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七上科学期中考试卷1(范围:第1~2章)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 ; 。17. , ; 。18. 。19. ; 。20.(1) , (2) ; 。21. (1) ; (2) ; (3) 。22.(1) ; (2) 。三、实验探究题(共 5 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3.(1) ; (2) ;(3) ;(4) 。24.(1) ;(2) ;(3) ;(4) 。25.(1) ;(2) (3) ;(4) 。26.(1) (2) ;(3) (4) 。27.(1) ;(2) ;(3) ;(4) 。四、解答题(第28、29、31题各6分,第30题10分,第32题7分,共35分)28.(1) (2) ;(3) ;(4) 。29.(1) ;(2) (3) ;(4) (5) 。30.(1) ; (2) (3) 。31.(1) (2) ;(3) 。32.(1) (2) ;(3)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七上科学期中考试卷1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25年7月16日天舟九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小科注意到火箭发射时周围有浓浓的“白烟”,他猜测这是水蒸发后形成的,而小艺则认为是发射时产生了某种物质。两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想和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获取事实与证据的2.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过程中没有涉及这一科学定义的是( )A.护士用体温计测量就诊者的体温 B.小科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C.木工师傅用卷尺测量书桌高度 D.小科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3.某同学测量了医用外科口置的长度,并记录了数据“175”,则此数据的单位是( )A.dm B.cm C.mm D.μm4.浓硫酸、浓硝酸都是具有强腐蚀性的化学品,需要张贴的警告标志为( )A. B. C. D.5.如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6.对需要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我们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间教室的容积约为200dm3 B.正常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C.一张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1.6m D.一个成年人拇指指甲盖的面积约为15cm27.在杭州亚运会铁饼赛事上,工作人员使用“机器狗”来运送铁饼,实现体育赛事与科技力量的创新结合,如图。我们可根据以下哪一特征判断“机器狗”不是生物( )A.能否运动 B.能否说话 C.能否繁殖 D.是否智能8.鸡、鲸、娃娃鱼、甲鱼分别属于( )A.鱼类、鱼类、两栖类、鸟类 B.两栖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C.两栖类、哺乳类、鸟类、两栖类 D.鸟类、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9.某小组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绘制其结构简图并标注名称。下列简图中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的是( )10.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1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看到了以下几幅图象,这几幅图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④→②→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12.蜱虫是一种体形极小的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等动物身上,大多以吸食血液为生,叮咬的同时会造成刺伤处发炎。如图所示的虫虫体分为颚体和躯体两部分,腹面有4对足,每只足有6节。根据上面的描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蜱虫具有昆虫的结构特点 B.蜱虫是新发现的物种C.蜱虫属于节肢动物 D.蜱虫属于脊椎动物13.如图是路边常见的车前草,它被列为上品的中药。其花茎直立,穗状花序,花小,花冠不显著,结椭圆形蒴果,顶端宿存花柱,熟时盖裂,撒出种子,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车前初以种子入药。车前草的特征与下列植物相似度最高的是( )A.墙藓 B.肾蕨 C.苏铁 D.水稻14.小敏在海滩上捡拾了四种动物甲、乙、丙、丁,并设计以下的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中其中有一只是小乌龟,它是( )A.甲 B.乙 C.丙 D.丁15.小科四次测量科学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47cm、18.46cm、18.10cm、18.49cm,其中有一个数据读错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科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18.1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可以去掉C.最后结果应记作18.47cm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让结果更具普遍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6.在科学实验中用仪器测量后进行读数是必不可少的,图中一元硬币的直径为 ;若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0.314米= 厘米,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17.蜗牛生活在 的环境中,主要以一些植物幼嫩的茎叶为食,是农业害虫。通过对蜗牛生理特征的实验,我们知道蜗牛具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四种感觉,没有 觉。蜗牛体外有坚硬的壳、身体柔软,属于 动物(填动物类别)。18.唐代诗人杜甫在《泛溪》中写道“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描写了翻荷采藕的乐趣。荷(如图)属于 植物(选填“被子”或“裸子”);莲藕既可生食也可烧菜,它属于荷的 (填字母)。A.根 B.茎 C.果实 D.种子19.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早在 300 多年前,英国科学家 用自已精心改良的显微镜观察瓶塞的软木,发现了蜂窝状的小室,并把这些小室称之为“细胞”,这就是人类了解植物基本构造的开端。事实上,他当时所看到的只是植物细胞的外壳-- ,而对细胞里面的细微结构却一无所知。到了 19 世纪 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终于发现动物细胞虽无细胞壁,但有与植物细胞一样的细胞核,于是提出了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所构成。20.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2)如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第20题图) (第21题图)21.如图是茄、辣椒、牵牛花、高粱四种植物的分类地位,请回答以下问题:(1)生物分类单位的最基本是 。(2)四种植物中相同特征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3)某同学认为在“种子植物门”以下的分类中不可能找到蕨的分类归属,他的理由是蕨通过 进行繁殖。22.如图所示的为四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1)依据动物体内是否具有______这一特征,可上述四种动物分为两大类群,它们在进化上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为______。(2)图中的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已经严重威胁着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福寿螺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属于______。A.水体污染 B.外来物种入侵 C.栖息地破坏 D.滥捕乱杀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23.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Ⅰ)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1)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火焰层 平均温度/℃乙 丙焰心 432 598内焰 666 783外焰 520 667(2)由表得出结论: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3)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4)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即可)。24.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你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测得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4)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25.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不同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同学们为了探究颜色和汗液气味对蚊子吸引力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准备3种颜色不同,大小、材质相同的同种纸板各2张,在各种颜色的纸板上分别均匀涂抹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和汗液。②将6张纸板分开随机放置在草地上,用摄像机记录每分钟各纸板上蚊子的停留次数。③随机交换纸板位置,重复①和②步骤2次。实验结果第1组(浅色) 第2组(较深色) 第3组(深色)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平 均 值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平 均 值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平 均 值生理盐水 2 1 2 1.7 5 3 3 3.7 8 7 6 7汗液 20 21 18 19.7 22 24 23 △ 28 25 29 27.3(1)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属于探究的______(填字母)。A.问题 B.证据 C.结论 D.计划(2)第2组中“△”处应填写的数值为 。(3)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组同学建议:多蚊子的夏天我们应该穿浅色衣服并且流汗时及时洗澡。请从表格中寻找支持该建议的证据: 。(写出一点即可)26.小明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红墨水染色后发现细胞膜与细胞壁出现分离的现象,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用清水重新操作染色步骤后发现细胞又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接下来小明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操作步骤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苏打溶液 25%的食盐溶液记录“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这样重复几次60秒 58秒 25秒观察“复原”现象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能 能 不能(1)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 的关系。(2)如图是某次实验中,在显微镜下依次观察到细胞所处的三种不同的状态。由此推测细胞膜具有 功能。(3)以上实验结果或现象支持下列哪些观点? (填字母)。A.三种溶液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分离速度不同B.三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C.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现象的植物细胞“复原”(4)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可能原因是 。27.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模拟环境做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并测得以下数据:干细沙的温度 湿泥土的温度表面 26℃ 24℃2cm深处 24℃ 23℃4cm深处 22℃ 22℃6cm深处 20℃ 21℃(1)该实验中,电灯光模拟沙漠中的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出其中的一条结论: 。(3)根据所测数据,你能对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作出解释吗? 。(4)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是蝎子对沙漠环境的一种 。 四、综合题(第28题12分,第29题5分,第30、32题各4分,第31题10分,共35分)28.小敏同学为了测定科学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①测量出科学课本的厚度,记录为L;②选用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刻度尺;③翻看科学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为n;④用L/n表示科学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为d;(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①和 ,应改为去掉封皮后测量出整本科学课本的厚度;则一张纸的表达式是:d= 。(用题中字母表示)(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该为 。(填字母序号)(3)为了减小误差,步骤①应该如何改进? 。(4)这种测量一张纸厚度的方法称为 法;在进行步骤①时,若没有将课本压紧,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9.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改进模型作品等环节。(1)【制作装片】第一组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这群做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将视野的物象从图乙中的A转换成B,首先应该调节图甲中的 (填序号)。(3)【制作模型】某同学利用不同颜色橡皮泥制作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图丙)。请指出该模型存在的错误 。(4)【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表,将表中▲处补充完整: 。细胞模型评价量表评价 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结构 完整性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较完整但有1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2处及以上缺失材料与匹配 材料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材料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材料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美观与成本 ▲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5)【改进】根据量表中的“材料与匹配”评价指标,有同学认为用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代替橡皮泥制作细胞膜更合理,因为细纱网可以体现细胞膜 的功能。30.继西溪湿地后,南麂列岛成为浙江第二个国际重要湿地“贝藻王国”站上世界舞台。如图1为南麂4种常见的海洋生物。(1)小敏将4种生物编制成二歧分类检索表,请将其补充完整:① (写生物名称),② 。(2)利用上面二岐分类检索表来分辨,海马是 (选填“P、Q、R”)。(3)大黄鱼是广大市民喜爱的海鲜,它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体温变化应与图2中的曲线相似的是 (填“a”或“b”)。31.学习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用身边的材料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1)方案一:该小组的同学找到了A、B 两款小药瓶及C、D 两种透明吸管,如图甲所示。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则选择其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合搭配。正确组合搭配后,先把小药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某一液体中,在表中记录有关数据,再利用刻度尺,在 0~100℃ 之间进行温度标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20℃时的温度刻度应标在液柱高度为 mm。实验序号 温度t/℃ 液柱高h/mm1 0 50.02 2 51.03 50 75.04 100 100.0(2)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小组同学将长度相等的铜铁双金属片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双金属片会发生弯曲。根据此现象,他们设计了双金属片温度计,如图丙所示。请判断A是金属铜还是铁并写明理由___________。(3)方案三:同学们制作出了温度计,同学们发现不同小组容器内液体量并不相同,如图丁所示。A容器中一半是液体一半是空气,B容器中全部是液体,C容器中全部是空气,玻璃管中留少量有色液体,起指示作用进行实验,起始玻璃管中的液柱高度均相同。然后将三支自制温度计全部放入同一杯待测液体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液柱高度(h)变化的大小。观察到hC>hA>hB,请说明出现上述现象原因①___________。你会选择哪种温度计模型并阐述你选择的理由②_____________________。32.2024年3月7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首次报告了微塑料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中,使人类心脑血管病风险增加。“微塑料”是直径在1微米~5毫米之间的塑料颗粒物,在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中会大量产生。因其粒径小,可被植物的根吸收,也易被蚯蚓等土壤动物摄入。因其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从而会影响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如图所示为微塑料的迁移示意图。(1)纳米微塑料的粒径一般在1纳米~1微米之间,因其微小尺寸,更易进入细胞,造成更严重的污染。5毫米= 纳米。(2)图中微塑料迁移到人体内通过的食物链有 条。(3)写出微塑料进入人体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4)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写出一条减少塑料污染的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七上科学期中考试卷1(范围:第1~2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5BBCDD 6-10BCDAD 11-15CCDC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6.2.50cm 31.4 1cm17.阴暗潮湿 听 软体18.被子 B19.胡克 细胞壁 细胞20.(1)热胀冷缩 (2)36.7 -321.(1)种 (2)茄 辣椒 (3)孢子22.(1)脊椎骨 丁甲丙乙 (2)B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23.(1)外焰 (2)内焰 (3)a (4)灯芯的长度不同(合理即可)24.(1)乙 (2)20 (3)A (4)偏大25.(1)B (2)23 (3)减少位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深色纸板上涂有汗液的蚊子停留次数明显多于浅色纸板26.(1)溶液种类(2)控制物质进出 (3)AB (4)细胞已经死亡27.(1)阳光(2)相同深度,湿泥土的温度变化小于干细砂的(其他合理结论均可)(3)沙子表面温度高,越向深处,温度越低,蝎子是为了降低体表的温度才藏在沙子里的(4)适应四、综合题28.(1)④;2L/n;(2)②①③④;(3)对书本厚度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4)偏大。29.(1)生理盐水(2)①(3)动物细胞没有液泡(4)材料环保且成本较低(5)控制物质进出30.(1)海带 身体有外骨骼 (2)P (3)b31.(1)BC 60(2)铜,受热时,铜的体积变化大(3)①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液体更显著②选择C模型,C模型对温度变化更灵敏,液柱变化明显,便于精确观测。32.(1)5000000 (2)3 (3)植物→昆虫→家禽→人类 (4)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或加强对塑料制品生产、使用和回收的管理、研发可降解塑料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4)七上科学期中测试卷1 参考答案.docx 浙教版(2024)七上科学期中测试卷1 答题卷.docx 浙教版(2024)七上科学期中测试卷1(范围:第1~2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