烯烃、炔烃的结构及性质 脂肪烃与石油化工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有固定的沸点,所以可以进行分馏
B.将含有碳原子数较多的烃经过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石油的分馏所得的各馏分是混合物
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2.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溴水来鉴别丙烷与丙烯
B.丙烯和丁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C.丁烷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D.丙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
3.关于烷烃、烯烃和炔烃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烷烃的通式是CnH2n+2,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为烷烃
B.烯烃的通式是CnH2n,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一定是烯烃
C.烯烃和炔烃都能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
D.同碳数的炔烃和二烯烃分子式相同,属于同系物
4.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的碳碳单键相比较,双键的键能大,键长长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烷不能
5.下列各选项能说明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是HC≡C—CH2—CH3,而不是CH2===CH—CH===CH2的事实是(  )
A.燃烧有浓烟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与溴按1∶2的比例发生加成反应
D.与足量溴反应时,生成物中只有2个碳原子上有溴原子
6.实验室使用下列装置制取、除杂、检验并收集少量乙烯,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乙烯
B.用装置乙除去乙烯中的SO2气体
C.用装置丙检验乙烯
D.用装置丁收集乙烯
7.下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三种馏分中(  )
A.a的沸点最高
B.b的熔点最低
C.c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
8.线型PAA具有高吸水性,网状PAA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PAA。网状PAA的制备方法是将丙烯酸用NaOH中和,加入少量交联剂a,再引发聚合。其部分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型PAA的单体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形成网状结构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
C.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
D.线型PAA的高吸水性与—COONa无关
9.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的一氯代物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反应
D.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10.下列现象中,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现象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11.泽维尔证实了光可诱发下列变化:
这一事实可用于解释人眼的夜视功能和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极高的光能利用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
B.X和Y中的所有原子都可能共面
C.利用溴水可以区分X和Y
D.X和Y都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12.设计实验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已知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CH2===CH2↑+H2O。
(1)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乙醇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取乙烯,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发现溴水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填编号)。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气体,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气体,就是乙烯
(2)乙同学发现,甲同学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有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把杂质气体除去,再通入溴水。乙同学推测制得的乙烯中可能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乙烯通入溴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2烯烃、炔烃的结构及性质 脂肪烃与石油化工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有固定的沸点,所以可以进行分馏
B.将含有碳原子数较多的烃经过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石油的分馏所得的各馏分是混合物
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答案] A
[解析]石油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A错误;将含有碳原子数较多的烃经过裂化可以得到小分子的烃类混合物,即汽油,B正确;石油的分馏所得的各馏分中仍含有多种成分,是混合物,C正确;石油裂化可将含有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变为小分子的烃类,可提高汽油等轻质燃料的产量和质量,D正确。故选A。
2.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溴水来鉴别丙烷与丙烯
B.丙烯和丁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C.丁烷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D.丙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
[答案] D
[解析]丙烯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水褪色,丙烷不能,可以用溴水来鉴别丙烷与丙烯,故A不符合题意;烯烃都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丙烯和丁烯均能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丁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伸向四面体四个顶点方向的sp3杂化轨道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因此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故C不符合题意;丙烷的二氯代物有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1,1-二氯丙烷和2,2-二氯丙烷,共4种,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关于烷烃、烯烃和炔烃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烷烃的通式是CnH2n+2,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为烷烃
B.烯烃的通式是CnH2n,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一定是烯烃
C.烯烃和炔烃都能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
D.同碳数的炔烃和二烯烃分子式相同,属于同系物
[答案] A
[解析]烷烃的通式是CnH2n+2,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一定为烷烃,故A正确;烯烃的通式是CnH2n(n≥2),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不一定是烯烃,可能是环烷烃,故B错误;烯烃和炔烃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一个碳碳三键相当于两个碳碳双键,因此同碳数的炔烃和二烯烃分子式相同,结构不相似,因此不属于同系物,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
4.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的碳碳单键相比较,双键的键能大,键长长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烷不能
[答案] C
[解析]A、B、D均为正确的描述;碳碳双键的键能比碳碳单键的键能大,键长要短一些,故C项错误。
5.下列各选项能说明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是HC≡C—CH2—CH3,而不是CH2===CH—CH===CH2的事实是(  )
A.燃烧有浓烟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与溴按1∶2的比例发生加成反应
D.与足量溴反应时,生成物中只有2个碳原子上有溴原子
[答案] D
[解析]无论是HC≡C—CH2—CH3还是CH2===CH—CH===CH2,A、B、C项均能发生,而与足量溴加成后,前者产物为,后者产物为。
6.实验室使用下列装置制取、除杂、检验并收集少量乙烯,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乙烯
B.用装置乙除去乙烯中的SO2气体
C.用装置丙检验乙烯
D.用装置丁收集乙烯
[答案] A
[解析]乙醇消去反应制取乙烯,温度需要170 ℃,水浴加热达不到这个温度,A错误;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可以用装置乙除去乙烯中的SO2气体,B正确;乙烯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可以用装置丙检验乙烯,C正确;乙烯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D正确。 故选A。
7.下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三种馏分中(  )
A.a的沸点最高
B.b的熔点最低
C.c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
[答案] C
[解析]考查石油的分馏原理。分馏是根据物质沸点的不同进行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但石油的分馏产物往往都还是混合物,D错误;在分馏过程中沸点低的首先被分离出来,A、B错误;其沸点高低顺序为c>b>a,而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8.线型PAA具有高吸水性,网状PAA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PAA。网状PAA的制备方法是将丙烯酸用NaOH中和,加入少量交联剂a,再引发聚合。其部分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型PAA的单体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形成网状结构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
C.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
D.线型PAA的高吸水性与—COONa无关
[答案] B
[解析]线型PAA的单体为CH2===CHCOONa,单体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故A错误;CH2===CHCOONa中的碳碳双键发生的加成聚合反应,形成网状结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故B正确;分析结构可知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故C错误;线型PAA具有高吸水性,和—COONa易溶于水有关,故D错误。
9.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的一氯代物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反应
D.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C
[解析]该物质结构不对称,共有8种位置的H原子,则它的一氯代物有8种,故A错误;环状结构中含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结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内,故B错误;含C===C,能发生加成、氧化、还原反应,含H原子,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则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别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丁基苯的分子式为C10H14,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16,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C。
10.下列现象中,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现象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答案] C
[解析]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接近无色,此过程为物理过程;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11.泽维尔证实了光可诱发下列变化:
这一事实可用于解释人眼的夜视功能和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极高的光能利用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
B.X和Y中的所有原子都可能共面
C.利用溴水可以区分X和Y
D.X和Y都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答案] C
[解析]X和Y为顺反异构体,A正确;根据乙烯和苯的空间结构可知B正确;X、Y均能使溴水褪色,C错误;X和Y分子中都有碳碳双键,都可以发生加聚反应,D正确。
12.设计实验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已知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CH2===CH2↑+H2O。
(1)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乙醇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取乙烯,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发现溴水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填编号)。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气体,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气体,就是乙烯
(2)乙同学发现,甲同学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有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把杂质气体除去,再通入溴水。乙同学推测制得的乙烯中可能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乙烯通入溴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能 AC
(2)SO2 CH2===CH2+Br2―→CH2BrCH2Br
[解析] (1)用此法得到的乙烯中可能含有SO2气体,SO2能将溴水还原而使之褪色,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2HBr+H2SO4,故溴水褪色不能证明是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2)根据元素守恒和气体具有还原性推断,气体只能是SO2,它与溴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Br2+2H2O===2HBr+H2SO4;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H2===CH2+Br2―→CH2BrCH2Br。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