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高三年级10月份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
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都市圈人口分布普遍存在“内密外疏”的“L形”密度曲线,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都市圈人口分
布存在“四圈结构”。下图为都市圈人口分布“四圈结构”及各圈层人口密度相对差异示意图。据此
完成1-2题。
人口密度
距都市圈中心的
距离(千米)
核心
10


0
150
距都市圈中心的距离(千米)
1.下列关于各圈层人口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①核心圈人口密度高,密度由内向外迅速下降
②过渡圈人口密度低,连接都市圈与外部地区
③卫星圈人口密度在核心圈外形成第二个高峰
④扩展圈人口密度较低,密度的变动相对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提前布局人口卫星圈的基础设施与产业规划主要利于
A.促进人口空间结构调整
B.缓解核心圈人口养老压力
C.提高过渡圈人口集聚度
D.提升扩展圈人口吸纳能力
第1页共7页
下图示意我国珠三角某沿海城市2022年10月13~14日的垂直风场,该地的风向受海陆风与背
景风(大区域尺度的大气水平运动)的共同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0


1900
1800

18湖
1500
m
14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98
400
300
0
13日6时12时18时
24时14日6时12时18时
24时
3.该城市13日海风开始生成的时间及风向是
A.6时前后东北风
B.15时前后东南风
C.17时前后东南风
D.24时前后东北风
4.有关该城市13~14日的背景风,叙述正确的是
①风力较强
②风力较弱
③风向为东北风
④风向为东南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某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下图)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图
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温度℃
气压/hpa
20
1035
41
10、
-1030
1025
.10■
.1020
-20
-1015
-30+
+1010
1150
116°
117
26日089时26阳14附26日20时27日02时27日08时
一500、等高线/m
●气象站
◆一温度●…气压。静风√/风向风力
5.锋面过境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A.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增温
B.风速增大,大气对流加强
C.水汽凝结,热量释放
D.暖锋影响,气团加热
6.此次夜间突发性增温可能导致当地()
A.出现雾和霜冻现象
B.作物呼吸作用减弱
C.空气污染加重
D.城市道路表面湿滑
第2页共7页《高三年级10月份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A D A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D C
(1)①西北太平洋海域,海域面积大,上层海洋暖水较南海深厚;
②距周围陆地远,发育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大。(南海海域,海域面积小;西部、北部均紧邻大面积大陆,发育的时间短,强度较小。)(6分)
减少(1分);①厄尔尼诺期间,东南信风减弱,赤道暖水区东移;
②西北太平洋海洋表层的温度降低, 台风生成所需要的海面温度(26~27℃)条件不容易达到;③近海面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 故而使得生成数减少。(6分)
(1)①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冰碛物出露,松散物质增多;
②冰雪融水量增多,冰湖更易溃决;
③地表径流量增加,侵蚀和搬运能力增强。(6分)
①多砾石,平均粒径大;
②棱角分明,磨圆度差;
③大小混杂,分选性差。(6分)
①冰川堆积体在左(南)岸形成凸岸;
②河道变窄、河水变深,主河道靠近右(北)岸;
③流速加快,对右(北)岸侵蚀加强,右(北)岸经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凹岸,河岸由直变弯。(6分)
(1)①利于各环节专业化发展;
②利于降低成本;
③利于技术交流与创新。(6分)
①本地制造产业具有多样、旺盛的市场需求;
②本地相关制造产业提供设备、人才与技术支撑;
③当地政策与产业服务平台提供扶持。(6分)
19. (1)雨、冻雨、雪。(4分)18日14时——19日9时。(2分)
(2)①西南暖湿急流持续向吉林省输送南方和海上的暖湿气流,提供充足水汽;
②西北急流引导西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急流在吉林省中部交汇,暖湿空气上升,冷却凝结形成降雨;
③冷暖气团长期对峙,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稳定的逆温层,为冻雨发生提供了自下而上冷—暖—冷的层结条件,使得降落到近地表时形成冰水混合物,到达地表冻结成冰层。(每点2分,共6分)
答案第4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