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课时练习专题4生活中常用的有机物烃的含氧衍生物4.2.1醛和酮(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课时练习专题4生活中常用的有机物烃的含氧衍生物4.2.1醛和酮(含解析)

资源简介

4.2.1醛和酮
1.下列关于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醛的官能团是
B.所有醛中都含醛基和烃基
C.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CnH2nO的通式
D.所有醛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并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 D
[解析]醛的官能团是醛基(—CHO),A错误;甲醛中无烃基,B错误;只有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n≥1),C错误;醛分子中都含有醛基(—CHO),醛基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还原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D正确。
2.下列有关醛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B.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4 mol Ag
C.乙醛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
[答案] A
[解析]碳碳双键、醛基均能与溴水反应,因此不能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故A错误;1 mol HCHO中含2 mol —CHO,而1 mol —CHO能反应生成2 mol Ag,故1 mol HCHO最多能生成4 mol Ag,故B正确;醛基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酸性KMnO4溶液氧化,从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确;只要含醛基就能发生银镜反应,而含有醛基的物质不一定是醛类,如甲酸酯类、甲酸盐等均含有醛基,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都不是醛类,故D正确。
3.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茉莉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D
[解析]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茉莉醛中的—CHO能被H2还原成—CH2OH,、—CHO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和Br2发生取代反应,A、B、C三项正确;能和HBr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4.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检验A中官能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
A.先加酸性KMnO4溶液,再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溴水,再加酸性KMnO4溶液
C.先加银氨溶液,微热,再加溴水
D.先加入足量新制的Cu(OH)2,微热,酸化后再加溴水
[答案] D
[解析]有机物A中所含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醛基,二者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A、B项错误;先加银氨溶液,微热,能检验出醛基,但发生银镜反应之后的溶液仍显碱性,溴水与碱能发生反应而褪色,不能检验出碳碳双键,C项错误;加入足量新制的Cu(OH)2,微热后生成砖红色的沉淀,能检验出醛基,但发生反应之后的溶液仍显碱性,所以先酸化,再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说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D项正确。故选D。
5.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可得21.6 g银,等物质的量的该醛完全燃烧时生成7.2 g水,则该醛可能是(  )
A.乙醛 B.丙醛
C.甲醛 D.丁醛
[答案] D
[解析]21.6 g银物质的量是n(Ag)=21.6 g÷108 g·mol-1=0.2 mol,根据醛发生银镜反应后产生的银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R—CHO~2Ag,反应产生0.2 mol Ag,则饱和一元醛物质的量为0.1 mol。醛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水质量为7.2 g,n(H2O)=7.2 g÷18 g·mol-1=0.4 mol,则其中含H为0.8 mol,根据饱和一元醛分子式通式CnH2nO,2n=8,所以n=4,则该醛为丁醛,故合理选项是D。
6.已知Ag+可与NH3结合形成[Ag(NH3)2]+。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如下:
步骤1:向试管中加入1 mL 2% 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迅速转化为灰褐色。
步骤2:向试管中继续滴加2%氨水,观察到沉淀完全溶解。
步骤3:再向试管中加入1 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在60~70 ℃水浴中加热,观察到试管内壁形成了光亮的银镜(单质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1中观察到的白色沉淀为AgOH
B.步骤2中沉淀溶解是因为生成了可溶于水的银氨离子化合物
C.步骤3中产生银镜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D.银氨离子中含有离子键
[答案] D
[解析]A.AgNO3溶液和少量氨水反应,生成AgOH白色沉淀,A正确;B.AgNO3溶液和少量氨水反应,先生成AgOH白色沉淀,再滴加氨水,AgOH又和NH3·H2O反应生成配合物Ag(NH3)2OH而溶解,B正确;C.Ag(NH3)2OH和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生成Ag,银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D.[Ag(NH3)2]+中存在配位键和极性共价键,不存在离子键,D错误。
7.完全燃烧0.1 mol 某饱和一元醛生成8.96 L(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则3.6 g该醛跟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
A.10.8 g    B.7.2 g
C.9.4 g D.11.6 g
[答案] A
[解析]由0.1 mol饱和一元醛燃烧得0.4 mol CO2,可知该醛的分子式为C4H8O,则3.6 g该醛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根据RCHO~2Ag,可知发生银镜反应生成Ag的质量为0.05 mol×2×108 g·mol-1=10.8 g。
8.下列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在Cu(OH)2浊液中加入浓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B.丙烯醛与足量溴水反应:CH2===CHCHO+Br2―→CH2BrCHBrCH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溶液变浑浊:2C6H5O-+CO2+H2O―→2C6H5OH+CO
D.甲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HCHO+2[Ag(NH3)2]++2OH-―→
HCOO-+NH+2Ag↓+3NH3+H2O
[答案] A
[解析]在氢氧化铜浊液中加入浓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A正确;丙烯醛含有醛基,醛基能被溴氧化成羧基,化学方程式为CH2===CHCHO+2Br2+H2O―→CH2BrCHBrCOOH+2HBr,B错误;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C错误;甲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HO+
4[Ag(NH3)2]++4OH-CO+2NH+4Ag↓+6NH3+2H2O,D错误。
9.1 mol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气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消耗的氢气与氢氧化铜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
A.1 mol 2 mol  B.3 mol 4 mol
C.3 mol 2 mol D.1 mol 4 mol
[答案] B
[解析] 由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知,1 mol有机物中含2 mol—CHO和1 mol,故需加3 mol H2,—CHO~2Cu(OH)2,故2 mol—CHO消耗4 mol Cu(OH)2,故选B项。
10.高活性MnO2可用于催化降解甲醛,有关微粒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是HCO
B.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HO+O2CO2+H2O
C.1 mol O中含有16 mol e-
D.可用新制的银氨溶液检验醛基
[答案] C
[解析]X由O与—CHO结合生成,而且X能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X是HCO,A正确;B.由图中转化关系可知,甲醛与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HCHO+O2CO2+H2O,B正确;C.阴离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加所带的电荷数,则1 mol O中含有17 mol e-,C错误;D.在加热条件下,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所以可用新制的银氨溶液检验醛基,D正确。
11.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羟基醛:
(醛基相连的碳上的碳氢单键与另一分子的醛基加成),如果将甲醛、乙醛、丙醛在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最多可以形成羟基醛的种类是(  )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答案] A
[解析]乙醛与丙醛在NaOH溶液中可以发生同种醛的加成,产物有2种,甲醛、乙醛与丙醛也可以发生不同种醛的加成,其中乙醛和丙醛加成是2种,产物有4种,共6种,A正确。
12.酚醛树脂(phenolic resin)是人类合成的第一种高分子材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下列方法在实验室制备酚醛树脂:
Ⅰ.称取50.0 g苯酚晶体置于一大试管中,再在大试管加入35.4 mL 40%的福尔马林溶液(密度:1.06 g/mL)和少量浓盐酸。
Ⅱ.将上述大试管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沸水浴加热30~45 min。
Ⅲ.将试管中生成的白色略带红色的树脂全部取出,用蒸馏水洗泡5分钟后,晾干、称重,得线型酚醛树脂50.0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合成酚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酚在常温下是无色晶体,不易从试剂瓶中取出。实验时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取出苯酚。取用苯酚时若不小心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所采用的加热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纯净的酚醛树脂为白色固体,但本实验中得到的酚醛树脂略带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清洗大试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nHCHO
(2)用玻璃棒将试剂瓶中苯酚晶体轻轻捣碎,再用药匙取出(或先把装有苯酚的试剂瓶放在60~70 ℃的热水中,使晶体熔化,再用长滴管吸出) 立即用酒精擦洗干净
(3)水浴加热 (4)冷凝回流,提高反应产率
(5)未反应的苯酚被氧化 加入少量的乙醇浸泡几分钟后再清洗
[解析] (1)苯酚和甲醛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反应的方程式为n。
(2)从试剂瓶中取出苯酚,可以将苯酚轻轻捣碎,也可以放在水浴中加热熔化,再用长滴管吸出,由于苯酚易溶于酒精,故答案为用玻璃棒将试剂瓶中苯酚晶体轻轻捣碎,再用药匙取出(或先把装有苯酚的试剂瓶放在60~70 ℃的热水中,使晶体熔化,再用长滴管吸出);立即用酒精擦洗干净。
(3)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实验所采用的加热方法称为水浴加热。
(4)苯酚和甲醛都是易挥发的物质,为了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要将反应物冷凝回流,所以装置中长导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反应产率。
(5)实验中得到的酚醛树脂略带红色,是因为未反应的苯酚被氧化呈红色;清洗大试管中的酚醛树脂要用酒精浸泡再清洗。4.2.1醛和酮
1.下列关于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醛的官能团是
B.所有醛中都含醛基和烃基
C.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CnH2nO的通式
D.所有醛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并能发生银镜反应
2.下列有关醛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B.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4 mol Ag
C.乙醛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
3.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茉莉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4.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检验A中官能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
A.先加酸性KMnO4溶液,再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溴水,再加酸性KMnO4溶液
C.先加银氨溶液,微热,再加溴水
D.先加入足量新制的Cu(OH)2,微热,酸化后再加溴水
5.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可得21.6 g银,等物质的量的该醛完全燃烧时生成7.2 g水,则该醛可能是(  )
A.乙醛 B.丙醛
C.甲醛 D.丁醛
6.已知Ag+可与NH3结合形成[Ag(NH3)2]+。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如下:
步骤1:向试管中加入1 mL 2% 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迅速转化为灰褐色。
步骤2:向试管中继续滴加2%氨水,观察到沉淀完全溶解。
步骤3:再向试管中加入1 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在60~70 ℃水浴中加热,观察到试管内壁形成了光亮的银镜(单质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1中观察到的白色沉淀为AgOH
B.步骤2中沉淀溶解是因为生成了可溶于水的银氨离子化合物
C.步骤3中产生银镜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D.银氨离子中含有离子键
7.完全燃烧0.1 mol 某饱和一元醛生成8.96 L(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则3.6 g该醛跟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
A.10.8 g    B.7.2 g
C.9.4 g D.11.6 g
8.下列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在Cu(OH)2浊液中加入浓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B.丙烯醛与足量溴水反应:CH2===CHCHO+Br2―→CH2BrCHBrCH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溶液变浑浊:2C6H5O-+CO2+H2O―→2C6H5OH+CO
D.甲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HCHO+2[Ag(NH3)2]++2OH-―→
HCOO-+NH+2Ag↓+3NH3+H2O
9.1 mol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气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消耗的氢气与氢氧化铜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
A.1 mol 2 mol  B.3 mol 4 mol
C.3 mol 2 mol D.1 mol 4 mol
10.高活性MnO2可用于催化降解甲醛,有关微粒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是HCO
B.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HO+O2CO2+H2O
C.1 mol O中含有16 mol e-
D.可用新制的银氨溶液检验醛基
11.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羟基醛:
(醛基相连的碳上的碳氢单键与另一分子的醛基加成),如果将甲醛、乙醛、丙醛在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最多可以形成羟基醛的种类是(  )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12.酚醛树脂(phenolic resin)是人类合成的第一种高分子材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下列方法在实验室制备酚醛树脂:
Ⅰ.称取50.0 g苯酚晶体置于一大试管中,再在大试管加入35.4 mL 40%的福尔马林溶液(密度:1.06 g/mL)和少量浓盐酸。
Ⅱ.将上述大试管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沸水浴加热30~45 min。
Ⅲ.将试管中生成的白色略带红色的树脂全部取出,用蒸馏水洗泡5分钟后,晾干、称重,得线型酚醛树脂50.0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合成酚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酚在常温下是无色晶体,不易从试剂瓶中取出。实验时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取出苯酚。取用苯酚时若不小心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所采用的加热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纯净的酚醛树脂为白色固体,但本实验中得到的酚醛树脂略带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清洗大试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