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习成果监测(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习成果监测(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季学期九年级化学学习成果监测(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管洗涤后 B.读取液体体积 C.塞紧橡胶塞 D.滴加试剂
插入原瓶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不慎将药液溅进眼睛里,立即用手揉眼睛,再用大量水冲洗
C.不慎取药品取多了,将多余的药品放进指定容器
D.不慎将试管炸裂了,查找原因,更换试管,再重新实验
3.河南三门峡发现亿吨级大油田,圈定4个油气远景区,将建油气基地。在运输石油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
A.易燃液体 B.易燃固体 C.腐蚀性物质 D.爆炸性物质
4.化学实验室存放下列试剂,所选仪器错误的是( )
A.食盐—烧杯 B.澄清石灰水—细口瓶
C.高锰酸钾粉末—广口瓶 D.稀盐酸—滴瓶
5.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A.取用药品时,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上
B.倾倒液体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
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把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
D.用药匙把氧化铜粉末加入到试管中
6.宣纸传承千年,不蛀不腐,使得文书典籍、书画珍品得以千古流传。下列宣纸的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挑选原料 B.堆置发酵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
7.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9.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测定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瓶内氧气的含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时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b点
B.从图像可获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最终氧气有剩余,说明红磷燃烧不能耗尽氧气
D.此实验说明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没有误差
10.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氢气、氧气、澄清石灰水 B.稀有气体、五氧化二磷、石油
C.液态氧、氢气、冰水共存物 D.空气、水、二氧化碳
11.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物质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臭氧
12.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A.100% B.21% C.0.05% D.78%
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是一种原子
B.说明反应前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说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14.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④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表示原子的是①③④
C.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②③⑤ D.表示阴离子的是②⑤
1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B. C. D.
1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C.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5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17.2025年火爆上映的哪吒用“藕”重塑肉身,已知藕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钙、铁等,其中“钙、铁”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18.中国制造,世界瞩目。我国最新研发的光控智能黏附材料由H、C、N、Fe等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9.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①氩Ar;②钙CA;③铝Cl;④钠Na;⑤氯Al;⑥磷P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20.下列容器中所盛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0分)
21.(4分)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请按要求选择下列仪器填空。
(1)仪器H的名称是 。
(2)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填名称)。
(3)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填字母)。
(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填名称)。
22.(4分)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学习化学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1)倒热水时,要把暖水瓶的软木塞 (填“倒放”或“正放”)在桌面上,其操作与化学实验室中取用 的操作相似。看到暖水瓶中有热气冒出,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要学会正确处理实验剩余的试剂。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B.带回家玩
C.放入实验室指定的容器内 D.放回原瓶,以免浪费
23.(8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观察到切面呈银白色,切面很快变暗,这是由于钠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小球在水面上滚动,发出“嗤嗤”的声响,小球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
(1)钠的物理性质有:颜色为 、质 (“硬”或“软”)、密度比水 (“大”或“小”)、熔点 (“高”或“低”)。
(2)钠的化学性质有: ; 。
(3)写出钠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4.(3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
(1)如图是空气中一些气体的用途:其中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填图中字母序号)
A.用于潜水 B.用于填充霓虹灯 C.用于食品防腐
(2)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表: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150 150-200 20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I Ⅱ Ⅲ(1) Ⅲ(2) Ⅳ V
①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 E.臭氧
②下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植树造林
C.将化工厂烟囱建高后排放废气 D.加强大气监测
25.(3分)试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酒香不怕巷子深 。
(2)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
(3)夏天,轮胎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比冬天更容易发生爆炸 。
26.(4分)化学学科注重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4)如图是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F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判断依据是 ;
②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③B、F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 。
27.(8分)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铝 、硫 、锰 、氯 。
(2)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Na 、Si 、K 、Ca 。
28.(11分)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1)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①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如下图所示是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以上微粒共有 种元素;微粒原子F中X的值是 ;A~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②A~E中,与微粒A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微粒 (填字母序号)。
③微粒A、微粒B和微粒D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①从宏观角度看,氧化汞由 组成。
②从微观角度看,构成氯化钠的微粒符号是 和 。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 (填化学符号)。
29.(7分)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或用符号表示:
(1)Cu表示 ,还表示 ,也表示 。(2)2Na+表示 。
(3)钾离子 ;(4)镁元素 ;(5)3个硫原子 。
30.(8分)将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世间万物都是由 、 、 等极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分子与原子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在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中能不能再分。
(2)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现在广泛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核内 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的。
(3)原子内,质子数= (选填“中子数”或“电子数”),原子的种类主要是由其 决定的(选填“质子数”或“中子数”)。
(4)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不均匀。按质量计算,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025年秋季学期九年级化学学习成果监测(一)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A C B A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D A B A C B A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0分)
21.(4分)(1)胶头滴管(2)试管夹(3)B(4)酒精灯
22.(4分)(1)倒放;液体药品;物理变化(2)C
23.(8分)(1)银白色;软;小;低(2)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3)钠+氧气→氧化钠
24.(3分)(1)C(2)BCDE;C
25.(3分)(1)分子在不断运动(2)气体分子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隔(3)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
26.(4分)五/5;质子数是否相同;三/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7.(8分)(1)Al;S;Mn;Cl(2)钠/钠元素;硅/硅元素;钾/钾元素;钙/钙元素
28.(11分)(1)95.96;42(2)5/五;8;C;E;电子层数相同(3)氧元素和汞元素;Na+;Cl-;Al
29.(7分)(1)铜原子、铜元素、金属铜(2)2个钠离子(3)K+(4)Mg(5)3S
30.(8分)(1)分子;原子;离子;化学(2)质子数(3)电子数;质子数(4)氧/氧元素/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