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玩偶之家
易卜生
2025-2026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
01
02
03
04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掌握戏剧的基本常识。
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本文激烈的戏剧冲突和转变 。
探讨娜拉出走的原因及结局,并思考其当代意义。
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学习目标
易卜生(1828—1906)挪威伟大的剧作家,享有“现代戏剧之父”的美誉,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始祖。
他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他的一生共创作剧本26部,代表作《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
其剧作以鲜明的主题、生动的情节、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世界近现代戏剧的发展有广泛、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女权主题对中国的现代戏剧文学创作乃至妇女争取解放斗争都产生很大影响。
1.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课前预习】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分类:
①按容量大小: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
②按表现形式: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戏曲等;
③按题材: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
④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喜剧)。
戏剧三要素:戏剧冲突、台词和舞台说明。
2.文学常识——戏剧
易卜生创造的直接揭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关注社会现实,揭露不合理现象,提出令人思考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并试图凭借个人叛逆精神和道德完善来寻找出路,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代表作品是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
3.文学常识——社会问题剧
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家,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
以此为题,形象地写出女主人公的家庭地位,暗含男权至上、妇女只是附庸的主旨。
《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
课文节选自第三幕,既是高潮,又是结局。
解题——玩偶之家
娜 拉
【课堂学习】
娜拉本是个备受丈夫呵护的娇美妻子,她有中产阶级稳定优裕的生活。多年前,丈夫重病,为了借钱让丈夫海尔茂到南方疗养身体,她背着丈夫,伪造父亲签名借了一笔巨款。为偿还债务,她瞒着丈夫打零工、节衣缩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换来“惊喜”。
而得知真相的海尔茂诚惶诚恐,生怕受到债权人的威胁而影响刚晋升的职位,因而怒斥娜拉。海尔茂行为,彻底暴露出自私、软弱和毫无担当的本性。他只看见自身的名誉地位,说穿了他爱的并不是娜拉本人,而是一个乖乖听话的“玩偶”妻子。一旦妻子出错,哪怕是为了他而出错,有可能威胁到他的名誉和地位时,便会马上全盘否定妻子的意义和价值。
此时的娜拉才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只是“玩偶”般的地位,她觉醒了,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然后,毅然决定离家出走。
【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而自我觉醒。《玩偶之家》也因此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
整体感知——故事梗概
海尔茂即将升任银行经理,全家人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娜拉的旧友林丹太太来访,请娜拉帮她在银行谋职。交谈中,娜拉告诉了林丹太太一件事:之前,丈夫海尔茂重病,为了让他道到意大利疗养,她曾私自向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钱,她还伪造父亲的签名签署了借据,无意中犯了伪造字据罪。为了偿还债务,娜拉费尽心机节省家用,甚至在夜晚偷偷干一些抄写工作。但她并不感到辛苦,而是感到骄傲,她认为她对家庭做了贡献。而后柯洛克斯泰突然来访,原来是海尔茂预备解雇柯洛克斯泰。
为了保住职位,柯洛克斯泰以借据来要挟娜拉向他的丈夫求情不要解雇他。但海尔茂不予理会,反而想让林丹太太担任这个职务,直接发了解雇通令。气急败坏的柯洛克斯泰给海尔茂写了一封揭露娜拉伪造签名借款真相的信件。娜拉情急之下向林丹太太求助,林丹太太为此事去找柯洛克斯泰,结果这对曾经的恋人旧情复燃。获得爱情幸福的柯洛克斯泰决定取回那封揭露秘密的信,林丹太太却劝他不用,她认为“他们夫妻应该彻底了解,不许再那么闪闪躲躲,鬼鬼祟祟。”柯洛克斯泰同意了,同时,又写了一封信把那张借据寄还……
整体感知——前情回顾
《玩偶之家》人物关系图
【研读课文】思考:线索、情节、冲突
故事发展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
发现借据之前
发现借据之后
(看第一封信)
借据问题解决
(看第二封信)

海尔茂百般宠爱娜拉,娜拉安于“玩偶”。但她内心沉重,决心以死来独自担责。
海尔茂勃然大怒,对妻子横加指责,娜拉心如死灰,逐渐觉醒。
海尔茂收到借据,得知处境安全,态度大转,而娜拉则看清其本质,毅然离家出走。
(一)海尔茂和娜拉夫妻之间的冲突。
他们之间的冲突是围绕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展开的,本质是男权专制思想和女性解放要求的冲突。这一冲突是主要冲突,展示了社会的弊病,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二)娜拉自身的矛盾冲突。
娜拉爱海尔茂,爱自己的孩子,不舍得放弃和离开他们,甚至要用自杀来自己担责。她一方面阻挠海尔茂看信,另一方面又期待着海尔茂看到信后主动承担责任。可现实击碎了她的幻想,让她明白了自己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她内心的冲突,既使人物形象丰满立体,更具魅力,又使得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三) 娜拉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体现为娜拉追求平等、独立、自由的女权
思想与海尔茂所代表的男权思想盛行的社会之间的冲突。海尔茂就是
这个社会环境的“人化”,他不能接受娜拉对经济独立,夫妻平等、人
格平等的要求,反映了娜拉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对女权思想的压制和束缚。
2.《玩偶之家》(节选)三次运用了“突转”手法,请找出来,分析其产生的戏剧效果。
【突转】戏剧结构技巧术语,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表现效果,有时也用于文章剧情突然转变。
“突转”:
第一次“突转”是借据事件暴露,海尔茂一改之前的甜言蜜语,对娜拉恶语相向,充发分其自私与虚伪的本性。
第二次“突转”是收回借据,灾祸解除后,海尔茂又尽力掩饰,希望能继续保持原有的家庭地位,维护原有的男权主义。
第三次“突转”是娜拉“觉醒”而离家出走。
作用:
1.使戏剧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获得出奇制胜的戏剧效果。
2.促使人物性格发展变化,使人物性格得到最充分的揭示。
3.展示了男权至上的社会弊病,揭示了妇女寻求独立解放的主题。
【戏剧:通过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
【研读课文】——人物形象
【舞台说明】 除人物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包括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说明,旁白、画外音以及其他叙述语言等。)为情节、人物,主题服务。
(1)背景介绍;
(2)人物动作;
(3)人物情态;
(4)人物服装;
(5)人物的上下场;
(6)场景氛围等。
作用:交代环境,推动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无声的语言。
注意:结合多处舞台说明,分析体会其作用。
【戏剧:通过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我的小鸟儿、迷人的小东西、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我的娜拉、娇滴滴的小宝贝儿、小娜拉,不懂事的孩子……
因为我的心里好像觉得咱们偷偷地恋爱……/我什么都没想,只是想你一个人。/……我的心也跳得按捺不住了/……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
亲她的前额/对她看了一会儿,把身子凑过去/跟过来/
声音放低些/搂着她……
甜言蜜语
柔情蜜意
深情款款
卢卡契曾称赞说:“在现代文学中,易卜生写岀了也许是最为完美的对白。”
海尔茂原是一个律师,但是工作一直不见起色,一家人生活得很拮据,现在他马上迎来了事业的转机,要在银行当经理了,就要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了。但“信”的出现却揭开了家庭温情脉脉的面纱,暴露了其本来面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海尔茂的台词和舞台说明,通过两次读信前后,海尔茂对妻子的态度的变化,分析人物性格。
看信前
称呼:
语言:
(动作)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你这坏东西、伪君子、撒谎的人、犯罪的人、下贱女人……
别这么花言巧语
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
真是可恶极了……
你父亲的坏德行,你全都沾上了
你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
拉住她/
把出去的门锁上/
惊慌倒退/走来走去/
吓了一跳
……
翻脸无情
忘恩负义
自私冷酷
【戏剧:通过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
称呼:
语言:
看第一封信后(威胁)
恐慌懦弱
(动作)
(情态)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我的可怜的娜拉、受惊的小鸟儿、我可怜的小宝贝儿、我的好娜拉
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我已经饶恕(高频词)你了。我知道你干那件事都是因为爱我…可是难道因为你自己没主意,我就不爱你了吗?我决不会……
我可以保护你……
把信抢过来/
慌忙拆信/
快活得叫起来/
朝着借据瞟了一眼/
把借据和信撕掉,烧掉……
虚情假意
虚伪自私
【戏剧:通过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
看第二
封信后
(退回借据)
称呼:
语言:
(动作)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我已经饶恕你了
你只要一心一意的依赖我……
我的翅膀宽,可以保护你
......他老婆越发是他的私有财产
......你的事情都由我做主/
你真不讲理,不知好歹,你在这的日子难道不快活?你疯了,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像你这么没经验…丢了家,丈夫儿女,不怕人家说什么话!把你最神圣的责任扔下不管了?
难道你不信仰宗教?道德?
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
跳起来/
勉强管住自己
反复无常
自私自利
冷酷无情
厚颜无耻
【戏剧:通过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
当温情的面纱被揭下
语言:
(动作、情态)
男权专制社会中男权至上思想的拥护者、代言人
海尔茂的形象:
表面上:
在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
在家:好丈夫、好父亲。
实际上:
虚伪、自私、冷酷、专制。
海尔茂控制家庭经济权,把娜拉当作“玩偶”,是男权专制社会中男权至上思想的拥护者、代言人。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是,我很累,我就要去睡觉
你做的事情都不错
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
一个人如果到了非死不可的时候最好还是静悄悄地死……
再见,托伐,再见,孩子们…(【海尔茂】我常常盼望有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现在你可以看信了
吃惊…
心不在焉…
急忙接嘴…
从他怀里挣出来,斩钉截铁的口气…(现在你可以看信了)
痛苦不安
幻想奇迹
【戏剧:通过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
娜拉在这场矛盾冲突中,一直是受海尔茂压制,那么娜拉是如何幡然醒悟,打破自己的玩偶身份?品读台词和舞台说明,分析其形象特点。
看信前
语言:
(情态)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
我做的坏事不用你担当!
嗯!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
我死了你就没事了。
竭力想脱身…
走近他一步…
眼睛盯着他,态度越来越冷静…
冷静安详…
伤心绝望
日趋冷静
【戏剧:通过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
看第一
封信后
语言:
勇于担责
(情态)
(动作)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我呢?
这三天我真不好过。
这倒是实话。
谢谢你饶恕我。
从右边走出去…
觉醒反抗
【戏剧:通过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
看第二
封信后
语言:
(动作)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你们爱我只是拿我消遣,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
“玩偶老婆”“玩偶女儿”…
你不配教育我……
我会努力去吸取(经验)…
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我对自己的责任。
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
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
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
我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摇头
满不在乎
穿外套、
戴帽子、
拿起手提包
从门厅走出去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戏剧:通过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
当温情的面纱被揭去
语言:
自我觉醒
(动作、情态)
追求独立和个性解放
果敢决绝
(画外音)
①美丽可爱,优雅迷人。
②追求理想的爱情,甘愿为爱情舍弃一切,甚至生命。
③善良,富有同情心。老朋友阮克病危前来诀别,她的询问委婉含蓄,不忍心直接发问,用“下次化装跳舞会咱们俩应该打扮成什么”“祝你安眠”等言语和给阮克点烟的行动,给予这位自己的爱慕者以情感的慰藉;她对海尔茂说的“想着快死的朋友,你还有心肠陪我 ”这句话,也流露出对阮克将死的同情与伤感。
④追求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具有勇敢坚毅的品格和反抗精神。当她在丈夫无情的咒骂和侮辱中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丈夫眼中的“玩偶”地位后,开始清醒,并对当时的法律、宗教等产生质疑,并果断、坚毅地迈出家门,告别过去,追求新的生活。
娜拉形象:
思考:1.既然娜拉不会再因为假签名事件而受到惩罚,海尔荗也最终宽恕她了,那她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认清了海尔茂的本质。
美好爱情理想的破灭。她一心爱着海尔茂,不为阮克对自己的痴情所动;她为了所爱的人不惜做出违反法律的事,甚至可以为之牺牲名誉和生命;她渴望得到丈夫同样的真爱,为了这份真爱,她“耐着性子整整等了八年”。但是,柯洛克斯泰的信让她清醒地看到,丈夫并不是真的爱自已,她没有等到“盼望它发生又怕它发生的奇迹”。
她发现自己并没有被当成一个真正平等的人来对待,她没有人格和尊严,只是丈夫的“玩偶”。为了获得人格尊严和平等地位,她决定离开家庭。
【探究思考】——作品主题
2.有西方文学史家评论,《玩偶之家》结尾娜拉出走时“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与拿破仑战争的枪炮声一样,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 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娜拉出走的社会意义。
娜拉的出走是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家庭、婚姻制度的挑战,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奋勇冲击。她用反叛的行动向“物化”女性的罪恶社会庄严宣告:首先我是一个人,不是玩偶。她的宣告成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
她的出走,引起人们对现存制度的怀疑,震惊了男权社会,震醒了昏睡的女性,对广大妇女争取自由、平等、人格的独立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长诗《公主》(1847) 中,对19世纪女性的地位有清晰的描述:
男人在田间劳作,女人在家中操持;
男人弄刀舞枪,女人缝制衣裳;
男人用脑思考,女人用心体量;
男人发号施令,女人惟命是听;
若不是这样,一切都将陷入混乱。
《玩偶之家》主题
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在剧中,作者把海尔茂和娜拉的冲突安排在一天之内、一个地点(家中)、围绕一件事(借据事件)展开,集中展现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高度集中。
4."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请结合《玩偶之家》作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