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三年级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4页,21道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本次考试实行网阅,
请根据提示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1一2题,14分)
1.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拟举行多种纪念活动,请你和同学们参与主题展板审校任务。(共
7分)
经过艰苦(zhuójué)的斗争,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面对侵略者,中
华儿女(不屈不挠/不卑不亢)、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铸造/铸就)了战争史上
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从未走远。
为牢记历史,我们举行隆重纪念。铁流滚滚的阅兵方阵,既是对抗战英烈的(chóggāo)礼赞,也
是以现代化国防力量书写的和平宣言:纪念章、纪念币、纪念邮票,方寸之间将英雄形象(携刻/雕琢)进
民族记忆:《黄河大合唱》(余音绕梁/气吞山河)的旋律,让抗战精神在文艺作品中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让我们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艰苦zhu6jué()ch6 ng gao()礼赞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分)
(3)依次为展板文段括号处选择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不卑不亢铸就雕琢余音绕梁
B.不屈不挠铸造镌刻余音绕梁
C.不卑不亢铸造雕琢气吞山河
D.不屈不挠铸就镌刻气吞山河
(④)整理展板文字时,发现部分内容语序错乱。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排序最恰当的一项()(2分)
“百年奋斗,换了人间”,伟大的中国人民正是这部奋斗史的谱写者,
每一轮科技攻关、每一次
勇攀高峰的背后,是逐梦的中国奋斗者。
①每一颗螺栓、每一个铆钉的背后,是大写的中国劳动者;②他们在田间地头耕耘,在工厂车间值守,在
社区街头忙碌,在学校、科研机构劳作不息。③同样,从AI大模型到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
④从无人化生产车间到火星车、月球车,
A.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D.②④①③
2.学校开展“走进科技”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共7分)
第1页共9页
(1)学校组织“走进科技”专题宣讲活动,拟邀请科学研究所王教授于10月20日下午三点在博雅厅为
九年级同学做讲座,学生自带凳子入场参加活动。
请你以学生会代表的名义,给王教授打一个邀请电话,清晰、得体的表述关键信息。(4分)
(2)学校举办“科技点亮未来”主题展览,请你为下面四个主题展板选择合适的宣传语。(2分)
展板主题
航空航天
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
低碳新能源
宣传语
①智慧赋能,遇见未来
②长空逐日,九天揽月
③青山绿水,风光无限
④解码细胞,织绘生命
A.③①②④B.②①④③C.④①③②D.②④①③
(3)展板中有一段“人工智能的自述”,打算将以下内容分为三个栏目。同学拟写了其中两个栏目标题,
请你拟写另一个栏目标题。(1分)
我是你的贴心管家,我会为你准备奶茶,提醒你上学带齐物品,还会帮你思考…我是不是特别神通广大?
我会像朋友一样陪你聊天,为你推荐歌曲,甚至在你无聊时陪你下棋…我是不是特别善解人意?事实上,
我只是一个程序。我最爱的就是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根据指令为人类服务。
标题1:神通广大的管家标题2:善解人意的朋友标题3:
第二部分(3一20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共8分)
3.人生难免遇到挫折与打击,古代的文人墨客常用诗词来排解愁意。欧阳修被贬滁州,与民同乐,描写春
夏景色“①
”(《醉翁亭记》),道出寄情山水之乐。李白被“赐金放还”,却在途中慷
慨高歌“②
”(《行路难(其一)》),充分展示他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
刘禹锡被贬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却能用暗含哲理的诗句“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赠予白居易,其勉其进。张岱抒发雪三日,人与声俱绝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以白描手法勾
勒出“④
”上下一白的苍茫景象(《湖心亭看雪》),寄寓孤高寂寥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回答4一6题。(共9分)
[甲]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节选)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B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阳关曲》:本名《渭城曲》。这首词写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后不久,记述的是作者
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情景。②银汉:银河。
4.甲词中的“婵娟”和乙词中的“”都指月亮。(1分)
第2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