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数以百计的玉器陶器、代表财富的猪下颚骨、纹饰繁复的象牙饰品...近日,一座距今约5000年的大墓在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被发现,该墓葬出土遗物350余件,总面积逾17平方米,从墓葬规格来看,墓主地位显赫。考古负责人认为,此发现说明王庄遗址并非普通聚落,而是史前淮夷古国的都城所在。依据这些考古发现,下面判断中相对较为可靠的是( )
①当时社会已经走出旧石器时代
②文字的发明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③私有观念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
④社会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道“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此为当时社会农户生活的真实写照。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 )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
③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④向地主缴纳地租和各种苛捐杂税,农民生活苦不堪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社会主义“不再被看做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做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要想解决冲突,首先要看清其本质,能揭示其本质的是( )
①唯物史观
②剩余价值学说
③《共产党宣言》
④十月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走相反道路”的客观依据应该是( )
①马克思主义科学预测了“相反道路”的正确性
②当时中国没有民主制度,只能依靠武装斗争的方式
③在广大农村,基本不存在反革命的力量
④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1956年9月20日,陈云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报告,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思想。这一思想能反映出( )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A.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彻底完成
B.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D.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6.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成就有多斐然?宏大的叙事,却可以从数字不断上涨的国内生产总值、限制越来越少的负面清单、进口商品越来越多的货架、越来越大的“朋友圈”、开启频率越来越低的空气净化器等诸多具象中找到答案。这些成就给我们的感悟是( )
①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②只有依靠对外开放,才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
③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习近平指出,今天,抓改革开放,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比过去要求更高了。福建和厦门要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再立新功。这里直接涉及到的建立自贸试验区的目的包括( )
①提升开放质量,适应发展新形势
②大胆积极探索,为改革积累经验
③降低贸易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
④优化营商环境,增加出口贸易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面最能支撑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
A.中国众多的外向型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攀升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推进
C.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不断传承创新,如故宫文创产品大受欢迎
D.中国在新兴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水平在世界领先
9.历经十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成行动,从愿景映照进现实,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实现自身更好发展:中国与共建国家间货物贸易额,从2013年的1.26万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2.8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约8%,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了41.2万个就业岗位。这一成果表明( )
①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相通的,“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各国共同发展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
④发起“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气候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区冲突不断等问题给世界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在国内,我国也面临着科技创新突破瓶颈、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情况,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具体包括( )
①更加自觉维护自身权益,积极开展多边自主外交
②更加自觉投身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传统束缚
③更加自觉参与国际合作,引进国外最新先进技术
④更加自觉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困难挑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各地准确把握和落实“两步走”战略安排,要求( )
①既胸怀全国又立足本地,在全国一盘棋中谋划当地现代化建设
②既放眼长远又紧抓当前,做好了当下必然能够赢得未来的成功
③既把握机遇又勇迎挑战,以锐意进取之心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
④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用务实行动实现民族复兴的最高理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早在1926年8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就专门发布了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我们党在历史上颁布的第一个惩治贪污腐败分子的专门性文件。2015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自我革命”一词,此后总书记多次提及和使用“自我革命”这一概念。坚持自我革命( )
①是党百年执政的重要历史经验,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②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能让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③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之一,也就是由人民来监督政府
④是解决好大党独有难题的前提,关乎民族复兴伟业的成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引用名篇经典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一大特色,其用典精妙广博,意境深远。下列名篇经典的引用与“十四个坚持”对应一致的是( )
序号 名篇经典引用 十四个坚持
①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③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④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习近平指出三条路,能帮助我们弄清楚自己“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就这“三条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回看走过的路:认真墨守本来,牢记为什么要出发
②比较别人的路:杜绝借鉴外来,坚持自主选择探索
③远眺前行的路:继续着眼未来,紧跟时代发展大势
④三条路的选择:立足人民利益,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岁月流逝,记忆犹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爬雪山,过草地……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90年来,这一用理想和意志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深刻影响着中国,震撼着世界,闪耀着光芒。伟大长征精神对我们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征路”的启示是( )
①怀揣必胜信念,走向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
②力争一劳永逸,铸就饱含热血与豪情的伟业
③直面困难挑战,踏出充满勇气与坚毅的步伐
④推动世界大同,创造彰显和平与发展的家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6.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某校高一学生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主题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新挑战”的项目式学习,搜到以下素材: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一些新变化: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走在世界前列;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改善。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得更加频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论证“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并不能改变‘两个必然’的真理性”。
1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展开的极为宏大的社会实践,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45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创立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的主题都是回答时代之问并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
18.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恩格斯说:“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剖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准确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作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正确判断。因此,“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党的八大认识的基础上,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一步表述为“在社义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此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明确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样一个重大政治论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要求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有新的框架、新的尺度,规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必任务。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释中国共产党在各历史阶段都重视剖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原因。
(2)有同学认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工作重心发生了新的转移。运用中国特色社会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19.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唱给祖国的歌
当金秋的微风轻柔地拂过华夏大地,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无论走到何处,《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旋律总会萦绕在耳畔,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义勇军进行曲】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选出符合社会主义新中国特征的国歌,中共中央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一道,进行了细致而又慎重的工作。当确定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新中国国歌时,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及“冒着敌人的炮火”等歌词已经不符合时代特征,需要进行修改。但最后,毛泽东拍板,歌词不改,与会者一致赞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正式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论证“对国歌歌词不作修改是英明的决断”。
【歌唱祖国】
(2)结合歌词,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我们亲爱的祖国为何能走向今天的繁荣富强。
【我和我的祖国】
(3)结合歌词,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术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D B B A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B D A
16.通过生产关系调整(资本主义尚有自我调节能力),加上新技术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现在暂时的优势是正常的。资产阶级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是为了维持自己的阶级统治,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剥削关系。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由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7.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8.(1)正确剖析社会主要矛盾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革命和建设的成败),有利于明确主要任务,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凝聚民心民智,带领广大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而团结奋斗;推动理论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2)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我们仍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19.(1)有利于牢记历史,永远铭记中华民族所遭遇的苦难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从而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居安思危,提醒我们时刻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以伟大斗争精神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鼓舞斗志,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为民族复兴伟业而奋斗。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提供了根本保证(科学理论的指导保证了我国发展的正确方向);广大民众为改变贫穷落后局面的迫切愿望而激发出的建设热情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广大民众爱国爱家的朴素情感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力量源泉。
(3)示范:我和我的祖国
个人与祖国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处理好个人和祖国的关系,才能实现祖国繁荣富强和个人健康成长的双赢。
个人成长依托于祖国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祖国的发展为个人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发达的交通通讯、先进的教育体系,助力了个人的发展。
个人成长推动着祖国发展。个人成长中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在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得到应用和发挥,从而促进祖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不断发展进步。
让我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新时代的大潮中,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驶向胜利的彼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