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A地区洒满阳光时,B地区还是满天星斗,这种现象是因为我国( )
A.地形复杂 B.海陆兼备 C.纬度跨度大 D.经度跨度大
2.图中D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
A.是沿海省区 B.与朝鲜接壤 C.相邻国家有3个 D.行政中心是沈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说明我国人口( )
A.总量大,劳动力资源较丰富
B.劳动人口增长迅猛,致使就业机会增多
C.总量大,挤压市场空间变小
D.劳动人口比例不足一半,利于现代化推进
4.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特点是( )
A.目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 B.目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5%
C.2005年以来,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 D.2005年以来,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下降
5.为应对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可以( )
A.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B.平衡人口性别比例
C.提高婚育年龄限制 D.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一流大型客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结合C919相关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大型客机制造产业的特点是( )
A.投入资金少 B.分布范围小 C.参与企业众多 D.发展历史悠久
7.我国具备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能力,得益于( )
A.矿产丰富 B.市场广阔 C.人口众多 D.技术进步
斑海豹每年都会从远方洄游到辽东湾,在海冰上栖息产仔,成为一道奇妙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辽东湾位于(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9.斑海豹在辽东湾海冰上产仔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9~10月
10.海冰生成和消融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分布 B.地球自转 C.气温变化 D.降水多少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饼状图(下左图)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下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农业用地结构最突出的问题是( )
A.种植业比重过大 B.畜牧业比重过大 C.林业比重过大 D.渔业比重过大
1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平原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B.平原开挖水塘,扩大水域养殖
C.山地大修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D.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图为我国某城市1~10月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1~10月,该城市2022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 )
A.降水总量更多 B.季节变化更大 C.春季降水量更多 D.夏季降水量更多
14.2022年8~10月,该城市最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A.寒潮 B.洪涝 C.台风 D.干旱
15.针对2022年8~10月该城市最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人工增雨 B.修筑堤坝 C.植树种草 D.加固大棚
“丹水北运”是指将湖北丹江口水库优质水装入集装箱液袋后,搭上浩吉铁路“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捎脚运输”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让铁路沿线地区1500万人民群众喝上来自丹江口的天然好水。读浩吉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丹水北运”的水源地位于( )
A.湘 B.豫 C.鄂 D.陕
17.铁路集装箱运输来的水,其主要用途是( )
A.生活用水 B.金属冶炼 C.绿化用水 D.农业灌溉
18.利用浩吉铁路“北煤南运”返程空车进行“捎脚运输”可( )
A.提高运输效益 B.增加运输费用 C.降低运输风险 D.增加货物价值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下表为2023年春运期间四种客运方式的运输人次及同比增长率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运输方式项目 航空运输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运输人次(亿) 0.55 3.48 11.69 0.22
同比增长(%) 38.7 37.5 55.8 37.1
19.此次“春运”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20.适合选择同比增长率最低的交通运输方式,远距离运输的货物是( )
A.新鲜的荔枝 B.大量的钢铁 C.手机的芯片 D.移植的骨髓
2024年第11号超强台风“摩羯”于9月6日在海南省登陆。读台风中心的移动路径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该台风主要经过我国的( )
A.渤海 B.南海 C.东海 D.黄海
22.台风登陆,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海啸 B.地震 C.滑坡 D.洪涝
集中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舒适温度的社会服务。下图示意我国集中供暖区分布及部分城市集中供暖起止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我国集中供暖区与未集中供暖区的分界大致经过( )
A.400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等温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24.下列城市中最早开始集中供暖的是( )
A.哈尔滨 B.拉萨 C.乌鲁木齐 D.北京
25.哈尔滨与济南集中供暖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度不同 B.距海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不同 D.纬度高低不同
二、解答题
2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18国道起点上海,终点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中尼友谊桥,318国道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阅读“我国318国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318国道经过的地形复杂,巫山东侧的地形区是 ,巫山西侧的地形区是 。
(2)318国道经过了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横断山脉以西路段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3)沿318国道横穿中国,东起沿海地区的上海市,向西到达世界最高的 高原,可以体会到我国地势特征是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从气候、交通、水利中任选一角度分析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被列为同一产业类型进行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下图示意2023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空间分布。
(1)“节能环保、智能高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鲜明的 产业的特征。
(2)若连接“黑河—腾冲线”,此线 侧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这表明 数量的多少,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影响较大。
(3)读图可知,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省和以 三角洲区域为核心发展地带的广东省。这两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均位于全国前列,这体现 发展水平的高低,对汽车销售市场的规模也影响较大。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正式生效,黄河沿岸地区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生态高地】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地区的 山脉,该地区生态环境,植树造林难度大,经过技术攻关,树木成活率提升,“绿线”向西移动约300公里。
【宁夏担当】
(2)宁夏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坚持节水优先,精打细算用好每滴黄河水,请说出你的节水措施:生活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措施 。
【鱼翔浅底】
(3)黄河郑州段的鲤鱼被誉为“金鳞赤尾”。由于过度捕捞已濒临灭绝。郑州位于黄河 游,每年4-7月水温较高,是鲤鱼产卵繁殖区期间,现已禁止捕捞。
【候鸟乐园】
(4)黄河从 (省份简称)入海,入海口地势低平,水流速度 ,泥沙淤积,形成滩涂湿地,通过退耕还湿,生态补水等措施,此处湿地已成为候鸟乐园。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业是百业之基,粮食是立足之本。我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数字化,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高产稳产的耕地。
材料二:农业数字化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实时农业信息采集和分析,实现对农田、作物等精确监测和调控的现代农业,以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收割机,大数据精确管理水资源和肥料使用等。
材料三:图1为我国主要高标准农田分布示意图,图2为黄淮海区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我国高标准农田主要分布在 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简述这些地区粮食产量高的自然原因 。
(2)黄淮海区为我国小麦主产区,气候类型为 ,降水季节变化 ,灌溉水源不足对当地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
(3)东北区土地平整,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 耕作,当地可利用农业数字化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收割机节约人工成本。
(4)有人建议在我国广大的西北地区建设更多高标准农田,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D
6.C 7.D
8.A 9.A 10.C
11.A 12.D
13.B 14.D 15.A
16.C 17.A 18.A
19.D 20.B
21.B 22.C
23.B 24.C 25.D
26.(1)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2)藏族
(3) 青藏 西高东低 对交通的影响:使我国的大江大河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对气候的影响:利于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降水;
对水利的影响: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27.(1)高新技术
(2) 东/东南 人口
(3) 浙江 珠江 经济
28.(1)巴颜喀拉
(2) 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 改善灌溉方式/种植耐旱作物
(3)下
(4) 鲁 慢
29.(1) 400毫米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2) 温带季风气候 大
(3)机械化
(4)赞同:建设高标准农田能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灌溉系统,改善土壤质量,增加作物产量。缓解粮食安全问题,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赞同: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建设高标准农田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紧张,引发环境问题。大规模的农田开发还可能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