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突破练16 精准断句(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突破练16 精准断句(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突破练16 精准断句
一、(2024·辽宁大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 分)
材料一 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文王曰:“举贤奈何 ”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能,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
(节选自《六韬·举贤第十》)
材料二 澹台子羽①,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 是以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②之辩,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任辩之失也。夫视锻锡而察青黄,区冶③不能以必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④臧获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⑤,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节选自《韩非子·显学》)
[注]①澹台子羽、宰予都是孔子的学生,其中宰予以善辩出名。②马服:山名。赵奢以功封为马服君,这里指他的儿子赵括。③区冶:即欧冶子,春秋越国人,善铸剑。④臧获:指奴婢。⑤州部:古代基层的地方行政单位。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正确的答案标号。(3分)
君以世俗A之所誉者为B贤C以世俗D之所毁者E为不肖F则多G党者进H少I党者退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比周,文中指勾结,其中的“比”与成语“朋比为奸”中的“比”意思相同。
B.将相,起初常由同一人担任,后来分担,各司其职,如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
C.焉,兼词,从哪里,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将焉取之”的“焉”意思相同。
D.涂,通“途”,指道路,与《孙权劝学》中“卿今当涂掌事”的“涂”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王向太公请教如何选用贤才的问题,太公告诫文王要警惕有举荐贤才之名而没有任用贤才之实的严重后果。
B.孔子因澹台子羽有君子的仪表,宰予言辞高雅有文采,选取他们为弟子,韩非子义正词严地批评了孔子识人不察。
C.魏国听信孟卯的夸夸其谈,赵国听信赵括的纸上谈兵,都导致了兵败,可见不能因喜欢一些人的言论就任用他们。
D.如果只看马的外表,伯乐也无法辨别马的优劣;把马套在车上,观察它奔跑的情况,臧获也能分辨马的好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4分)
(2)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4分)
5.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明君选拔人才,但观点不同,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3分)
二、(2024·广东茂名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材料一 秋七月丙辰,渊入雀鼠谷;壬戌,军贾胡堡,去霍邑五十余里。代王侑遣虎牙郎将宋老生帅精兵二万屯霍邑,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将骁果数万屯河东以拒渊。会积雨,渊不得进。雨久不止,渊军中粮乏。裴寂等皆曰:“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未易猝下。太原一方都会,且义兵家属在焉,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李世民曰:“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为贼耳,何以自全!”李建成亦以为当然。八月,己卯,雨霁。庚辰,李渊命军中曝铠仗行装。辛巳旦,东南由山足细道趣霍邑。渊恐宋老生不出,李建成、李世民曰:“老生勇而无谋,以轻骑挑之,理无不出。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渊与数百骑先至霍邑城东数里以待步兵,使建成、世民将数十骑至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之状,且诟之。老生怒,引兵三万自东门、南门分道而出。渊使殷开山趣召后军。后军至,渊欲使军士先食而战,世民曰:“时不可失。”渊乃与建成陈于城东,世民陈于城南。渊建成战小却世民与军头临淄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冲老生陈,出其背,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渊兵复振,因传呼曰:“已获老生矣!”老生兵大败,渊兵先趣其门,门闭,老生下马投堑,刘弘基就斩之,僵尸数里。日已暮,渊即命登城,时无攻具,将士肉薄而登,遂克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材料二 太宗曰:“朕破宋老生,初交锋,义师少却。朕亲以铁骑,自南原驰下,横突之,老生兵断后,大溃,遂擒之。此正兵乎 奇兵乎 ”靖曰:“陛下天纵圣武,非学而能。臣按兵法,自黄帝以来,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且霍邑之战,师以义举者,正也建成坠马,右军少却者,奇也。”太宗曰:“彼时少却,几败大事,曷谓奇邪 ”靖曰:“凡兵以前向为正,后却为奇。且右军不却,则老生安致之来哉 法曰:‘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此所谓以奇为正也。”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6.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正确的答案标号。(3分)
渊A建成B战C小却D世民与军头临淄E段志玄F自南原引兵G驰下H冲老生陈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壬戌,古代的纪时方式,与《赤壁赋》“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意思相同。
B.止,指停止,与《鸿门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的“止”用法不同。
C.趣,指奔赴、趋向,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中的“趣”词义不同。
D.几,指几乎,差一点,与《登泰山记》“磴几不可登”中的“几”词义相同。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雨过天晴后,李渊命令士兵晾晒兵器铠甲等行军打仗的装备,并率领军队往东南方向进发霍邑,然后兵分两路,将霍邑城包围。
B.宋老生据险固守,后来无法忍受李建成、李世民的咒骂,率领士兵从东门、南门分道杀出,最终不但被击败,而且还被刘弘基斩杀。
C.李世民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斩杀数十人,不仅所用的两把战刀砍出缺口,甚至衣袖上沾满鲜血,直往下流,他甩掉后继续投入战斗。
D.李靖认为李建成在交战时从马上掉下来,并且右军向后退却的行为迷惑了敌军,使敌军急切进攻,最后敌军大败,是变“奇”为“正”。
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老生下马投堑,刘弘基就斩之,僵尸数里。(4分)
(2)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4分)
10.根据李靖的分析,请推断霍邑之战胜利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CFH 解析 句意:君主把世俗所称誉的人当作贤人,把世俗所诋毁的人当作不贤之人;所以,集结朋党多的人就被进用,集结朋党少的人就被降低职务。“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主谓结构完整,其后断开,选C;“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省略主语“君”,和上句结构一样,其后断开,选F;“多党者进”与“少党者退”是结构一样、意思相反的句式,其间断开,选H。
2.C 解析 C项,错误。焉,本文是疑问代词,指“怎么”/疑问代词,哪里。
3.B 解析 “义正词严地批评”理解有误,韩非子仅以孔子为例,来证明如此智慧之人,也会被外表迷惑,不能理解成“义正词严地批评”。
4.参考答案 (1)君主致力于推举人才,却不能取得功效,世局越来越混乱,以致国家陷入危亡,为什么呢
(2)让他在官位上一试,考察他的办事成效,那么平常人也不能对愚蠢与智慧产生疑问。
解析 (1)“务”,致力于;“获”,取得;“愈”,更加,越发。
(2)“课”,考察;“功伐”,功劳,功勋;“于”,介词,对待,在……方面。
5.材料一认为要根据不同职位的用人标准去推举人才;材料二认为人才要从基层选拔。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文王问太公说:“君主致力于推举人才,却不能取得功效,世局越来越混乱,以致国家陷入危亡,为什么呢 ”太公说:“推举贤人而不任用,这只是有举贤的虚名,而没有重用贤人的实效。”文王问:“导致这种过失的原因在哪里呢 ”太公说:“过失在于君主喜好用世俗所称誉的人,而得不到真正的贤人。”文王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太公说:“君主把世俗所称誉的人当作贤人,把世俗所诋毁的人当作不贤之人,所以集结朋党多的人就被进用,集结朋党少的人就被排斥。这样,结群的奸邪之人就会勾结为奸来遮蔽贤人,忠臣枉死,奸臣以虚名骗取爵禄高位,所以社会更加混乱,国家就不免于灭亡之难了。”文王问:“那该怎么举贤呢 ”太公说:“使将相各守其职,依据不同官吏司职选举人才,按照官吏职责考核其政绩,选用人才,考核他的能力,使官员的实际能力与官职相符合,这样就掌握了选用贤才的方法。”
材料二 澹台子羽有着君子的仪表,孔子相信他是真君子,就收他为徒,同他相处时间长了,却发现他的品行和他的容貌很不相称。宰予说起话来非常文雅,孔子相信他是真文雅,同他相处时间一长,却发现他的智力远不及他的口才。因此孔子说:“按照容貌取人吧,在子羽身上行不通;按照言谈取人吧,在宰予身上行不通。”看来,即使凭借孔子那样的聪明的人,还在看人上感叹失误。现在流行起来的巧辩大大超过了宰予,而当代君主的判断力不及孔子,因为喜欢他的言论,就去任用他这个人,这怎么能不出差错呢 因此,魏国听信孟卯的花言巧语,结果带来了华阳之战的惨败;赵国听信赵括的纸上谈兵,结果造成了长平之战的惨败大祸。这两件事,都是任用能说会道的人而铸成了大错。如果炼铜造剑时只看所掺的锡和火色,就是区冶子也不能断定剑的好坏;可是用这把剑到水上砍死鹄雁,在陆上劈杀大小马匹,那么,就是奴仆也不会把剑的利钝搞错。如果只是打开马口看牙齿,以及观察外形,就是伯乐也不能判断马的好坏;可是让马套上车,看马究竟能跑多远,就是奴仆也不会把马的优劣搞错。如果只看一个人的相貌、服饰,只听他说话议论,就是孔子也不能断定这个人能力怎样;让他在官位上一试,考察他的办事的成效,那么平常人也不能对愚蠢与智慧产生疑问。所以,明主手下的官吏,宰相一定是从地方官中选拔上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有功劳的人必定给予奖赏,那么俸禄越优厚他们就越受鼓励;不断地升官晋级,那么官职越高他们就越能办事。高官厚禄,公务大治,是称王天下的正道。
6.ADH 解析 句意:李渊、李建成开始交战后稍稍后退,李世民和军头临淄人段志玄从南边高处平地上率军疾驰而下,冲击宋老生的军阵。“渊建成战小却”中,“渊”和“建成”是两个人名,作并列主语,二者之间A处断开;“战小却”作谓语,“世民与军头临淄段志玄”是下句主语,“世民”前D处断开;“世民与军头临淄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为主谓结构,“冲老生陈”前省略主语“世民与军头临淄段志玄”,故“冲老生陈”前H处断开。
7.A 解析 A项,错误。文中的“壬戌”是纪日,《赤壁赋》中“壬戌”是纪年。
8.A 解析 “将霍邑城包围”错误,由原文“使建成、世民将数十骑至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之状”可知,并没有“将霍邑城包围”,只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像是将霍邑城作包围状。
9.参考答案 (1)宋老生下马跳进壕沟,刘弘基上前斩杀了他,数里范围内都是尸体。
(2)老生不知兵法,只靠匹夫之勇冒险急进,不料被陛下断绝后路,被您擒拿。
解析 (1)“堑”,坑,壕沟;“就”,靠近、趋向。
(2)“兵”,兵法;“断后”,被断绝后路;“见……于”,表被动。
10.①李世民英明神武,善于作战;②李世民率领的是正义军队;③能够诱敌进攻,以奇制胜。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隋恭帝义宁元年秋季七月丙辰(初八日),李渊率军进入雀鼠谷;壬戌(十四日),军队驻扎在贾胡堡,距离霍邑五十多里。代王杨侑派遣虎牙郎将宋老生率领精兵二万屯驻在霍邑,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率领骁果数万人屯驻在河东郡以抵抗李渊。恰逢接连下雨,李渊的部队无法前进。降雨很久不停,李渊军中粮食缺乏。裴寂等人都说:“宋老生、屈突通联合兵力,占据险要,不易一举攻下。太原是一方都会,并且义兵家属都在那里,不如回军救援根基之处,再谋划后面的行动。”李世民说:“退守太原,那么一城之地就全都为贼寇所有了,如何得到自我保全!”李建成也认为李世民说得对。隋恭帝义宁元年(617)八月己卯(初一日),雨过天晴。庚辰(初二日),李渊下令军中晾晒铠甲兵器和行装。辛巳(初三日)早上,往东南方向沿山脚下的小道直奔霍邑。李渊担心宋老生不肯出战,李建成、李世民说:“宋老生有勇无谋,派轻骑兵挑动他,按道理不会不出战。假如他固守城池,我们就诬称他要归降我军。他害怕被身边人上奏告发,哪敢不出战!”李渊和数百名骑兵先到霍邑城东数里外的地方等待步兵,派李建成、李世民率领数十名骑兵进抵城下,举着马鞭指指画画,好像将要包围城池的样子,并且大骂宋老生。宋老生大怒,领兵三万从东门、南门分道杀出。李渊派殷开山立即召来后军。后军抵达,李渊想要让军士先吃完饭后再战,李世民说:“战机不可错失。”李渊于是和李建成在城东列阵,李世民在城南列阵。李渊、李建成开始交战后稍稍后退,李世民和军头临淄人段志玄从南边高处平地上率军疾驰而下,冲击宋老生的军阵,出现在他的背后。李世民亲手杀死数十人,两把刀都砍出了缺口,鲜血沾满衣袖,直往下流,甩掉后又投入战斗。李渊的兵马也重新振作,趁势接连大喊:“已经活捉宋老生了。”宋老生的军队大败,李渊的兵士率先直逼城门,城门关闭,宋老生下马跳进壕沟,刘弘基上前斩杀了他,数里范围内都是尸体。天色已黑,李渊立即下令登城,当时没有攻城器具,将士们徒手搏斗登上城头,于是攻克了霍邑城。
材料二 太宗问:“我在霍邑击破宋老生的战斗中,刚刚交锋,我军稍向后退,(敌人乘机进击),这时我亲率精锐骑兵,由南原急驰而下,予以侧击,切断了老生军队的后路,使其大败,因而活捉了宋老生。这是正兵呢,还是奇兵呢 ”李靖答:“陛下的英明神武是天赋,不是一般人所能学得来的。按兵法所说,自黄帝以来,(用兵的方略)都是首先运用正兵,而后讲求出奇制胜;首先讲求仁义,而后运用权谋诡诈。霍邑之战,我军因仗义而兴师,这是正兵;因建成坠马,右军稍向后退,这是奇兵。”太宗问:“当时右军稍向后退,几乎坏了大事,怎么说是奇兵呢 ”李靖答:“大凡作战,用正规的战法,向前攻击便是‘正兵’,有计划地退却使敌陷于不利便是‘奇兵’,如果右军不后退,怎能诱致老生全力进攻呢 兵法上说:‘以小利去引诱敌人,乘其混乱然后攻取它。’老生不知兵法,只靠匹夫之勇冒险急进,不料被陛下断绝后路,被您擒拿。这就是所谓变奇兵为正兵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