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化学月考试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O 16 Ne 20 H 1 Mg 24 Na 23 Cl 35.5 C 12 S 32 N 14
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制造分子
C.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D.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研制青蒿素等抗疟药物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奖
2.某小组欲探究Na2O2与H2能否反应,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还可以用于Na2CO3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实验开始后,先加热装置C,再往装置A中注入稀盐酸
C.装置C中固体若由淡黄色变为白色,推测最终产物为Na2O
D.若装置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法说明Na2O2与H2反应生成水
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用于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是
A.分别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滴加溶液
B.分别取少量固体加热,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分别取等质量两种固体加入足量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比较反应剧烈程度
D.分别取等质量两种固体溶于水,滴加1~2滴酚酞溶液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1mol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都相等,体积也都约为22.4L
③标准状况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
④将1mol的NaCl溶于1L水中,得到溶液的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A.① B.② C.③ D.④
5.课堂演示实验“钠在空气中燃烧”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A.坩埚钳 B.玻璃棒
C.瓷坩埚 D.泥三角
A.A B.B C.C D.D
6.《本草纲目》“烧酒”篇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种操作方法是
A.蒸发 B.升华 C.蒸馏 D.灼烧
7.某探究学习小组成员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密度为1.2g·mL-1的消毒液,其中NaClO的质量分数为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用烘干就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B.图中仪器有四种是不需要的,还需一种图中未画出的玻璃仪器
C.利用久置的NaClO固体来配制可能导致所配溶液中NaClO的质量分数偏高
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4.0g
8.将15.5 g某纯净物R和32 g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R完全燃烧生成22 g 和13.5 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5.5 g R与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B.生成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R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1
D.R中只含有碳、氢元素
9.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黄色的烟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白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压强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关系:ρ(O2)>ρ(Ne)>ρ(H2)
B.100g浓度为cmol·L-1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0.5cmol·L-1,则加入水的体积小于100mL
C.某溶液的密度为1.2g/cm3,Mg2+的质量分数为5%,1L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5mol
D.1mol氧气在放电条件下,有30%转化为臭氧,则放电后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35.6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
11.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gH2S ④0.2mol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积:③>②>①>④ 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①>③>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12.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新制备的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NaCl溶液
13.将2.8 g CO和0.2 g H2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使生成的CO2和水蒸气通过过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变化量是( )
A.增加了3.0 g B.减少了3.0 g C.增加了2.6 g D.减少了2.6 g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9g过氧化钠中所含离子数目为0.2NA
B.标况下,1mol氧气和氖气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C.标况下,11.2LC2H4和C3H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5NA
D.50.0g质量分数为46%的C2H6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15.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在时,晶体溶于水中即达饱和,形成密度为的溶液,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饱和溶液的体积为
D.时,A的溶解度为
三、填空题
16.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
(1)标准状况下,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和的体积之比为 。
(2)100mL硫酸钠溶液中,则其中 。
(3)6.72L(标准状况)CO与一定量的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的质量为 。
(4)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在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R的摩尔质量为 。
(5)某盐混合溶液中含有离子:、、、,测得、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0.2mol/L、0.25mol/L、0.4mol/L,则 。
(6)有等体积的NaCl、、三种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溶液反应,若生成沉淀的质量相等,则三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7)VmL溶液中含a克,若把此溶液取一半加水稀释至2VmL,则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7.实验室用如图所示浓盐酸配制240 mL0.5 mol/L的稀盐酸,并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该溶液一定不需要的有 (填标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仪器名称)。
A.  B.  C.  D.  E.  F.
(3)若在配制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不定项)。
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再用滴管吸出直至刻度线 B.未冷却立即定容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D.洗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4)配制稀盐酸需要量取上述浓盐酸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一位),取配制好的稀盐酸与足量锌粒反应,理论上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实际测得生成的体积比理论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5)若用该稀盐酸中和某溶液,消耗盐酸,则该溶液的浓度为 。
18.A、B、C、D、E、X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Ⅰ.若A为一种淡黄色粉末,且A为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X为具有较强还原性的非金属单质,通常为黑色粉末,写出D的化学式 。
(3)若X为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则鉴别等浓度的D、E两种溶液,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_
A.溶液 B.盐酸溶液 C.溶液 D.酚酞溶液
Ⅱ.若A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4)将气体A持续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如图变化:
溶液中导致变色的微粒Ⅰ是 (填微粒符号,下同),Ⅱ是 ,Ⅲ是 。
(5)新配制A的水溶液久置易变质,检验该溶液是否已经完全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A.硝酸银溶液 B.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6)若C溶液显强酸性,则X可能为___________(填代号)。
A. B. C. D.
19.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备少量并探究其性质。
I.制备
a.将黄豆大的钠放在硬质玻璃管中,为防止生成的对玻璃管的腐蚀,使用铝箔将钠粒与试管隔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1)B装置中试剂为 (填名称);D装置中盛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 。
(2)若无D装置,会与空气中的及反应,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探究与水的反应
b.取加入10mL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另取加入10mL水中,一开始产生气泡较慢,加入少量后,产生大量气泡。
试卷第1页,共3页
(3)根据的现象,预测与反应为两步,依次为 ;。
Ⅲ.探究步骤b中溶液褪色的原因
提出猜想:猜想1:生成的氧气的氧化性过强;猜想2:反应后温度升高;猜想3:_______。
d.向溶液中滴加两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往溶液中通,溶液的红色较长时间不褪去。
e.取一支干净的试管,加入及10mL水,静置片刻后加入少量,当不再产生气体后,滴加两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且时刻不褪色。
f.往冰水浴的试管中加入和10mL滴有酚酞的水,试管内溶液先变红,一段时间后褪色,褪色所用时长大于。
(4)步骤的现象说明猜想 不正确;通过步骤e的操作和现象可知猜想3正确,则猜想3为 。
(5)步骤可以得出结论: 。
(6)若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和10mL滴有酚酞的水充分反应后,溶液中 ;请指出实验Ⅲ中的不足之处: (写一点即可)。
20.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重要的工业碱和食用碱。
I.用无水固体配制的溶液。请回答:
(1)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固体时应使用分析天平。已知分析天平的精确度一般为0.001g,则配制该溶液需称量 g无水固体。实验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2)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
A.称取相同质量的固体进行配制
B.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进行转移、定容等操作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
II.为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测定加热分解得到的的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3)写出加热样品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装置a的作用是 。
(5)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该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
A.样品分解不完全 B.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C.产生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
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
III.某同学探究了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膨松剂的蒸馒头实验。
(6)取一定量的面粉和水,和好面后分成六等份,按照下表加入对应物质后充分揉面,做成6个馒头放在同一个蒸锅里蒸制。实验完成后,对6个馒头的大小和颜色进行了比较(已知:食用碱用量过多会使馒头的颜色发黄变深),下列有关结论或解释不正确的是_______。
编号 1 2 3 4 5 6
所加物质 无 lg和适量食醋 适量酵母
A.1、2号馒头外形最小,且2号馒头呈黄色带碱味,说明不能单独做膨松剂
B.4号馒头会比3号馒头外形较大、颜色较深
C.3号馒头比5号馒头外形较小、颜色较深,说明等量的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比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多,且残留有碱性较强的物质
D.6号馒头中的酵母属于生物膨松剂,馒头蒸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C B C A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D AB A BD A
16.(1)2:1
(2)1mol/L
(3)11.2g
(4)32g/mol
(5)0.15mol/L
(6)6:3:2
(7)mol/L
17.(1)11.8
(2) 250 mL容量瓶
(3)AC
(4) 10.6 0.28 盐酸挥发/装置漏气
(5)0.4
18.(1)2Na2O2+2H2O=4NaOH+O2↑
(2)CO2
(3)BD
(4) H+ HClO Cl2
(5)D
(6)B
19.(1) 浓硫酸 球形干燥管
(2)
(3)
(4) 1 双氧水使酚酞褪色
(5)降低温度,酚酞褪色速率减慢
(6) 4 实验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与实验Ⅱ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不同
20.(1) 5.300 ①⑤④③②
(2)BD
(3)
(4)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进入装置C影响测定结果
(5)AC
(6)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