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类家园中的水》一课时教案一、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1.核心概念地球与宇宙:水圈是地球四大圈层之一;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生命与健康: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健康饮水直接影响个体发育与疾病预防。2.跨学科概念系统与模型(把地球-大气-陆地-生命抽象为“水循环-水平衡”系统)量值与尺度(全球水量 km →人体日需水量 L)稳定与变化(水循环各环节动态平衡与打破)二、教学目标维度 目标内容科学观念 说出地球水资源总量及淡水占比;描述水循环7环节;列举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科学思维 能用“系统图”分析某区域缺水原因;能用比例尺估算家庭日用水量。探究实践 完成“简易水循环模型”操作与观测;完成“一日饮水记录”并评价健康指数。态度责任 认识节水、爱水、护水的公民责任;愿意在社区科普“健康饮水要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循环过程、环节与动力;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健康饮水科学依据。难点:水循环各环节的能量转换;水循环的内因、外因。四、教学准备器材:水循环演示箱(加热池、冷凝板、风扇)、全球水资源分布立体图、中国水资源AR地图、一次性杯子、电子秤。资源:水循环3D动画、南水北调纪录片30s、健康饮水漫画。学生:任务单、一日饮水记录表、计算器。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 器材:水循环演示箱(加热池、冷凝板、风扇)、全球水资源分布立体图、中国水资源 AR 地图、TDS 水质笔、一次性杯子、电子秤。 资源:水循环动画、南水北调纪录片、健康饮水漫画。学生:任务单、一日饮水记录表、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播放 水循环动画→定格提问:地球为何被称为“蓝色星球”?学生答“水多”设计意图:震撼视觉。2全球分布 展示关系图:海水 97.5%、淡水2.5%→可用人均仅0.3% 用活动感知地球上可用淡水少:取三只大矿泉水桶,总注水量确保50L以上,以此来代表地球上水的总量;取5只大烧杯,在烧杯上分别贴上河流水、湖泊淡水、地下淡水、冰川水、陆地咸水的标签;据图4.1-1,计算桶中的水该如何分配。分析哪些水体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了解一地区一段时间内的水资源:降水量和同期蒸发量的差值。水循环越活跃,该区域的水资源就相对越丰富。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内陆和沙漠地区就比较贫乏。设计意图:操作实验,直观感知3 世界水资源分布 通过计算六大洲的平均年径流和人均年径流,了解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中国分布地图:南多北少、夏多冬少→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地区,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引汉济渭等区域性调水:以解决局部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修建水库和蓄水工程: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加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的治理,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引出南水北调 图片加视频,了解三条线路和意义设计意图:国情教育4水循环模型 演示:加热→蒸发→冷凝→降水→径流→风扇吹送 观测并填图→标出环节设计意图:模型建构5环节与动力 动画:太阳能→潜热→重力→驱动循环 口述能量来源设计意图:能量视角6人体与水 了解水对人生命活动的作用 记录一日饮水量→评价 给出健康饮水的建议 要点(量、时、温、质、速、具) 写1条改进措施设计意图:责任内化7节水行动 计算:刷牙关水10秒可省6L→一月省多少? 写节水口号贴“水滴墙”设计意图:态度升华六、板书设计4.1.1人类家园的水全球水:97.5% 海水,2.5% 淡水中国水:南多北少→南水北调水循环环节:蒸发-降水-水汽输送-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动力:太阳能、重力人体水:60%,日需2-2.5L健康饮水:量、时、温、质、速、具节水:关水10s→省6L七、作业设计A 基础巩固课本 第 1、2 题。记录明日饮水时间与量并打健康分。B 拓展提升3. 在线地图:标记家乡水资源状况并截图。C 挑战任务(选做)4. 设计“家庭一周节水”方案,下节分享。八、教学反思 水循环模型能见度好,但冷凝水滴慢——下次加冰块加速。 节水口号 32 条,其中“用杯刷牙”被总务处采纳,拟贴于洗手台。(共24张PPT)4.1 人类家园中的水【第四单元 水与人类】八年级上册从太空中远望地球,人类的家园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这是因为地球表面71%的面积覆盖着水,才使我们的家园丰富多彩、生机盘然。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分布和循环的?水对人体有怎样的作用?怎样饮水才是健康的?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为1.386x1018m3,那么这些水是怎样分布的呢?地球上的水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1.取三只大矿泉水桶,总注水量确保50L以上,以此来代表地球上水的总量。2.取5只大烧杯,在烧杯上分别贴上河流水、湖泊淡水、地下淡水、冰川水、陆地咸水的标签。3.据图4.1-1,计算桶中的水该如何分配。水体类别 河流水 湖泊淡水 地下淡水 冰川水 陆地咸水水量/mL河流水:50000×2.53%×1.25%×0.48%≈0.076mL湖泊淡水:50000×2.53%×1.25%×20.8%≈3.289mL地下淡水:50000×2.53%×30.06%≈380mL陆地咸水:50000×0.94%≈470mL4.根据计算的结果,用量筒量取对应水量并倒入相应的小烧杯。如果水量太少无法用量筒来测量,可以用滴管滴加(20滴水的体积大约是1mL)。上述水体中,哪些小烧杯中的水可供人类直接利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占淡水总量的大部分(约68.7%),但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目前极少直接利用。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这些水源属于“动态水”,更新周期短、易于开采,是当前人类饮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合计约占全球饮用水来源的95%。冰川水陆地咸水含盐量高,无法直接饮用或灌溉,需经淡化处理才能使用,成本高且技术依赖性强二、水资源的分布水循环越活跃,该区域的水资源就相对越丰富。降水总量同期蒸发散失水量一段时间内 =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内陆和沙漠地区就比较贫乏。尽管地球上水很多,但海水是咸水,陆地上的一些湖泊和地下水也有可能是咸的。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其实很少,主要包括江河水、湖泊淡水和浅层的地下淡水,这些水仅占淡水总量的0.3%。世界上60%以上的地区属于缺水地带,就算是一些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局部的城市也存在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根据表4.1-2中数据进行相关计算,并将结果填入空格,分析水资源分布状况。大洲 平均年降水量/×1012m3 平均年蒸发量/×1012m3 平均年径流量/×1012m3 水资源总量排序 人口数(亿人) 人均年径流量/m3 人均水资源量排序亚洲 31 18 47.1非洲 21 17 14.1北美洲 15 9 3.76南美洲 28 16 4.36欧洲 8 4 7.4大洋洲 7 4 0.45123446123456我国缺水比较严重,据2021年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098.5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尤其在我国的西北部,水资源更少。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夏季比较丰富,冬季比较短缺,一年中江河径流量的变化很大。1.我国哪些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哪些地区水资源明显匮乏?如何解决水资源的不平衡问题?2.调查你所在家乡的水资源分布情况,说说有怎样的特点。水资源丰富地区:西藏、四川、云南等地:我国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或横断山区,年降水量较高,水系发达,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量均居全国前列。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丰沛,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量也相对较高。水资源匮乏地区:华北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年降水量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降水集中,地表径流少,地下水超采严重,形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西北地区(如宁夏、甘肃、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量均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宁夏是全国水资源总量最少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极低。解决水资源不平衡问题的措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地区,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引汉济渭等区域性调水:以解决局部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修建水库和蓄水工程: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加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的治理,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空间分布特点:自西南向东北递减;山区多,平原少。时间分布特点: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4~10月),约占全年60%以上;年际变化大,存在明显的丰水年和枯水年,甚至连续的情况。水资源利用与特点:以地表水(钱塘江、苕溪等河流,千岛湖、西湖等湖泊水库)为主,占总供水量的97.5%,地下水仅占0.1%,还有少量再生水等其他水源。农业用水占比最大(约27.8%),其次是居民生活用水(24.0%)和城镇公共用水(20.8%),工业用水占15.8%。水资源管理措施:节水型城市建设;实施“西水东引”等工程,缓解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加强湿地保护、河湖整治和水污染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该工程方案构想最早于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提出,就是把南方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这项跨世纪工程有三条建设路线,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的江都水利枢纽,把长江水抽进京杭大运河送到天津;中线工程是利用长江三峡水库高峡平湖的地形,将长江水引到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再穿越秦岭送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西线工程是把金沙江、雅誓江、大渡河等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引到黄河上游,补充西北水源。南水北调工程干线总长度达4350km,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截至2021年,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近500亿立方米,受益城市40多个,受益人口达1.4亿人。三、地球上的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1、水为什么会蒸发?2、陆地水为什么会流回海洋?3、水的三态出现的原因?太阳辐射思考温度的变化地心引力水循环主要包括三大环节:蒸发、降水和径流。途径:环节:成因: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变化(内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外因)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海洋)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陆地)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的类型:(1)小循环:A、陆上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陆地 大气海洋 大气(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 大气 陆地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2)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①①②③②④⑤2.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分为___循环、___内循环和_ _内循环。3.水循环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 和 。4.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通过____的途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降水蒸发水汽输送蒸腾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降水水循环下渗蒸发海陆间海上陆上⑥1.写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①___②___③___④___⑤___⑥___径流四、人体中的水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体温调节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水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要物质,参与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口渴是体内轻微失水的表现,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人体内含水量不足时就会脱水,严重脱水会造成生命危险。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2.5L水,夏天或剧烈运动后还需要补充更多的水。人们一般将自来水煮沸后饮用,建议饮用30℃左右的温开水。感冒咳嗽发热时要多喝温开水,这样可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咳出,同时增加尿量,促进人体降温和体内废物的排出。3.根据水对人体的作用,要要避免哪些不健康的饮水习惯?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避免饮用生水;避免长期饮用高糖饮料代替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1人类家园中的水.docx 4.1.1人类家园中的水.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