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检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学情检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化学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呈中性 B.中性溶液中一定有:c(H+)=1.0×10-7mol·L-1
C.c(H+)=c(OH-)的溶液呈中性 D.在100°C时,纯水的pH<7,因此显酸性
2.在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吸热反应:M(?)+2N(g)P(g)+Q(g),已知M的状态未知,则下列描述不一定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B.体系的温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当v(N)正=2v(Q)逆
3.已知反应2NO+2H2===N2+2H2O的速率方程为v=kc2(NO)·c(H2)(k为速率常数),其反应历程如下:
①2NO+H2―→N2+H2O2 慢
②H2O2+H2 ―→2H2O 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c(NO) 或c(H2),均可提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
B.c(NO)、c(H2)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相同
C.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
D.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①、②的速率
4.室温下,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至滴定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Vy , 则( )
A. x为弱酸,VxVy
C. y为弱酸,VxVy
5.丙烷的一溴代物有两种:CH3CH2CH2Br和CH3CHBrCH3,部分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表示活化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 mol丙烷中有10NA个共价键 B.C3H8与Br2的反应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C.CH3CH2CH3+Br·―→·CH2CH2CH3+HBr ΔH>0
D.比较E1和E2推测生成速率:·CH2CH2CH3>·CH(CH3)2
6.紫外光照射时,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1,以TiO2/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知,在0~15 h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Ⅲ>Ⅱ>Ⅰ试题 第3页(共8页) 试题 第4页(共8页)
B.由图1知,在0~35 h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Ⅱ>Ⅲ>Ⅰ
C.由图2知,250 ℃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D.由图2知,乙酸的生成最佳温度范围:400 ℃以上
7.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一定量B,发生反应:A(g)+B(g)2C(g) ΔH,在不同温度下测得C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20 40 60 80 100
T1 ℃ 0 0.50 0.72 0.75 0.75 0.75
T2 ℃ 0 0.48 0.68 0.76 0.80 0.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ΔH>0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D.增大A的浓度和使用催化剂均可提高B的平衡转化率
8.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一种常用方法。下表是某学习小组研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和锌反应的实验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序号 硫酸的 体积/mL 锌的 质量/g 锌的 状态 温度 /℃ 完全溶于酸 的时间/s 生成硫酸锌 的质量/g
1 50.0 2.0 颗粒 25 70 m1
2 50.0 2.0 颗粒 35 35 m2
3 50.0 2.0 粉末 25 t1 5.0
4 50.0 6.0 粉末 25 t2 15.0
5 50.0 8.0 粉末 25 t3 19.3
6 50.0 10.0 粉末 25 t4 m3
A.t1>70 B.m3=19.3
C.实验1、实验2与实验3探究的只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无法计算出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9.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g)和2 mol Cl2(g),发生如下反应SO2(g)+Cl2(g)SO2Cl2(g),测得不同温度下SO2(g)的转化率α(SO2)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反应速率方程为v正=k正·c(SO2)·c(Cl2),v逆=k逆·c(SO2Cl2)(k是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化学平衡常数K=k正/k逆
C.M点:v(正)>v(逆) 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0、将0.2 mol·L-1 HCN溶液和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c(HCN)C.c(HCN)-c(CN-)=c(OH-) D.c(HCN)+c(CN-)=0.1 mol·L-1
二、不定项选择
11.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图1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2表示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氢气的物质的量,平衡时NH3的质量分数ω(NH3)的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自发反应,由图1可得加入适当的催化剂,E和ΔH都减小
B.图2中,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045 mol·L-1·min-1,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 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
C.图3中,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b点
D.图3中,T1和T2表示温度,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K2,则:T1>T2,K1>K2
12.反应物(S)转化为产物(P或P·Z)的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四种不同反应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程Ⅰ是吸热反应 B.平衡时P产率:Ⅱ=Ⅰ
C.生成P的速率:Ⅲ<Ⅱ D.进程Ⅳ中,Z起催化作用
13.一定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和足量B,发生反应:2A(g)+B(s)2D(g) ΔH<0。测得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反应温度/℃ 800 800 850
c起始(A)/(mol·L-1) 1 2 1
c平衡(A)/(mol·L-1) 0.5 1 0.85
放出的热量/kJ a b 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850 ℃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 B.反应放出的热量:b>2a
C.实验Ⅲ中反应在30 min时达到平衡,v(A)为0.005 mol·L-1·min-1
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反应已达平衡
14.某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3种气体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W
n(起始状态)/mol 2 1 0
n(平衡状态)/mol 1 0.5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若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此反应ΔH>0
B.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6.75
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该温度下,再向该容器中加入1.5 mol W,达到新平衡时,c(X)=0.25 mol·L-1
15.已知:CO2+3H2CH3OH+H2O ΔH=-49 kJ·mol-1,反应在起始=3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在t=250 ℃下x~p、在p=5×105 Pa下x~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M B.c点处x相同,平衡常数相同
C.当x=0.1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约为33%
D.由d点到b点可以通过升温和增压实现
三、非选择题
16.实验试剂:0.6 mol/L H2C2O4溶液、0.2 mol/L KMnO4溶液、3 mol/L稀硫酸、蒸馏水。
Ⅰ.某小组利用上述试剂来探究“浓度对H2C2O4溶液和KMnO4酸性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用量/mL t*/min
V(H2C2O4) V(H2O) V(KMnO4) V(H2SO4)
1 3.0 4.0 1.0 2.0 6.4
2 3.0 a 2.0 2.0 5.2
3 3.0 2.0 3.0 2.0 4.0
*表示溶液从混合至刚好褪为无色所需时间。
(1)表中a的值为________。
(2)已知反应使H2C2O4转化为CO2,MnO转化为Mn2+,每消耗1 mol H2C2O4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3)为了能观察到溶液紫色褪去,加入到试管中的H2C2O4和KMnO4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O4)∶n(KMnO4)________。
(4)根据实验3中数据计算,用H2C2O4浓度变化表示0~4 min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该小组甲同学查阅文献发现在线分光光度法可以实时监测MnO浓度变化,借助该仪器分析方法可以更为直观准确地研究上述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情况。
(6)甲同学采用仪器分析方法监测了实验3中MnO浓度变化情况,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c(MnO)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请描述该曲线的变化趋势________,由此可知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
(7)针对上图中所示化学反应速率变快的现象,甲同学提出了以下假设,请完成假设2。
假设1:生成物中某种微粒具有催化作用;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验证假设1是否成立,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表中加入的少量固体最优选择为________(填化学式)。
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用量/mL t*/min
V(H2C2O4) V(H2O) V(KMnO4) V(H2SO4) 加入少量固体
4 3.0 2.0 3.0 2.0 - t
(9)若假设1成立,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7.光化学烟雾中氮氧化合物对环境危害巨大,研究高效处理空气中的NO、NO2、N2O4等意义重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2NO(g)+O2(g)2NO2(g) ΔH1=a kJ·mol-1
N2(g)+O2(g)2NO(g) ΔH2=b kJ·mol-1
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2NO2(g)??2NO(g)+O2(g) ΔH>0的速率方程为v正=k正·c2(NO2),v逆=k逆·c2(NO)·c(O2),其中k正、k逆分别是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T1 ℃,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O2气体,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容器中不同时刻n(NO2)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n(NO2)/mol 2.00 1.60 1.32 1.14 1.00 1.00
①1~4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O2)=________ mol·L-1·min-1。
②T1 ℃下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________。
③若将容器的温度调为T2 ℃,该温度下k正=k逆,则T1________(填“<”“>”或“=”)T2。
(3)将4 mol N2O4(g)通入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N2O4(g)2NO2(g),平衡体系中N2O4的体积分数(φ)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b.平衡后再通入4 mol N2O4(g),N2O4(g)的平衡转化率会减小
c.逆反应速率:A>B
②T2 ℃时,N2O4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③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原容器改为恒容绝热容器,达到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N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8.甲醇不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还是性能优良的车用燃料。CO2和H2在Cu/ZnO催化作用下可以合成甲醇:反应①CO2(g)+3H2(g)CH3OH(g)+H2O(g) ΔH1。此反应分两步进行:
反应i:Cu/ZnO(s)+H2(g)Cu/Zn(s)+H2O(g)
反应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反应i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将CO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投料发生该反应,下列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B.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
C.单位时间体系内减少3 mol H2的同时有1 mol H2O增加
D.合成CH3OH的反应限度达到最大
(3)在合成甲醇的反应中同时存在反应②:CO2(g)+H2(g)CO(g)+H2O(g) ΔH2>0。维持压强为6.4 MPa,CO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投料发生该反应。测得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时CO2的转化率、甲醇的选择性如图所示[CH3OH的选择性=×100%]。
①ΔH1________0(填“<”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1 K时,若反应从开始到达a点所用时间为5 min,用甲醇分压变化量表示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 MPa·min-1,反应②的Kp=________(Kp指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进行计算的平衡常数,A的平衡分压=p总×A的物质的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为了提高CH3OH的选择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19.“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1)已知:
①CO(g)+H2O(g)H2(g)+CO2(g) ΔH=-41 kJ·mol-1
②C(s)+2H2(g)CH4(g) ΔH=-73 kJ·mol-1
③2CO(g)C(s)+CO2(g) ΔH=-171 kJ·mol-1
写出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25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CH3OH(g)和H2O(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一定不能使CO2的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 mol H2
C.在原容器中充入1 mol氦气
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E.缩小容器的容积
F.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3)高温下,CO2与足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CO2(g)2CO(g)。向容积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某温度下,若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 mol CO2,平衡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体系中CO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T1时,向体积为2 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和为3 mol的CO和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φ)与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2时,经过5 min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0.6,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保留一位小数)。若此刻再向容器中加入CO(g)和CH3OH(g)各0.4 mol,达到新平衡时H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当=3.5时,达到平衡后,CH3OH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像中的______________(填“D”“E”或“F”)点。
20.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H2C2O4 HC2O+H+    Ka1
HC2O C2O+H+    Ka2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HC2O、C2O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如果所得溶液溶质为KHC2O4,则该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4)如果所得溶液溶质为K2C2O4,则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
(5)当所得溶液pH=2.7时,溶液中=_____________;
(6)常温下,将体积相同,pH均等于10的K2C2O4和K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溶液的pH都变成9,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