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回源回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单元过关地理试题(3)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贴条形码区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正面铜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留痕迹。先效拼分校图态锦器:弃兰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单选题42.(1)I[A][B][C][D]6 [A][B][C][D]11[A][B][C][D]16[A][B][C][D]21[AJ[BI][C][D]2[A][B][C][D]T[A][B][C][D]I2[A][B][C][D]17 [A][B][C][D]22[AJ[B][C][D]3[A][B][C][D]8[A][B][C][D]13[A][B][C][D]18[A][B][C][D]23[AJ[B][C][D]4[A][B][C][D]9[A][B][C][D]14[AJ[B][C][D]I9[A][B][C][D]24[A][B][C][D]5[A][B][C][D]1O[A][B][C][D]15[A][B][C][D]20[A][B][C][D]25[A][B][C][D]26[A][B][C][D]31[A][B][C][D]36[A][B][C][D]27[A][B][C][D]32[A][B][C][D]37[A][B][C][D]28[A][B][C][D]33[A][B][C][D]38[AJ[B][C][D]29[A][B][C][D]34[A][B][C][D]39[AJ[B][C][D]30[A][B][C][D]35[A][B][C][D]40[A][B][C][D](2)解答题41.(1)(2)1a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单元过关高三 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一、单选题(1-20题每题1.5分;21-40题每题2分;共70分)下为某平直河道河流剖面示意图,该河段沉积物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图中箭头为春分日该地正午阳光照射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河段河流流向为(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2.该日后6个月内,图中遮蔽区面积变化为(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一直减小 D.一直增大我国某学校一名中学生一年内在同一地点对日出点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进行观测,绘制出日出方位范围图(如下图)。c日正午,该学生影长与其身高接近,据此完成小题。3.推测该学校可能位于( )A.浙江宁波 B.广西北海 C.福建厦门 D.山东青岛4.a日该中学生将铅笔竖立于地面,观测日影变化,绘制出日影顶点的运动轨迹,下列绘制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5.从c日到b日的这段时间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经历时间大约为3个月C.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长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北京时间7月27日1:30开幕。小德一家将从北京飞往巴黎(东一区)观看开幕式,飞行时长约11小时,据此完成小题。6.为保证小德一家不耽误观看开幕式,下列航班起飞时间最合适的是( )A.7月26日7:30 B.7月26日14:00 C.7月26日18:30 D.7月27日7:307.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时,与重庆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占东半球的( )A.四分之三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8.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时,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表示夜)最接近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示意我国 A、B两地一年内旗杆顶端投影经过的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已知旗杆长度为2.5米。丙日A地正午旗杆顶端投影位于甲、乙两日正午旗杆顶端投影线段中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由图可判断,甲、乙两日分别是( )A.春分日 秋分日 B.秋分日 春分日C.冬至日 夏至日 D.夏至日 冬至日10.A地位于B地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11.若A地丙日正午旗杆影长为2.5米,则A地甲日正午旗杆影长最可能为( )A.1米 B.2米 C.3米 D.4米2025年7月26日,王老师到巴黎(49°N,2°E)旅游。图1为王老师在该日日落时拍摄的照片,图2为我国古代传统生肖时钟示意图(全天共分12个时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王老师拍摄照片时的镜头朝向(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13.王老师拍摄照片时,北京接近十二时辰的( )A.丑时 B.卯时 C.申时 D.亥时14.该日北京午时太阳高度接近( )A.52.5° B.59.5° C.69.5° D.73.5°相对湿度是指一定温度条件下,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的比值。图1为藏东南某谷地环境综合观测站(29°45'N,94°44'E,海拔3326m)观测2007年月平均相对湿度,图2为3月、7月、11月平均相对湿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2中abc分别对应的月份是( )A.3月、7月、11月 B.7月、3月、11月C.11月、3月、7月 D.11月、7月、3月16.图1中2月出现小峰值,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原因是该月( )A.风力最大 B.太阳高度最小 C.季风开始转向 D.积雪和冻土开始融化17.图2中8:00前后的湿度最大,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降水 B.气温 C.风力 D.太阳高度某校地理研学小组为探究不同下垫面对热岛效应的影响,于夏季某日晴朗无风的午后选择城市中心广场、住宅区、城市公园和郊区农田四种不同下垫面进行实地观测。下图示意该小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A.城市中心广场、城市公园、住宅区、郊区农田B.住宅区、郊区农田、城市中心广场、城市公园C.城市中心广场、郊区农田、住宅区、城市公园D.住宅区、城市公园、城市中心广场、郊区农田19.观测发现,与丁地相比,甲地气温显著偏高,主要是因为甲地( )A.太阳辐射更强 B.地面辐射更多 C.地面反射率高 D.大气逆辐射弱武汉国家气象观测站和海口国家气象观测站海拔分别为23.6米和14.1米。下图为两站点观测的2018~2022年地面各月平均气压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与两气象观测站气压年内变化相关度最高的气象要素是( )A.湿度 B.气温 C.风向 D.风速21.武汉观测站各月平均气压均高于海口观测站,推测其主导因素可能是( )A.纬度位置 B.水域面积 C.海拔高度 D.气候特征22.两气象观测站所在地区大气对流层最厚的季节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山西北部的杀虎口隧道,洞口附近冬季因温度降低,可能发生滴水结冰现象威胁隧道土木结构。下图示意杀虎口隧道内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图中隧道甲洞口气温高于乙洞口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 B.建筑材料好 C.通风散热慢 D.地面温度高24.与隧道1500米处相比,夏季杀虎口隧道甲洞口附近( )A.气温较低,日变化小 B.气温较高,日变化大C.气温较低,日变化大 D.气温较高,日变化小25.从气温角度看,乙洞口500米范围内没有发生滴水结冰的时间每年大约长达( )A.2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D.8个月温带锋面气旋移动方向常受高空西风环流的影响。下图示意某年11月7日20时至8日20时期间不同时刻的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据材料推断,该温带锋面气旋移动方向是(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27.图示时间内渤海的风速变化(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28.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朝鲜半岛时最可能出现( )A.气温升高,经历降雨 B.气温升高,经历降雪C.气温降低,经历降雨 D.气温降低,经历降雪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无人机飞行试验时800 hPa 等压面海拔高度变化,甲、乙、丙、丁为高空的四个数据采集和观测点,实线为高度(单位:米),虚线为无人机飞行航线,A、B、C、D不同区间大气条件有一定的差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观测点( )A.丙气压值最大 B.乙气压值最小C.丙气压值大于丁 D.甲、丁气压值相等30.目前,无人机所在区域的风向为(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31.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AB航段 B.BC航段 C.CD航段 D.D以后航段冬季,山谷风的输送和汇聚使大气污染物以日为周期不断循环和累积,对太行山东麓地区石家庄的大气重污染形成起重要作用。下图为12月份石家庄监测站局地风u'和v'分量的日变化图,u'正值为西风、负值为东风,v'正值为南风、负值为北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12月份,石家庄山风开始转向谷风的时间是( )A.20点左右 B.16点左右 C.12点左右 D.10点左右33.下列四地近地面风向与12月份的石家庄山风风向,最可能相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云海是黄山(海拔约1840米)重要的气象景观。游客站在山体一定的高度可俯瞰云顶,如入仙境。下图为某年黄山云海月平均日数(实线)与平均云顶高度(虚线)图。完成下面小题。34.据图可知,游客观看云海的最宜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5.黄山平均云顶高度产生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海拔 D.植被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是指东亚副热带地区对流层上部200hPa附近狭窄的强西风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季节性北跳是大气环流转换的标志。其位置及强弱的变化对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雨有显著影响。下面两图分别是1951—2004年间7~8月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中心位置的经度和纬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1951—2004年间7~8月,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位置的变化特征为( )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持续向北移动C.先向东移后向西移 D.持续向西移动37.推测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一年中北跳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 )A.1月 B.5月 C.10月 D.12月北海道位于日本最北部,是日本四大岛屿之一,气候与日本其他岛屿存在显著差异。下图为某年某日北海道主要城市最高与最低气温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8.该日,北海道最高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西部沿海高于东部沿海 B.沿海地带低于岛屿内部C.南部高于北部,沿海高于岛内 D.东部高于西部,岛内高于沿海39.长期观测显示,冬季根室平均气温偏高于小樽,其原因可能是根室( )A.受日本暖流增温增湿影响 B.位于寒冷的冬季风背风面C.地处平原,海拔较低 D.气候干旱,光照较多40.该日,北海道整体气温日较差较大,说明该日岛上大部分城市的天气状况为( )A.阴雨连绵 B.寒潮袭来 C.晴朗少云 D.狂风暴雨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单元过关高三 地理第Ⅱ卷二、综合题(30分)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热带气旋“弗雷迪”于2023年2月 6 日6时在澳大利亚西北部洋面生成,在南印度洋稳定西行;2月21日15时前后,“弗雷迪”在马达加斯加东部沿海登陆,登陆时风速达42m/s,最强降水量超过550mm。在横跨马达加斯加的过程中其强度迅速减弱,并于24日11时前后登陆莫桑比克南部。此后热带气旋“弗雷迪”路径出现徘徊、转折,且移速减缓、强度减弱。“弗雷迪”从生成到消亡长达36天,成为全球历时最长的热带气旋。下图示意热带气旋“弗雷迪”移动路径和发展变化。(1)指出影响热带气旋“弗雷迪”强度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4分)(2)分析热带气旋“弗雷迪”历时长的原因。(6分)(3)阐释热带气旋“弗雷迪”在马达加斯加东部沿海登陆时产生强降水的成因。(6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下图是某地的年降水量分布图。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人们从谷壁上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各个时期含有生物化石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1)判断图中A处沿岸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10分)(2)比较C地和B地冬雨量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地理试题 试卷第1页,共3页《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单元过关地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C C B C A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A C A D B A B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B A B D C B D D A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C D D C A C B C B C41.(1)下垫面性质;海水温度;大气环流。(任答两点得满分,共4分)(2)“弗雷迪”生成于热带海域,移动过程中获得充足能量;洋面摩擦力小,延缓了热带气旋“弗雷迪”的衰减;“弗雷迪”在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附近出现徘徊、转折,使其在海上停留时间延长。(6分)(3)“弗雷迪”西行过程中,经过广阔的暖湿洋面,吸收大量的水汽,为强降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来源;热带气旋是强大的低气压系统,在登陆马达加斯加东部沿海时,对流运动强烈,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大量降水;马达加斯加东部沿海有山地阻挡,气流爬升过程中促使水汽凝结,在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降水的增幅效应。(6分)【分析】本题以热带气旋“弗雷迪”为情境,涉及影响热带气旋变化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等能力,体现了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的考查。42.(1)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特点: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从西向东(迅速)减少。(4分)原因:终年受西风和沿岸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受地形影响,西部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4分)(2)B地冬雨量更高。因为B地纬度更高,受西风带控制的时间更长,冬季降水时间更长,冬雨更多。(4分)【分析】本大题以某地的年降水量分布图、科罗拉多大峡谷为情境载体,涉及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大气环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高三10月定时训练 地理试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三10月定时训练地理试题-副本.docx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单元过关 地理试题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