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重要知识点(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重要知识点(PDF版)

资源简介

25秋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放大镜
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
观察工具
放大镜
玻璃片
近视眼镜
能否放大物体
不能放大(且
不能放大(但能把图
能放大
图像
图像大小不变)
像缩小)
特点
中央厚、边缘薄
一样厚
中央薄、边缘厚
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
器加满水制作成放大镜。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
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二、怎样放得更大
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的图像
放得更大。
2.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
(1)制作方法: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
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
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
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③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2)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肉眼看到的蚜虫密密麻麻,也看不清细节,而在组合
凸透镜下能较为清楚地看到蚜虫的肢体。
第1页共18页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

镜筒
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一物镜
5.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
载物台
一反光镜
于下方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显微镜
6.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7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三、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1.显微镜的使用
安放
调节放置
调节镜观察并
显微镜
反光镜载玻片
筒高度
记录
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
均不同。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3.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
4.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5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
鼻子灵敏得多。
6.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
7受昆虫的启发人们进行了很多发明创造。
四、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所以物体需要制成玻片标本。
3.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
用小刀切
滴清水
取表皮
展成层
盖玻片
吸水纸
载玻片
盖盖玻片
染色
吸引
(1)盖上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然后轻轻地盖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2)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滴碘酒是为了让细胞染色,便于观察。
第2页共1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